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半月餘的骨髓肉芽腫,病原會是什麼呢 ?

2021-01-11 丁香園

病情介紹

患者,女,68 歲,江西省上饒市人,因「反覆發熱半月餘」於 2015-11-16 入院。

患者入院前半月餘出現發熱,最高體溫 39℃,伴有畏寒寒顫,夜間出汗明顯,無咳嗽咳痰,無腹痛腹瀉,無尿頻尿急尿痛,無周身疼痛等其他不適,至鄱陽縣人民醫院就診,查血常規:白細胞正常,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 0.0%,血紅蛋白 96 g/L,血小板 35*109/L,尿常規正常;血吸蟲抗體陰性,肺部 CT 平掃示慢性支氣管炎改變,腹部 B 超示脾臟腫大,予以頭孢噻肟針抗感染治療,仍持續發熱,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就診,門診擬「發熱待查」收住入院。

查體:脈搏 78 次/分,呼吸 19 次/分,血壓 100/60 mmHg (1 mmHg = 0.133 kPa),體溫 37.9℃。神志清,精神偏軟,急性病容。皮膚鞏膜無黃染,未見皮疹出血點,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心肺無殊。腹平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 徵 (-),肝區及雙腎區無叩痛,移動性濁音 (-),雙下肢無水腫,神經系統查體無殊。

入院後予抽取血培養,經驗性予左氧氟沙星針 0.5 g 1 次/d 抗感染,並完善相關檢查,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1,3-β-D 葡聚糖試驗、腫瘤標誌物、肥達試驗、EBV-IgM 均陰性,血常規:白細胞 2.14*109/L,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 0.0%,血紅蛋白 83.0 g/L,血小板 66*109/L;C 反應蛋白 8.3 mg/L,降鈣素原 0.11ng/ml,內毒素 22.0pg/mL,鐵蛋白 953.5 μg/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26 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48 U/L,乳酸脫氫酶 477 U/L,腺苷脫氨酶 93 U/L,抗核抗體陽性(+1:100)。

患者老年女性,亞急性病程,發熱伴盜汗,脾臟腫大,血三系下降,腺苷脫氨酶明顯升高,抗核抗體陽性,嗜酸性粒細胞減少,需考慮結核感染、沙門菌感染、慢病毒感染、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11-17 行骨髓穿刺,骨髓常規:1. 塗片淋巴細胞比例偏高,部分胞漿偏多,形態不規則,淋巴瘤骨髓侵犯不能除外。2. 粒系成熟障礙伴中毒性變,個別部位單核細胞易見,可見噬血細胞。

患者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因經濟原因拒絕行 PET-CT 檢查,考慮鼻咽部為淋巴瘤易侵犯部位,予完善鼻咽部 CT 示鼻咽左側壁增厚,請耳鼻喉科會診行鼻內鏡檢查示鼻咽部黏膜光滑,未見明顯新生物形成。患者外周血常規及骨髓塗片均有問題,血液系統疾病首先考慮,11-19 予複查骨穿+骨髓活檢,骨髓常規:1. 塗片淋巴細胞比例稍偏高,部分細胞胞漿偏多,有顆粒。2. 粒系成熟障礙伴中毒性變,伴有慢性病貧血可能。骨髓流式細胞檢測未見明顯異常。綜合上述檢查患者淋巴瘤依據不足,但仍持續發熱。

11-22 血培養回報:羊布魯桿菌,加用多西環針 0.1 g 2 次/d 治療,11-25 患者體溫恢復正常,送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布魯桿菌虎紅平板凝集試驗回報陽性。

12-03 骨髓活檢病理回報:鏡示骨髓增生輕度增生(約 50-60%),粒/紅系比值大致正常,粒系各階段細胞均可見,以中晚幼以下階段細胞增生為主,紅系各階段細胞均可見,以中晚幼紅細胞增生為主,巨核細胞不少,以分葉核為主,少量淋巴細胞散在分布,可見類上皮樣細胞增多,上皮樣結節形成,網染(-),提示肉芽腫形成(圖 1)。免疫組化染色結果:MPO(粒+)、CD20(個別+)、CD3(-)、CD68(部分+)、CD61(巨核+)。

考慮布魯桿菌感染引起,予帶藥出院,囑繼續多西環素膠囊 0.1 g 2 次/d 聯合左氧氟沙星片 0.5 g 1 次/d 抗感染治療滿 6 周。

討論

肉芽腫性炎為慢性炎症的一種,它是網狀內皮系統對持續抗原刺激的非特異性反應。骨髓活檢發現肉芽腫的機率約為 0.3%-3%[1-5],臨床上並不常見,目前已報導的可引起骨髓肉芽腫的最常見原因有以下 3 類:

