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之島:日本成人社會有多殘暴?看看他們是怎麼對待狗狗的

2020-11-22 老胡電影院

4月底的電影市場是對暑期檔的預熱。前有《狂暴巨獸》強森帶著大猩猩拯救美利堅,後有《湮滅》波特曼披掛上陣前去未知禁地。

但是,我還是要在這兩部大佬級電影帶隊刷票房的情況下力推一部動畫長片。

它就是:《犬之島》

憑什麼盛讚這部電影?別的不說,就衝導演這部片子的韋斯·安德森,就值回電影票錢了。

(《犬之島》導演韋斯·安德森)

韋斯·安德森被譽為新一代美國導演的翹楚,江湖人稱「色彩大師」,他的作品多次獲得過奧斯卡獎提名,橫掃歐洲三大電影節,更是在柏林分別拿到過最佳導演和評審團大獎,號稱影壇全滿貫,拿獎拿到手軟呀!

在國內,迄今為止只有一位導演分別收到過上述大獎的眷顧,並且僅有一部片子,導演叫陳凱歌,那部電影叫《霸王別姬》,華語片的巔峰……

安德森憑啥這麼牛逼,是因為他的電影劇情好?剪輯好?還是特效好?

在劇情、剪輯、特效上都不差,但最最突出的是色彩和鏡頭,韋斯·安德森名揚天下的殺手鐧就是色彩和鏡頭。也正因此,他被稱為「色彩大師」。

說回《犬之島》。

安德森在色彩上面的天賦在動畫片《犬之島》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部新片的畫面、質感依舊是那麼「安德森」,在近兩年狗狗電影普遍受人歡迎的情況下,他的電影帶來更多不同的味道。

以往狗狗電影走的是「治癒系」或者「致鬱系」的文藝路線,比如《忠犬八公的故事》就很治癒;《一隻狗的使命》則很致鬱。在這部電影裡,我們看到了更深層次的味道。韋斯·安德森在保有文藝感的條件下,向我們揭示了更多的社會隱喻,不僅「過了眼」,更是「走了心」。

故事發生在20年後的日本,由於「犬流感」肆虐,政府頒布行政令流放全部狗狗,遠離城市的這座垃圾島就此成為狗狗維繫生存的「犬之島」。

當所有人拋棄這些狗狗的時候,一個12歲男孩為尋找自己的愛犬隻身闖入「犬之島」。小男孩與五隻狗狗在「犬之島」上經歷了種種磨難和奇妙邂逅。故事最後打動了掌權者,重新認真對待狗狗們。

乍一看,這種故事內容算得上是那種有著大團圓結局的治癒系片子,但是拋開這些來看,韋斯安德森選取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動機都有著非常深的含義。

首先,以日本城市作為故事背景,加上權力人物一手遮天式的行為方式,正好就對應出了我們的這個鄰國曾經被法西斯獨裁統治的那段黑歷史。這一設定就已經為《犬之島》定下來了致鬱的風格。其後來展開的故事也是按照這個路線走的。

而將狗狗放逐的小林市長因為愛貓的嗜好,製造狗瘟,殺害研製藥品的科學家,來鞏固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用自我意志作為整個社會發展的標準,打壓異己。一個階層用權力來維護本階層的利益,這說的不是貓狗人之間的關係,更是人類社會進化中統治手段的縮影。平等在任何時期都不會真正存在,不平等的天平只會變換傾斜的方向,這不就是我們文明中一種悲慘的真相嗎?

說白了,影片構造了一個獨裁社會與小眾人群運動相互衝突的社會現實。

獨裁者有自己的目的與意願,為了實現它,製造一個謊言來讓人相信。同時,獨裁者集結成群,一起來清理他們在實現自己目標路上的障礙,而那些障礙卻是最無辜,最需要幫助的。

(日本獨裁者群像)

這樣「露骨」的揭示,可謂是大尺度了。

雖然安德森構建的是成人童話,故事的結局也是大團圓類型的,但並不影響他用色彩與鏡頭之美襯託出露骨和殘酷的故事內核,這樣的電影可不是畫面好看而膚淺的「花瓶」。

其實早在《布達佩斯大飯店》中,他就在電影中包含了反戰的思想內核,並且用當時一戰時期統治者的形象刻畫人物,以此來達到暗喻的目的。

說到這裡,可以重點介紹一下這部被稱為安德森代表作的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

《布達佩斯大飯店》被譽為色彩和鏡頭的集大成者。

這部電影在當年的奧斯卡獎上幾乎包攬了所有有關畫面和設計類的獎項提名,包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最佳原創配樂這4項大獎,足可見影片畫面給觀眾的體驗是多麼美妙。

