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符號演繹愛的表情 數學情詩顛覆理科生形象

2021-01-10 人民網

  帶著數學符號和微積分概念的三行情詩近日在網絡上引爆圍觀。12月初,由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分團委舉辦的情詩比賽最終收到307份理科生的投稿,三周的網絡總點擊量近百萬。

  在新媒體平臺上,學生們的原創作品引來大片圍觀者,大家熱烈地討論著看不看得懂,同時也刷新了對高校中埋頭苦讀的基礎學科學生的固有印象,而數學詩歌以及這場圍觀,也使得這群學生的生活或多或少有了改變。

  數學情詩寫出意料之外的浪漫

  「[/陌生,愛/)」

  三個漢字、兩個數學符號、一個標點符號就組成了一首情詩。還有這些:

  「高斯拿走了我的尺規/從今以後我只好/徒手為你修眉」

  「我將對你的愛寫進每一個微分裡/然後積起來/直到無法收斂……」

  60個字以內,列為三行,這就是「三行情詩」的全部寫作要求。由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分團委舉辦的這次活動,讓大家眼前一亮,原來,只會埋頭於公式、模型的理科生們也有多愁善感、柔情似水的那一面。

  11月中旬,以德國數學家狄利克雷命名的「Dirichlet」杯三行情詩大賽悄然開啟。起初因為名稱的生澀,活動並不為大家知曉,第一周僅有來自院系的13份投稿。

  活動發起者冷帝豪是個喜歡文藝的大二數學女生,不甘於活動草草收場,她給詩歌都配上了精美的圖片,隨後在社交網站上公開,「一開始大家反映都沒有靈感,但一看別人的作品,發現並不太難」。

  隨後兩周,源源不斷的作品向冷帝豪的郵箱投來,其中有身處海外的復旦大學數學系畢業生,還有不少來自上海、北京、山東的其他高校的學生作品。她和同學連續加班加點,給所有作品都配上了恰當的背景圖並上傳到網絡。

  數學科學學院分團委前書記、復旦大學團委副書記孫冰心認為,「數學科學學院同學的學科背景賦予了學生嚴謹、精確的思維習慣,也對抽象和符號有著極度的敏感,所以數學語言和詩歌的簡潔含蓄是共通的。」

  活動打動了網友,「沒想到」、「浪漫」、「有才情」,讚美之詞紛至沓來。南京外國語學校學生許若璋在網絡上評論道:「喲!理科男的文字也很多情很有味道嘛。」還有網友調侃道:「太油菜(有才——編者注)了。但是數院的男紙(男子——編者注),請不要在情詩裡寫微積分吧,能讀懂這份情意的,也只有數院的男紙了!」

  在所有作品中,最受追捧的就是「[/陌生,愛/)」,凝練簡單、意蘊深厚的情詩打動了許多師生和網友,更多人加入了解讀的行列。

  有人複習起了高中數學:「[」和「)」都是定義一個數值所在區間的符號,「[」表示數值可以達到,「)」表示無限接近但無法達到。

  社會學學者徐珂副教授在微博上對這首詩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人與人固在陌生與相愛之間;始於陌生為一端;愛為另一端,無限追求,而追求無限;愛非確定之目標,離於陌生,即有愛焉。」

  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長江學者郭坤宇也對這首學生作品欣賞有加,他讀出了同學之間的深厚情誼,「從來大學報到那天的陌生到相識相知,這份同學之間的情誼和愛是無限的。」

  這首詩的作者吳晨越今年7月剛剛從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畢業,目前在美國繼續深造。他解釋了自己的原意:「說的就是兩個人擁有這個集合中的一切,唯獨沒有愛」,表達了「苦思女神而不得的惆悵」,同時他也大方接受了大家的解釋,「每個人的眼中都有不同的世界」。

  青春獻給數學,那什麼獻給青春

  甜蜜的大學戀情並不是這次比賽的唯一主題,調侃數學科學學院男生多的「基友」詩、感嘆與數學為伴兒的單身生活的「閨怨」詩都獲得廣泛認同,一首以學習生活為主題的作品也受到大家的關注。

  「Hey/別自習了/來不及了。」

  當時恰逢期中考試,殷志超的這首作品被大多數人解讀為數學功夫靠平時,不要臨時抱佛腳。但殷志超自己的解釋是:「其實『來不及了』這句話可以給人很多想像,來不及戀愛,來不及做很多自己沒做過的事,時間就這樣過去了,不可逆的。當你畢業時,再看這句話就一定會有所感觸。」

