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譚小鴨讀書筆記

2021-01-08 譚小鴨2020

《少有人走的路》(副標題: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專家M斯科特派克,他說所謂的心理治療,其實就是「鼓勵說真話的遊戲」。人類有潛在的欲望和憤怒(潛意識)是自然而然的事,本身並不構成問題。只有當意識不願意面對這種情形,不願意承受處理消極情感造成的痛苦,寧可對其視而不見(甚至加以摒棄和排斥)阻礙心智成熟時,才導致了心理疾病的產生。

派克指出,人生就是一段心智逐漸走向成熟的旅程。書的開篇提到「人生苦難重重」:人生是一個不斷面向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只有勇敢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我們才會不斷成長、我們的心智才會不斷成熟——這就好比升級打怪,只有打敗怪物,才能贏得禮物。書中關於潛意識的分析發人深思,我們所謂的意識很有可能只是冰山上露出的那一小塊,潛伏在冰山之下的,才是我們的潛意識——不妨把潛意識假想成是埋藏在地上的廣闊根系,意識則是地面上矮小的枝幹,吸收潛意識供給的養分。

《少有人走的路》內容概要

書的內容主要分為四大部分:自律、愛、成長與信仰、恩典: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自律的過程就是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過程;愛是人們自律的原動力,所有的愛都離不開自律,真正懂得愛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約束,並會以此促進雙方心智的成熟。愛意味著心靈的不斷成長和心智的不斷成熟;信仰對人的心智成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信仰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觀;信仰的形成離不開潛意識的作用(潛意識即作者書中所說的「恩典」),要讓心智成熟,我們需要聆聽潛意識的聲音,讓意識中對自己的認知更接近真實的自己。

關於自律

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完整的自律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所謂自律,是用積極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所謂自律,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承受痛苦,解決問題。

人生的問題和痛苦具有非凡的價值。勇於承擔責任,敢於面對困難,才能夠使心靈變得健康。

自律,從推遲滿足感開始;愛,是自我完滿。墜入愛河,不能自已,皆因自我邊界崩潰;學會放棄,是一個人一生的必修課;心靈力量的不斷積聚,會帶來孤獨感,所有走在最前面走得最遠的人,都會感受到這種孤獨。

不能及時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會像山一樣橫亙在我們心中,阻礙心靈的成長和心智的成熟。

神經官能症VS人格失調症

神經官能症:為自己強加責任;人格失調症:不願承擔原本屬於自己的責任與外界發生矛盾時,神經官能症患者認為錯在自己,人格失調症患者則把錯誤歸咎於旁人神經官能症患者讓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調症患者讓別人活得痛苦只有通過大量的生活體驗,讓心靈充分成長,心智足夠成熟,我們才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定自己和他人應該承擔的責任

關於愛

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願。

自律是人們心靈進化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愛是人們自律的原動力。

愛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愛,意味著心靈的不斷成長和心智的不斷成熟。愛在幫助別人進步和成長的同時,也會拓展自己的心靈,使自我更加成熟。換言之,我們付出的愛,不僅能使他人的心智成熟,同樣也能使自己獲益。

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愛,可以讓自己和他人都獲得成長。

對於某種事物長期的愛,使我們生活在了精神貫注的世界裡。於是,我們的自我界限便開始延伸,延伸到了一定程度後,自我界限就會淡化。而這時,我們的心智便獲得了成熟。隨著愛的進展,自我與世界的區別越來越模糊,最終讓我們與世界融為一體。

人性和神性的結合,也就是「天人合一」。

真正的愛是自由的選擇,真正相愛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只是選擇生活在一起罷了。

想讓別人真正愛你,只有讓自己成為值得愛的人。

培養某種愛好,是自我滋養的有效手段。要學會自尊自愛,就需要自我滋養。

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恰當的爭議、溫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愛是為了努力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表現出來的一種勇氣。

