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小故事 公冶長狼口救孔子拜師學藝 傳說是個懂鳥語的奇特人物

2021-01-09 學路無盡

公冶長 (春秋時期孔子弟子)

公冶長(前519—前470),複姓公冶,名長,字子芝,山東諸城賈悅鎮近賢村人。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和女婿,「七十二賢」之一。

一生治學,多次拒絕魯國君主徵辟為大夫,而是繼承孔子遺志,教學育人,成為著名文士。

魯哀公二十五年,去世,時年五十二,累贈高密侯,從祀孔廟。

公冶長為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名列第二十。

自幼家貧,勤儉節約,聰穎好學,博通書禮,德才兼備,終生治學不仕祿。

相傳通鳥語,並因此無辜獲罪。孔子出於對諸侯開政的不滿,又因對公冶長身陷囹圄而痛惜,便說:「公冶長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並將女兒許他為妻。

公冶長婚後,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子犁,早亡,一個叫子耕。

公冶長一生治學,魯國君主多次請他為大夫,但他一概不應,而是繼承孔子遺志,教學育人,成為著名文士。深受孔子賞識。

公冶長是孔子的門徒,傳說是個懂鳥語的奇特人物。

一次,公冶長從衛國回魯國,路上忽聽鳥兒嘰嘰喳喳叫個不停。仔細一聽,原來是鳥兒們在互相呼喚:「快到溪邊去吃死人肉呀!快到溪邊去吃死人肉呀!」

公冶長往前走著,見一個老太婆正坐在路邊哭泣。

公冶長問她為什麼哭,老太婆說她的兒子前天出門去,現在還沒有回來,怕是被人害死了。公冶長聽了忙說:「剛才我聽樹上的鳥兒互相召喚到 溪邊去吃死人肉,您不妨到那裡去看看。」老太婆忽然驚訝地問,你是什麼人?怎麼曉得鳥兒的話?」 公冶長說:「我叫公冶長,是孔門弟子,略通鳥語。於是老太婆跑到溪邊一看,果然有一具屍體,正是自己的兒子。

她便到縣衙門裡告了公冶長的狀,說他圖財害命,殺死了自己的兒子。

縣令將公冶長逮捕,審問道:「若不是你殺了人,如何曉得溪邊有死人的屍體? 」公冶長說: 「我懂得鳥語,那是鳥兒們互相呼喚時說的。」縣令說:「好吧,你說自己懂鳥語,那就試試看,果 真懂鳥語就放了你,否則叫你嘗命!」

公冶長一直在獄中關了六十多天,也不見鳥的蹤影。

一天,忽然飛來幾隻山雀,落在監獄外面的柵欄上,嘰嘰喳喳互相喚著。公冶長聽聽,臉上露出了笑容。縣令問他:「那幾隻雀兒在說什麼,引你發笑? 」公冶長說:「雀兒們說,白蓮水邊翻了車,撒了穀子和小麥,公牛折了角,糧食收不盡,快快去啄食。」縣令半信半疑,派人前去察看,果然跟公冶長說的一樣。

這才確信公冶長 沒有殺人,將他釋放了。

公冶長從獄中出來,在家裡過著貧寒的生活,連一頓飽飯也吃不上。一天,窗口忽然飛來一隻雀兒,呼喚他說:

公冶長,公冶長,

南山有個虎馱羊;

你吃肉,我吃腸,

快去取來莫彷徨。

公冶長趕快來到南山,果然找到了那隻死羊,拖回家去,跟雀兒分開吃了。

不久,丟羊的人尋蹤覓跡,終於找到公冶長的家,一看牆上掛著的羊角,更確信是公冶長偷了他家的羊,一狀告到魯國國君那裡。魯君不相信人懂得鳥語,認為公冶長編造謊言,欺騙國君,便把他收了監。

孔子聽說這件事,相信自己的學生是個廉潔正派的人,決不會偷人家的羊,而且他知道公冶長懂得鳥語,就去向魯君中辯,請求釋放公冶長。可是魯君仍然認為公冶長懂鳥語是騙人的鬼話,不肯放人。孔子只得嘆息說:「我的學生雖然在獄中被刑具捆綁著,可是這不是他應得的處罰啊!」

過了不久,那隻雀兒忽然又飛到了監獄的窗外,告訴公冶長說:

公冶長,公冶長,

齊人出師犯我疆;

沂水上,嶧山旁,

快去抵禦莫彷徨。

公冶長把雀兒的話向獄官說了,請他轉報魯君,魯君聽了半信半疑。可是事關重大,不可等閒視之,於是派了幾個探子,騎上快馬,到邊境上探聽消息,同時召來管軍事的大司馬,叫他暗中做些準備。不多時,探子回來報告說:「齊國的軍隊果然從沂河邊上和嶧山旁分兩路向我進犯魯君發兵迎敵,由於事先有所準備,四面埋伏,以逸待勞,結果打了大勝仗。