  這首詩歌的靈感來自今年夏天,畢業的數學科學學院學生來到學弟學妹的宿舍樓下對他們喊話,希望他們能夠珍惜青春的日子。

  第一個看懂這首詩的是他的輔導員邱悅。邱悅自己是一位新聞學院的在讀碩士,到數學科學學院工作不過3個多月。

  從新聞繫到數學系,邱悅的第一印象是「同學們讀書太用功了」,看著學生們凌晨才從自習教室回寢室,早上6點多又都起床開始看書,「我看得都心疼。」

  內斂踏實的殷志超也是其中一個。一方面,3.3分的績點(滿分4分)排名年級40%讓他覺得自己還遠遠不夠:「開創Facebook的扎克伯格是我的偶像,我希望能打好基礎,有一天創造出改變世界的技術。」另一方面,殷志超也覺得有些迷茫,「我的大學生活似乎不像大家那樣多姿多彩,還有很多能力需要提高。」這也是他寫下詩歌的原因。

  一次大家集體考砸的期中考試甚至成為了三行情詩的寫作素材,有人以任課老師的口吻寫道:「考試題目我上課都講過,都很基礎/你們卻全掛了/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張潤生是最初參賽的學生之一,坦言「一開始只是為了支持同學的工作」,前後一共寫了8首投稿。張潤生的作品之一「高斯拿走了我的尺規/從今以後我只好/徒手為你修眉」獲得大家的讚揚,也是郭坤宇教授最為欣賞的作品之一,「尺規作圖是數學中最為經典的問題,畫眉是很有美感的中國意象,同學能夠用想像力把它們結合在一起,是把數學學活了。」

  說起這次詩歌活動,張潤生快言快語,「有些外行認為我們是用數學給情感、給語言做密碼,我覺得很簡單,詩和數都是美麗的語言。」

  數學生也有獲得關注、認同和情感的需求

  「我很為我們的學生感到自豪。」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黨委書記侯力強覺得學生們的作品情深意切。在他看來,數學和詩歌有著本質上的共通之處,從形式上說,好的詩歌像數學語言一樣,「簡潔明了不囉嗦」,「令人感到意蘊無窮」。

  復旦大學團委書記高天從詩作中讀到了同學們的內心:「這些詩體現了理科學生的人文關懷以及對生命的感悟。」

  郭坤宇院長說,「曾經人們印象中的數學家是走在馬路上想問題,撞了電線桿也不知道」,但如今同學們通過符合時代的方式,結合他們所受的教育展現了才華,「使得數學人以一種品格、一種風範為大家所知道」。

  數學科學學院的學生在學校是一群苦讀者的形象,在社會上則在很多時候被視為精英群體。網絡上風傳的「史上最牛班級」說的就是復旦大學1978級數學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李源潮、哈佛大學文理研究生院永久院長孟曉犁都畢業於這一班級。

  但邱悅感覺,同學們似乎並不有意將78級與自己聯繫,「他們很清楚每個時代有著不同的背景,他們有自己的目標與使命」。

  繼續深造是數學科學學院絕大多數畢業生的選擇,有一些人選擇以紮實的數理基礎攻讀經濟金融等應用方向,也有不少人選擇繼續物理、生物、材料等交叉學科進行學術研究,更有一批人則繼續學習數學。邱悅發現,對於習題和功課,這些學生有著令人敬佩的「撞南牆」精神:他們喜歡數學,研究起難題來不惜廢寢忘食。

  復旦大學團委副書記孫冰心也從活動中獲得了不少啟示,「數學生也有著青年人獲得關注、認同和情感的需求,平時不一定能夠表達得如此透徹和有趣,可是通過一個貼近他們學術和日常語言體系的活動就可以獲得抒發。所以我們其實可以為他們創造更大的空間,前提是了解學生。」

  孫冰心曾經詢問數學科學學院的學生是否會寫詩,同學們說如果寫情詩大概不行,但若用數學符號表達這樣的心情,誰都可以現場作詩。活動組織者在今年畢業季發現了一首寫於畢業牆上的匿名詩:美有兩種/一種是深刻又動人的方程/一種是你略帶倦意溫柔的笑。