愛最重要的體現形式,就是關注。

父母和孩子都可以從愛的互惠中,感受到成長和進步的力量。

價值創造價值,愛創造愛。

真正的傾聽,意味著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這是愛的具體表現形式。

愛意味著自我界限的拓展,也就是讓自我拓展到陌生領域,再塑造出一個不同的、嶄新的自己,這一過程就是自我完善的過程。

心智的成熟,除了愛和自我完善,除了突破自我界限,還需要自尊自愛。敢於追求獨立自主,本身就是自尊自愛的體現。自尊自愛不僅是接受挑戰的動力,也是勇氣的來源。一個人必須大踏步前進,實現完整的自我,獲得心靈的獨立。尊重自我的個性和願望,敢於冒險進入未知領域,才能夠活得自由自在,使心智不斷成熟,體驗到愛的至高境界。

至高境界的愛,必然是自由狀態下的自主選擇,而不是墨守成規,被動而消極地抗拒心靈的召喚。

要實現自我完善,享受良好的人際關係帶來的快樂,進而使真正的愛成為人生的重心,就必須無所畏懼,敢於做出改變,而不是墨守成規。

動輒與所愛的人發生衝突,多半是以為自己在見識或道德上高人一等。真心愛一個人,就會承認對方是與自己不同的、完全獨立的個體。

所有的愛都離不開自律,真正懂得愛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約束,並會以此促進雙方心智的成熟。

幫助他人的心靈獲得成長,也可以滋養我們的心靈。愛的重要特徵之一在於,愛者和被愛者都不是對方的附屬品。

付出真愛的人,應該永遠把愛的對象視為獨立的個體,永遠尊重對方的獨立和成長。

理想的婚姻之道:婚姻是分工與合作並存的制度,夫妻雙方需要奉獻和關心,為彼此的成長付出努力,理想婚姻的基本目標,是讓雙方同時得到滋養,推動兩顆心的共同成長。雙方都有責任照顧後方營地,都要追求各自的進步,都要攀登實現個人價值的人生巔峰。

愛的本質是拓展自我,而愛的風險之一,就是必須進入未知的領域。我們必須放棄落後的、陳舊的自己,把陳腐過時的認知踩到腳下,拋棄狹隘的人生觀。

我們之所以能夠成長,在於持續的努力;我們之所以能夠付出努力,是因為懂得自尊自愛。對自己的愛使我們願意接受自律,對別人的愛讓我們幫助他們去自我完善。自我完善的愛,是一種典型的進化行為,具有生生不息的特徵。

關於成長與信仰

印度教和佛教的思想家認為:我們對「實體」的認識其實是一種幻覺。

科學是複雜的世界觀。科學是一種以懷疑為基礎的信仰。

科學家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能夠意識到,像其他任何宗教一樣,科學也可能流於教條主義。

佛陀只有在停止主動追尋超升之後,才獲得了超升。

對於別人教給我們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觀念以及一切陳規舊習,採取冷靜和懷疑的態度,才是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

上帝已死,上帝永生。

要讓心智成熟,我們需要聆聽潛意識的聲音,讓意識中對自己的認識更接近真實的自己。

懶惰是一種可怕的消極力量。懶惰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恐懼感。

人們總是覺得新的信息是有威脅的,因為如果新信息屬實,他們就需要做大量的辛苦工作,修改關於現實的地圖。

自我完善意味著接受新的責任,做出新的承諾,發展新的關係,達到新的層次,經受更大的風險。

一個人的心智越是成熟,就越能察覺到自身的懶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懶惰的痕跡。

所謂邪惡,就是為所欲為、橫行霸道式的懶惰。邪惡是運用一切影響力阻止他人心智成熟與自我完善的行為。

關於恩典(註:我的個人理解恩典是指潛意識)

恩典的定義:

它們具有滋養生命、促進心智成熟的作用;它們的具體作用機制要麼仍舊未被人們完全了解,要麼完全不為人知,總之無法用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已知的自然法則來解釋;它們是人類世界中的普遍現象,在不同的人身上均會反覆發生;儘管它們可能或多或少受到意識影響,但它們的根源位於意識和主觀思維之外。自我意識最重要的意義之一,就是認清我們的責任和決策的能力,我們將精神世界的這一部分內容稱之為「意識」。所以,心智的成熟也可界定為「意識的成長」或是「意識的進化」。

