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崑崙獅,也許就是曾經生活在亞洲中部中亞獅的分支!

2021-01-10 小明帶你看萬物

獅子,中國古稱狻猊。是繼老虎之後的第二大貓科動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曾廣泛的分布在非洲、歐洲南部、亞洲中部和西部,但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歐洲獅、開普獅、巴巴裡獅、伊朗獅、中亞獅先後走向了滅絕。

非洲獅

到目前為止,僅剩下6個亞種,分別是:剛果獅、加丹獅、克魯格獅、努比亞獅、西非獅以及亞洲目前唯一的印度獅。成年雄獅平均體重180~240千克,雌獅平均體重130到200千克,全長約3.2米。尤其是雄獅那長而霸氣的的鬃毛,不禁讓人們有一種敬畏之情,而這也是獅子王辛巴的由來。

最後的亞洲獅

現在,獅子已經成為了非洲的代表性動物之一,但是在1000前,亞洲也是獅子的主要分布區域,從阿拉伯半島一直到中亞腹地,甚至包括我們的新疆地區,而這也是傳說中的崑崙獅。

日本畫家狩野永德繪《唐獅子圖屏風》

古文記載:崑崙獅,多毛,個子高,且有青色或黑色種,黃毛髮。李時珍本草綱目則記載:崑崙獅,捲毛,膚色或青或黑。唐朝牛上士在貞觀九年的《獅子賦》中也這麼寫道:「窮汗漫之大荒,當崑崙之南軸;鑠精剛之猛氣,產靈猊之獸族」。看來,這個崑崙獅並非空穴來風,也許是中亞獅的往東擴張的一個分支。

唐代鎏金獅子

直到明朝末年,隨著環境的日趨乾燥,沙漠化和半沙漠化面積越來越大,比如河畔蘆葦蕩逐漸消失,讓獅群失去了耐以棲息立命的條件。就這樣,生活在亞洲中部內陸的中亞獅開始慢慢的走向了末路。

中國新疆西部的帕米爾高原遠景

我們曾有機會成為同時擁有獅子與老虎的國家,可惜,終究還是錯過了。時到今日,也就只有印度了,1800多隻得野生孟加拉虎外加600多隻的野生印度獅,足以讓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眼饞了。不得不說印度人的動物保護確實做得不錯,也許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歸結於信仰吧!

