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金鍬屬印尼金鍬相信很多蟲友都認識,體色豐富,漂亮可愛,在我們國內流通率也很高,但是金鍬屬的其他品種大家還知道有哪些嗎?估計有蟲友很快能答上來,對!還有澳洲金鍬。
不過,澳洲金鍬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只能算是一個統稱,這裡面其實包含了很多獨立品種。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一下澳洲金鍬。
金鍬屬分類重修定
2018年澳洲三位學者對金鍬屬進行了重新修訂,結束了金鍬屬品種混亂的狀態。按照他們的研究成果,現金鍬屬分為5個品種,分別為:
Lamprima adolphinae (Gestro 1875)
Lamprima aenea (Fabricius, 1792)
Lamprima aurata Latreille, 1817
Lamprima imberbis Carter, 1926
Lamprima insularis W.J. Macleay, 1885
研究表明金鍬屬於晝行性昆蟲,白天經常可以在花朵上發現它們。雄蟲會割破植物表皮後吸取汁液,雌蟲是個大懶妞只會跟著吃現成飯,大顎幾乎沒有作用。除了植物汁液外,有時也會去找質地柔軟的水果進食。野外雌蟲產卵通常位於朽木周圍的土壤裡,成蟲和幼蟲的寄主植物有金合歡、木麻黃、南洋杉等等品種。
除了印尼金鍬(L.adolphinae )外,剩下的4個品種產地均位於澳大利亞本土或者島嶼上。
澳洲金鍬
由於印尼金鍬在國內廣泛流通,大家見的也比較多,就不多囉嗦了,下面就4個分布於澳洲的金鍬做下詳細介紹。
Lamprima aurata 澳洲金鍬:
新修訂後的金鍬屬 Lamprima aurata 澳洲金鍬包含了此前獨立的L.varians、L.micardi、L.latreillei、L.tasmanniae 等品種,現都被認定為同種。
Lamprima aurata 廣泛分布於澳大利亞東部和南部海岸,但主要集中於昆士蘭州羅克漢普頓和英厄姆之間700公裡的範圍內,避開了澳大利亞最潮溼和最乾燥的植被棲息地。此外,在塔斯馬尼亞也有分布。
註:分布於塔斯馬尼亞金鍬曾是獨立種,舊拉丁學名為「Lamprima tasmaniae」,臺灣省這邊俗稱塔金。
Lamprima aurata 是澳洲最常見的金鍬品種,雄蟲大顎不發達,跗節附近有扇狀物(部分產地則呈刺突狀,如芒特巴克、珀斯等地區),體色變化較大,有良好的金屬光澤,塔斯馬尼亞分布的個體通常體色為深紫色。
Lamprima insularis 澳洲金鍬:
臺灣省這邊直接音譯為」英素拉裡斯金鍬「,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南太平洋地區的豪勳爵島,體型嬌小,♂20~32.1mm、♀10~25mm。
英素拉裡斯金鍬全身有明顯的刻點,色彩比較單一,基本就是亮綠色。但是光澤度極強,閃亮的光澤在陽光下就像寶石一樣閃耀,相比其他金鍬更加豔麗。整個體色遍布全身,除了正反面和六足(但跗節為紫色),也由大顎基部一直延伸到中部(大顎較不發達)。
英素拉裡斯金鍬成蟲飼養繁殖適宜溫度均為23~25度,產房需要使用產卵木,幼蟲飼育最好為細顆粒發酵木屑,溼度稍微低一點,也可以下菌瓶。
註:豪勳爵島為澳洲新南威爾斯州屬地,屬於典型的孤立海洋群島,也是火山島,由海下2000多米深處的火山噴發而成,該島森林繁茂,以壯觀的地勢和所擁有的大量珍稀動物物種而聞名,特別是鳥類。
Lamprima aenea 澳洲金鍬:
臺灣省這邊直接根據種名音譯為」亞耶尼亞金鍬「。澳洲諾福克島特有種,位於澳大利亞大陸以東1400公裡處,其和金鍬屬其他品種有明顯差異,雄蟲大顎非常不發達(和較大的身體相比),前足跗節的扇狀物同樣不發達,前胸背板略寬於鞘翅,鞘翅上明顯的皺紋(紋路)是其最大特徵,除了觸角幾乎是黑色,體色為金屬青銅色,綠色或藍綠色。
亞耶尼亞金鍬產卵使用發酵木屑,幼蟲食材可以是發酵木屑也可下菌瓶,飼育溫度建議控制在18~22度之間。羽化後的成蟲蟄伏期非常長,甚至可達到1年之久。
Lamprima imberbis 澳洲金鍬:
Lamprima imberbis 和 L.aurata 一樣,同樣也是棲息於澳洲大陸上:新南威爾斯州東北部,此前被認為是L.aurata的同種,重修定後給於了獨立。
Lamprima imberbis 自1992年後再也沒被發現過,目前僅存雄性正模標本(雌蟲至今未被發現),學者們認為該物種至少應被視為「瀕危」。
Lamprima imberbis 前胸背板略窄於鞘翅,表面有深褐色細毛,體色多為深紫色或藍黑色,腿部脛節也有扇狀物,有學者認為該結構起一種加固作用,打鬥時用來穩固身體。
金鍬屬各品種主要區別對比
1、雄蟲頭部和大顎側邊展示對比:
2、金鍬屬雌蟲對比圖:
後記:澳洲金鍬繁殖飼育度不難,繁殖時可以使用發酵木屑也可以放入產木;幼蟲期短,通常雄蟲6~8個約,雌蟲4~6個月,但是蟄伏期超長,普遍在6個約左右,甚至有1年以上的情況出現,也容易在這個階段死亡,需要注意。
最後附上參考文獻,有興趣且英文好的蟲友可以直接查閱文獻原文。
參考文獻:
Reid CAM, Smith K, Beatson M (2018) Revision of the genus Lamprima Latreille, 1804 (Coleoptera: Lucanidae). Zootaxa, 4446(2): 151-202.
以上如有錯誤之處還望各位蟲友指正,感謝閱讀!
註: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