魯君這才相信 公冶長確實懂得鳥語,便將他釋放,並賜給他很多禮物,還要封他做大夫的官。但公冶長恥於以懂鳥語得官,不肯接受,仍然回家做他的平民。

(此故事網上各種版本都有整理其一給大家欣賞)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傳說孔子女婿公冶長懂鳥語
    在2500多年前的有一位奇特的人物,他就是公冶長。傳說他能夠聽懂鳥語,並因此而獲罪入獄,同樣因為懂鳥語而被無罪釋放甚至為國家立功,他的老師孔子特別賞識他,因此孔子把女兒嫁給了公冶長。孔子像傳說公冶長能夠聽懂鳥語,這個故事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傳說孔子女婿公冶長懂鳥語 因此獲罪入獄(圖)
    在2500多年前的諸城大地上,就有一位奇特的人物 ,傳說他能夠聽懂鳥語,並因此而獲罪入獄 ,同樣因為懂鳥語而被無罪釋放甚至為國家立功,他就是公冶長。他深受老師孔子的賞識,並最終娶了孔子的女兒為妻。  路見不平偶得神技  關於公冶長,最為神奇的傳說就是他懂鳥語。那麼他是如何懂得鳥語呢?這裡面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 諸城古蹟之:公冶長墓
    公冶長,複姓公冶,名長,字子長,春秋時魯國人,世居諸邑公冶場村(原馬莊鎮現賈悅鎮近賢村)。約生於周景王二十五年(前520),卒於周元王六年(前470),享年50歲。公冶長幼年家貧,務農為主,自幼儉樸好學,攻讀經書,鍥而不捨,為人稱道。
  •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聽劉語嫣講國學小故事《微言》(第十五講)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聽劉語嫣講國學小故事《微言》(第十五講) 2018年10月16日 17:31:38 | 來源:荔枝網
  • 南大國學班開班學生行拜師古禮 穿漢服遞拜師帖
    承蒙先生允納門下,願執學生之禮,謹遵師教,團結同道,刻苦鑽研……」昨天,南京大學上演了一場古色古香的「拜師典禮」。在南大國學中心「國學智慧與卓越領導高級研修班」四期班開班典禮上,身著傳統漢服的國學班學生們當著所有嘉賓的面,讀起了這份充滿古韻的「拜師帖」,同時送上了芹菜、蓮子、紅豆、桂圓、乾瘦肉條等別具一格的「拜師禮物」。
  • 叮鈴鈴~中糧「雲課堂」之國學飲食文化開課啦~
    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國飲食的歷史幾乎與中國的文明史一樣長,而中國人的飲食思想也一直在與中國文化共生同長,歷千年而不衰。今天,我們就來淺聊一下國學中的飲食文化。☑「飲」:(▲點擊圖片學習「飲」字的演變)甲骨文左下部分是個酒瓶,酒瓶之上是個大舌頭,舌頭之上是人張的大口,從「口」再接一條線彎轉到右邊就是立著的一個人,表示一個人彎腰低頭在伸舌喝酒。故《易•需》中有「君子以飲食宴樂」的句子,水流入口即為飲。
  • 90後小夥子開饅頭店,每天5000個饅頭不夠賣,網友:想拜師學藝
    90後小夥子開饅頭店,每天5000個饅頭不夠賣,網友:想拜師學藝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是越來越快了,而且我們也都知道很多年輕人因為工作都比較忙碌,所以很少在家裡面做飯,畢竟他們的時間都用來工作了,那麼在沒時間做飯的時候,其實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在外邊吃飯,或者是我在外邊買一些現成的食物來吃
  • 濟寧的這口古井,乾隆皇帝曾5次「飲水拜師」
    原標題:濟寧的這口古井,乾隆皇帝曾5次「飲水拜師」 轉過孔廟詩禮堂,有一個幽靜的小院,院內有一口水井,據傳系孔子當年的吃水井,是孔子在世時尚存的原物之一。 宋代石砌此井口,明代在高築的井臺四周修建了雕花石欄。在石欄的東南角上,有根蓮花柱,用響石刻制,以掌擊之,能發出悅耳的石磬之聲,被稱為「響石」。欄內井口北側立有石碑一座,上刻「孔宅故井」4字。
  • 熱血傳奇:拜師學藝?不不不,拜師少挨揍
    2話說,能找到師傅,全是巧合,所謂無巧不成書,因為先前寫了篇武力解決行會的裝備盤點(熱血傳奇:瑪法人物裝備盤點(武力解決篇)),誰想這裡面,竟然寫到了他們一行人裡的三個。經老蝦米介紹,我們就這麼認識了迎風一刀斬的小團隊。
  • 成語故事:朽木不雕
    近義詞:無可救藥、朽棘(jí)不雕 反義詞:孺子可教 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 歷史上最奇特的成語,連孔子都誤解了意思,至今誤人無數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長達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裡面融匯了許許多多的故事人物,還有非常燦爛的文化,這就是中國歷史獨特的魅力,對於中國歷史,大家多少都應該知道一些,在歷史的長河中,大家最熟悉的部分是什麼呢,人物,故事,還是名言警句,那就太多了吧,今天要說的話題就是成語,這個成語大家多少能背出幾個