(1) 感染性疾病,首位原因,約佔 35%-50%,其中分枝桿菌、布魯桿菌、傷寒、莢膜組織胞漿菌及 EBV 感染最為常見 [5-9],有文獻報導高達 25%-68.8% 的布魯菌病患者骨髓活檢有肉芽腫形成 [8,9];

(2) 惡性腫瘤 [2,3];

(3) 結節病 [2,3,10]。

因此,儘管骨髓肉芽腫對某種疾病並不具特異性,但這一發現大大縮小了所需鑑別的疾病範圍,特別是在非流行地區能為布魯菌病的診斷提供線索 [11]。

布魯菌病,也稱「波狀熱」,是布魯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屬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人以及牛、羊、豬、犬等動物。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熱、多汗、關節痛和肝、脾、淋巴結腫大等。但在非流行地區往往因為認識不足而出現漏診、誤診的情況。

人可通過皮膚破損處直接接種、吸入感染性氣溶膠、攝入汙染食物感染布魯桿菌。布魯菌病可影響任何器官系統,並且 90% 的患者具有周期性發熱,肌肉骨骼系統和泌尿生殖系統是最常受累的部位,高達 20% 的病例可能有泌尿生殖器受累,其中睪丸炎和附睪炎是最常見的,1%-2% 的患者會發生神經型布魯菌病、心內膜炎及肝膿腫。

本例患者除了發熱、多汗,其他臨床症狀不典型,追問病史,患者否認明確牛羊接觸史,根據 2017 年《布魯菌病診療專家共識》,血標本分離得到布魯桿菌可作為確診試驗,患者布魯菌病診斷明確,提示臨床上碰到發熱伴常見原因難以解釋的多汗需考慮布魯桿菌感染可能,而血培養對發熱待查的診斷是至關重要的檢查。

治療原則為早期、聯合、足量、足療程用藥,必要時延長療程,以防止復發及慢性化。治療過程中注意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等。無合併症的非複雜性感染 (成人以及 8 歲以上兒童) 者首選多西環素 (6 周)+慶大黴素 (1 周)、多西環素 (6 周)+鏈黴素 (2~3 周) 或多西環素 (6 周)+利福平 (6 周)。若不能耐受,亦可採取二線方案。慢性期感染可治療 2~3 個療程 [12]。

蟲爸 浙江省人民醫院感染病科

參考文獻

[1] 馮俊, 張弘, 鍾定榮. 骨髓肉芽腫病 20 例臨床分析 [J]. 中華內科雜誌,2009, 48(6):485-487.

[2] Crispin P, Holmes A.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 of bone marrow granulomas: A modern Australian series[J]. Int J Lab Hematol,2018,40(2):123-127.

[3] Brackers de Hugo L, Ffrench M, Broussolle C, et al. Granulomatous lesions in bone marrow: clinicopathologic findings and significance in a study of 48 cases[J]. Eur J Intern Med,2013,24(5):468-473.

[4] Vilalta-Castel E, Valdés-Sanchez MD, Guerra-Vales JM, et al. Significance of granulomas in bone marrow: a study of 40 cases[J]. Eur J Haematol,1988,41(1):12-16.

[5] Wang Y, Tang XY, Yuan J, et al. Bone marrow granulomas in a high tuberculosis prevalence setting: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110 cases[J]. Medicine (Baltimore),2018,97(4):e9726.

[6] Mori N, Ohya H, Oba K, et al. Epithelioid cell granuloma in the bone marrow secondary to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J]. Lancet Infect Dis,2017,17(4):460.

[7] Muniraj K, Padhi S, Phansalkar M, et al. Bone marrow granuloma in typhoid Fever: a morphological approach and literature review[J]. Case Rep Infect Dis, 2015;2015:628028.

[8] Demir C, Karahocagil MK, Esen R, et al. Bone marrow biopsy findings in brucellosis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abnormalities[J]. Chin Med J (Engl),2012,125(11):1871-1876.

[9] al-Eissa YA, Assuhaimi SA, al-Fawaz IM, et al. Pancytopenia in children with brucello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bone marrow findings[J]. Acta Haematol,1993;89(3):132-136.

[10] Mehta AK, Krishnan S, Changarath Vijayan AK. A Woman in Her 80s With Weakness, Hypoxia, and Bone Marrow Granulomas[J]. Chest,2016,149(4):e119-122.