我們的潛意識裡蘊含著非凡的知識,潛意識知道的事情永遠比意識多得多。

上帝與我們之間的界面,相當於潛意識和意識之間的界面。簡而言之,我們的潛意識就是上帝——我們內心的上帝。

不妨把潛意識假想成是埋藏在地上的廣闊根系,意識則是地面上矮小的枝幹,吸收潛意識供給的養分。

意識是精神病理學探索的重心,所有的心理疾病,其實是意識出了問題所致。我們之所以生病,正是意識抗拒潛意識的結果——意識患了疾病,潛意識想給它進行治療,意識就會與之發生衝突。

心智成熟的終極目標是天人合一,即個人與上帝應當具有相同程度的認知。

我們的目標不是要變成犧牲自我,最後只剩下潛意識的嬰兒,而是培養更成熟、自覺的自我,進而發展成神性的自我。

心靈的力量不是控制別人的力量,是在意識基礎上做出決定的力量,亦即意識的力量。

找到人生的方向,通常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僅僅依靠投機取巧或頭腦中的靈光閃現,很難達到目標。真正的自知自覺,總是緩慢而漸進的過程。我們踏出任何一步,都須有足夠的耐心,進行細緻的觀察和深刻的自省。我們更應該態度謙虛,腳踏實地。心智的成熟之路,是永不停歇的學習和進步的過程。

