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大家與攝影名家的碰撞,快來一睹張大千摩耶精舍的園林風貌!

2021-01-08 澎湃新聞

11月11日,「摩耶精舍:張大千的園林」展覽在餘德耀美術館開展。

海報

展覽展出一組由胡崇賢攝影、張大千題識,兩位藝術家共同創作的作品。這也是此組作品在海外消失沈埋近40年後首次回到中國併集中呈現。

國畫大師張大千晚年定居中國臺灣。臺北市士林外雙溪,是他的居所,也是張大千生平設計的最後一座園林。他為它取名「摩耶精舍」。摩耶精舍富園林造景之勝,由張大千精心營造,其中一花一草一木的構想、擺設,均凝結張大千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摩耶精舍影娥池 胡崇賢 張大千 1982年 攝影 墨 餘德耀基金會收藏

張大千一生酷愛荷花與梅花,在摩耶精舍遍植奇珍異品。自摩耶精舍落成之始至1983年間,他常常邀請攝影師好友胡崇賢入園拍攝。

作為20世紀中國畫壇最負盛名的藝術家之一,張大千很早就認識到攝影作為表現媒介所具有的潛力。胡崇賢本業擅長人像攝影,但他每遇風景名勝之地,就以相機替代畫筆,追求「真善美」的國畫意境,走上藝術攝影之路,其藝術攝影創作也獲得諸多藝文界人士的賞識,並得到張大千的讚賞。

五幹亭亭 胡崇賢 張大千 約1979年 攝影 墨 餘德耀基金會收藏

胡崇賢的攝影構圖,參考中國水墨畫傳統。在拍攝摩耶精舍的梅、荷時,為捕捉花的自然之態,他去除幹擾因素,在被拍攝的花朵和枝幹後面放入空白的背景,呼應張大千許多花卉作品中絹紙的背景效果,等候恰如其分的時機盡顯花之精髓。衝洗放大之後,張大千在每張照片上以行草風格的書法題跋,兩位藝術家再以水墨劃一般的規格落款印,使攝影更具畫意。

展覽現場

胡崇賢鏡頭下的梅花大部分使用仰視角度拍攝局部,充分展現梅以曲、以欹、以疏為美的獨特風姿。借宋朝文人楊東山《梅花說》之語,張大千在其中一張攝影作品上題識「寫梅形體是為寫真,傳梅情性是為傳神」,稱讚胡崇賢的照片不僅刻畫了梅花的形態,更重要的是展現出梅花的精神,「當為我輩之師」。

如此風標絕世無 胡崇賢 張大千 1980年 攝影 墨 餘德耀基金會收藏

在作品《如此風標絕世無》中,胡崇賢拍攝了一株盛放於摩耶精舍的紅梅盆栽。其攝影構圖極富巧思,數叢紅梅傲然挺立於遒勁倔強的枝幹。

張大千的愛好之一,是收集珍貴的梅花品種。他在江戶(現日本東京)賢崇寺購得這株盆栽,從巴西八德園移到美國,最後漂洋過海運到摩耶精舍。因其花開如酒盞一般大,曾被人誤以為是八重櫻。

張大千感嘆胡崇賢鏡頭下這盆重盛於摩耶精舍的紅梅,豐豔更勝從前,遂以三十年前戲拈的小詩題於其上。他引用蘇東坡笑石曼卿作詩「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的典故,感嘆市人只識表面之美而不知梅格與眾不同,寫道:「如此風標絕世無,認桃辨杏忍相誣。從人去作櫻花看,信是胡兒祇識酥。」

同時,他考慮畫面留白的空間,巧妙地於畫面右上角題詩題字,筆觸有力鮮活,使畫面更富戲劇性和感染力。

每到夏日時節,張大千在摩耶精舍種植的盆荷競相開放。這些粉紅、潔白的花朵,盡收於胡崇賢詩意的攝影創作之中。對於荷花的拍攝,胡崇賢關注荷葉、莖幹與荷花構成的整體畫面,而非單一的花朵。在作品《五幹亭亭》中,其所攝荷花,莖葉亭亭,彩色鮮豔,濃淡深淺,線條分明。莖葉挺拔的力量託起花朵的嬌豔,張大千由此聯想到古人將荷梗當作「吸管」飲酒的趣聞,遂引用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徐渭的詩,表達此作蘊含的風致雅興。

