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發射會掉白色渣渣,飛彈發射的時候為啥沒有?

2021-01-09 騰訊網

我們知道,火箭和飛彈一脈相承,只不過是發射的目標不同罷了。現如今網上可以找到許多火箭發射和飛彈發射的視頻,場面都非常震撼。但細心的朋友或許會發現,火箭發射和飛彈發射時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火箭發射時會掉下來許多白色的渣渣,而飛彈發射的時候卻沒有。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要看看這些白色的渣渣究竟是什麼。按照專家的解釋,它其實是一種泡沫,隔熱泡沫。

隔熱泡沫不同於隔熱瓦,隔熱瓦的目的是防止火箭跟大氣層摩擦被燒蝕,而隔熱泡沫是為了保溫,同時也有運輸中防止磕碰的效果。火箭內需要保溫的,主要是火箭推進劑。現如今火箭主要使用的推進劑分為液體,固體和惰性推進劑,在使用中對溫度有很高的要求,這時候就需要用到隔熱泡沫來進行保溫了,同時泡沫本身也能在運輸過程中充當緩衝材料。

一旦火箭發射,推進劑就不需要保溫了,發射時這些泡沫遇到空氣阻力,自然就會刷刷地掉下來。不會影響火箭的正常升空。

隔熱泡沫看似無足輕重,但使用不當也會帶來危險。2003年哥倫比亞號發生事故,就是因為隔熱泡沫脫落砸掉了一塊隔熱瓦,在返回地球的時候太空梭沒能承受住高溫,才在空中爆炸解體。美國的隔熱泡沫一直存在,但我們從火箭發射的時候就會脫落,可以規避這種風險。

至於飛彈,飛彈本身不需要隔熱泡沫,自然就不會有白色渣渣掉落,飛彈的保護裝置叫發射筒,它可以耐高溫,低溫,保護飛彈不被磕碰,飛彈發射筒就是飛彈天然的保護層,對飛彈來說非常重要。和火箭大小類似的洲際飛彈,同樣有發射筒的保護。

