李全詮釋新華保險「二次騰飛」,推動銀保渠道期、躉聯合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慧保天下

2019年,新華保險度過公司經營過渡期組成新的領導班子,新的發展思路也逐漸明晰。即持續推進「一體兩翼」戰略布局並落到實處,「資產負債雙輪驅動、規模價值全面發展」模式,朝著「建設最領先的專業壽險集團」的願景,實現新華保險的二次騰飛。

12月4日,新華保險召開公司開放日,執行長、總裁李全首次明確「二次騰飛」的發展目標——「地位穩定在第一梯隊」「資產突破萬億平臺」「規模價值同步增長」和「產業協同發揮效能」。為了實現目標,李全闡述了「1+2+1」的公司戰略構想,爭取用三到五年時間,使公司整體實力再上一個臺階。

從左至右:於志剛、李源、楊徵、李全、黎宗劍、劉亦功、龔興峰

堅持一體兩翼+科技賦能,穩定第一梯隊地位

據李全介紹,所謂「1+2+1」戰略,就是在「一體兩翼」的基礎上,增加科技賦能,即推進以壽險業務為主體,以財富管理、康養服務為兩翼,以科技賦能為支撐的「一體兩翼+科技賦能」布局。壽險業務為康養提供客戶資源,財富管理滿足客戶多方面需求,促進壽險主業發展。同時以科技賦能為驅動,由「需求驅動」轉向「供給賦能」。

就壽險業務方面,新華保險管理層提出,將堅持以壽險業務為核心,多渠道合力發展。個險渠道定位於壽險業務的核心渠道;銀保渠道定位於壽險業務的主要渠道,「期躉聯動優勢,加深合作層次」;團體渠道定位於壽險業務的效益渠道,拓展企業客戶,儲備個人客戶;創新渠道重點布局網際網路渠道,構建智能化線上銷售平臺。

未來3-5年,新華要穩定第一梯隊地位。李全在會上表示,所謂第一梯隊,就是指規模、價值、期交業務必須同步發展,資產負債都能穩定在第一梯隊。早在2019年年中工作會議上,李全便提出「資產負債雙輪驅動、規模價值全面發展」模式。

「資產負債驅動並不意味著野蠻發展」,李全表示,「熟悉我的經歷的人都知道,我身上沒有那種野蠻基因。」

「從市場份額看,新華保險的歷史峰值為9%,現約為3.5%。隨著保險業對外開放,市場競爭激烈,新華未來目標是市場份額在3.5%的基礎上穩步提升,爭取進入前五行列」,新華保險副總裁、總精算師龔興峰補充道。

數據顯示,2018年,新華保險錄得原保費收入1222.86億元,在91家人身險公司中排名第6,市場份額佔比4.66%,排名五名的太平人壽市場份額為4.71%。2019年前三季度來看,太平人壽實現保費收入1176.95億元,同比增長12.55%,新華保險則保費收入1079億元,增速8%。

調整產品結構,躉期聯動重視銀保渠道作用

規模價值同步增長,即保障業務提升價值,年金業務提升規模。

近年來,新華保險聚焦以健康險為核心的保障型業務,「以附促主」的策略成效明顯。2019年上半年,新華保險健康險半年保費收入279.80億元,同比增長25.9%,穩居第一大險種地位。

在鞏固轉型成果的基礎上,新的管理團隊已經明確提出要「豐富產品供給,堅持回歸保險本源,廣泛調研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綜合的風險保障」。在堅持發展健康險業務的基礎上,實施均衡全面的產品策略,圍繞健康險、附加險、年金險,加大年金險的開發,保持市場競爭力,堅持產品與服務創新,滿足客戶在保障與財富管理等多方面需求。

銀保渠道將是新華保險實現二次騰飛的重要方向。近幾年,新華保險壓縮銀保渠道業務規模,保費收入佔比一度降至17%以下。新華保險副總裁於志剛表示,前兩年的轉型過程中,新華對合作網點進行了嚴格控制,導致網點數量與新華的體量不適配;從客戶群體看,銀行客戶為中高端客戶,除了風險保障需求外,高淨值人群還有財富的增值保值需求。

「在前幾年的嘗試中,我們發現銀保期交業務的成本和增長難度都不低,在新的發展階段,新華將銀保渠道定位為重要渠道,發展躉交業務,加強期躉聯動,加深與銀行的合作層次,擴展客戶來源,加深對客戶的二次開發,實現規模與價值的同步增長。」

此外,營銷員隊伍建設也是新華的重點工作。李全曾在「新華保險個險渠道2019年上半年晉升表彰峰會上」點出,2019年是公司個險渠道轉向大力發展銷售隊伍的首年,將建設既大又強的銷售隊伍作為渠道及公司達成規劃目標的重要路徑。