韋斯·安德森酷愛對稱畫面和色彩平衡,據說看他的電影有一半都是強迫症患者(開個玩笑),你會發現,他作品的構圖都是和諧和對稱的,給人一種平穩的感覺。

鏡頭上,安德森很喜歡用長鏡頭和聚焦的變換,前一個片段可能是人物在山中奔跑,接下來就會瞬間切到人物的特寫,轉換很快,讓觀眾置身其中,與角色一同體驗。

這種體驗就像你在拿一個萬花筒看西洋鏡,瑰麗變換之下還能參與其中,對觀影者的吸引力確實夠大。

再說說色彩,可以說《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每一幀都美的可以做壁紙,這不是誇張,安德森對於色彩和景物的調和能力首屈一指。

整部片子單看畫面簡直就是一部童話,粉色的大飯店,白色的雪景,華麗的配飾,複雜的人物著裝,琳琅滿目卻不感到雜亂。

主要原因就是:導演將電影的主色調定為暖色,大量使用粉色和紫色作為基色,在其上進行細緻的顏色區分,加以其他色調作為一定的點綴。

怎麼樣,是不是都有點像在作畫了,安德森的畫面與色彩就是能做到這麼認真。

來張《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絕美的劇照感受一下!

既有超強的藝術審美能力,又有隱喻批判現實力,能做好其中一點就能在電影界擁有一席之地了,而安德森則兼具這兩點。

其實,能有這樣的能力,不得不說他的家庭環境給予的影響。

安德森出生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母親和弟弟都從事文藝工作,寬裕的家庭環境和充滿文藝氣息的生活氛圍深深影響了安德森。