在摩耶精舍拍攝的這批梅荷作品,也使胡崇賢的攝影生涯正式邁入彩色時期。張大千為每張精彩的攝影作品題字、題詩,完成藝術大師與攝影名家的合作。

展覽現場

1978年至1982年間,這批作品曾多次在中國臺灣展出,並出版攝影選集。其中的大多數作品為美國私人藏家收藏,並於1983年在美國加州亞太博物館舉辦的展覽「摩耶精舍——張大千的園林」展出。加州亞太博物館為此展覽出版畫冊,由時任美術館中國藝術兼職策展人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文副教授理察·斯特拉斯伯格博士將張大千的題字、款識與用印翻譯成英文,並撰文介紹,成為這組作品重要的研究資料和參考文獻。近70件原作經原藏家妥善保存至今,2019年初,成為餘德耀基金會的收藏。

由攝影家和書法家合作的這組珍貴作品《摩耶精舍》,如今得以再次盛放,以遺世獨立之美引大眾回望傳統中國文人所嚮往的生活情調。藝術家對日常生活的體悟、對周遭人事的關懷和對生命之美的理解,或可為當下注入新的靈感與啟發。

展覽展至2021年4月11日。

來源:上觀新聞

原標題:《書畫大家與攝影名家的碰撞,快來一睹張大千摩耶精舍的園林風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在上海品讀摩耶精舍,攝影裡的「張大千園林」
    「摩耶精舍:張大千的園林」展覽海報 餘德耀美術館畫家張大千晚年定居中國臺灣,在臺北市士林外雙溪營造其居所,也是其生平親自設計的最後一座園林,取名「摩耶精舍」(Māyā’s Abode或Abode of Illusions
  • 餘德耀美術館 | 摩耶精舍:張大千的園林
    餘德耀美術館 | 摩耶精舍:張大千的園林 2020-11-21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張大千故居——摩耶精舍
    一處文化庭院:張大千摩耶精舍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342巷2號臺灣同胞對國畫大師張大千敬重有加,稱他為「五百年間一大千」,意即中國五百年只出過一個張大千。他的故居——「摩耶精舍」位於臺北市外雙溪,這裡被指定為古蹟,原因有二:故居深具人文、歷史、文化價值,庭園內各處居所環境都是張大千先生的美學實踐,紀念館整體建築為這位國畫大師親自設計。大千先生精於山水、人物、花鳥、走獸以及書法,在藝術上的造詣與成就深受國際的肯定。晚年變法創作的潑彩青綠山水,大氣磅礴,在蘇富比拍賣中創下過每件數百萬、上千萬的高價紀錄。
  • 訪臺北張大千故居"摩耶精舍":感知大師愛石如痴
    訪臺北張大千故居"摩耶精舍":感知大師愛石如痴 張大千臺北故居「摩耶精舍黃少華 攝大師骨灰安放在「摩耶精舍」中的巨石「梅丘」之下。
  • 臺北張大千先生紀念館,座落在外雙溪畔,故居原名為「摩耶精舍」
    外雙溪除了有臺北故宮博物院,不遠處還有張大千先生紀念館,設在張大千先生的故居,原名為「摩耶精舍」,在這裡,可以了解到張大千先生的晚年生活。張大千生於1899年,原名張正權,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張大千出生於四川內江,50歲之前生活在大陸。
  • 「品鑑」張大千與方印藝術
    但據傳,大千先生一生用印在3000方左右,為其刻印者,能叫出名字的就不下四十餘人,且都是名家,比如齊白石、王福廠、陳巨來、方介堪、鄧散木等。由於張大千生前在藝壇的尊崇地位,很多人都偽造其書畫作品。張大千為了防止偽作,每隔數年就重刻一批印章,並將原來部分印章銷毀,而這也是張大千的印章顯得彌足珍貴的原因之一。
  • 看張大千當年捐出了哪些書畫與自用印,臺北故宮將辦紀念大展
    張大千不僅是一代書畫大家,也是收藏大家,其藏品及大量張大千作品在他身後,由家人整理好,全部列成目錄,捐獻臺北故宮博物院。
  • 摩耶精舍憶大千(名人尋蹤)(圖)
    張大千故居一景。  丙戌歲末的一個上午,朋友開車帶我們去參觀張大千故居——摩耶精舍。  美髯飄拂  摩耶精舍位於臺北市外雙溪。車沿至善路折入一小巷,前行不遠,眼前出現一雅致的門樓,懸掛著一木製匾額,古樸厚重,上書「摩耶精舍」四字。
  • 「三張一王」,張大千晚年在臺灣的朋友圈
