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創造歷史!「二手」火箭首次成功發射回收

2021-01-13 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網

去年飛入太空的推進器在今年又踏上了旅途,並成功返回地球。在降低太空旅行成本的道路上,SpaceX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當地時間3月30日,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SpaceX用之前回收的助推器再次完成了發射。這也是全世界首次成功發射回收火箭。

供圖:SPACEX

撰文:Nadia Drake

這是私人航天公司SpaceX發展史中的裡程碑!當地時間3月30日,SpaceX成功把之前回收的獵鷹9號的一級助推器發射升空。去年,這個助推器把一個充氣太空艙發射到了太空中。它還在佛羅裡達海岸上演了一出壯觀的著陸,落在海上無人船上。這艘船被戲稱為「愛你如故」 (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本周四,回收再利用的助推器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後,落在了同一艘海上無人船上。這一次,火箭沒有攜帶充氣太空艙,而是把SES公司的一個通信衛星送入了軌道。

SpaceX的官方推特宣布:「獵鷹9號的第一節火箭在「愛你如故」無人船上著陸——這是全世界軌道級火箭的首次再度成功發射。」

算上這次,SpaceX已經嘗試了14次火箭回收,9次成功著陸,其中有6次落在海上無人船上。

去年5月,SpaceX為國際空間站發射了一個充氣太空艙,並成功讓獵鷹9號火箭的第一節飛回了地球,最後降落在距美國東海岸300公裡的海上無人船上。

Space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成功著陸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前幾次火箭不是在回收船上燒個洞,就是一頭撞翻了,所以這次我們非常激動。」

SpaceX公司的火箭在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之後,將龍號太空艙推入了近地軌道,然後在發射4.5分鐘後,調頭返回地球。當火箭接近無人船時,獵鷹9號調整了自身的位置,減速,然後完美著陸。

「獵鷹9號第一級火箭剛剛在『我當然還愛著你』號無人船上著陸。」SpaceX公司在官方推特上發布了這一句話,極其低調地宣布了火箭在海上成功著陸。

飛到太空然後返回,前後不到9分鐘?歡迎來到未來世界!

2015年,該公司曾成功將火箭收回並在陸地著陸,但是,在海上著陸要比在陸地上著陸難得多,因為,大海本身就是個多動的怪獸。之前的嘗試都失敗了,要麼是火箭翻倒了,要麼是「計劃外的快速分解」(意思是火箭爆炸了)。

馬斯克稱,在火箭發射之前,公司成員押注成功的比例為2:1。他說:「我們當時認為這次行動多半能成功,但是,仍然有1/3的概率失敗。降落在船上很困難……畢竟船那麼小。」

這場大賭注的目的,是通過研發可重複利用的載人或載貨火箭,降低太空飛行的成本,不用每次都花費數百萬美元製造新的發射火箭。傑夫貝索斯的Blue Origin公司也在研發可重複利用的火箭系統,旗下的「新謝帕德號」火箭也曾多次在地面成功著陸。

馬斯克及其團隊希望,一旦可重複利用的火箭技術更加成熟,他們將可以降低太空旅行的高昂成本,而這對於馬斯克未來幾十年的火星移民計劃至關重要。

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在24小時內兩次成功發射同一個推進器。

(譯者:Sky4)