數據顯示,2016-2018年,新華保險代理人數量分別為32.8、34.8、37.0萬人,預計2019年末將達到50萬。「新的領導班子上任後,轉換原來「精而細」的經營方式,大力發展營銷員隊伍規模。以新華的規模而言,應適配50萬以上的人力規模才算合理」,新華保險副總裁李源補充道,未來新華將加大財務精準投入,提高新人營銷補貼,打造守規矩、講專業化的高質量營銷員隊伍。

相關焦點

  • 新華保險李源:2020年銀保渠道將以「躉」促「期」 做好三大經營
    來源:金融界網站3月26日,新華保險舉辦2019年度業績發布會,數據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381.31億元,同比增長13.0%。銀保渠道業務規模快速提升,全年實現保費收入272.86億元,同比增長31.2%。
  • 資管規模突破萬億,新華保險明確財富管理規劃發展「三步走」路線圖
    12月17日,新華保險2020年公司開放日上,總裁李全重點解讀了財富管理戰略的整體安排,提出財富管理是公司「資產負債雙輪驅動、規模價值全面發展」模式中的重要支柱。未來三至五年內,新華保險將依託保險主業,服務整體「1+2+1」發展戰略,調整資金來源結構,打造統一財富管理平臺。
  • 新華保險連續七年居福布斯全球500強
    新華保險連續第七年進入榜單前500強,榜單期內,公司營收為252億美元,利潤21億美元,資產1258億美元,市值108億美元,居榜單第330位,比去年上升6位。2020年上榜企業的營收總額為42.3萬億美元,利潤總額為3.3萬億美元,資產總額為201.4萬億美元,市值總額為54.3萬億美元。
  • 頭部保險公司龍爭虎鬥 壽險發展進入關鍵「賽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頭部保險公司龍爭虎鬥 壽險發展進入關鍵「賽點」?作者:李致鴻 11月18日,在「第十四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上,新華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長、總裁李全表示:「壽險公司在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市場競爭的同時,也要以刀刃向內的勇氣進行自我革新。」
  • 起底上半年銀保之變:規模保費降兩成 躉期繳「冰火兩重天」
    而放眼未來,在保險回歸保障的浪潮中,躉繳業務下降帶來的「陣痛」必將過去,期繳保費佔比有望繼續提升,只要疫情能夠持續得到有效控制,壽險銀保規模保費回暖可期。 規模保費同比降超兩成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行各業有序復工復產,壽險公司的銀保渠道保費收入也應聲回暖。
  • 山東新華保險:關愛人生每一天,五大項目感恩回饋新老客戶
    值此新華保險山東分公司成立20周年之際,特推出以下五大感恩回饋活動:一、新華保險 擇優理賠方案為充分保障客戶的利益,體現「以人為本」的企業精神,彰顯公司「快理賠、優服務」的品牌特色,新華保險特推出疾病保險產品擇優理賠方案
  • 新華保險匠心巨獻:百萬醫療險普惠大眾
    費率可調整後,消費者及保險公司兩方面的需求都會得到滿足:於消費者而言,市場供給的不斷豐富下,能夠獲得保障期限更長、保障責任更加全面的保險產品,能更好地滿足長期健康保障需求。於保險公司而言,能緩解長期經營的風險,開發銷售長期醫療保險產品的意願進一步增強。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豐富產品供給。
  • 惠享安然 如意金生——新華保險河北分公司「惠金生年金保險」銷售...
    「牛年盛『惠』,金生相伴」,在2021年來臨之際,新華保險傾情回饋客戶,隆重推出「惠金生年金保險」。2020年12月1日「惠金生年金保險」首銷日當天,新華保險河北分公司累計實現預收期交保費突破2.3億元。
  • 臨朐土話「一堆兒著」實為「一躉兒著」
    《涼灣野園》百家號倡導生態飲食傾向現實文化關注社會熱點(四十五)臨朐土話「一堆兒著」實為「一躉兒著」作者 趙元珉朱自清《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在《紅樓夢》第五一回裡,賈寶玉問老嬤嬤要給王太醫多少錢,老嬤嬤說了這樣一句話,「王太醫和張太醫每常來了,也並沒個給錢的,不過每年四節,一大躉兒送禮,那是一定的年例。
  • 勾勒價值增長新動能,中國太保壽險深謀「二次轉型」
    在集團開啟「轉型2.0」的大背景下,對行業趨勢有著較強前瞻性的中國太保壽險,又馬不停蹄地提出「二次轉型」。中國太保壽險總經理潘豔紅在近日接受上海證券報專訪時首度披露了「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新戰略,即以健康、養老作為突破口,構建「保險+健康+養老」生態圈,點燃價值持續增長的新引擎。
  • 記者實地探訪:保險公司的「分紅保險」到底怎麼分紅?它保險嗎?
    分紅保險,是眾多保險產品當中深受中老年群體「親睞」的一類「網紅」產品。消費者在購買前,往往會聽到營銷人員這樣的營銷說辭:「這款產品預期收益率可以達到多高多高,比銀行都要高,而且這款產品還有保險保障。」不少消費者在沒有冷靜考慮保險產品本質價值適不適合自己,並詳細了解保險合同條款的前提下,也就容易輕信並草率購買。因而由此產生的保險消費糾紛層出不窮。那分紅保險到底怎樣分紅?這種保險能保啥?對此,湖北經濟廣播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武漢的肖爹爹,2010年經人推銷,在中國郵政武漢二七路營業所,購買了太平洋人壽保險的一款分紅保險,每年交5000元,已連續交了5年。