  • 「貝貝國學 宅家課堂」成語故事:八仙過海
    多來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新成語,探索背後的小故事吧!八仙過海讀音:bā xiān guò hǎi出自:明·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則俺這八仙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聖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解釋: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
  • 再讀《論語》,孔子的幽默與快樂你都懂嗎?
    ——有一次,孔子對著一隻觚,左看看,右看看,口中念念有詞:「這不像觚,這是觚嗎?這也算是觚嗎?觚哪是這個樣子!」樂呵呵的簡直就像個天真的孩子一樣。《鄉黨篇》——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
  • 孔子最愛的門生為什麼被砍成肉醬,導致孔子不敢吃肉餅了
    孔子號稱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還有「孔門十哲」一說,從範圍上來說,自然是越小越好,這就好比是評獎學金,數量越少,獎金越多。子路名叫仲由,是「孔門十哲"之一,子路在孔子的弟子中以善於評論和謀劃政事而著稱,子路為人非常的正直,英勇,也是跟隨孔子周遊列國的弟子之一,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同時也是孔子較為寵愛的弟子之一。不僅如此,他還是三千弟子中特殊的一個。作為當世大聖人的徒弟,不說個個口吐蓮花,出口成章、下筆成文總是要的,但是子路同學的專長卻是:武鬥!
  • 《貓和老鼠》萌新學院重磅上線 拜師學藝在線CARRY!
    《貓和老鼠》萌新學院重磅上線 拜師學藝在線CARRY!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1-01-14 分享到: 萌新追逐導師帶,拜師學藝歡樂行。
  • 非洲女碩士拜師學藝,30秒做出一碗蘭州牛肉拉麵!真香!
    大學期間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專程去奈及利亞的孔子學院報名學習漢語。2016年成為蘭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研究生。金佑琪來中國前,心裡既忐忑又好奇。中國是什麼樣的?蘭州有好吃的嗎?能適應當地的生活嗎?初到蘭州,當地的非洲朋友紛紛告訴她。「來蘭州最重要的事,就是吃碗地道的牛肉拉麵。」
  • 等到煙暖雨收初澈得了什麼病 月圓之夜發狂疑似與妖狼有關
    小時候他曾被妖狼襲擊,並因此身患奇病,發作時狀若妖狼,每到月圓之夜,這種症狀就會出現,因此嚇壞了易落。   《等到煙暖雨收》正在熱播,馮荔軍飾演男主初澈一角,是中原國初府二公子,從小體弱多病,一直在煙暖雨收閣居住,過著與世無爭的簡單生活,易落親眼目睹了初澈在月圓紅月之夜發病,狀若癲癇,眼睛充血,根本不是小病那麼簡單
  • 古代最神秘的四個人,生死成謎,每人都有一神奇傳說!
    翻開中國5000歷史,會看到一個奇特現象,即:很多歷史名人,只有前半生,卻無後半生,於是他們就變得極為神秘,生死成謎!本文所要講述的,就是古代最神秘的四個人,生死成謎,但卻個個都有神奇傳說!需要說明的是,所謂神秘人物,要符合兩個條件,(1)家喻戶曉,如雷貫耳,名聲很大,(2)有神奇的傳說,因此趙雲師傅童淵、軍神王翦等,雖然也極為神秘,但卻不符合本文條件!老子,騎牛西去不復返!老子一生只留下一本書,即:《道德經》!但這一本書卻影響深遠,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可謂是「萬經之王」!
  • 貓小樂:男子拜師學藝,卻意外發現師傅這波操作,不簡單!
    貓小樂:男子拜師學藝,卻意外發現師傅這波操作,不簡單!各位小可愛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阿衰漫畫》爆笑的阿衰漫畫絕對讓你不容錯過,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漫畫體驗,讓你看完之後捧腹大笑!某天正在教室背誦英文單詞的阿衰經過一番角逐發現自己真的不是一塊學習的好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