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牯藏節」鬥牛賽驚險一幕:鬥牛「殺」進人群
鬥牛衝入人群中撞倒一名男子13日,劍河縣巫泥村「牯藏節」舉行的一場鬥牛賽上,一頭鬥牛突然撞向人群,並將一男子撞倒。所幸男子無大礙,僅受驚一場。當日,是劍河縣柳川鎮巫泥村「牯藏節」的日子,當地在一處山窩地舉行了鬥牛賽事,參賽鬥牛有30多頭,吸引了數千群眾裡三層外三層前來觀看。由於鬥牛場地處在一山凹地,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一些村民湊上前來觀看,沒有意識到危險發生。
-
揭秘貴州農村春節鬥牛,為攬獲巨額獎金,壯牛鬥到死亡
再過三天就是農曆豬年春節,關於過年的習俗各地都不一樣,不過在地處我國西南地區的貴州黔東南,至今保持著春節前後舉行鬥牛的習俗。這是農曆臘月二十五,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下江鎮歸江村舉辦的鬥牛民俗活動。
-
【達人實拍】貴州黎平,縱情侗鄉山水間,百裡侗寨踏歌行!
——聯合國官方推薦▲貴州黎平搶鮮看貴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地區,這裡是山地的代表和象徵。而黔東南,恰恰是因為無窮的喀斯特山地延緩了當地文明的步伐,造就了這最後的「淨土」。在一年一度最熱鬧的「侗年」慶典之際,旅遊達人深入黔東南黎平,探尋這片遠離城市喧囂的大自然棲息地,用鏡頭記錄原汁原味的特色侗年和濃鬱的民俗風情。黎平位於貴州省東南部,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貴州首屆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賽八大看點
原標題:貴州首屆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賽八大看點 黔、桂、湘三省侗族兩千餘歌手匯聚從江賽歌喉。梁全康 攝鼓樓侗族大歌。張琪 攝 看點一:三省百支歌隊聚首 兩千餘歌手賽大歌展異彩 11月28日至29日,從江縣第十一屆原生態侗族大歌節的重頭戲——貴州首屆侗族大歌傳承保護發展「百村歌唱大賽」決賽將在從江縣城鼓樓廣場舉行,屆時,貴州、廣西、湖南三省區的100支侗族大歌隊參加,這是侗族歷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侗歌表演賽。
-
侗族大歌——黎平其他風景區
黎平風光信洞暗河又稱巴牢暗河。位於永從鄉管團村腳,距黎平縣城約53公裡,入口在管團寨腳西南約800米處的山根,出口在信洞村左側約20米,河長3公裡。據傳明洪武年間,侗族首領吳勉率眾起義,抗擊明庭。因吳勉經常藏身於此,故名「吳勉洞」,又稱「吳勉石屋」。南泉山「南泉山乃黔省一名山也」,這石古人對此山的定位評價。此山位於貴州省黎平縣城南裡許,石著名的風景勝地。據《黔南識略》、《貴州通志》、《黎平府記》記載何顯示的泉山景物:「南泉山疊嶂叢林,明建三寺於山,遊人絡繹不絕,為最名勝。
-
傳遞雲貴非遺文化 首屆鬥牛狂歡節在北京靜之湖開幕
當天,獨具雲貴民族文化元素的」東方式鬥牛」及新版民族歌舞首次登臺亮相。鬥牛是雲貴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所謂鬥牛,以水牛相鬥,並非戲牛取樂,而是以鬥牛的方式,展示苗家敬牛愛牛拜牛的特性。如史記所言,蚩尤有角,牛首人身。遠古之時,苗族早就是一個崇拜牛的民族了,苗家在對壯碩、威武、雄悍的鬥牛的喜愛中,展示了一種獨特美感。鬥牛的表演驚心動魄,扣人心弦。
-
鬥牛前給牛餵酒「加戰力」,貴州男子被牛瘋狂撞踩致死
本月7日,在貴州劍河縣舉辦的一場鬥牛活動中,一名男子被牛撞傷後不治身亡,而該名男子正是這頭牛的主人。據目擊者稱,牛的主人為了能夠讓牛更有「戰鬥力」,在牛上場之前給牛喝了酒,但是在鬥牛過程中,該牛失控衝撞了牛的主人。北青報記者調查了解到,鬥牛活動在當地已經盛行多年,也曾多次發生過在鬥牛過程中導致牛傷人的事情,當地鬥牛協會工作人員表示,會進一步採取措施,呼籲鬥牛比賽的組織者注意鬥牛比賽安全。
-
鬥牛前給牛餵酒 貴州一男子被自家牛撞踩致死
本月7日,在貴州劍河縣舉辦的一場鬥牛活動中,一名男子被牛撞傷後不治身亡,而該名男子正是這頭牛的主人。據目擊者稱,牛的主人為了能夠讓牛更有「戰鬥力」,在牛上場之前給牛喝了酒,但是在鬥牛過程中,該牛失控衝撞了牛的主人。
-
貴州黎平:暖風吹得杜鵑開 錯把秋天當春天
圖為11月18日,黎平城郊山上杜鵑花開。(圖/韋方龍)圖為11月18日,黎平城郊山上杜鵑花開。(圖/韋方龍)圖為11月18日,黎平城郊山上杜鵑花開。(圖/韋方龍)圖為11月18日,黎平城郊山上杜鵑花開。(圖/韋方龍)中國天氣網訊 連日來,貴州黎平持續晴暖天氣,最高氣溫超20℃以上。杜鵑花本是早春時節開放的花,在貴州省黎平縣郊區山中杜鵑樹開滿了紅色的小花,看著這提前綻放的杜鵑花,讓人恍惚間感覺似乎到了春的季節。圖為11月18日,黎平城郊山上杜鵑花開。
