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著「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的目標闊步前進

2020-11-28 澎湃新聞
堅定不移把「產業興鹽」作為首要任務 把「創新驅動」作為主導戰略

鹽田位於深圳東部海岸線上,地理位置優越,擁有世界級天然深水良港鹽田港,在全國唯一與香港水陸相連,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也是新時代深港合作的橋頭堡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區。

鹽田區委書記 陳清

「這次有幸在現場聆聽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深切感受到總書記對深圳的關心厚愛、充分肯定,讓我們倍感親切、備受鼓舞。」近日,鹽田區委書記陳清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鹽田將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感恩奮進、真抓實幹,朝著「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的目標闊步前進,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的目標,努力為深圳、廣東,乃至全國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40周年展覽時感慨,『40多年前,我來深圳,去中英街,看到兩邊差距確實太大了,一邊是破爛木板房,一邊是帶空調的氣派小樓。當時就感覺到老百姓有著強烈的改變生活和命運的願望』,讓我們感受到總書記對深圳的關懷厚愛。」陳清表示:「無論是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積累的10條寶貴經驗,還是對深圳履行好新使命提出的6項工作要求,都可以看出總書記對深圳寄予厚望。鹽田將始終牢記黨中央創辦經濟特區和建設深圳先行示範區的戰略意圖,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這條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努力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標杆。」

談擴大開放——持續推進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等重大開放平臺建設

記者:總書記的講話當中,「開放」一詞出現了28次。一直以來,因為擁有發達的港口、與香港相連的中英街等,鹽田區在「開放」上扮演著特殊的角色。接下來,鹽田區如何繼續貫徹總書記講話中的「開放」精神?

陳清: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去年以來,我們按照總書記思想的指引,謀劃推進了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等重大開放平臺,全面擴大開放蹄疾步穩、有序推進。

接下來,我們將按照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銳意開拓全面擴大開放。聚焦「旅遊+消費」主體功能,以中英街、沙頭角口岸、田心工業區等為核心,聯動鹽田港片區、海鮮街片區、梅沙片區、東部華僑城片區等四個重要片區,並向香港新界北拓展,形成「一核引領、四區聯動、全區提質、深港互動」的空間發展架構。加快推進鹽田港東港區、平鹽鐵路、鹽港東立交等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航運金融、中轉集拼、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努力爭取國際海洋開發銀行、國家深海科考中心等大平臺落戶,不斷鞏固提升鹽田港國際航運樞紐地位。充分發揮綜保區「21條」政策紅利,高質量編製鹽田綜保區(二期)產業和空間規劃,加快推動保稅服務專業化發展,培育發展保稅展示等「保稅+」新業態,做大做強食品進口等優勢業務,充分發揮區港聯動優勢,打造對外開放重要平臺。以打造離岸貿易中心為目標,抓住綜合改革試點機遇,適時向上爭取在綜保區等地試點金融、本幣結算等領域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政策,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重要作用、擔當更重要角色。

談深化改革——努力成為制度創新的策源地和新高地

記者:鹽田擁有全國第一家農村股份公司、第一個保稅工業區、第一個合資共建共管的港口等多項「全國第一」,在新徵程上,鹽田如何繼續踐行「全面深化改革」?

陳清: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扛起綜合改革試點責任,努力在重要領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優化政府管理和服務,激發和弘揚企業家精神。鹽田在社會治理、生態文明建設等諸多領域,形成了很多「鹽田發端、全國推廣」的改革經驗。下一步,我們將堅定扛起綜合改革試點主體責任。一是加快推進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許可權試點項目,積極對接國家商務部等上級部門,推動具體的實施方案和經營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政策儘快出臺,確保項目取得顯著成果。二是結合鹽田實際做好「開路先鋒」,對《實施方案》中的6方面、27條改革舉措、40個首批授權事項先行探索,滾動謀劃後續授權事項清單,不斷在先行先試中出成績、出特色、出亮點,努力為全國更深層次改革提供示範。三是牢牢扭住制度創新這個核心任務和根本動力,做好改革任務落實情況的總結深化,把經驗轉化為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努力成為制度創新的策源地和新高地。

 

鹽田地理位置優越,擁有世界級天然深水良港鹽田港,與香港水陸相連,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

談產業發展——「產業興鹽」引導高質量發展道路

記者:上個月鹽田有一項大事吸引了全球目光,就是2020鹽田區招商大會的召開。近年來,鹽田推動產業發展成效越發突顯,鹽田在產業發展上的思路是怎樣的?