    1949年,張大千離開了故土,開啟了周遊列國、雲遊四海的人生。其足跡遍及四大洲,不僅在世界各地尋訪名山勝景,更透過舉辦畫展將中國繪畫藝術推廣至全世界,使其從中國的張大千躍身成為世界的張大千。大半生的海外歲月,張大千輾轉客居過印度、阿根廷、巴西、美國等地,其為人豪爽、出手大方、重情重義、古道熱腸的個性,令其得以在世界各地所到之處皆能廣交朋友。
  • 【嘉德香港‧秋拍】習古法跡 臨古為己——張大千的大千世界
    狂草耶、分隸耶,必有以啟予也,識之博笑。癸卯七月大千弟爰,三巴德園寄。上款:「伯郊老友」即香港著名鑑藏家徐伯郊(1913-2002),亦為文物鑑定大家徐森玉之子。徐伯郊自幼秉承家學,書畫鑑定造詣深厚,與大千相交數十載,志趣相投,私交甚篤。出版:1.
  • 在國家博物館看張大千的集古大成與鑑定收藏
    在中西藝術碰撞融合的歷史語境中,這些作品既體現了張大千深厚的傳統藝術功底以及對民族藝術的強烈自信,同時也展現出他對藝術創新與發展方向的非凡創造力,賦予民族藝術以新的時代特徵,這在二十世紀中國畫壇尤其具有典型意義。
  • 為搞笑而生,近代書畫大師張大千逗逼的人生經歷
    他是中國近代的書畫大家,繪畫、書法、篆刻、詩詞無所不通,無所不精,被徐悲鴻贊為「五百年來第一人」。他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遊歷世界,憑藉一支畫筆蜚聲海外,被西方藝壇譽為「東方之筆」。張大千畫作《湖光山色》局部他的畫作不光自成一派,更擅長模仿前人畫作,一生留下以假亂真的仿作無數,許多仿作的價值甚至超過原作真跡。他便是近代頗具傳奇色彩的書畫大家——張大千。
  • 「幽絢精舍——楊宗翰先生舊藏」亮相華藝國際2018春季拍賣會
    中國傳統書畫是其收藏的重要部分,藏品清單上有唐懷素自敘卷(摹)、元代方方壺山水手卷、趙子昂書《老子列傳手卷》、趙雍山水手卷、明人祝枝山詩文草書卷、王鐸書法軸、倪元璐草書軸、仇十洲春夜宴李園閣圖、明董其昌書畫卷、左光鬥楷書手卷、文徵明《道德經》和《古柏圖》、清代有康熙聖祖書法軸、禹之鼎《奉母圖手卷》、萬上遴指墨《梅花圖軸》等、近現代有吳昌碩石鼓文、張大千的《畫黃山一角圖》、《幽絢精舍圖
  • 張大千有一碗鄉思雞湯,其中包括堪稱世界上最貴的食單……
    再加上多種疾病纏身,年邁的張大千思鄉心切,鄉愁濃烈,常在「不知今夕是何年」的夢中醒來,隨之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嚎啕大哭,枕著十七裡灣的濤聲以淚洗面。離「可以居」不遠處,有一島嶼伸向海面,上有一棵遒勁蒼老的孤松,現在成了十七裡灣的標誌性風景。而當時的張大千時常在朝霞初升或夕陽西下時,長久地持杖依松而立,遙望神州。是呵,「行遍歐西南北美,看山須看故山青。」
  • 碧藍航線重巡摩耶bug是什麼 摩耶隱藏技能
    、愛宕都是高雄級,而愛宕和高雄都有三個技能,摩耶只有兩個。但是摩耶剛出不久就有玩家發現了摩耶的bug,... 碧藍航線重巡摩耶bug是什麼 摩耶隱藏技能,碧藍航線這次第八章更新推出了新金皮重巡摩耶,摩耶和高雄、愛宕都是高雄級,而愛宕和高雄都有三個技能,摩耶只有兩個。
  • 《碧藍航線》犮的真名 摩耶的原型和立繪介紹
    導 讀 碧藍航線中很多人不知道犮的真名是什麼,其實在遊戲中犮的真名就是摩耶,摩耶的歷史給大家介紹一下,一起來看看碧藍航線
  • 碧藍航線摩耶怎麼樣 犮好用麼
    導 讀 碧藍航線摩耶怎麼樣 犮好用麼,碧藍航線在更新中又推出了高雄級的艦娘摩耶,也就是犮,作為高雄和愛宕的妹妹
  • ...李可染、黃賓虹、張大千、溥儒、胡適等作品盡現廣東小雅齋2017...
    小雅齋秉承「誠信為本」的初心和「誠信、求精」的經營理念,對拍品進行學術梳理和專業細分,經過近半年的籌備,在海內外藏家、朋友的支持下,悉心挑選出888件拍品,包括書畫、信札、照片、陶瓷等品類,蔚為大觀;共設九個專場,包括「九思齋藏近現代名家書畫」「明月前身·溥心畬翰墨丹青」「藝苑集珍·名家精品」「巨匠·于右任墨跡」「紙上性情——民國·文人政要書畫」「擷珍·無底價書畫」「嶺南雙擘·趙少昂·楊善深書畫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