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三天就是農曆豬年春節,關於過年的習俗各地都不一樣,不過在地處我國西南地區的貴州黔東南,至今保持著春節前後舉行鬥牛的習俗。
這是農曆臘月二十五,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下江鎮歸江村舉辦的鬥牛民俗活動。
這次春節前進行的民俗活動中, 來自貴州本地從江、黎平、榕江、凱裡以及廣西、雲南等省份的46頭牛王展開激烈角逐。
精彩的比賽也吸引了眾多當地群眾觀看,人數多達萬人,比中超聯賽很多球隊的主場人數還多。
據悉,鬥牛是當地苗、侗等少數民族最為喜愛的一項傳統民間活動。
據說,貴州少數民族的鬥牛民俗源于于奴隸社會的搶婚,由於搶婚人與人打仗容易導致受傷甚至是殘疾,慢慢出現了靠水牯牛來打架,打贏了主人可以帶走妻子。
現在鬥牛仍然是當地人的重要生活,除了耕地,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逢年過節用來鬥牛,增添娛樂氣氛。
贏得鬥牛比賽的關鍵是挑選牛,當地有經驗的老人可以從牛的全身、前身、後身、四膊、四腳、蹄爪、皮毛、牛旋、頭、眼、角、鼻、尾巴等幾十個部位仔細觀察,挑選出善鬥的牛,好好餵養,以備參賽。
除了給春節增添娛樂氛圍,鬥牛比賽豐厚的獎金也非常具有吸引了,冠軍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不少牛更是為了獎金,戰鬥到死亡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