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出版家、文化學者沈昌文睡夢中安詳離世——「破老頭」再見

2021-01-11 lyty530

沈公走了,年享90歲,算是高齡,說是夢中安詳離世,走得很安詳。

不知這位自稱「破老頭」、「知道分子」、「不良老年」的「老頑童」臨走時做了什麼美夢,有沒有像放電影一樣把他的一生播放一遍。

頑劣人生

小時候家境貧窮,但他上的卻是貴族式的好學校;年輕時,最初報考上海的三聯書店未果,偽造學歷考中了上海人民出版社卻被代招到北京的人民出版社,而三聯書店當時被併入人民出版社,若干年後,他當上了三聯書店的總經理;臨近退休時,上頭雖先打過招呼,卻無具體時間,以至於有了這樣戲劇化的場面———「1996年1月1日早上九點鐘,三聯書店的一個人事幹事給他打了一個電話,說「你已經在昨天下午五點退休了」。

作為一個生活在北京60多年的老上海人,沈公說話時經常會既帶著北京味道的兒化又帶著濃重的上海口音,還會時常蹦出幾個上海詞,像極了他生活20年的上海和63年的北京。

在《魯豫有約》中他講述了他的「頑劣人生」:

有這樣一位可愛的老人,他平常出門,所帶的裝備就像一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騎一輛永久牌自行車、背一個藍色雙肩包、胸前掛一個MP3、兜裡揣一個PDA。他以文會友,引領讀書兼容並蓄;他豁達樂觀,誠懇中不乏雅痞風致;他激情似火,晚年依舊享盡生活百味。

20個字的一生

沈公生前用20個字概括了他的一生:「吃喝玩樂」、「談情說愛」、「貪汙盜竊」、「出賣情報」、坐以待「幣」。

「吃喝玩樂」隨著年齡增長,外加早年動過手術,沈公不得不放棄永久牌自行車,而是坐地鐵四處溜達。

隨身所帶的MP3裡依然是鄧麗君、蔡琴和卡朋特等人的曲目;

PDA裡面記的都是北京好吃的飯館地址和電話,無論是最地道的,還是最怪的都能找出來。

「談情說愛」用沈公自己的話說:「除了自己到處吃,跟作家、文人談情說愛也不錯。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要談情說愛嘛」

這裡所說的「談情說愛」,無非就是跟圈內圈外的朋友交談聊天,談事情促交情,說說愛好。是一種雅致的活動,往往只有非常坦蕩的人,才能用這種頑皮的方式來表達。

「貪汙盜竊」沈公表示,做文化活動的人,盜竊有形資產很難,但盜竊無形資產則比較容易。

比如你跟別人聊天,就問他最近忙什麼,然後挑逗他說一下這件事的心得體會,等他把心得說出來了,其中的觀念、意境就可據為己有了。

著文化人就是不一般啊,「貪汙」的是不別人的知識,「盜竊」的是別人的思想,這種自嘲式的自我形容方式,也充分體現了一個文化老頭的處事之道。

「出賣情報」就是利用手中的資源,看交情的深淺幫助別人,順便收到免費吃喝的恩惠。這麼頑皮的老人不是「破老頭」是什麼?

坐以待「幣」沈公這樣解釋:「等你出了書後,就坐著等數人民幣。因為前面幹了16個字的「壞事」,所以最後四個字不一定有好結果,於是坐以待斃了;如果不想完蛋,就把『斃』改成『幣』。」

這20個字淋漓盡致地道出了一個「不良文化老頭」熱愛生活、用心工作的獨特方式,展現了一個天真、狡猾、機智、幽默、隨心所欲的沈公形象。

三聯書店和《讀書》

上世紀80年代,文化圈流傳著一句話:可以不讀書,但不可以不讀《讀書》。

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沈公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兼《讀書》雜誌主編。

在三聯書店當家時,只有領導給的三四萬塊錢。經濟窘迫時,他向一企業家請求幫助,對方臨走時丟下一句話「我們這個公司,1000萬元以下的事情是不做的」,嚇得他再也不敢找人家了。

為了搞好三聯書店,他想到港臺等境外的文化資源,於是出了房龍(美國通俗歷史學家)的《寬容》,很轟動;又出了金庸的武俠小說、蔡志忠漫畫等;又如,他認為,不拘一格、放棄成見,才能讓新見呈現,正是這種「大無」的思想辦出了《讀書》雜誌的「大有」,有極大的胸懷,有極大的彈性……

