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紅
對於地鐵,想必很多人現在都很熟悉,它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離不開的交通工具,很多人每天出行幾乎都是地鐵。它具有不堵車、速度快、線路多等等優點,一直以來都很受歡迎,地鐵現在是許多人日常出行都離不開的交通工具。雖然不是所有城市都有地鐵,但只要有地鐵的城市,每天的客流都非常大。因此,為了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近年來我國各大城市開通了越來越多的地鐵線路。
據交通部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國44個城市共有233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運營裡程達7545.5公裡、4660個車站投入運營。其中一些城市的開放時間較早,而另一些城市是近幾年才建成的。目前有15個城市的地鐵裡程超過100公裡,這些都是屬於較早的城市。
到2020年6月底,全國有41個城市建成地鐵。去年下半年,天水、三亞、太原等3個城市首次開通城軌。其中,天水、三亞開通有軌電車,而太原為地鐵。在擁有地鐵的44個城市中,廣州的客運強度最高,北京的軌道站數量最多。這兩個城市都是一線城市,平時人流量很大,所以地鐵基本上每天都是人滿的。
那麼,你知道哪個城市的地鐵運營利潤最高嗎?也許大多數人會在廣州和北京之間做出選擇。北京的客流量很大,所以地鐵運營的收入會更多,但事實上並不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雖然各大城市的地鐵每天都很繁忙,但事實上,大多數城市的地鐵公司入不敷出,包括那些地鐵開通較早的城市。
實際上,在中國已經開通地鐵的44個城市中,真正盈利的只有4個,這或許會讓很多人震驚。換言之,40個城市一直是在負債運營地鐵。據相關統計,2019年全國地鐵平均運營收支比為72.7%。其中,營業收支比超過100%的城市只有杭州、深圳、北京、青島4個,其餘30個城市營業收支比不足100%。其中,營業收支比超過100%的城市只有4個,都是哪四個呢?那就是深圳、杭州、北京和青島,其中,深圳最賺錢。
據統計,2019年,深圳地鐵實現營業收入209.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4.9%,實現淨利潤116.9億元,成為中國盈利能力最強的地鐵公司。所以問題來了,很明顯,每個城市的地鐵上都有那麼多人,按理說是非常賺錢的。那為什麼地鐵公司會不賺錢呢?賣地鐵票的錢都去哪了?
其實,地鐵確實可以靠巨大的客流賺錢,但地鐵的運營成本卻非常高。不僅如此,由於很多城市的地鐵剛剛建成幾年,正處於回本階段,目前的收入還沒有超過此前地鐵建設的投資成本。一般來說,現階段地鐵每公裡平均建設成本在7億元左右,加上各種維修成本、運營成本等,地鐵公司短期內很難盈利。
相比之下,這四家能保持盈利的地鐵公司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不僅是因為地鐵的運營,更是因為行業的擴張。以深圳地鐵為例,其收入來源包括地鐵運營、房地產開發、市政設計、資源開發、物業管理等,其中房地產開發是深圳地鐵公司的主要投資方向。據統計,2019年,深圳地鐵房地產開發實現收入140.3億元,佔全年總收入的67.6%,已遠遠超過其地鐵運營帶來的43.6億元收入。
那麼,為什麼很多城市的地鐵總是處於虧損狀態,而很多城市還在不斷擴大地鐵的運營裡程呢?無非是以下幾個原因
提升城市的交通運行效率
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提高,交通擁堵已成為各大城市最頭疼的問題。城市的通行率明顯下降了很多,特別是在交通高峰期,這讓很多人頭疼。因此,為了緩解交通擁堵,對於人口眾多的城市,開通地鐵可以有效緩解交通的壓力,也可以提升整個城市的交通運行效率。
方便居民出行
地鐵本身就是一種公共運輸工具。與公共汽車或居民自己開車相比,地鐵不僅更舒適,而且效率更高。因此,地鐵建成後,居民出行更加方便,這也算是對居民的一種福利。
提升城市形象
很多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視城市形象,因為城市形象不僅體現了城市的實力,還直接涉及到投資和旅遊業的發展。因此,地鐵建設不僅是方便居民出行,更是彰顯一個城市的實力。畢竟,在同一個城市,如果別人建了地鐵,你卻沒有建,那麼總感覺實力比別人矮一截。為了提升城市形象,許多政府都紛紛修建地鐵。
拉動經濟的發展
一條地鐵總投資高達數百億,可以帶動土木工程、機械、建築工程、鋼鐵、裝飾、汽車製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投資地鐵能帶來的GDP是非常可觀的。比如,投資500億的地鐵可以直接帶動千億的GDP。另外,地鐵建設周期本身就比較長,還可以提供很多就業機會。
本文由商媒體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