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運動發展史:勾拳通常配合直拳或擺拳組成組合拳進攻
直拳、勾拳
直拳可分為前手直拳和後手直拳。前手直拳也叫刺拳,主要是試探對手、擾亂對手防衛,同時控制雙方的距離,為後手拳攻擊準備。也可分為右直拳和左直拳,左直拳是拳擊中所有其他擊拳的基礎,能正確地運用左直拳是一個有良好技術素質的拳手的特徵右直拳是拳擊運動中採用的重拳之一。右直拳適合於遠距離的攻擊,但一般使用機會少。勾拳是一種中、近距離的擊打拳法,勾拳通常配合直拳或擺拳組成組合拳進攻。
分上勾拳和平勾拳:上勾拳既可發短拳也可髮長拳。髮長拳時手臂幾乎伸直,上、前臂夾角大於90度;平勾拳分左平勾拳和右平勾拳,由實戰姿勢開始,先將肘提起與肩平,肘部約成80度角利用身體腰、肩部突然轉動的力量,上體向右方轉,但不超過90度。
劇拳、擺拳
刺拳屬手直拳類型,是一種試探性拳法,以左刺拳為多。拳走的路線比直拳短,拳的力量較輕,能起試探對手的作用,並配合其他拳法以連續進攻。擺拳是從側面襲擊對手的有力拳法。由於從側面擊打,身體向相反方向移動,起到分散對手注意力的作用。但擺拳走的路線較長,容易被對手發現,而且因力量大,一旦擊空容易失去平衡。擺拳速度比直拳慢,開始時一般不做的引拳。擺拳可分為左擺拳和右擺拳。
柔道
柔道誕生於日本,在日語中的意思是紳士道」,為日本人民所喜愛。它在日本開展得極其廣泛,因此日本素有「柔道之國」的稱號。柔道是日本武術中特有的種,是由柔術演變發展而來的。它有悠久的歷史,從日本戰國時期到德川時代(公元15世紀至16世紀),一直把柔道稱為柔術或體術。柔道是兩人在專門的場地上進行的徒手較量。較量時兩人均可用投技和寢技等技術,不可擊打對方,不可用頭、肘、膝頂撞對方,不可抓對方頭髮及下部,雙方要絕對服從裁判的判罰。
比賽時,兩人徒手、赤足,以把對方摔倒在墊子上,或使對手的背著墊達30秒鐘者為勝。也可拿住對方肘關節,或絞住對方的頸部,迫使對方認輸。在練習和比賽柔道時,必須穿柔道衣進行。柔道衣分為上衣、下衣(褲子)、腰帶。上衣的長度要求遮蓋住臀部,袖子長度要求稍微超過前臂的中部,袖口和前臂最粗的部位有5釐米以上的空 隙。下衣的長度要求稍微超過小腿的中部,褲腿和小腿最粗的部位必須有7釐米以上的空隙。腰帶,為了防止上衣散開,要打結束緊。結的兩端須餘有15釐米的長度。
摔跤
摔跤是兩人之間相互徒手接觸身體,併力求把對方摔倒的一項對抗性很強的竟技運動項目。摔跤是一種力量和技巧、膽量和智慧的較量。
由式持跤、古典式摔跤
自由式摔跤又稱自由式角力。始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歐美國家。比賽時可以手足並用,可以抱頭、頸、軀幹、上下肢、纏腿、勾足、挑腿等,但不許抓衣服,不許使用反關節和窒息動作。將對手摔倒後使其雙肩觸及墊子者為勝,如在規定的時間內未出現這種情況,則按兩個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古典式摔跤又稱古典式角力。
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盛行摔跤,後國際奧委會認為法國摔跤就是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的摔跤,故將法國摔跤命名為希臘羅馬式摔跤比賽時不許抓衣服,不準用手和腿進攻對方的下肢,只許用手臂抱頭、頸、軀幹和上肢。將對方摔倒後使其雙肩觸及墊子者為勝,如在規定的時間內未出現這種情況,則按兩個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