隨後父母的離異開始影響他洞察這個世界,安德森自己也說,有段時間總覺得世界不夠真實,充滿了欺騙,他更願意去幻想一個新的世界去盛放自己的夢想。

也許因為這一點,他的電影無一例外都有一種幻想世界之中見到現實殘酷的感覺。

獨特的美學加上深刻的思想認知,韋斯·安德森,下一位影壇大師的位子中漸漸已經有了他的影子。

讓我們祝福這位經歷過痛苦,但從痛苦中獲取養分的天才吧,期待他有更多好的作品。

相關焦點

  • 《犬之島》為什麼劇情要設置在日本
    看了《犬之島》很喜歡 有Wes Anderson自成一體的風格 但這部片子確實很有問題讀了Mashable的一篇評論 《為什麼Isle Of Dogs要設置在日本?我們也不知道》讓我反思很多——本片不翻譯日語 是為了讓觀眾更能與主角狗狗們共情 但是 日本人因此被當作無法被英語觀眾理解的「他者」 俳句太鼓藝妓版畫……都是西方視角下對日本文化的想像 甚至反動軍的領導還是一個美國留學生 頗有白人救世主之感... Wes的奇幻宇宙很曼妙 但根本沒必要用日本。
  • 犬之島:一部少兒不宜的暗黑成人童話
    狗年該看什麼電影,當然是關於狗狗的電影啦。最近上映的《犬之島》豆瓣評分高達8.6分,無疑是近期最值得期待的電影之一。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電影就是——《犬之島》。犬之島這個故事發生在二十年後的日本某個城市,這裡突然爆發了大量的「犬流感」並且危害到了人類的健康。
  • 韋斯·安德森的《犬之島》曲解了日本文化?
    《犬之島》的故事發生在未來日本的某個城市,市長小林(其形象以日本傳奇影星三船敏郎為模版)本就是貓奴一枚,加上當地爆發了「犬流感」,便趁機下令把城市裡的所有犬類都流放到一座漂浮的垃圾島(據導演介紹,其原型包括了日本著名無人荒島「軍艦島」——但他們並未去那島上採風,只是通過「谷歌地圖」來了解該島)上,就連養子中孝的愛犬點點也不放過。
  • 《犬之島》:一部韋斯·安德森用色彩與音樂編織的成人童話
    故事並不僅僅停留在了垃圾島與「犬流感」,也事關人與狗的矛盾。在政治諷喻突出的革命裡,他們的矛盾衝突構成了一場趣味十足的「尋狗之旅」。《犬之島》著實打響了一個好開局。可能是因為日本背景加入營造的參與感,《犬之島》似乎也擺脫了韋斯·安德森以往憂鬱的底色,有著復古感。
  • 【1+1】《犬之島》影評: 人類應該平等對待寵物
    編者按:電影《犬之島》已經於4月20日上映,這部影片講述了在未來的日本某地,所有狗狗都被流放到荒島上,一個小男孩為尋找自己心愛的寵物狗踏上漫漫旅程的故事。國際在線1+1觀影團也邀請網友欣賞了該片。以下這篇影評來自觀影團的朋友「藍色天空0928 」,他認為影片的視覺效果很好,揭示了人類應該平等對待寵物。
  • 為什麼日本的《犬之島》上沒有柴犬?
    所以當《犬之島》給了大家一個在大銀幕吸狗的機會,當然是不能錯過的。那麼問題來了,很快就有看過了電影的眼尖觀眾發現:故事發生在日本列島,居然沒有柴犬?的確,我們在片中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狗狗,蝴蝶犬、巴哥犬、牧羊犬、聖伯納犬、阿拉斯加雪橇犬,甚至中華田園犬都有!可是在抖音上成了精的柴犬,我都沒見到呀!
  • 《犬之島》一部另類的狗狗片
    關於劇情故事發生在未來的日本,犬流感的肆虐讓市長頒布了一道「逐狗令」,將所有的狗狗全部投放到一座垃圾島上隔離,並稱之為「犬之島」。在這裡垃圾成山,食物匱乏,狗狗們分幫結派,經常為一袋垃圾裡的殘羹剩飯大打出手。
  • 少兒不宜的動畫電影《犬之島》,美國導演才拍得出日本人的狠毒
    日本人是出了名的喜歡拍寵物主題的電影,尤其是狗狗有關的題材,《忠犬八公的故事》更是感動了全球的鏟屎官們。在他們自己拍的電影裡,日本人善良可親溫文有禮,但其實我們都知道,日本這個民族就像菊與刀,有溫和的一面,也有十分狠毒的一面。
  • 《犬之島》—觀後有感
    《犬之島》講述了20年後的未來社會,狗狗的數量激增,加上犬流感肆虐,市長小林和他的幕僚發布了一道政令,將一座垃圾島變成「犬之島」,把所有狗都放逐到島上。一個12歲的小男孩小林阿塔裡為了尋回愛犬「點點」,獨自飛向這座犬之島。在那座島上,君主、首領、老闆、公爵、國王五隻狗狗受夠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 成年人也不一定看得懂的動畫電影《犬之島》溫馨又殘忍
    《犬之島》作為一部美國動畫電影,背景卻是在日本。它的設定十分獨特,在未來的某一天,犬流感肆虐日本,為了保護人類的利益,作為「貓奴」的小林市長決定把所有的狗狗都驅逐到一個滿是垃圾的小島上,任其自生自滅。人類最後拋棄過狗卻又假裝無事發生跟狗狗從頭來過,讓人不能接受,為什麼世界上有那麼多自私又愚蠢的人?從狗到貓,只是換了物種,統治者的行為卻其實並沒有改變。對狗的愛變成了對貓的恨,說起來無關貓狗,其實都是權力所引發的暴政。