[11] Suthar R, Bansal D, Suri D, et al. Bone marrow granuloma in a child with pyrexia of unknown origin: A clue for diagnosis of brucellosis[J]. Indian J Pathol Microbiol, 2019,62(3):493-494.

[12]《中華傳染病雜誌》編輯委員會. 布魯菌病診療專家共識 [J]. 中華傳染病雜誌,2017,35(12):705-710.


相關焦點

  • 患者反覆發熱,兩肺廣泛感染,抗感染治療不佳,該如何診斷?
    予完善骨髓穿刺+活檢,骨髓塗片提示反應性骨髓象。行PET-CT:肝臟飽滿,脾臟腫大,FDG代謝均增高;所示全身骨FDG代謝不均勻增高;雙肺瀰漫性網格樣、條片狀、斑片樣密度增高影,FDG代謝增高;首先考慮炎性病變,需鑑診合併血液系統疾病(圖5)。
  • 骨髓移植除了治療白血病,還可以治療肝硬化?
    一提到骨髓移植,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是白血病常見的治療方式,但你肯定沒聽說過骨髓移植還可以治療肝硬化。 王芬教授在查房時向患者表示,可應用「自體骨髓細胞」治療肝硬化。 患者當時也很驚訝,相信第一次聽說的你也是如此,自體骨髓細胞為什麼可以治療肝硬化呢?
  • 多吃骨髓能補鈣嗎?咱們吃骨髓時,到底在吃什麼
    大棒骨之所以這麼受歡迎,不只是因為骨頭上肥美的肉,還因為量少的骨髓。光是想到拿著吸管「滋溜溜」吸骨髓的畫面,心裡就美滋滋了。至於骨髓的營養和好處嘛,有家長說給小孩子吃能補鈣、長大個兒;也有人說,吃了能強身健骨,大補。細長的骨髓真有這麼大的「魔力」?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咱們吃骨髓時,到底在吃什麼。
  • 腎不好的人,身體會有3處發熱、1處發冷,若1個不佔,那腎很健康
    腎好的人,精神狀態比較亢奮,機體代謝工作正常,身體素質比較好,腎不好的人,身體會有3處發熱,1處發冷,若1個不佔,腎很健康,及時通過觀察身體發現臟腑的變化,有助於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身體的保養,符合養生觀念。
  • 筆記本電腦經常會發熱發燙,應該怎麼辦呢?
    你是否也經常遇到筆記本電腦發熱發燙的情況,那應該怎麼辦呢?
  • 病原真菌與「協同健康」
    超過70%的植物殺手為真菌,每年植物病原真菌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糧食與財產損失。受植物病原真菌影響的作物包括小麥、水稻、玉米等飯桌上常見的糧食產品。其中,僅病原真菌導致的水稻稻瘟病即可造成全球水稻減產10%-30%,而這些水稻足夠養活6000萬人。然而這對於其餘的8000多種植物病原真菌來說還不過是冰山一角。植物病原真菌也嚴重地威脅著生態系統。
  • 體檢發現脾臟腫大,警惕「中招」骨髓纖維化
    文 大河健康報記者 王嘉譯安陽的曹女士在一次體檢中偶然發現自己脾臟腫大,進一步檢查後診斷為骨髓纖維化。這究竟是一種什麼病?是惡性腫瘤嗎?為什麼會「中招」?得了之後會出現哪些症狀?如何治療?帶著種種問題,記者採訪到了河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河南省血液病研究所所長宋永平教授以及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主任魏旭東教授。
  • 犬口腔潰瘍什麼病原引起
    人類會有口腔潰瘍的困擾,狗狗作為「吃貨」的代表也是如此。而狗狗有口腔潰瘍一般是由口腔創傷,細菌感染或是飲食不當,缺乏足夠的維生素B,免疫力下等病原引起的。在發現狗狗患口腔潰瘍之後,寵物主人一定要及時採取適當的方法來幫助它恢復,早日擺脫困擾。接下來就來說說具體應該怎麼做。
  • 嘴唇上長出的「小櫻桃」竟是化膿性肉芽腫,專家:孩子傷口長腫物要...
    如果孩子出現磕碰,傷口處長出腫物,一定要引起重視,很可能是化膿性肉芽腫,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化膿性肉芽腫易被誤診為血管瘤前段時間,7歲女孩曉曉跟家長一起出去遊玩。晚上洗澡時,媽媽發現曉曉的嘴唇上起了一個小紅點。起初以為是蚊蟲叮咬所致,因為部位特殊,就沒有塗藥。由於嘴唇不適,曉曉不斷地撓嘴唇,誰知小紅點越來越大,竟慢慢長出一個腫物。
  • 什麼是發熱,哪些疾病可以導致發熱?附:發熱待查的13種可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很多人談「發熱」色變。身體一發熱,就害怕是新冠肺炎。那麼,什麼是發熱?哪些疾病會導致發熱?在這個特殊時期,出現了發熱症狀怎麼辦呢?什麼是發熱?南京市第二醫院湯山院區結核二科主治醫師陳杰介紹,口溫大於37.3℃,腋溫大於37.2℃,肛溫大於37.6℃,或一天的溫度變動超過1.2℃稱為發熱。