相關焦點

  • 微積分演繹愛情 數學情詩顛覆理科生書呆形象
    帶著數學符號和微積分概念的三行情詩近日在網絡上引爆圍觀。12月初,由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分團委舉辦的情詩比賽最終收到307份理科生的投稿,三周的網絡總點擊量近百萬。在新媒體平臺上,學生們的原創作品引來大片圍觀者,大家熱烈地討論著看不看得懂,同時也刷新了對高校中埋頭苦讀的基礎學科學生的固有印象,而數學詩歌以及這場圍觀,也使得這群學生的生活或多或少有了改變。數學情詩寫出意料之外的浪漫「[/陌生,愛/)」三個漢字、兩個數學符號、一個標點符號就組成了一首情詩。
  • 理科生用數學公式寫抒情詩 改「不解風情」形象
    理科生的情書。在理科生眼中,複雜難懂的微積分公式一經組合,就化身成為綿綿情話。最近復旦大學數學系舉辦了三行情詩大賽,並在官方微博上曬出大家的作品。這組理科生的「浪漫密碼」在文科生眼中像天書,理科生卻能立刻意會。「看似一本正經的數字、公式也能演繹出浪漫的愛情。」一位網友評價說。「我是sin,你是cos,只求tan」圖片中,這些情詩都是由數學公式組成,必須經過「翻譯」才能看出其中意思。比如[/陌生,愛/)的意思是男生女生還很陌生,但兩人一見鍾情,希望未來能走到一起。
  • "我是sin 你是cos" 理科生"公式情詩"表愛情
    理科生的情書。  圖片由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提供  揚子晚報網訊在理科生眼中,複雜難懂的微積分公式一經組合,就化身成為綿綿情話。最近復旦大學數學系舉辦了三行情詩大賽,並在官方微博上曬出大家的作品。這組理科生的「浪漫密碼」在文科生眼中像天書,理科生卻能立刻意會。「看似一本正經的數字、公式也能演繹出浪漫的愛情。」一位網友評價說。  「我是sin,你是cos,只求tan」  圖片中,這些情詩都是由數學公式組成,必須經過「翻譯」才能看出其中意思。
  • 女生用數學符號創意示愛 獲情詩比賽一等獎(圖)
    原標題:女生用數學符號創意示愛 獲情詩比賽一等獎(圖) 吳華傑寫的情詩  見慣了「我愛你」、「ILOVEYOU」等示愛方式,你是否會感到審美疲勞?近日,武漢長江工商學院大一女生吳華傑用數學符號「-∞」、「+∞」和幾個簡單的英文單詞向男友表達愛意,被同學們稱讚「高端、大氣、上檔次」,並獲得了該校舉辦的「三行情詩」徵文比賽一等獎。  昨日,吳華傑向記者展示了她的創意示愛:「INPUT (-∞,+∞),IF(-∞THEN+∞],ELSE+∞)」。據了解,吳華傑是該校經濟與商務外語學院學生,頗喜歡研究、創作五言絕句和七言律詩等古詩詞。
  • 一文介紹機器學習中基本的數學符號
    例如:加法:1 + 1 = 2減法:2 – 1 = 1乘法:2 x 2 = 4除法:2 / 2 = 1大多數的數學運算都有一個對應的逆運算,進行相反的運算過程;比如,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而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代數我們常希望用更抽象的方式來描述運算過程,以將其與具體的數據或運算區分開來。
  • 倉央嘉措:我沒寫過一首情詩
    所有的印象更多來自於民間流傳的傳說,還有文學作品的演繹。那些傳唱許久,關於少年多情、青年苦戀、山盟海誓愛別離橋段,多來自人們茶餘飯後的閒談。這些閒談和傳言,最後成了標籤,讓倉央嘉措永遠活在人們心中,活在了後世無數人祭奠的筆墨間,也讓他活成了傳奇。
  • 零基礎學數學的6大原則(六:核心是數字本身)
    學習數學,應該關注數字本身。 01第六個原則:學習數學的核心是數字本身。數學作為一門思維學科,歸根結底是關於數字的思維,研究的是數字之間的規律。抽象是數學的最根本特徵。數學從生活中來,卻又必須回到生活中去。
  • 善用網絡表情 警惕「符號陷阱」
    網絡表情符號的變化趨勢   網絡表情符號產生於網際網路,基於軟體技術和傳播平臺的發展而變化更新,其表現形式、傳播特點、生產製作等經歷著一輪又一輪演變,不斷豐富人們的網絡生活。   形象多語態化:從靜態到動態,從抽象到具象。
  • 動物形象網絡用語 高冷的甲骨文有了萌萌的表情包
    近日,兩套表情包「生肖甲骨文」與「甲骨有表情」在網絡上火了起來。設計者將幾何化的甲骨文字轉化成更加直觀形象的動物,再配上時尚的網絡用語。甲骨文大家都聽說過,但是能認會寫的無疑是鳳毛麟角;表情包大家也見得多了,但是像甲骨文表情包這麼有文化味兒的「古風表情包」,確實很少見。昨日,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其背後的設計團隊。
  • 形象表達簡史:從拉斯科洞穴壁畫到表情符號
    表情符號1999年 | 東京表情符號是由藝術家慄田穣崇創造的,是作為:-) 或者¯\_(ツ)_/¯之類文本型表情的改進首先用到了日本的移動手機上。他的設計意在通過移動手機以圖形方式迅速傳遞信息——你可以發送太陽的圖像而不是敲「今天天氣真好啊。」
  • 網絡表情符號為何惹人愛?