《讀書》在他的長期執掌下,形成了既不乏對學術文化界的前沿思考,又堅持大眾化的輕鬆活潑的獨特風格。也正是由於這個風格,《讀書》籠絡了一批時下中國文化界最忠實的讀者。

《讀書》不僅是一個人的故事,一個行業的故事,而且是一群人的故事,是一個時代的故事。「沈昌文時代」的《讀書》雜誌和三聯書店,無疑是許多國人舉足輕重的精神家園。

解讀沈昌文

滑頭沈公的父親是上海人,母親是寧波人。3歲時,父親就去世了,五六歲開始,他就寄人籬下。他的母親給人當保姆,上海話叫「娘姨」。他跟著母親住別人家,一天到晚學的就是察言觀色。用上海話說,他從小就是個「識相」的人。

很多人說他「滑頭」,但他認為「滑頭」對他的一輩子影響都很大。沈公的「滑頭」,不在於用這個方式去取得利益,而是遇到為難的事知所趨避。

工作後有了收入,談戀愛也方便了起來。有人給他介紹了一位醫生。這位大夫喜歡音樂,他就假裝懂音樂,白天看了關於貝多芬的書,到晚上約會時賣弄。後來下鄉又拼命寫信,這麼就戀愛成功結婚了。

這,就是沈公式「滑頭」。

工作中也很有樂趣後來,他升官了,成了總編輯的秘書,專管社領導的開會、用車安排,因為對領導畢恭畢敬,很得領導賞識。

但也會犯一些小錯誤。當時沈公的領導叫王子言,有一天,領導看見他在筆記本上寫著「王八用車」,被氣壞了,經過批評和詢問才知道,原來是「王子言先生八點鐘要用車」,想要偷懶少些幾個字,沒想到成了罵人的話,只得承認錯誤。

謙虛的知道分子他是北京書界、文化界的信息源,圈裡大小事情會迅速地匯聚到他那兒,又迅速地傳播出去。幾年後,出了一個新詞,叫「知道分子」,他說自己不夠格做知識分子,充其量是個「知道分子」。