  • 成年人也不一定看得懂的動畫電影《犬之島》溫馨又殘忍
    《犬之島》作為一部美國動畫電影,背景卻是在日本。人類最後拋棄過狗卻又假裝無事發生跟狗狗從頭來過,讓人不能接受,為什麼世界上有那麼多自私又愚蠢的人?從狗到貓,只是換了物種,統治者的行為卻其實並沒有改變。對狗的愛變成了對貓的恨,說起來無關貓狗,其實都是權力所引發的暴政。
  • 《犬之島》的真相
    於是,他想到了一個關於一群狗和荒島的故事,這就是《犬之島》的雛形——而安德森本人也是一個愛狗人士。在《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之後,安德森的電影就從私人化的「小我」轉型成了更貼近主流價值觀的「大我」。電影文本一貫以他自身作為映射,從前是他的人生經歷、童年故事,現在更多輻射的是他對人類族群與社會、歷史的思考。
  • 《犬之島》:這部「細節控」童話大作,有這樣的政治隱喻
    《犬之島》的故事設置在未來日本的一個虛構城市裡,市長小林宣稱為了阻止「犬流感」的蔓延,將所有城市的狗圍捕並隔離在一個巨型島上垃圾場中。在那裡,狗狗們面臨著一種悽涼的生存狀態,試圖靠在垃圾山中翻找殘餘物生存。小林的養子,12歲的阿塔利,偷了一架飛機,飛到島上,決心尋找他心愛的寵物。
  • "《犬之島》導演才華橫溢又腳踏實地"
    《犬之島》劇照拍攝《犬之島》的時候而且我們是躺著的,嘗試去扮演狗,我們都在觀察對方,就像是「來,讓我看看你是怎麼當狗的」,「哇,我剛剛想到了我還可以怎麼去做。」所以每個人都在提升自己當狗的技能(笑)。一開始水平還不怎麼樣,後來就越來越熟練了......時光網:你會用一些特別的方法來幫助自己進入角色嗎?
  • 從色彩美學、現實隱喻、字幕技巧解讀動畫電影《犬之島》的魅力
    又一個四年過去,《犬之島》這部電影依然延續了韋斯·安德森的碩碩戰果,榮獲第68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故事發生在一個虛構的日本城市長崎,狗狗的數量在城市中逐漸飽和,導致犬流感爆發。長崎市市長小林為了安撫民心,贏得選舉勝利,下令將所有狗驅逐到遠離本土的垃圾島上,所以垃圾島也被叫做「犬之島」。12歲的小男孩阿塔利的愛犬點點也被強行帶走。
  • 《犬之島》:不僅僅是一部關於狗的電影
    可是,點點此時不僅有了與同類組成的新家,孩子們即將出生,還有了新的社會職責——他被島上秘密實驗室裡出逃的狗狗們收留並成為了他們的新首領。因此,點點主動要求解除守護主人的誓言,過新的生活。新生活的中心是他自己的家庭,而不再是他曾發誓守護一生的小主人。雙向打破人與狗的契約,是很少見的。
  • 《犬之島》影評:看似已改變,其實未改變
    繼2014年由迪士尼出品的《超能陸戰隊》和2017年由萊卡工作室出品的《魔弦傳說》之後,而今,美國著名導演韋斯·安德森又推出備受讚譽的《犬之島》,再次將故事聚焦日本。韋斯·安德森是一個極有思想的導演,憑藉《穿越大吉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和《月升王國》等題材各異的影片,讓他在全世界範圍內廣受好評。
  • 《犬之島》,狗視角的人類寓言
    在這方面,《犬之島》的美術設計埃裡卡·多恩最有發言權,這位從小在日本長大的設計師了解日本,更了解韋斯·安德森。「《犬之島》中的世界是一種另類的真實世界。它的樣子和感覺像是日本,但卻是一個稍微夢幻的版本,或者說更加韋斯·安德森的版本。」多恩說。
  • 《犬之島》:一部值得你二刷的年度佳作!
    《犬之島》的故事發生在未來世界的日本,因為「犬流感」危及到人類健康,政府強令把所有狗狗流放,被流放的狗堆積在的垃圾島便成為了「犬之島」。 一位12歲男孩為了尋找自己的愛犬隻身闖入「犬之島」。小男孩遇到了5隻被流放的狗狗,並與他們一同冒險尋找自己的愛犬。
  • 《犬之島》揭幕柏林電影節 《犬之島》劇情簡介
    《犬之島》  柏林電影節對於動畫的「熱愛」有目共睹。此前,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曾在柏林獲得最高獎,去年劉健的《大世界》也在柏林上映。但是用一部動畫片來揭幕柏林電影節,從未發生。近日,有報導稱,柏林電影節選定了韋斯·安德森的《犬之島》為明年柏林電影節的開幕片,這在柏林電影節上也是破天荒的首次。  按照計劃,影片將會在2月15日於柏林進行全球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