相關焦點

  • 3D列印火箭首次實現回收 為「二手」使用奠定基礎
    11月20日,一家名為Rocket Lab的私人太空探索公司,在紐西蘭成功發射一枚「電子」(Electron)火箭,順利將30枚衛星送入地外500公裡處的軌道。與此同時,公司首次成功回收一級火箭,從而為「二手」使用奠定了基礎。 Rocket Lab一直致力於採用3D列印技術製造火箭。
  • 馬斯克旗下SpaceX獲NASA批准,可用「二手」火箭和飛船載人航天
    魚羊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今後,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可以用「二手」火箭和飛船運載太空人了。 SpaceX的龍飛船,已經成功將兩名美國太空人送入太空。
  • 我國「天琴計劃」測出最準地月距離、SpaceX全球首次商業載人發射
    我國「天琴計劃」測出最準地月距離中山大學「天琴計劃」雷射測距臺站於近期成功測得月球表面上五組反射鏡的回波信號,測出國內最準的地月距離,且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攻克了地月雷射測距技術,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測得全部五個反射鏡的國家。
  • 3D列印太空公司RocketLab首次實現火箭回收
    11月20日,Rocket Lab在紐西蘭成功發射一枚「電子」(Electron)火箭,順利將30枚衛星送入地外500公裡處的軌道。與此同時,公司首次成功回收一級火箭,從而為「二手」使用奠定了基礎。 Rocket Lab 是一家私人太空探索公司,成立於2006年,主張採用3D列印製造火箭。
  • SpaceX 發射第二批 60 顆星鏈衛星,任務火箭四次上天
    這次任務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進行,SpaceX首次成功發射和回收了執行四次軌道級任務的獵鷹9號火箭,向實現其雄心勃勃的設計目標又邁進了一步。▲這枚獵鷹9號成為SpaceX成功執行四次軌道級發射任務的首枚火箭隨著Starlink-1發射任務的成功,這枚火箭現在已總共向地球軌道發射了超過35噸的有效載荷。
  • 二手「龍」飛船昨天順利飛抵國際空間站
    這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第二次使用「二手」飛船為空間站送「快遞」,第一次發生在今年6月。值得一提的是,將「龍」飛船送上太空的是曾經使用過的「獵鷹9」火箭。「二手」火箭發射「二手」飛船,這是在人類歷史上尚屬首次首次。  此前的飛船都是一次性使用後就報廢,而「龍」飛船是世界第一種可重複使用的貨運飛船。這次發射並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標誌著飛船可重複使用時代已經開始。
  • SpaceX陸地火箭回收成功 然而失敗的幽靈從未離開過
    美國時間7月18日凌晨00:45分,SpaceX在弗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了「獵鷹9號」 (Falcon 9) 火箭,並成功實現了第一級火箭的回收,這也是歷史上「獵鷹9號」第二次成功實現陸地回收
  • SpaceX陸地火箭回收成功,然而失敗的幽靈從未離開過
    「獵鷹9號」 (Falcon 9) 火箭,並成功實現了第一級火箭的回收,這也是歷史上「獵鷹9號」第二次成功實現陸地回收。需要說明的是,發射失敗與回收失敗是不一樣的概念,有時火箭發射成功了但是回收失敗,這並不會影響SpaceX與客戶的關係,因為至少物資正常送達了。 所以2015年6月第一次運送IDA-1時發生於火箭升空時的爆炸十分嚴重,因為當時連同太空艙尤其是IDA-1這樣重要的物資也一起在空中炸毀。而這個擁有環狀的外形IDA對於NASA來說十分重要。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不用羨慕馬斯克,中國的可回收火箭要來了
    隨著馬斯克SpeaceX公司的獵鷹九號運載火箭所使用的可回收技術一直讓許多國家羨慕。可回收的火箭助推器和整流罩大大降低了火箭發射的成本,不過隨著長徵八號火箭的成功,我們再也不用羨慕馬斯克的獵鷹九號運載火箭。
  • 推遲數次,臺灣「飛鼠一號」火箭首次發射未能升空
    據臺媒報導,臺灣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研製的「飛鼠一號」火箭今天首次發射,但火箭點火後未升空,發射失敗。報導稱,「飛鼠一號」火箭於今天上午6點56分首次點火發射,但點火後火箭卻未能升空。最後,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發布了「發射程序到最後一刻準備發射時,發現系統信號異常,故終止發射程序」的信息。預計「飛鼠一號」將於18日再度試射。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飛鼠一號」火箭今天早晨在臺東縣達仁鄉南田部落申請的發射時間是清晨6點至7點,但清晨數次測風向皆不利飛行,最後火箭雖然一度點火,但還是沒能成功發射。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星座組網刺激中型運載火箭發射 復用技術已在路上