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中國軍方罕見爆料威力巨大的反潛飛彈/火箭助飛魚雷,垂直共架發射!
    魚8垂直發射今日軍網上,中國軍方罕見爆料威力巨大的反潛飛彈/火箭助飛魚雷,與HHQ-16垂直共架發射!火箭助飛魚雷是由艦艇發射,經火箭空中助飛到預定點入水,自動搜索、跟蹤和攻擊潛艇的魚雷。航程遠,航速高,破壞威力大,兼有魚雷和飛彈的優點。
  • 如果火箭發射失敗,太空人該怎麼逃離?
    今天五月份,SpaceX設計製造的載人龍飛船搭載獵鷹九號火箭發射升空,帶著兩名太空人道格·赫爾利和鮑勃·本肯奔向國際空間站。一時間,全球媒體爭相報導。但是,一些精明的看客可能已經在飛船發射時注意到,載人龍飛船的頭錐頂部沒有傳統的發射逃逸塔(LES)。
  • 「每周每月每年」都要發射!金正恩的飛彈夠用嗎?
    與「KN-8」飛彈相比,該飛彈彈頭部分外形有所變化,並採用固體燃料冷發射,比液體燃料飛彈發射速度要快得多,且發射點面積更小,使得美國、韓國和日本更難從衛星上發現,進一步提升了飛彈的整體效能。當然,作為一種威懾手段,朝鮮的終極目標,是研發出可攜帶核彈頭、能打到美國本土的洲際飛彈。
  • 《缺氧》火箭組裝攻略 火箭全自動發射系統圖文講解
    、太空人、氣罩服、貨倉清空等(也就是點開火箭頭看到的那些東西),即使點選了目的地,但燃料不夠也不會顯示目的地準備就緒; 3、火箭頭上的接收信號口被激活時,火箭即會點火升空(可以接受自身的信號,前提是要準備就緒); 4、火箭在發射和返回時,尾氣溫度很高,基本高於1500度。
  • 火箭,升空!這群孩子搭載夢想的水火箭「發射」啦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實習生 張力 攝影報導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用水作為動力,加壓之後製作的「水火箭」能飛多遠?50米?100米?150米?答案可能沒有定數。由重慶南渝中學初二年級學生利用所學物理知識製作的「水火箭」,在本周一和周四兩天「擇機發射」,並最終落向設計者預期的目的地。
  • 嫦娥5號發射的一個彩蛋,讓臺灣「高潮」了?
    長徵火箭飛躍臺灣上空,有沒有故意針對臺灣的意思呢?央視的想法咱不知道,但對岸還真就當回事。1、自以為是其實咱們火箭飛過臺灣省上空不是啥新鮮事。遠得不說,就說今年9月15日。當時我們在黃海海域以德渤3號抬浮力打撈工程船為平臺,使用長徵十一號HY2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了「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的9顆衛星。只因一條分享消息的微博特別標註「從中國臺灣島上空飛過」,臺媒就認為「明顯對臺有挑釁意味」,綠營「立委」林俊憲甚至污衊大陸將「火箭」與「飛彈」連結,藉以「恐嚇」臺灣民眾。
  • 臺灣「飛鼠一號」火箭首次發射失敗
    美國提出"援朝抗毒" 朝鮮回應:我們沒有確診病例 當地時間2月13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摩根•奧塔格斯(Morgan Ortagus)發表聲明稱,對於朝鮮民眾在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時的脆弱性
  • 「二手」火箭首次成功發射回收
    當地時間3月30日,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SpaceX用之前回收的助推器再次完成了發射。這也是全世界首次成功發射回收火箭。供圖:SPACEX撰文:Nadia Drake這是私人航天公司SpaceX發展史中的裡程碑!當地時間3月30日,SpaceX成功把之前回收的獵鷹9號的一級助推器發射升空。去年,這個助推器把一個充氣太空艙發射到了太空中。
  • 臺灣今早試射火箭,最後一刻發射終止
    【環球網報導】據臺灣《聯合報》13日報導,臺灣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研發的探空火箭「飛鼠一號」原計劃今天(13日)清晨首度試射,但火箭並未能順利發射。
  • 守護19年 卻從沒親眼看到過火箭發射
    四川儀隴人胡銘洋。   幹了19年的他,從沒有一次親眼目睹過火箭發射的現場。上個月25號,北鬥三號衛星第二次組網發射,遠在一山之外的胡銘洋,用手機遠遠地拍下了一個火箭騰空的小視頻,默默地保留在自己的手機裡。「雖然不能跟別人分享,但是一個人看著,覺得特別自豪。」胡銘洋說。  走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發射場,遠遠就看到高聳入雲的兩個現代化發射工位。
  • 每日翻譯:發射火箭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翻譯:發射火箭 2013-02-16 16:06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 長徵八號...
    記者到廠房時,長徵八號首飛任務試驗隊正在進行一場發射前的合練,相當於提前演練一遍火箭發射全流程,為正式發射做準備。  長徵八號長啥樣?從視覺上看,箭體白色,標註有「中國航天」和「CZ-8」字樣,整流罩上還印有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站在廠房一層抬頭望,火箭高入雲霄。
  • 戰機即將砸向地面,危急時刻飛行員發射火箭,一秒後起死回生
    在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個場景:萬米高空之中,主角駕駛著戰機正與敵軍殊死搏鬥,在幹掉無數敵機後,自己的飛機也開始濃煙滾滾,在即將爆炸的關鍵時刻,主角按下紅色按鈕,座艙蓋打開,「噌」的一聲主角被發射出去,降落傘打開後最終緩慢降落到地面。
  • 推遲數次,臺灣「飛鼠一號」火箭首次發射未能升空
    據臺媒報導,臺灣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研製的「飛鼠一號」火箭今天首次發射,但火箭點火後未升空,發射失敗。報導稱,「飛鼠一號」火箭於今天上午6點56分首次點火發射,但點火後火箭卻未能升空。最後,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發布了「發射程序到最後一刻準備發射時,發現系統信號異常,故終止發射程序」的信息。預計「飛鼠一號」將於18日再度試射。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飛鼠一號」火箭今天早晨在臺東縣達仁鄉南田部落申請的發射時間是清晨6點至7點,但清晨數次測風向皆不利飛行,最後火箭雖然一度點火,但還是沒能成功發射。
  • NASA加碼SLS火箭,計劃發射九次阿爾忒彌斯任務
    NASA加碼SLS火箭,計劃發射九次阿爾忒彌斯任務  Connor Feng • 2020-07-03 14:33:43
  • 看看那些讓火箭發射「頭疼不已」的天氣因素
    然而,發射後,火箭能在這幾分鐘的時間內直上雲霄,在不同高度遭受各種天氣因素的考驗,例如溫度、雲量、風速和風向等。 那麼,到底哪些天氣因素會影響航天發射呢?總的來說,影響航天發射的天氣因素有淺層風、高空風、溫度以及諸如雷電、溫溼度等其他因素。下面,讓我們來深入解讀一下這些天氣因素吧!
  • 伊朗總統發表強硬講話,大批飛彈做好發射準備
    目前距離蘇萊曼尼遇刺一周年只剩下3天,魯哈尼在這個時候向美國發出警告,很可能意味著伊朗準備在蘇萊曼尼遇刺紀念日當天對美軍發動進攻。2020年1月3日,蘇萊曼尼在伊拉克的巴格達國際機場外遭到美軍空襲,美軍戰機向蘇萊曼尼乘坐的汽車發射了3枚AGM-114「地獄火」飛彈,導致蘇萊曼尼一行人全部遇難。
  • SpaceX 發射第二批 60 顆星鏈衛星,任務火箭四次上天
    11月12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周一,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利用回收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二批60顆Starlink衛星,朝著馬斯克創建天基網絡、在全球提供寬帶服務的願景又邁出了一步。
  • 長徵11號運載火箭的冷發射模式,與驅逐艦垂髮系統類似
    6月5日中午,我國在黃海海域使用長徵11號運載火箭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發射技術試驗,這是我國首次在海上進行航天發射。火箭海上發射技術已有很長歷史。早在1962年,美國海軍就在海面浮動發射裝置上發射過液體火箭。
  • 中國神鷹400制導火箭炮可垂直發射攻擊多個目標
    重型8輪卡車底盤、8聯裝垂直發射設計、彈體上細長的邊條翼和首次亮相的發動機矢量燃氣舵都告訴我們,這款武器系統與傳統意義上的火箭彈有顯著的不同。由於當時還沒有展板等文字信息,考慮到垂直發射體制和矢量燃氣舵等設計,有猜測甚至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的某新型防空飛彈……來到航天科工集團所在的展館,從佔據中間區域並將曾大出風頭的B611地地飛彈擠到後面布置方式來看,SY400無疑是航天科工集團本次的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