陳清:在2019年初,鹽田區委針對鹽田的經濟發展狀況,經過深入調研後,提出了「產業興鹽」的發展路子,致力於走出一條強產業、優經濟、興城區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經過近兩年的深入推進,成效非常明顯。

2019年,鹽田的GDP增長8.2%,增速從全市各區第8名躍升至第3名,近5年來首次高於全市增幅;稅收收入增長13.1%,全市第一;進出口總額、社消零總額分別增長13.2%、7.8%,均為全市第二;在下行壓力中實現了強勢上揚。

今年以來,「產業興鹽」動能持續釋放,推動鹽田經濟有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響,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一季度鹽田區GDP增長1.1%,是深圳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地區;上半年GDP增長4%,增速全市第二;前三季度GDP增長5.2%,增速繼續穩居全市第二,是全市唯一從年初一直保持正增長的地區。10月27日舉辦的2020鹽田區招商大會,吸引了一大批優秀企業來鹽洽談合作,現場籤約41個重點項目,其中包括4個百億級總部企業,總產值超千億元,折射出鹽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釋放出更強的城區「吸引力」。

接下來,鹽田區將堅定不移把「產業興鹽」作為首要任務,把「創新驅動」作為主導戰略,重點抓好6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總部經濟發展,二是抓好航運金融保險等高端航運服務業發展,三是抓好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四是抓好黃金珠寶、濱海旅遊等傳統優勢產業向價值鏈高端轉型升級,五是抓好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等重大平臺建設,六是抓好田心工業區、沙保片區、創智核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建立起一個以高端航運服務、生命健康、人工智慧、黃金珠寶等產業為重點和總部經濟為主體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率先實現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談生態環境——實現「產業興鹽」與「綠色發展」相得益彰

記者:一提到鹽田,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優美的環境。現在,鹽田不僅經濟越來越好了,生態環境也是優中更優,可以說是非常好地實現了習近平總書記說的「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請問鹽田在這方面有什麼好的經驗?

陳清:鹽田是生態大區,擁有全國首屈一指的生態環境。建區以來,歷屆區委區政府都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切實做到了「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特別是,近兩年來,我們在原來打下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要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綠色發展作為鹽田發展的最大優勢」,推動生態優勢有效轉化為產業優勢,實現了「產業興鹽」與「綠色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如今,鹽田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30.2公里海岸線環抱全區,69公裡半山公園帶串聯山海,空氣優良率近95%,PM2.5年均濃度19微克/立方米、優於歐盟標準,是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際可持續發展示範區、全國首個自來水直飲示範區,是一座真正的宜居宜業宜遊之城。

接下來,鹽田將始終把「產業興鹽、綠色發展」的理念貫穿工作始終,保持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協同推進,把鹽田打造成為經濟發達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樣板和粵港澳大灣區都市群優質生活圈的綠色發展典範,在探索「美麗中國」建設路徑上走在全國最前列。

談民生福祉——重塑城市空間推進全市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記者:在特區建立40周年的特殊節點上,我們要提到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地鐵8號線一期正式通車運營,鹽田正式進入地鐵時代。這意味著什麼?鹽田區在改善民生福祉方面,還將增添哪些色彩?

陳清:8號線一期的開通,不僅開啟了鹽田交通體系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邁進的新篇章,讓廣大市民出行更舒心、生活更美好;也有力重塑了鹽田的城市空間,使生態旅遊、航運樞紐等方面優勢得到更充分發揮,將更好促進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等重大平臺建設發展,助力鹽田加快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還優化了深圳東西部的「軟」「硬」聯通,推進全市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為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完成新時代歷史使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活過得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近兩年來,我們把更多財政收入用於民生支出,去年民生領域投入近50億元,增長近40%,今年還將保持兩位數增長。大小梅沙收費站拆除、大梅沙海濱公園及海濱棧道升級改造、69公裡半山公園帶建設等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啟動,還面向全國招聘了一大批優秀教師和醫生,建成了全國首家未來學校,區人民醫院(集團)通過三級綜合醫院資質認定,先後獲評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全國信訪「三無」縣(市、區)等榮譽,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把最多的財政支出用在民生事業上,全力打造民生幸福標杆引領區。一是通過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區、打造深圳東部醫療中心、完善住房保障供應體系等方式,構建更加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二是建設一批重大文體地標、特色文體設施,引進巴塞隆納(鹽田)聲納國際音樂節等國際大型文體活動,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三是全面升級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提升安全生產常態化、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設示範區」。四是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嚴防秋冬季疫情反彈,補齊公共衛生短板,打造健康中國示範區,維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來源:深圳特區報