    同時,長徵八號也是中國首款可回收設計火箭。不過,相比於美國SpaceX旗下的獵鷹9號,從可重複回收技術和發射成本等方面看,長徵八號距離成熟地進入可重複回收商用火箭市場,還有一段路要走。  星座組網刺激中型運載火箭發射  在「模塊化、系列化、組合化」的設計思路下,長徵八號可以類比組裝「玩具」。
  • 臺灣「飛鼠一號」火箭首次發射失敗
    來源:環球網 臺灣「飛鼠一號」火箭首次發射失敗 據臺媒報導,2月13日,臺灣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研製的「飛鼠一號」火箭於上午6點56分首次發射,但火箭點火後未升空,發射失敗。
  • 解讀刷屏的「民營火箭」:要突圍需闖多少難關?
    刷屏的「民營火箭」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題:刷屏的「民營火箭」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王琳琳 孟含琪 張千千 馬曉澄  日前,重慶零壹空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商業火箭「重慶兩江之星」成功發射。
  • 火箭實驗室的這個火箭回收計劃實在太大膽!
    火箭實驗室的這個火箭回收計劃實在太大膽!火箭實驗室執行長彼得·貝克在8月6日宣布,這家總部位於加州的公司計劃在不久的將來開始回收和重複使用其電子運載火箭的第一級。不過,火箭實驗室採用的方法與SpaceX和「藍色起源」採用的方法截然不同,後兩家公司的返回式火箭會在推進速度放緩後垂直著陸。
  • 我國成功發射長徵火箭!攜三星入軌!
    今天註定是一個難忘的日子,2020年6月17日15時19分,星期三,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國成功發射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並成功將高分九號03星、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攜三星入軌,全程發射獲得圓滿成功,祖國威武。有些朋友對高分九號03星可能有些許陌生,高分九號03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什麼是遙感衛星呢?
  •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 長徵八號...
    圖為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新華社記者 周佳誼 攝  當人們還沉浸在嫦娥五號帶回月球「土特產」的興奮中時,中國航天再踏徵程。
  • 用母親名字命名火箭回收船
    ,而亞馬遜執行長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 似乎更為現實,以他母親的名字為其藍色起源公司用於海上回收火箭的船隻命名。 圖: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與母親傑克琳在為藍色起源公司的火箭回收船模型洗禮貝索斯在Instagram上發帖稱,他已經與兄弟姐妹們商量好,這艘長度超過180米的回收船將以母親傑奎琳(Jacklyn)的名字命名
  • 《缺氧》火箭組裝攻略 火箭全自動發射系統圖文講解
    火箭是缺氧中很重要的工具,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套玩家「億謀小諸葛」設計的缺氧火箭全自動發射系統圖文講解,深... 「《缺氧》火箭怎麼組裝 火箭全自動發射系統圖文講解」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文章。缺氧火箭怎麼組裝?
  • SpaceX開創顛覆性創新的新模式
    SpaceX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來,發展了多項顛覆性航天技術,如低成本高可靠的火箭重複使用技術、火箭垂直回收技術,新型低軌衛星的設計技術,衛星的成批製造和發射技術等,為SpaceX公司在2020年取得重大進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 SpaceX 18年裡程碑,全球首次商業載人發射的前世今生
    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15時23分(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時23分),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發射中心39A發射臺,人類首次實現了商業載人發射!這一次,創造歷史的又是馬斯克。他成立的商業航天公司SpaceX旗下的第二代載人「龍」飛船(下文龍飛船,均指二代載人龍飛船)剛剛搭載著兩位太空人,道格拉斯·赫爾利和羅伯特·本肯順利進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