相關焦點

  • 獅子的亞種分化:兩亞種六分支,洞獅不是現代獅的亞種
    然而對獅子亞種有所了解的朋友就很少了,有人說獅子有十幾個亞種,也有人說只有非洲獅和亞洲獅之別,誰說的對? 史前巨大的洞獅和北美獅(擬獅)這些無鬃獅類,有人說它們是現代獅的亞種,也有人說它們和獅、虎、豹一樣都是豹屬獨立物種,誰說的對?
  • 洞獅和現代獅究竟是什麼關係
    洞獅是生活在更新世時期的哺乳動物,其實和我們熟知的舊石器時代差不多是一個時期,那時候的人類已經能使用打制石器了。人們對洞獅的了解大多都是來源於那個時代的洞穴壁畫、象牙雕刻品,壁畫上它們的耳朵是圓形的,身上可能帶有類似老虎狀的條紋。
  • 洞獅是獅嗎,有多大?能否打得過東北虎?
    洞獅是獅類動物的傑出代表,與有鬃毛的現代獅不同的是,洞獅與化石獅、北美的擬獅一樣,屬於無鬃獅類。曾有一個爭議就是洞獅等無鬃獅類是不是屬於現代獅這個物種,DNA分析證實了它們確實與現代獅是最近的親戚,所有的獅類在距今270萬年前都有一個共同祖先。
  • 馬山洞疑似虎頭骨的化石,竟是中國境內最早出現過的史前大貓洞獅
    (Panthera leo atrox)可能就是洞獅中的某些成員通過亞洲北部的白令大陸橋,進入美洲大陸單獨演化而成。同樣,留在非洲的原始獅通過相應演化(也出現過一些已絕滅的特化分支),進化出現代非洲獅和亞洲獅(它們是非洲獅在距今更近的時候再次進入亞洲而成)。
  • 全球十大貓科動物排行榜,擬獅勝劍齒虎,霸王猇位列中國第一
    擬獅、劍齒虎統治了北美洲。袋劍齒虎、駭鳥統治了南美洲,最終由於地殼運動導致南北美洲想連接,北美劍齒虎入侵南美洲並統治了南美洲。楊氏虎統治了遠古時代的亞洲。非洲和歐洲則是劍齒虎和洞穴獅的天下。另一個分支,就是真貓科,以獅子、老虎、豹子、貓、猞猁等為代表,物種豐富且形態正常,它們絕大多數處於偽貓科的威脅之下,如同如今非洲草原上的鬣狗一般,有食腐動物的特性,當然,其中也有個別巨大化的種類,如美洲擬獅、洞穴獅等,體型巨大,並不懼劍齒虎的威脅。
  • 亞洲獅從分布廣泛到極危保護動物,是何原因造成的?孟加拉虎嗎?
    導讀:亞洲獅從分布廣泛到極危保護動物,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孟加拉虎嗎?很多人認為獅子只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一帶,除此之外世界上的獅子都生活在動物園或者馬戲團裡面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其實在亞洲的南部,除了生活著孟加拉虎,也生活著一個獅子的亞種,那就是非洲獅,非洲獅現今只生活在印度一帶,但是往前追溯的話,它們的分布地域十分廣泛,佔據了大半部分的西南亞。目前也在存活的亞洲獅數量很少,只有幾百隻,已經被列為極危保護動物了。
  • 獅子的亞種分化:兩亞種六進化支,洞獅不是現代獅的亞種
    中非獅(查德)此時的北非獅,卻趁著冰盛期紅海海平面低,踏著陸橋進入了亞洲。它們未能在中東和波斯站穩腳跟,最後在印度安了家,這些獅子就是今天吉爾公園的亞洲獅的祖先。這是現代獅的第二次擴張,距今2.1萬年前,有鬃獅才首次進入亞洲。
  • 闢謠獅子亞種認識誤區:亞洲獅無效,洞獅不是現代獅亞種
    然而對獅子亞種有所了解的朋友就很少了,有人說獅子有十幾個亞種,也有人說只有非洲獅和亞洲獅之別,誰說的對?史前巨大的洞獅和北美獅(擬獅)這些無鬃獅類,有人說它們是現代獅的亞種,也有人說它們和獅、虎、豹一樣都是豹屬獨立物種,誰說的對?
  • 動物知識科普,小編帶你了解洞獅
    它起源於一種早更新世生活在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化石獅。到了距今50萬年前,化石獅已廣布於非洲大陸的東部和南部,有化石記錄顯示,其中一些成員開始「走出非洲」並獨立演化。洞獅的適應力是如此之強,在距今30萬到10萬年期間,洞獅的足跡就遍布了歐洲北部和中部的草原、苔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區。
  • 洞獅有多厲害?它以一己之力,阻止了老虎大量南遷?
    現代獅起源於140萬年前的東非和北非,它們在非洲也迅速壯大,很快非洲的對獅子的環境容納量就達到飽和狀態,於是大約在2萬多年前,獅子們經由北非逐漸擴散至南歐、亞洲部分地區。 從老虎擴散和獅子擴散的方向及時間節點來看,它們在中亞、西亞以及印度次大陸一帶存在大量棲息地重合的情況,說明在全新世期間,老虎與獅子曾同在一片生境中待過。