退休後,他還發起創辦《萬象》,一直活躍於出版界。

他的職業經歷見證了中國出版業的變遷和發展;他主編的《讀書》雜誌,曾是中國當代知識分子表達聲音的理想空間,書寫了一代人的文化夢想。

作為前《讀書》雜誌主編、三聯書店總經理,沈昌文至今仍是中國出版界和學術界的一面旗幟,知識精英或三教九流都尊稱他為沈公。

#出版人沈昌文去世#

相關焦點

  • 著名出版家沈昌文今晨安詳離世,他說「我的初心在上海」
    圖說:出版家沈昌文今天清晨離世 資料圖著名出版家、文化學者、前三聯書店總經理兼《讀書》雜誌主編沈昌文今天(1月10日)清晨在睡夢中安詳離世,享年90歲。沈昌文1931年9月26日生於上海,畢業於上海私立民治新聞專科學校,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曆任人民出版社校對員、秘書、編輯、主任、副總編輯,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兼《讀書》雜誌主編。主事《讀書》後,沈昌文要廣開言路,達成「通識」,為知識分子創造一個精神家園。他最怕的是不允許各種觀點並存。世界太複雜了,他希望兼容並蓄,才是完滿。
  • 著名出版人沈昌文睡夢中安詳離世享年90歲 沈昌文個人資料
    據澎湃新聞報導,2021年1月10日6時許,著名出版人沈昌文被女兒發現,在睡夢中逝世。  沈昌文1931年9月生於上海。在上海租界工部局所辦的學校受中小學教育。1945年3月因家境困難輟學,開始了6年的銀樓(首飾店)學徒生涯。1949至1951年初在上海私立民治新聞專科學校採訪系學習,,最後取得的學歷是上海民治新聞專科學校採訪系二年級肄業。
  • 著名出版人沈昌文離世,出版界人士紛紛哀悼紀念
    沈昌文 秦穎 攝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銳1月10日晨,著名出版人沈昌文在北京家中去世,享年90歲。他曾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長期執掌著名思想文化評論雜誌《讀書》,並有著作《閣樓人語》《書商的舊夢》《知道》《八十溯往》《最後的晚餐》《也無風雨也無晴》等。消息傳來,出版界人士紛紛哀慟悼念。記者聯繫採訪數位媒體、出版界人士,他們眼中,沈昌文從銀樓小學徒,到出版社校對員,再到編輯部主任、副總編、總經理的傳奇一生,也因他獨具風範的言行而難忘。
  • 著名出版人沈昌文去世,曾長期執掌《讀書》雜誌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從知名出版人俞曉群先生處獲悉,著名出版人、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前總經理沈昌文先生10日晨在北京家中離世,享年90歲。
  • 出版人沈昌文走了,他用一部部書一本本雜誌激蕩幾代人的靈魂
    8年前,著名出版人沈昌文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他最大心願是「無疾而終」,1月10日早晨6時許,他被女兒發現在睡夢中睡去,在安詳中告別了人世,享年90歲。他將最大理想投注到了三聯書店「他的一生太豐富,幾句話很難說清楚。」沈昌文生前多位老友、同事都如此說道。沈昌文浸淫圖書、雜誌出版界50年。
  • 沈昌文:我的夢就四個字——無疾而終
    著名出版人沈昌文於2021年1月10日清晨去世,享年90歲。「今晨六時許,女兒發現,沈公睡去。」沈公生前好友,出版人俞曉群如此告訴媒體。為此,我們採訪了沈昌文的故交、出版人俞曉群。俞曉群與沈昌文有著三十多年的師徒情誼,他們共同經歷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出版業和文化界的輝煌時代。在俞曉群眼裡,沈昌文繼承了上溯至鄒韜奮先生的「三聯精神」:思想先鋒、個性獨立、為大眾說話。此外,沈昌文特別希望知識分子能走出書齋,寫一些通俗易懂的文章。沈昌文的這個信念,為當年的「文化熱」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紀念沈昌文|美術館東街22號:沈公來見「付小姐」
    他的去世,很多女同事其實是非常傷感的,他是一位著名的出版家,之於我們而言更像一位真實的老人,一位家中老人的離去了……」1951年年初,沈昌文考入人民出版社。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家著名的哲學社會科學綜合性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由毛澤東親筆題寫社名。1951—1986年間,三聯書店被併入該社。出版序列號為001的人民出版社,和序列號002的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都遷至朝內大街166號,合在一處辦公。
  • 13歲吉娃娃睡夢中離世 狗老婆帶2女兒親吻道別
    狗爸「寶寶」離世,老婆貝貝帶著女兒親吻道別。香港飼主Karin養了吉娃娃一家四口,日前13歲的狗爸「寶寶」安詳離世,家人決定帶著狗媽「貝貝」和它們生下的2隻女兒,於頭七當日和寶寶親自道別。感人的是,毛孩們輪流「吻別」緊閉雙眼的寶寶,留下最後的溫暖,讓眾人心疼不已。
  • 13歲吉娃娃睡夢中離世,狗媽媽帶2個狗女兒親吻道別