  • 咳嗽、發熱我是不是得新冠了?不,也可能是流感
    流感感冒病原體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原體傳染性強弱發病的季節性有明顯季節性季節性不明顯發熱程度高熱(39-40℃)伴畏寒、寒戰一般不發熱或輕中度熱無寒戰發熱持續時間3-5天1-2天全身症狀
  • CSH 2020 | 陳蘇寧教授:解密骨髓增殖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
    中華醫學會第16次全國血液學學術會議(CSH)於9月24-26日在杭州召開,多位血液領域專家通過線上、線下與會,交流血液最新進展,同時共襄中華醫學會血液分會成立40周年。本次血液分會設有主會場和白血病、紅細胞、出凝血、實驗診斷、移植、感染、淋巴瘤、骨髓瘤、中西醫、青年論壇和護理專場,全方位、多角度學習和交流。
  • 發熱對孩子一定都是壞處嗎?不一定!醫生說出這個好處!有效幹預
    一般而言,人體的正常體溫是腋溫36.2℃~37.3℃,人的體溫一天內會用波動,但波動範圍不會超過1℃。體溫升高超出1天內正常體溫波動的上限就認為是發熱,也可認為是腋溫大於37.3 ℃即是發熱,低於38℃是低熱,超過39℃是高熱,發熱的高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並不完全相關。
  • 省畜牧農機發展中心副主任鍾寶龍來我市指導第三方動物病原微生物...
    1月5日—6日,浙江省畜牧農機發展中心副主任鍾寶龍一行蒞臨婺城區美保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抽查指導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工作。市畜牧農機發展中心主任祝蘇武,婺城區農林局黨委委員賈建學,金東區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沈源等相關領導陪同。
  • 骨髓裡長「鹿角」
    ,其特徵為骨髓巨核細胞過度增殖,外周血血小板持續明顯增多。 主要診斷指標: (1)小板計數>450×109L; (2)骨髓主要是成熟及巨大的巨核細胞增多,不伴顯著的粒細胞左移或增加,以及紅系增殖,或伴輕度纖維化1級; (3)排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骨髓纖維化、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以及符合
  • 女孩患病13年做家教治病 年前入院花掉17萬餘元
    臥床近3個月,花費17萬餘元,田娜和老母親幾近陷入絕境。  好在,還有一幫好心人默默守在田娜身邊。10年來默默照顧田娜母女的熱心人曲女士悄悄幫著籌款、借錢;義工「清閒小草屋」「清昭」也聯合義工、網友發起倡議,為田娜募集善款……因為她們的付出,病痛中的田娜更加堅強!  自強!
  • 減少骨髓脂肪細胞可增造血能力
    科學家一直認為骨髓中的脂肪細胞只佔用空間而沒有其他不良影響,但美國科學家近日宣布,脂肪細胞會明顯減慢骨髓中新的血細胞形成速度,因此,減少這些脂肪細胞可能有助於接受了骨髓移植手術的癌症病人更快地恢復
  • 致西城區一單位33人集體發熱的鏈球菌是什麼?北京疾控回應
    本文轉自【北京日報客戶端】;北京日報客戶端5月21日消息,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健委通報了駐區某單位33人集體發熱的情況。經過連夜排查,這33人都排除了新冠肺炎。33例患者臨床診斷以「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為主,在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的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 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怎麼傳播?
  • 為何發熱頻糾纏,病因難明確?丨華山感染疑難病例系列⑦
    一眨眼幾年過去了,賴老伯也似乎沒有再出現什麼不適。但在2016年,「發熱」卻殺了個回馬槍。這次賴老伯的症狀跟在菲律賓時相差無幾,體溫仍然38.5℃左右,但這次它卻似乎有所規律——每次發熱維持1-2小時後可自行降至正常,體溫平穩3-7天後再次升高,如此反覆發作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