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教育流行虎媽虎爸的教育方式,相信嚴師才會出高徒,在金庸武俠世界中,好像也是如此。像楊康、慕容復等出身在豪門世家中,雖然從小衣食無缺,但過度安逸的環境,卻使得兩人抗壓性不足,造就後來悲劇的命運。相對的郭靖、喬峰等則都有著惡劣的童年經驗,在苦難與磨難中成長,最後發展為一代大俠。
所有對比中,石破天和石中玉是差距最明顯的。
石破天是石清和閔柔的兒子,和石中玉是兄弟,但兩人的命運卻是天差地別。石破天在襁褓的時候就被梅芳擄走,不僅從小就學會砍柴、洗衣、做飯等種種家務,還要受到梅芳姑的辱罵和壓迫,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一直以為自己叫狗雜種。
梅芳姑離家出走後,石破天跟著出去找她,因大字不識一個,於世事、人心一無所知,流浪在江湖,成了小乞丐,為了臭水溝裡一張燒餅,差點丟了一條命。後來得到了玄鐵令,被謝煙客帶上了摩天崖,但謝煙客對他也是不理不睬,亂教其武功,希望他自行走火入魔而死。
石破在這種教育成長環境下,長大後竟然還保持天真純樸的性格。相較於他那從小錦衣玉食,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爛泥扶不上牆的兄弟石中玉來說,石破天絕對是虎爸虎媽教育下成功的例子。
石破天兄弟是最極端的例子,但其他主角張無忌、郭靖、喬峰等,其童年也是大同小異的悲慘,可見金庸絕對是虎爸虎媽教育的支持者。但金庸小說這種例子適合放在現實社會嗎,虎爸虎媽教育就真的絕對正確嗎?
筆者個人覺得,石破天從小根本就是活在家暴、受虐的環境中,梅芳姑和謝煙客這種教育方式,養出石破天這種個性近乎奇蹟。在所有主角群中,同樣有著不愉快童年經驗的楊過,反而最為真實。
楊過也是從小流浪江湖,嘗遍人情冷暖,在桃花島、全真教,他都遭遇嚴苛險惡的對待,這反而激起他不服輸,狂傲的性格。楊過這種就是很正常的叛逆青年成長,只有在經過種種世事的磨練後,人到中年,或許才能醒悟年輕時的稚嫩,為曾經犯過或還沒犯的錯誤表達歉意。
如果以楊過的資質,黃蓉在桃花島時就悉心教導,楊過比起大小武來說,對郭靖和黃蓉的幫助更大,守襄陽會更加容易。所以嚴師才會出高徒,虎爸虎媽式的教育,在苦難中才有成長,這種觀念應該是要被揚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