  • 恐貓、洞獅擬獅、劍齒虎,史前貓科動物你了解多少?
    貓科動物進化簡譜貓科動物最早可以追溯到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後來貓形類在演化的過程中分化成了數個分支,後來古貓類在演化的過程中又分成了三個分支,分別是:恐貓類、真劍齒虎類和真貓類,其中前兩個在第四紀冰河期時相繼滅絕了,只有真貓類倖存了下來,並最終演化成豹族、貓族兩個大類群,也就是後來的豹亞科與貓亞科的前身。
  • 爐石傳說全新牌面!世界冠軍獅醬成化妝品品牌代言人
    不得了不得了,爐石傳說職業選手竟然已經能和電競圈頂流一樣接廣告了!她就是在去年嘉年華上奪冠的獅醬——Liooon。 拿LOL來說,EDG、IG等戰隊選手,都曾經或多或少拍過廣告,不過更多的是電競設備廣告,像廠長以前拍的洗髮水廣告也算是別具一格了。
  • 殘暴獅的祖先是原始獅?重半噸敢獵殺1噸重的野牛,還不懼短面熊
    與現代的獅子不同的是,殘暴獅一般喜歡生活在巖洞中或巖石的縫隙間,然後鋪上一些乾草或樹葉,藉此來躲避冰冷的天氣。殘暴獅的分類一直以來頗受爭議,歐洲學者普遍認為殘暴獅是獅子的一個亞種,但是美國學者認為殘暴獅屬於豹屬的一個獨立種群。更有人發文指出,殘暴獅根本就不是獅子,它和美洲豹的關係更近。
  • 極其罕見的白色美洲獅
    基因帶來的顏色反常現象在野生貓科動物中比較常見,比如白化病和白變病,但在美洲獅中卻幾乎沒有出現過。這是一種成功的捕食者,其棲息地從加拿大一直延伸到智利,是南北分布範圍最大的野生貓科動物。而患有白化病的美洲獅也只有兩例,也就是動物自身無法產生任何色素,因此眼睛是粉色的。Hunter告訴我們,一隻在動物園,另一隻是野生的,在美國西部被獵人追趕到了樹上;在巴西之外,人們只發現了一隻白變的美洲獅:一張網上照片,攝於未知的動物園。  「有生之年,我可能見不到其他的白色美洲獅了,」他說。
  • 消失的史前猛獸——洞獅,史上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
    洞獅起源於一種早更新世生活在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化石獅。洞獅的適應力是如此之強,在距今30萬~10萬年期間,洞獅的足跡就遍布了歐洲北部和中部的草原、苔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區。不過很明顯,它們不太適應密集的森林或較深的雪原。
  • 北極圈發現殘暴獅,長4米重半噸,獵野牛暴打刃齒虎,不懼短面熊
    與現代的獅子不同的是,殘暴獅一般喜歡生活在巖洞中或巖石的縫隙間,然後鋪上一些乾草或樹葉,藉此來躲避冰冷的天氣。殘暴獅的分類一直以來頗受爭議,歐洲學者普遍認為殘暴獅是獅子的一個亞種,但是美國學者認為殘暴獅屬於豹屬的一個獨立種群。
  • 中國女選手獅醬勇奪爐石傳說總冠軍
    VKLiooon(獅醬)獲得的這個冠軍創造了2個爐石傳說屆頂級的紀錄。她是第一個在暴雪嘉年華奪得個人賽冠軍的國服選手,也是爐石電競史上首位奪冠的女選手。在歷年的比賽中,電競比賽往往都是男性選手的天下。獅醬這次的成功也是向全世界證明了一件事情:電子競技無性別之分!
  • 挽救滅絕命運 專家歷史首次為亞洲獅進行人工受孕
    挽救滅絕命運 專家歷史首次為亞洲獅進行人工受孕 (1/4) "← →"翻頁
  • 《精靈寶可夢》圖鑑667:長大會被趕出群體獨自生活——小獅獅
    小夥伴們好呀,本篇我們要介紹的寶可夢就是小獅獅啦,雖然說是原型來自於獅子的寶可夢,但是在小二看來小獅獅的外表其實長得更像是,,猴子(去掉耳朵),而小獅獅是典型的沒有性別差異但是進化後會有性別差異,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它是怎樣的一隻寶可夢吧。
  • 是老虎阻止了獅子往亞洲內陸擴展?
    獅、虎的起源現代貓科動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它們都是由古食肉動物中的貓形類發展而來。貓形類有數個分支:古劍齒虎類、偽劍齒虎類、古獵豹和古貓類,其中前面兩者在第三紀的前後相繼滅絕了,而古獵豹則演化出了現代的獵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