    飼主Karin養了吉娃娃一家四口,日前13歲的狗爸「寶寶」安詳離世 Karin表示,寶寶離世時沒有任何前兆,看起來就像睡著般,似乎不想讓家人看見它走的樣子,怎料她出門上班不到半小時就接獲噩耗
  • 愛貓在睡夢中離世,隔天整理貓砂盆發現遺留心意,主人瞬間淚崩!
    貓咪在睡夢中離開貓咪老了之後會變得越來越愛睡懶覺,它們或許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在睡夢中離世。吳女士的家裡就養了一隻貓咪安莉,它已經十多歲了,身上的毛髮已經變得稀少與粗糙。但它的主人依舊非常愛它,會每天帶著它出去玩耍曬太陽。只是安莉的精神一直都不太好,吃的東西也變得少了起來。主人很是擔心它的身體,卻又無可奈何。
  • 老人臨終前會出現這些怪現象,沒過多久就安詳的離世了!
    這種情況下,一般家裡人看了後,都等著老人安詳地離開人世,準備為老人準備後事了。這時,用任何的藥石已經無力回天了,因為血液已經慢慢不流動了。  外婆去世的那個下午,她的指甲慢慢變成了黑色,黑得發紫的那種,仿佛是手指被什麼東西繫著一樣,沒有過多久,便安詳地去世了。人能夠安詳地離開,也不失為一種福報啊!
  • 著名出版人沈昌文去世,曾執掌《讀書》雜誌多年
    著名出版人沈昌文於今早去世,享年90歲。「今晨六時許,女兒發現,沈公睡去。」沈公生前好友,出版人俞曉群如此告訴媒體。沈昌文生於1931年,上海人。著有《閣樓人語》、《書商的舊夢》、《最後的晚餐》、《知道》《也無風雨也無晴》,譯作有《控訴法西斯》、《列寧對全世界婦女的遺教》、《阿多拉茨基選集》(部分)等。
  • 著名主持人趙忠祥患癌離世,出生和死亡在同一天
    著名主持人趙忠祥1月16日去世,享年78歲。碰巧的是,這一天也是他的生日。趙忠祥生前是一名優秀的男播音主持,他的聲音、語調至今都能讓觀眾耳熟能詳。因為對播音主持的熱愛和執著,他解說的《動物世界》、《人與自然》還有春節聯歡晚會等,陪伴很多人度過了那些難忘的美好時光。
  • 紀念|與沈昌文三十年師徒情誼,俞曉群回憶師傅的幽默豁達與通透
    今日,沈昌文的去世,引發了出版界無數後輩的悼念。我們特地採訪了國內知名出版人俞曉群,追憶傑出出版人沈昌文的塵封往事。沈昌文、俞曉群師徒(俞曉群提供)【他是愛熱鬧的老人】兩人本約定參加2021年上海書展的新書發布會「沈公永遠是我們的師傅!」俞曉群與沈昌文有三十多年的師徒情誼。幾天前,兩人還一起約定,等疫情結束後,要參加2021年的上海書展,發布沈昌文新書《書信集》。「沒想到,這一次的發布會,沈公不能赴約了。」
  • 主人即將離世,最後一次對鸚鵡說「再見」,鸚鵡的反應讓人淚目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大家都非常的喜歡養寵物吧,寵物可以陪伴自己讓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這些寵物也會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是自己的親人一樣,因此如果寵物在生病離世的時候,人們也是感到空落落非常傷心的,那麼在主人離世的時候動物會有什麼表現呢?
  • 農村老頭是「走陰差」,隨時隨地倒頭就睡,陰間會招募陽人兼職?
    駱老頭沒啥本事,卻有一個習慣,讓他遠近聞名,那就是愛睡覺。您可能要吐槽了,這睡覺算哪門子本事啊,如非生活所迫,誰還不能睡他個天昏地暗來。這駱老頭還真就不同,他除了晚上睡,白天也睡。白天睡沒有時間、地點、規律可言,上一秒還像個正常人在田間掄著鋤頭,下一秒突然倒頭就睡得呼聲震天。
  • 用「心」說再見
    離開人間的時候,它乾乾淨淨,從容安詳。 為它舉行葬禮的人,名叫呂駿,是一名寵物殯葬師。 四年前,他了解到,深圳每天有數以百計的寵物離世,然而在這個大城市裡,卻只有一家提供寵物殯葬服務的實體店。他由此萌生了當寵物殯葬師的想法。 當自己的愛寵離世,許多主人都會對寵物遺體的處理感到迷茫,甚至有人選擇就近掩埋或者丟棄遺體。
  • 狗狗向你說再見的5個「舉動」,你準備好它的離世了嗎?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態,狗狗也是一樣的,每隻狗狗都會有老去的一天,那麼如果狗狗離世跟你說再見會有什麼樣的舉動呢?下面的這些舉動你可要注意了,你準備好它的離世了嗎?請好好珍惜你們相處的時光哦。它可能在之前會經常趴著睡覺,但是突然間活力四射,好像以前年輕的時候一樣,總是喜歡跟著主人,會舔舔你,其實這可是是狗狗知道自己快要到那個時候,想要懷念一下與主人以前的舊時光,它這種行為正是表達著自己的不舍和即將離去的時刻。
  • 昨晚我在夢中夢見自己睡覺,那會兒睡的可能就是今晚的覺
    是這樣女朋友還能要麼這讓我想到某張著名照片空中摩託發售!妻子:「你愛我麼?」 丈夫:「我很愛你啊!」 妻子:「我生得很醜陋,你為什麼還會愛我呢?」 丈夫:「不是有句古話嗎,『家婆生得醜,出門不擔憂』。」
  • 紀念|沈昌文:《讀書》雜誌創刊前後
    澎湃新聞記者從出版人俞曉群獲悉,著名出版人沈昌文於今早去世,享年90歲。「今晨六時許,女兒發現,沈公睡去」。俞曉群說。本文選自《知道:沈昌文口述自傳》,謹以此文紀念沈老先生。此文由沈昌文口述,張冠生整理,花城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本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