  • 你是什麼躉?
    躉這個字,上萬下足。想想「萬足」擁護的史詩畫面感,也是將漢字的會意發揮到極致。事實上,躉這個字在粵語裡還有好多用法,很可能,你已經是某一種「躉」。如果你是家中獨子,你就是「香爐躉」。這裡的「躉」字是「基礎」的意思,與「墩」相通,尤指向上突起的物體,比如「橋躉」「柱躉」。舊時華南宗族規矩,只有男丁才能繼承家業「續香火」。獨子是香爐存在的唯一基礎,自然如「香爐躉」般緊要。「躉」也可以作為建築物的量詞,「一躉樓」「一躉別墅」。
  • 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國際論壇在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舉辦
    12月24日,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國際論壇(2020)在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舉辦。突出數字普惠金融、監管科技等重點,開展金融科技領域的研究和實踐落地工作,引領推動金融科技供給優化提升,並在北京銀保產業園先行先試,為石景山區建設國家級產業轉型發展示範區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石景山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新代表石景山區委區政府對本次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銀保園是石景山發展金融科技的主陣地之一,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
  • 30歲小夥不幸患甲狀腺癌 新華保險秦皇島中支賠付78萬理賠款
    作為保險公司的一名員工,趙先生(化名)每天都和保險打交道,卻從未曾想過會為自己理賠。  趙先生,今年30歲,自我感覺平時身體健康,沒有任何身體不適。2019年11月,公司組織員工體檢,趙先生體檢結果甲狀腺異常。2020年8月,趙先生在醫院檢查並確診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住院手術治療帳單金額23906.09元,社保統籌支付14003.62元。
  • 體育校長|李全:堅守10年,足球把孩子從歪路上拽了回來
    這一切背後,是一位小學校長十幾年的堅守——2009年,為了把一幫不願意讀書的孩子們拉回校園,李全想到了足球,從此他幾乎天天在學校裡面陪孩子們踢球。十年磨一劍,從今年開始李全進入了收穫的季節,每年都會有很多孩子們因為體育走進大學校園。
  • 疫情持續,保險代理人怎麼想、怎麼辦
    根據原保監會發布的《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第六條,除電話銷售業務和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之外,需要進行雙錄的情景還包括以下兩種:(一)通過保險兼業代理機構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包括利用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營業場所內自助終端等設備進行銷售。國務院金融監督管理機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 上海地鐵:所有車站恢復隔離區,高於37.3℃者將二次測溫_新華報業網
    ,增加到每日消毒2次。  上海地鐵2號線和磁浮線浦東國際機場站,保持一級響應防疫消毒要求,每日消毒不少於4次。此外,地鐵車站內商業經營場地每日消毒頻次,不低於屬地車站消毒頻次。同時上海地鐵還加密地鐵票卡消毒頻次,重複使用的一次性票卡消毒頻次不少於每周1次。  此外,全網絡所有車站恢復隔離區設置,上海地鐵路網所有車站均恢復設置隔離區。車站遇測溫高於37.3℃的乘客將立即引導至隔離區進行二次測溫。如遇症狀明顯或到過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及時通知疾控部門。  上海地鐵還對所有測溫點配置熱成像儀,門戶車站及大客流車站均使用臺式熱成像儀,提升現場測溫實效。
  • 「學習強國」、新華書店網上商城聯合開展「讀書中國」主題閱讀活動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史競男)在第25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學習強國」和新華書店網上商城聯合開展「讀書中國」主題閱讀活動。同時,新華書店總店聯合全國各地新華書店推出新華書店網上商城第二屆讀書大會暨新華萬店主題出版物線上線下聯展等系列活動,通過閱讀推廣凝聚抗「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