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一帆 「如果流量運營紅利結束以後,下一個風口在哪裡?這是大家想的。阿里巴巴開出的藥方很簡單,就是消費者運營。」8月16日,天貓大快消總裁胡偉雄在「天貓大快消贏在全域」峰會在表示。胡偉雄表示,關於天貓大快消未來的六個基本核心戰略:新零售、用戶發展、供應鏈&服務、品牌運營主陣地、數據資產,組織變革。而它們的基本點依舊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無論是剛剛過去的618,還是即將到來的雙11,都是一個核心關鍵點。
胡偉雄認為傳統模式和阿里提供的模式不一樣之處在於後者提供的是「負債表」。
「傳統模式說如何讓你的流量效率高,讓你的ROI變得好,如何讓你賺到錢,阿里巴巴說我們不單單提供這種能力,我們更重要提供一張負債表,讓你獲得更多的資產,這個資產包括數據資產,包括品牌力資產,包括我們消費者資產,特別消費者資產是最難拿到的。」 胡偉雄表示,用戶本質恰恰是網際網路公司競爭的核心。
同時,據其判斷,「兩年以後,我們所有高端產品裡面40%的營業額來自於定製化的產品,這是我們預測的。」為此天貓要做潛力品類,「比如同樣面霜,我更喜歡做氣泡麵霜而不是補水面霜,這就是我們的意識。這個主題很多時候講高級定製,我們把高級定製寫出來,就是定製裡面的個性化。我們今天更需要把我們的貨品更加IP化、跨界、定製化,滿足他們個性化的發展。」
而上述定製化的產品「都離不開大數據,離不開我們深度的數位化轉型這種全域營銷的能力、工具來轉化,否則根本做不出來,」胡偉雄表示。
據了解,Uni Marketing全域營銷2016年底被提出。目前,已經由一個方法論變成廣為品牌營銷所用的產品矩陣,正在各個行業、各個營銷場景中大規模落地。而在這場品牌數位化進程中,天貓大快消逐漸摸索出一套獨特打法。
阿里巴巴集團全域營銷中心總裁陸弢表示,全域營銷的方法論不是一個創新,阿里只是充分認清了商業或者說營銷的本質,就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然後去管理消費者和品牌的關係,使之能夠不斷加深的過程。而全域營銷對於商家意味著有一系列的數據化的產品矩陣可以使用,來藉此來打磨營銷和業務成長。
此外,從去年開始,天貓大快消開始推動商家接入品牌數據銀行、會員通等一系列消費者運營工具的行業解決方案,已取得比較顯著的成果。目前品牌數據銀行和會員運營能力已成功接入超1000家KA商家,大快消已經率先實現數位化消費者運營的規模化的覆蓋。
阿里巴巴集團全域營銷中心總裁陸弢表示,品牌數據銀行是一個基座,只要開設帳號,品牌所有的商業行為或者營銷行為都會以消費者數據資產的方式存儲在商家的品牌數據銀行裡面。
天貓大快消還提出了適合該行業商家的消費者運營健康度「FAST」體系,該體系包含「四個量化指標,一年兩次榜單發布,面向商家的智能診斷」,從「可運營消費者AIPL總量、消費者關係流轉力、粉絲(會員)總量、粉絲(會員)活躍度」四個維度量化商家消費者運營的效果,並總結20個以上場景進行指導,來提升商家的以上指標,特別在會員部分,整合了新零售線下的很多吸粉入會場景。
今年天貓618期間,天貓大快消通過該體系復盤發現,可運營消費者AIPL總量環比增長35%,部分商家提升了10-30倍;消費者關係流轉力環比增長25%。部分商家獲得了2-3倍的增長;會員總量整體環比提升34%,會員活躍度環比提升55%。
陸弢還介紹說,全量消費者的資產體系建設之後,全域營銷正著手於打造一套針對粉絲、會員運營的全新粉絲資產體系。從消費者資產到粉絲資產,品牌建設KPI體系將進一步深化,深入挖掘品牌資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