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從」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儒家經典的《儀禮 喪服-子夏傳》。婦女有「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婦女作為女兒、妻子和母親應服從男人。四德」是指婦女的品德、婦女的言行、婦女的容貌和婦女的功德。出現於《周禮·天官·內宰》這是一本在皇宮裡教婦女的經典。後來也負責在皇宮外逐步教授婦女。
三從:婦女必須服從道德,不能隨性自專和自主。三從實與漢代所提倡的「三綱五常」中的三綱相互對應,她們必須按照父親的命令、丈夫的命令和兒子的意願行事,孝順父母、做好妻子和母親。「三從對應漢代「三綱五常」中的三綱。「服從」這個詞含義廣泛,即服從、服從還是服從,兒子服從父親,妻子服從丈夫 。
四德:婦女的道德、婦女的言行、婦女的容貌、婦女的功德。首先,四德是宮廷婦女德行、言行、外貌和技能的四大基本。隨著宮廷禮儀向貴族家庭的傳播,四德逐漸成為上層女性必備的修養。當一個女孩十歲左右時,會邀請一位女教師教育她的孩子們優雅地生育,服從,女工,做飯,織衣服,學習一系列的祭祀和輔助祭祀儀式。
在古代是男性優越感和女性自卑感明顯的時代,女性建立「三從四德」的道德模式和禮儀的修養,逐漸成為女性的傳統美德。然而,在「三從四德」的文化框架下,強調「父權」和「夫權」使得女性的社會權力極低,甚至一度成為男性的附屬品。它具有文化特徵,將婦女置於一個框架中,不能移動。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女性重新具有新的三從四德:三從,從不溫柔,從不體貼,從不講理。四德: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惹不得。男性也有新的三從四德:三從:女友出門要跟從,女友命令要服從,女友犯錯要盲從,四德:女友化妝要等得,女友花錢要捨得,女友生氣要忍得,忍受她的脾氣和憤怒。由此也可以看出,改革開放解放了婦女,同時婦女權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男子權利急劇下降,這前後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其實文化應該與時俱進,實際上,真正意義上新的三從是指從世界、從愛、從己;新的四德是指,文德武德、言嫻淑德、品學兼德、修身立德。
一、從世界:我們應該從宏觀上看整個形勢的發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中國的崛起在國際舞臺上具有重要意義。比如香港雖然是一個國際城市,但與中國的關係卻是密不可分的。二、從愛:應該用愛來解決家庭、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的衝突。三、從己:人的自知之明,只有通過避免自己的缺點和發展自己的優勢,才能準確地定位自己的生活坐標。
文德武德:社會競爭很大。雖然我們不精通各種琴、棋、書、畫,但我們有廣泛的知識和修養。
言嫻淑德:從別人的角度思考,講智慧,用溫柔的話語打動人心。
品學兼德:善良的品德增加人氣,品味增加魅力;不斷學習,進步,變得越來越美麗。
修身立德:發掘和利用女性柔弱的特點,在工作中表現自信,在生活中表現優雅,在家庭中表現美德。
其意義上,新三從四德指的是追隨世界、愛和自我;文、武、品、行的美德,以及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