    網絡表情符號為何惹人愛?但是「你好」、「你吃了嗎」這些文字很難表現聊天者的心情,即使是「我愛你」、「我恨你」這樣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文字,在屏幕上也顯得很無力。  於是,不滿足的人們想到了表情符號。這還要感謝32年前的美國教授斯科特·法爾曼,是他第一次在電子公告板上輸入了「:-)」這個符號。
  • 零基礎學數學的6大原則(四:數學學習的規律)
    數學學習,必須遵循什麼規律? 01第四個原則:學習數學必須遵循從具象到形象再到抽象的規律。數學,本是源自生活,為了解決具體的問題而生。可以說,一點也不神秘,更不會深奧。為什麼我們學起來又會那麼困難?左腦還需要通過文字和符號,經過一番處理,才能記住一個東西,相當於拐了一個彎。 04符合道的學習,都是從具象、形象到抽象,而不是相反。傳統的數學學習方法,都是從阿拉伯數字0-10開始學起,而後再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後面又學代數、微積分、幾何、數列、概率、統計等。可以說,都是在抽象思維上由淺入深。
  • 愛填詞的理科生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理科第一名  姓名:劉智昕  學校: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高考成績:總分721分  語文:136分  數學  這個理科生愛理科,更愛文科,她的好成績也來自於文理兼通。劉智昕酷愛填詞作詩,經常「以文會友」,填詞送給同學和老師。她曾經填過一首詞——《蘇幕遮·敬知己》,已敬同窗,詞中寫道:「年如梭,歲荏苒。知己難尋,只恨相逢晚。恣意之時難復返。對酒當歌,明月依窗幔。」  劉智昕還喜歡練書法,這種喜歡已經達到了「深入靈魂的熱愛」。
  • 網絡表情符號為何流行?"假"表情也能傳達真性情
    >大腦也能「讀取」表情符號表情作為人類的一種非言語性信號, 可將情緒傳遞到社會交往之中。「假」與真的鴻溝現代模式的網絡表情符號一般被認為是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現的,這項技術來源於西方。但是,最早出現的網絡表情符號究竟是誰創造的,說法不一。有人認為,在1979年4月12日,由於計算機文本操作界面的單調,凱文·麥肯齊建議在E-mail枯燥的文字中加入一些類似表情的符號,比如「—)」表示吐舌頭等。
  • 符號顛覆視閾下的papi醬
    papi醬短視頻對「傳統」的符號顛覆(一)顛覆主流文本模式,切合社會公眾心理中國發展到今天,進入了一個社會衝突相對集中的時期,城市化進程中湧現出階級分化矛盾、群體性焦慮,外來文化入侵、本土意識形態衝突和傳統婚姻倫理架構解體等問題,後網際網路時代多維複雜人際關係的形態也非常突出。
  • 表情包對網絡傳播中非語言符號的替代和重構
    表情包正是一種新的語言模式,他滿足了人們本能的直觀表達和情感需要,是一種自下而上的互動式話語表達方式。作為當下一種廣受歡迎的非語言符號體系,表情包已從單純的視覺形象逐漸轉換為基於現實情景的意義生成體系,成為網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以戲仿的方式對社會公共事件進行發聲,獲得主流媒體關注,從生產、認知和使用上對網絡傳播中的非語言符號進行了替代與重構。
  • 「表情符號」排名,無需過度「解讀」
    某雜誌近日在其官微上發出的一條《表情符號報告》引來眾多網友對號入座。QQ表情符號使用率前十名是:呲牙、偷笑、發呆、摳鼻、微笑、流淚、撇嘴、流汗、親親、壞笑;新浪微博表情符號熱議度前十名是:哈哈、心、淚、給力、嘻嘻、愛你、偷笑、禮物、花心、鼓掌。
  • 網友最愛用啥表情符號
    某雜誌近日在其官微上發出的一條《表情符號報告》引來眾多網友對號入座。QQ表情符號使用率前十名是:呲牙、偷笑、發呆、摳鼻、微笑、流淚、撇嘴、流汗、親親、壞笑;新浪微博表情符號熱議度前十名是:哈哈、心、淚、給力、嘻嘻、愛你、偷笑、禮物、花心、鼓掌。該微博一出,網友們便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比對中。網友「愛吃肉的人形豬嗖」看到排名後欣慰地表示:「哈哈黨在新浪完勝啊!哈哈哈!」
  • 樂至教育:數學文化視域下,小學數學抽象能力培養專題教學研討
    為深化課程改革開拓新的思路,為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探索新的方法,為數學課堂教學優化提供新的樣態,為數學學科開闢新的路徑,提高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近日,樂至縣希望小學大會議室開展了為時一天的教學研討活動。
  • word中的數學公式數學符號怎樣插入?
    在寫數學論文或者 是日常工作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插入數學公式或者是插入特殊的數學符號,這些符號如果不是經常使用電腦敲打,就不知道從何下手了,今天小編以word2007為例,講一下如何插入特殊的數學符號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