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志亮:最美護河員的「治水經」

2021-01-13 溫州日報甌網

溫州日報記者 張琳

今年4月,在長江經濟帶建設最美河流湖泊勞動和技能競賽中,平陽縣昆陽鎮瑞平塘河鎮級河長洪志亮脫穎而出,被授予「長江經濟帶最美護河(湖)員」。

自擔任鎮級河長以來,洪志亮帶領轄區各級河長成功摘掉了瑞平塘河「黑臭河」「垃圾河」的帽子。這位最美護河員是如何煉成的?有著怎樣的治水「秘籍」?

拆違建、查偷排、清河道 治水「三步走」

瑞平塘河,是平陽人的母親河。曾幾何時,塘河生態遭受嚴重破壞,河水富營養化、水生植物肆虐生長,生活垃圾遍布、水質黑臭,母親河變成了黑臭河。

2017年,洪志亮擔任河長後,將治水工作分成三步走,成功摘掉「黑臭河」帽子。

第一步,高標準建立水岸同治管理辦法。持續對岸邊村莊畜禽養殖、涉河違建等進行高壓管理,杜絕反彈回潮。2019上半年,共拆除岸邊違章建築120多處,一萬多平方米,拆除蝦簍720處、生死門橋32處。

第二步,嚴要求打擊非法企業汙水排放。部門聯合打擊取締非法沿河小電鍍、小爛板、廢塑料洗滌等非法涉水企業10餘家。同時,開展瑞平塘河沿線汙水、雨水排摸工作,所有汙水排放口完成封堵,93個雨水口均已樹立標識標牌進行管理。

第三步,建立瑞平塘河輪疏機制。近兩年來,瑞平塘河治理分段清淤,2018年投入560萬完成北門閘-鳴山河段的河道清淤,使得這條咽喉航道逐漸恢復往日清潔,近兩年共完成清淤28.5公裡,51萬方。

完善長效機制

讓河道「長治常美」

瑞平塘河摘掉「黑臭河」帽子,恢復了「孤島白鷺,柳岸芳汀」形象後,展開主題河、景觀河建設的創新探索,成功躋身全國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2018年,瑞平塘河(鳳湖段)被評為「溫州市十大美麗河湖」。

洪志亮說,作為瑞平塘河河長,他身上的擔子遠不止此,為了確保河道整治成效不反彈,實現「長治常美」,他時刻敲響護河警鐘。嚴格履行鎮級河長職責,以身作則抓好責任落實,每月至少巡河5次並做好巡河記錄、寫好巡河日記,制定「一河一策」方案,因地制宜對相應河道採取治理工作。

以水質指標數值為導向,倒逼職能部門落實責任。近一年來,瑞平塘河水質始終保持在四類水及以上。

洪志亮建立了「河長巡查日」、「黨員活動日」、「周四打撈日」、「雙十活動」等機制,不斷完善「河長-督察長-河道警長」工作機制,定期召開河長會議、設立投訴受理、每周督查指導等制度,切實以制度保障各項工作抓好落實。