記者:第五燕燕/文,李忠/圖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相關焦點

  • 丁小強: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
    丁小強: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 2020-12-18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陽江陽春市 奮力打造大灣區宜居宜業宜遊衛星城
    該市充分發揮獨特的資源優勢,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全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歷史機遇,主動對接融入大灣區建設,強化生態屏障作用,積極參與沿海經濟帶建設,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新型信息化「三化驅動」和生態旅遊、生態養老、生態農業「三大生態產業」融合發展,重點培育發展原材料、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食品加工4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奮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業宜遊衛星城,努力開創陽春加快發展
  • 新都區 建設現代化國際範成北新中心城區
    新都區委書記 許興國中國城市規劃院規劃二所所長 王新峰解讀新都區新規劃新都區「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到2020年,在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初步建成現代化國際範成北新中心城區。第二步:到2035年,加快建設高品質宜居宜業生活城區,全面建成面向泛歐泛亞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重要節點。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實現現代化,建成可持續發展世界城市典範區。
  • ...步長製藥趙超:中醫藥國際化現代化發展需「傳承不泥古 創新不離...
    新華財經上海11月9日電(記者杜康) 山東步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趙超在上海進博會期間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醫藥國際化現代化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需要在創新中傳承,在發展中傳承,做到「傳承不泥古 創新不離宗」。當前中醫藥「走出去」力度不斷加大,中醫藥國際化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
  • 越城區、濱海新區領導集中調研重點項目
    、濱海新區領導集中調研越城區重點項目建設情況,越城區、濱海新區各部門、鎮街主要負責人參加。、濱海新區搶抓大灣區發展機遇,以「項目攻堅年」為抓手,深入實施「六個一批」重大項目工程實踐,全年共安排重點項目279個,年度計劃投資497.28億元,1-6月已完成投資319.2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64.2%。
  • 天津濱海新區:打造先進位造基地「中心區」 建設美麗濱城「核心區」
    1月6日,濱海新區重點項目現場推動會在經開區召開。區委副書記、區長楊茂榮出席並講話。區政協主席韓遠達出席。楊茂榮在講話中對經開區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並對經開區下一階段重點項目引育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楊茂榮強調,要強化構造,超前謀劃、頂層規劃,高標準規劃產城結構、高水平謀劃主題園區和項目,全力打造先進位造基地「中心區」和美麗濱城「核心區」,通過港城融合、產城融合,最終實現宜居宜業宜遊宜創。要突出製造,圍繞拓優勢、補短板,聚焦產業生態串鏈、補鏈、強鏈,推動製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延伸,在做深、做細、做實上下功夫,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 孩子,請為自己的人生制定目標,並朝著目標前進吧!
    為自己的人生制定目標,並朝著目標前進吧!我們做任何事情前,都應該先想想做這事的目的是什麼,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結果。如果沒有任何目的,埋頭就幹,盲目地做,到頭來就會發現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但沒有成果,還浪費時間!《塔水德》上說:「一位百發百中的神手。如果他漫無目標地亂射,也不能射中一隻野兔。」成功的猶太人非常重視明確奮鬥目標的重要性。
  • 珠海金灣要建「高大上」的國際型社區...
    珠海金灣要建「高大上」的國際型社區啦! 優越的地理位置,逐步完善的現代產業體系,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新城
  • 大浪:精心打造時尚活力 品質宜居魅力城區
    ; 守正創新「提氣質」,文明創建讓「藍馬甲」「紅馬甲」溫暖整個大浪,陽臺山全國實景山歌大賽、「四有青年」種子增能計劃等人文品牌活動將大浪人文名片擦得更亮……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大浪街道按照市委和區委工作部署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搶抓機遇,奮勇爭先,精心打造時尚活力品質宜居魅力城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城市高水平建設和民生幸福升級等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 一張藍圖幹到底 闊步邁向大都市
    日前,《中共杭州市委關於制定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規劃《建議》)正式發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規劃《建議》深入分析杭州進入新發展階段面臨的形勢,全面闡釋「十四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要求、主要目標、重大舉措,並展望了2035年杭州基本實現高水平現代化的美好遠景。
  • 大浪街道:精心打造時尚活力 品質宜居魅力城區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肖欣靜 通訊員 蔣翠瑩 章錦國 張青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龍華區大浪街道按照市委和區委工作部署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搶抓機遇,奮勇爭先,精心打造時尚活力品質宜居魅力城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城市高水平建設和民生幸福升級等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 逐夢深藍 向海圖強|濰坊濱海加快建設現代海洋產業強區 美麗生態新城
    近年來,山東省加強統籌聯動,深化改革創新,推動海洋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向海洋要空間、要資源、要效益、要安全是大勢所趨。」4月8日,濰坊市委海洋發展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更是為濰坊濱海逐夢「深藍」堅定了航向。「濱海區正全力加快建設現代海洋產業強區、美麗生態濱海新城,爭做全市改革創新的排頭兵、開放發展的領頭羊!」濰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濱海區黨工委書記範福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