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08:26:19 來源:渝中最重慶微信公眾號
豐子愷,原名豐潤,筆名TK,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是中國現代漫畫的創始人之一。
漫畫一詞最早在中國的出現,就在豐子愷第一幅公開發表的作品《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的落款上。豐子愷的漫畫注重神態和意韻,畫人物往往略掉眼睛鼻子,「豐子愷畫畫不要臉」的諧語,在當年流行一時。
1942年,這位「跨界」的藝術家應美術教育家陳之佛先生之邀,來渝擔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務主任。至1946年離開,豐子愷夫婦和5個女兒在重慶待了三年半。
從開始的「不戀山城」到最後的「謝謝重慶」,這段生活給予了他足夠多的藝術靈感。在豐子愷的眾多作品中,我們可以領略這座城市的身影。
轟動重慶的《江流石不轉》
1943年,抗戰最緊要的時刻,豐子愷畫出一幅名為《江流石不轉》的漫畫轟動重慶。畫中一堆亂石倔強地挺在江流中心,任江流激打,自巋然不動。
這幅畫取自唐代大詩人杜甫詠懷諸葛亮的詩詞:「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其中的「石」,在今重慶奉節縣南(夔州西南永安宮)前的平沙上,據說是當年諸葛亮八陣圖的原形。經歷了幾朝代、千百載,石子「復依然如故」,巋然不動,似乎在永安宮南紮下了根。
豐子愷到此遊歷時,看到這倔強的頑石,或許是聯想到自己困頓的處境,或許是聯想到國家在戰火中的堅持,提筆作出了這幅名噪一時的漫畫。
另有一幅題為《重慶夜市》的漫畫,畫裡依舊是三個沒鼻子沒眼的小人,圍坐在火鍋前,左手一位打著赤膊,雙手開弓,頭幾乎要埋到鍋裡。
中間一位,左手執碗,右手舉著筷子飛舞,似在高談闊論。右手一位,正在夾著只螃蟹,準備下鍋,卻又被高談者的話語吸引,頭歪在一邊手懸在半空仿佛凝固了一般。整幅畫兒活靈活現,想來豐子愷也沒少光顧過山城夜市中的美食。
有趣的是,當時重慶的火鍋並沒有螃蟹一物,而豐子愷來自浙江,有家傳的嗜蟹傳統,可能是到了這大山裡的重慶,尋蟹不得只能在漫畫上找找安慰吧。看來,這畫餅充飢的事兒即使是大師也難以免俗。
豐子愷抗建屋原址
寧願為貓挨餓的性情中人
在重慶的這段時間裡,豐子愷及家人自建竹篾平房,取名「沙坪小屋」,這裡是許多小動物的天堂。
這其中他最「敬重」的要算兩隻鴨了,豐子愷關於鴨子的有段著名的評價:「鴨懂得廉恥,人去餵食時,鴨一定遠遠避開,直到人去遠了,才慢慢走近來吃;而吃的時候,如果有人走來,它們總是舍食而去,絕不留戀。鴨子絕不搖尾乞憐,絕不貪婪爭食,頗有不食嗟來食之志,即使忘了餵它們,也仍然是搖搖擺擺自得其樂。這不是最可愛的動物嗎?」
雖敬重鴨子,但豐子愷最喜歡的,則是一隻有靈性的白鵝。首先,這隻白鵝是全家的飲食功臣,它每天或隔一天生一隻蛋,蛋的個頭大得竟然可供一家人吃一頓。每次生完蛋,白鵝便大步走進屋,大聲叫嚷,積極表功。
其次,這隻白鵝也是全家的歡樂源泉,院裡常有野狗出沒,每每「搶劫」了白鵝的夥食,白鵝也不與其廝打,徑直「嘎嘎嘎」地進屋來告狀,讓人忍俊不禁。「這個寂寞困頓的小院,便這樣因了這白鵝的點綴,而顯得生機盎然。」
此外,豐子愷還養過一群貓,這些貓經常成群結隊地偷魚吃,甚至偷吃蛋糕。這幾個小東西又是手腳毛糙的「新手」,常常搞得「作案」現場一片狼藉,引得全家人極為反感。
豐子愷一心護貓,認為貓的「偷竊」肯定是沒有吃飽的緣故,於是力排眾議,非但未給予「竊賊」應有的懲處,反倒將它們的夥食費一口氣提高了三倍。從此,「盜食案件」銷聲匿跡,家用卻窘迫了起來。豐子愷卻不以為意,寧願「為貓受餓」,而豐先生愛貓的名聲也越傳越響。
從「不戀山城」到「謝謝重慶」
初到重慶時,豐子愷思念家鄉,曾寫下小詩:「漫捲詩書歸去時,問群兒戀此山城否,言未畢,其搖手。」並貼在牆上,天天觀賞,企盼還鄉。
1945年,日本投降,長久企盼的回鄉日真的到了,豐子愷卻沒有立刻漫捲詩書歸去。因為此時重慶這座城的安逸與友好,已經讓豐子愷難以割捨。不單豐子愷本人,他的兒女們也各自在重慶找到了自己事業和愛情。這時候,豐子愷重讀那首小詩,覺得「無以為顏」。只得苦笑著說自己填錯了詞,應該是「言未畢,齊點首。」
解放前的凱旋路
猶豫躊躇了許多時日,歷經無數次家庭會議,終究還是懷鄉佔了上風。於是,在清和的四月,豐子愷賣掉了沙坪小屋,合家遷居到凱旋路等待歸舟。
初春的重慶,不復有警報的哭聲,充耳的「炒米糖開水」、「鹽茶雞蛋」有節奏的叫唱,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正如同鄉馬一浮先生回家前所說:「清和四月巴山路,定有行人憶六橋。」
豐子愷心中,也正有這麼一處無從割捨的六橋,使他終於下定決心走上東歸的崎嶇之路。臨別之際,朝天門在視線裡漸行漸遠,三年來的苦悶、頹唐、喜悅、安慰一一閃現,豐子愷百感交集,最後匯成四字:「謝謝重慶」!
原標題:著名「鏟屎官」的重慶故事:為貓挨餓的中國漫畫第一人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