相關焦點

  • 東湖鎮中心小學用童謠唱響治水好聲音 自編自創200首「治水童謠」
    東湖鎮中心小學用童謠唱響治水好聲音 自編自創200首「治水童謠」 2015-10-12 08:58:50來源:紹興日報作者:王勤   最近,在紹興高新區東湖鎮中心小學,動聽的童謠不時會在校園裡響起,在孩子間傳誦。
  • 有擔當的護河隊長——記泉州最美河道專管員林志發
    在「全民治水、合力治水」氛圍中,福建省泉州市湧現一大批優秀的護河人士,他們愛河、巡河、護河,在平凡崗位做出不平凡事跡,2020年泉州市 「最美河道專管員」評選中,初步入選的21位優秀的河道專管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僑鄉江門的5個治水「關鍵詞」
    關鍵詞5  全民共治  形成「開門治水、人人參與」氛圍  沿著沙坪河走,不遠處便是幾座聯排灰瓦小房子,白色的外牆上寫著「治水鶴山興水惠民」,這是全省首個縣級治水主題展廳——鶴山市治水教育展廳。  「治水教育展廳不僅展示了鶴山豐富的治水經驗,也為市民提供了知識科普的平臺。」鶴山市水利局副局長李志良說,「通過打造宣傳教育展廳,提高全民綠色環保意識,營造人人關心、支持、參與治水及保護水資源、保護水環境的濃厚氛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嘉興南湖區跑出全域治水「加速度」
    原標題:南湖區跑出全域治水「加速度」 持之以恆提升水質,南湖區全面發力跑出全域治水「加速度」。記者從區治水辦了解到,1到11月份,全區跨行政區域交接斷面考核「優秀」,市控斷面III類水比例達到90.9%,較去年同期提升45.4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
  • 點讚治水人丨NO.26 龍灣區水利局廖遠三
    多年來,廖遠三在治汙水、防洪水等「五水共治」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憑著踏實鑽研的業務作風、執著刻苦的敬業精神,充分發揮一名基層治水工作者的模範作用。他積極投身於「五水共治」工作,一直奮戰在治汙水、防洪水的第一線,幾年來走遍全區200多條河道,深入開展黑臭河、垃圾河和劣V類水排查摸底,不斷夯實基礎治水資料,針對各條河道牽頭制定計劃,定向補齊短板,在與全區黨員幹部群眾的共同奮鬥努力下,龍灣區作為全市七大重汙染行業整治數量最多、任務最重、難度最大、曾被媒體喻為「黑龍江」河道的地區,成功創成了2016年省級「清三河」達標縣,群眾對治水滿意度大幅提升
  • 尋找浙江「最美護漁衛士」活動結果公示
    近日,由浙江漁場修復振興暨「一打三整治」協調小組辦公室指導,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浙江在線新聞網站、錢江晚報聯合承辦的尋找浙江「最美護漁衛士」系列宣傳活動即將落下帷幕,揭曉結果。  本次活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通過基層推薦、初評篩選、網絡投票、專家定評等環節,擬定丁榮祖等10名同志獲浙江「最美護漁衛士」榮譽稱號,邢政旦等10名同志獲浙江「最美護漁衛士」提名獎。
  • 辛丑牛年將至,農村老人說是「七雞下蛋,八狗護院」說的是啥呢?
    有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七雞下蛋,八狗護院」,說的是啥呢?過去種地靠天收,有許多預測年景的俗語老話,除此之外還一種和新年相關的灶馬頭說年景方法。所謂灶馬頭,就是新年到來之際,貼在農村土灶附近類似於掛曆的一張畫紙,人們用來供奉灶王爺,上面不但有灶王爺畫像,而且記有日期以及生活中一些禁忌。根據它,人們會得出幾牛治水、幾牛耕田等說年景方法。
  • 「綠水青山大聯動」暨「有禮衢州公眾護水活動」在柯城信安湖畔啟動
    9月4日上午,杭州亞運會倒計時二周年——「綠水青山大聯動」暨「有禮衢州公眾護水活動」在衢州市柯城區信安湖畔舉行,衢州市、柯城區及相關部門領導共同啟動「衢州公眾護水平臺」。活動上,工作人員在「衢州公眾護水平臺」發布石樑溪、廟源溪、信安湖巡河任務,各地市、區各地公眾護水藍馬甲巡河志願者隊伍根據指令開展巡河。活動還舉行了「智慧河長」(無人船)出徵儀式。
  • 青回顧丨最美宣講、護校安園、防疫指導……這是青春最美的四月天~
    蕭山共青團   青年,讓城市更年輕   蕭山共青團推出「青回顧」專欄   回顧基層團組織的近期工作   記錄蕭然青年的足跡   展示蕭然青年的風採   義橋鎮團委開展「最美逆行者   義橋鎮團委開展「最美逆行者」宣講活動,邀請我區支援湖北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也是義橋實驗學校2003屆畢業的校友華立飛同志,向學校師生介紹了她此次支援湖北,奮戰救護一線的親身感受,並且鼓勵在校的學弟學妹要珍惜時光,勤奮好學
  • 《最美中國 大有可觀》開啟人文之旅 記錄塔吉克族少年的護邊夢
    由優酷和大疆傳媒聯合出品、上汽大眾途觀L冠名的《最美中國大有可觀》第三季正在優酷熱播,前4期為觀眾展現了首航敦煌光熱電站、極地科考船雪龍2號等多個中國超級工程。頗為有趣的是,首航敦煌光熱電站、貴州平塘特大橋兩項超級工程竟然在外網走紅了。
  • 【最美家力量】佘羅燈家庭:你守小家,我護大家
    【最美家力量】佘羅燈家庭:你守小家,我護大家 2021-01-08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農說,今年的天氣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啥意思?
    雖然說如今農民都直接觀看天氣預報來預知天氣,但是很多農村的老人還是喜歡用這些農村的俗語來預測未來的天氣變化,預測一下這一年莊稼的收成如何,雖說這些俗語說的不一定特別的準,但是說的也是八九不離十,最近常聽村裡的老農說今年的天氣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到底說的是啥?今年的天氣是好是壞呢?
  • 彌勒:張衝、熊慶來與竹園治水
    楊崢振臂一呼,召集了一批有識之士開展治水工作,他們先拆除了河道中各家各戶修建的堰壩,再組織起群眾來,採用清淤、加固岸堤等辦法,終於「馴服」了這條「水魔」,讓它老老實實地為竹園人服務
  • 發現光明最美治水景觀丨張屋舊村屋前塘: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本期《發現光明治水美景》記者來到祥麟公園,與中交一航局巡河員劉金奇、王亮一起,了解張屋舊村屋前塘治理的背後故事。清澈的水塘。
  • 臺南市花253億治水照淹 被批「錢是都丟水裡了嗎」
    人民網8月1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南市長賴清德最自豪的治水建設,經不起海棠颱風考驗!海棠造成臺南多處積淹水,尤其,「明星」淹水區域仁德、永康、安南區多處路段淪為水鄉澤國,市民怨聲載道,對照市府強調治水有效,但住在安南區安中路的居民逢雨必淹,「治水預算是都丟到水裡嗎?」
  • 讓綠色成為拉薩經開區發展「最美底色」
    拉薩經開區河畔公園全景圖。圖/記者 陳福軍  拉薩的深秋漸有寒意,位於拉薩經開區的河畔公園因其絢爛的秋景成了人們流連忘返的休閒地。近年來,拉薩經開區圍繞拉薩市「青山擁南北、碧水灌東西,綠脈系名城、林卡綴家園」的城市景觀特色,深入實施「綠色圍城」工程,圍繞「園區生態化、道路園林化、企業公園化」的目標定位,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讓綠色成為拉薩經開區發展「最美底色」。
  • 莆田秀嶼區:源頭上管控 網格化治水
    蔡晃指出,落實河長制,治理水問題,功在當代,利及千秋,要切實把河道治好、管好、護好,常態巡查管好水,常態治理治好水,常態執法護好水,常態提升用好水,同時保障知責履責、督查考評和宣傳引導「三到位」。  不久前,秀嶼區環保局在巡查過程中,發現某養殖企業通過滲坑非法排放汙染物,未經法定排放口,將汙水直接排入土壤,造成汙染,經初步查實後,移交給秀嶼區公安分局,目前該案件正在審理當中。去年以來,秀嶼區公安分局已受理3起此類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