-
貴州榕江苗侗同胞觀鬥牛度「吃新節」 場面壯觀 (1/6)
貴州榕江苗侗同胞觀鬥牛度「吃新節」 場面壯觀 (1/6) "← →"翻頁
-
侗族鬥牛節,是團聚、幸福和慶祝豐收的節日,鬥牛是一種精神
「鬥牛節」是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侗家喜歡鬥牛,村村寨寨都飼養著善鬥的「水牛王」。雖然同是兩牛相鬥,但南北侗鄉禮儀各異,這些不同的儀式都留下了古代徵戰的遺蹟。「鬥牛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二月或八月裡逢「亥」的日子裡舉行。節前,各自約好對手,作好鬥牛的準備。
-
中國村莊之侗族鬥牛節
中國村莊之侗族鬥牛節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4月02日 13:59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鬥牛節」是侗族的傳統節日
-
鬥牛資訊簡介,只為純粹的鬥牛
鬥牛資訊,只為純粹的鬥牛!前言當今世界上有兩種鬥牛,一種是以西班牙鬥牛為代表的西方鬥牛,另外一種是以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為代表的東方鬥牛。東方鬥牛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它源於苗族遠古時期,在歷史上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歲月。
-
貴州三個州市:畢節、銅仁、黔東南的代表性景點,你最看好哪個?
說到貴州,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充滿著神秘,的確,貴州有著太多的神秘文化,不過,也正是這些文化讓貴州變得與眾不同,所以,越來越多的遊客都想到貴州去看看,而到貴州去看看,如果事先沒有準備的話,即使到了貴州,也不知道該看什麼。
-
美麗苗族蘆笙舞,其起源與苗族傳統鬥牛活動密不可分
蘆笙舞是我國南方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最喜愛、分布最廣泛的一種民間舞蹈。在黔湘桂交界的苗族、侗族聚居區最為流行,如貴州凱裡舟溪是苗族蘆笙舞傳承氣氛最濃烈的地方。舟溪鎮每年農曆正月十六至二十都要舉辦國際蘆笙節,吸引著國內外眾多遊客前來參與節日活動。蘆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可以將其分為三種類型: 自娛、競技、禮儀三種類型。
-
貴州黎平:管制!2344箱非法煙花爆竹製品集中銷毀
3月18日,黔東南州黎平縣公安局聯合縣應急管理局、州生態環境局黎平分局等部門,依法集中銷毀了查繳的2344箱非法煙花爆竹製品。副縣長、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黃清元到現場指揮銷毀工作,同時還邀請了群眾代表到場監督。
-
非遺地圖 | 傳承千年藍靛技藝,美麗的侗族姑娘用雙手書寫非遺致富路!
本期非遺傳承匠人:陸彥梅,為「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平臺合作匠人—— 陸彥梅,女,侗族,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侗族藍靛靛染技藝傳承人。
-
念「山字經」種「搖錢樹」 貴州山裡人織就「小康夢」
中新網貴陽4月6日電 題:念「山字經」種「搖錢樹」 貴州山裡人織就「小康夢」 記者 張偉 「現在山綠了,水甜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巖寨村88歲村民楊明德回憶20幾年前植樹造林一幕仍感慨萬千,「這裡之前是一片荒山,荒草灌木叢生。」 早在1986年85歲的侗族老人龍賢昭便有意識的帶領村民植樹造林。「不說親自帶領他們去幹,最起碼可以為他們出出主意,想想辦法,讓家鄉早日甩掉貧困的帽子。」龍賢昭如是說,而開林場、搞養殖便是一項好主意。
-
不亞於西班牙有鬥牛節的中國侗族「鬥牛節」
侗族不僅有享譽世界風雨橋、侗族鼓樓,侗族大歌,還有與西班牙「鬥牛節」同名的中國侗族「鬥牛節」。但此鬥牛非彼鬥牛,西班牙鬥牛是人與牛鬥,中國侗族鬥牛則是牛與牛鬥;西班牙鬥牛是用大黃牛或大黑牛來鬥,中國侗族鬥牛是水牛來鬥,是明顯差異。
-
貴州黎平:神秘「草苗盟碑」沉睡鼓樓地底300年
貴州黎平:神秘「草苗盟碑」沉睡鼓樓地底300年 【解說】近日,在貴州省黎平縣洪州鎮壘寨村發現一本記載苗族支系草苗人歷史的手抄本——《壘寨寨史》,書中記載,有一塊約束草苗人言行的神秘「草苗盟碑」被塵封在壘寨村鼓樓地底,距今已有300餘年。 壘寨村地處黔、湘、桂三省交界地,是苗族支系草苗人的聚居的村落,也是草苗人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