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需要三分鐘,但是您會知道:
一、心臟問題是猝死的主要原因。
二、猝死可以預防嗎?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容易猝死?
三、猝死之前有什麼症狀?
猝死一直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畢竟,跟生死有關的問題都值得探討。
最近很多年輕人都發生了猝死,人們比以前更關注生命了。
無論是從25歲的巴啦啦小魔仙的女主角猝死,還是之後的時尚網紅博主在飛機上心臟驟停,猝死的事件頻發,好像離我們的身邊並不遙遠。
而且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類似的事件發生,把我們從緊張的生活氛圍當中拉回到現實。
但是猝死事件這麼多,我們離猝死有多遠呢?
一、心臟問題是猝死的主要原因。
可能你一定聽過類似的事情,平常看起來身體非常健康的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出乎意料地離我們而去了。
但是猝死真的沒有徵兆嗎?往往很多症狀都會被大家所忽視,比如胸前區疼痛,呼吸困難,眼前發黑。
猝死的發生一般都是非常突然的,而且可以導致患者死亡是一種非常嚴重和危險的疾病。
那麼每年猝死的人多嗎?其實猝死的人數到底有多少,目前統計研究並不全面,也沒有具體數字,不過我們可以看一下相關信息。
在諸多猝死原因中,最主要的就是心源性猝死,研究表明猝死的80%都是由於心臟的問題導致的。
那每年心源性猝死有多少人呢?
根據統計學結果顯示,每年因為心臟問題而猝死的人數已經達到了54.4萬人。
相當於每分鐘都有一個人因為心臟的問題導致猝死。
以前人們經常關注白血病和交通事故,但實際上,在我們國家因為猝死而失去生命的人,要比這類原因死亡的人高很多。
當然這裡說的還只是心源性猝死,而實際上猝死的人數會更多,因為猝死的原因何止心源性猝死一種。
二、猝死可以預防嗎?
根據目前的研究報告,猝死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兩種:
1.情緒激動25.66%。
2.勞累24.53%。
看到這裡你可能已經明白了,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而且工作量也很繁重,所以很多都有勞累和情緒激動的問題。
如果再碰上底子比較差,心臟確實有疾病,那麼很容易出現猝死風險。
猝死真正恐怖的是搶救成功的概率不高,有研究顯示不到1%的患者可以搶救過來,而且及時搶救過來,也可能因為長期缺氧,大腦部分死亡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那麼,猝死可以預防嗎?
無非就是擺脫以上兩個重要的因素:情緒激動和勞累。
至於該怎麼做,才能不情緒激動不勞累,那可就見仁見智了,但毫無疑問,重點就是保持良好心態和拒絕加班熬夜。
三、猝死之前有什麼症狀?
有的時候猝死並不是毫無徵兆,一些小的問題有可能釀成大的後果。
猝死之前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呢?我們看一下。
1.心前區疼痛。
可以說心前區的疼痛是最常見的問題了,很多人在體力活動和情緒的激動,就會感覺到心前區不舒服,這個時候一定要警惕。
2.心慌胸悶。
如果你從來不知道心慌是什麼,那麼很恭喜你,你的心臟可能還很健康,因為心慌的感覺只要體驗過一次就不會忘記。
3.吃藥沒有效果。
這一條,說的是知道自己心臟有問題的人,以前吃藥可以緩解,但是慢慢地就不好使了,這可能是一個嚴重的信號。
4.頭暈和暈倒。
很多時候頭暈的意義可能比心前區不適要大,因為心臟不舒服,往往能得到人們的重視,而頭暈很容易被人忽略。等到頭暈嚴重出現猝死的時候,什麼都晚了。
為什麼猝死總發生在年輕人身邊?
其實並不是年輕人不行,而是大家所面對的壓力和事實問題太多太嚴重。
在這麼大的壓力下,很多人即使出現了身體不適的問題,也會咬牙挺著,覺得挺一挺就過去了。
無論是情緒激動還是熬夜勞累,對身體的損傷不言而喻。
所以還是放下手機,快點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