敢於為自己承擔責任,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因素。

相關焦點

  • 讀書筆記大全:再見了,可魯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再見了,可魯讀書筆記 2013-08-22 11:54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讀書筆記大全:讀書筆記300字
    讀書筆記大全:讀書筆記300字 2013-08-22 11:43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為什麼心智成熟的旅程,被稱作「少有人走的路」
    今天這篇文章,是「梁言相勸」推送讀書系列文章以來,自己頗費周折的一篇文章,一是心情比較複雜,二是把真正想表達的說清楚比較困難。在過去整整10周的時間裡,我們一起學習了《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的第一部分——自律。在自律、愛、成長和信仰、恩典這四個部分裡,「自律」是最通俗最簡單的。
  • 讀書筆記大全:動物大逃亡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動物大逃亡讀書筆記 2013-08-22 12:05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讀書筆記大全:動物莊園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動物莊園讀書筆記 2013-08-22 12:48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一步一步走完《少有人走的路》:怎樣才能做到自律?
    在讀了《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以後,才認識到自律對我們人生的意義遠沒有這麼簡單。一個有正常心智的人,首先要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人生苦難重重。這個道理越早接受越好。人生的成長就是不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阻礙我們成長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我們對待問題的態度。遇到問題的時候,有兩種處理方式:勇敢地直面問題,我們就會不斷成長,心智逐漸成熟。
  • 了解三個閱讀能力,抓住讀書筆記的本質
    01 閱讀的能力  在古代,在許多東西還需要用竹簡刻,或用羊皮紙抄寫的時候,如果有人能把大段的文章或者其中的段落全部背下來,講給別人聽,那麼這個人一定是一位地位非常顯赫的人。  03讀書筆記的本質  讀書筆記的本質,就是從閱讀的三大能力——學會獨立思考、擁有好奇心、擁有檢索能力——延伸出來的,即在獲得大量信息的過程中,提取其中的精華,並且理解這些內容,之後,讓這些內容能夠被我們更方便地應用和使用
  • 寒假圍爐好讀書,溫儒敏支招!讀書筆記這樣寫
    而指導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是落實管理的重要措施。下面分享幾篇初二學生的讀書筆記,供家長、孩子參考。篇一:《小王子》讀書筆記《小王子》這本書來自學校的圖書館,是陸老師推薦給我們看的,一般陸老師推薦的書都是對我們的成長非常有幫助的,例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居裡夫人》、《綠山牆的安妮》……這些書都給了我們很大的啟蒙,所以一拿到《小王子》,我就迫不及待的翻了幾頁。放學回到家後終於可以開始閱讀《小王子》了,於是我便開始了「《小王子》的閱讀之旅」。
  •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只需掌握3個關鍵詞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是美國的斯科特派克,他畢業於哈佛大學,在心理治療的職業生涯中,治癒了成千上萬的病人,被譽為「我們這個時代傑出的心理醫生」。這本書連續近20年佔據了《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單,堪稱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蹟。
  • 讀書筆記怎麼寫?樣式摘抄大全(技能貼)
    9種讀書筆記,提升閱讀效率】讀書時,內容很精彩,可轉眼就忘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想讀透一本書,筆記是好幫手!①批語式:在原文空白處批註;②摘錄式:摘錄原文重要和精彩處;③提綱式:概括中心內容…世界讀書日快到了,戳圖學習↓↓讓筆記成為高效閱讀的法寶!  【思維導圖,讀書筆記好幫手!】①準備一張白紙,在中心寫下表達書籍中心思想的詞語或概念。
  • 世界讓我遍體鱗傷,但傷口長出的是翅膀 | 讀書筆記
    讀書的時候,總有一些句子直擊人心,發人深省,甚至淚流滿面。我們想做的事,就是一起尋找,一起分享,然後一起記住。所以這是我們共同的抄錄、一本不用擔心會消失的筆記,畢竟讀書不止,我們一直在。壹極度誇張的語言是嫉妒虛偽的社會的反映,而暴力的語言是社會暴行的前驅。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PPT讀書筆記
    多讀法和速度法也許也可以做到有效閱讀,不過並不適合大部分人,只有讀書筆記是適用面最廣的讀書方式。 ▎第一章丨用筆記管理讀書生活當你決心開始記筆記,你讀書的過程便不再隨便,而是充滿目的性和主動性。筆記可以 幫助你真正消化書中信息,使之成為你的一部分幫助你深入理解書中要點,並方便隨時翻閱參考選擇合適的書籍,決定了整個讀書過程的質量,一本不合適的書,即便讀書筆記做得再好,也很難得到好的收穫。
  • 錢鍾書讀書筆記70000頁,哪有什麼天才,只不過是肯埋頭苦讀
    獎學金的命名並沒有冠以兩人的姓名,而是取名為「好讀書獎學金」。「好讀書」,不僅是對莘莘學子的寄託和希望,更濃縮了錢鍾書求學不倦的一生。錢老的作品除了妙喻迭出人盡皆知的《圍城》,他所作的《管錐篇》除西方學者及經典外,僅徵引的先秦至近代中國文人3000多人,典籍6000多種。柯靈先生曾評價錢鍾書:「錢氏的兩大精神支柱就是原博和睿智……他博及群書,古今中外文史哲無所不窺,無所不精。」
  • 五年級第26課《憶讀書》預習筆記,憶讀書之趣,品讀書之樂
    八、課文內容導讀(一)第一部分「談讀書,感受多」(第1自然段),總寫「我」對讀書的感受。開篇點題。「多」字突出了作者談到讀書時那壓抑不住的情感,可見作者對讀書這件事興趣很濃,體會很深。(二)第二部分「讀書好,收穫多」(第2—8自然段),按照時間順序回憶「我」的讀書經歷。1、第2自然段,寫「我」七歲時開始自己讀《三國演義》。
  • 五年級第25課《古人談讀書》筆記,讀聖賢經典,激勵少年用心讀書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可恥。2、學而不厭: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3、默而知之: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裡。4、誨人不倦:教育人極有耐心,從不厭倦。四、課文內容導讀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譯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 讀書筆記丨當你從父母那裡得不到認可,怎麼辦?
    今天讀的書是《特斯拉:電氣時代的開創者》,今天的讀書收穫主要有這樣幾點:1.特斯拉,一個愛閱讀的人特斯拉,也是一個愛閱讀的人。之前在讀《世界名人傳記速讀》的時候,就看到過很多人也是喜歡讀書的,比方說列寧,牛頓,愛迪生等。
  • 《少有人走的路》:因為不知心智成熟的方法,所以你會逃避成長!
    《少有人走的路》,豆瓣評分8.4,作者是美國心靈導師斯科特·派克,本書主要向我們闡述了心智成熟的方法。如今,這本書已經穿越40年,歷久彌新,備受歡迎,足以見得書中方法論的實用性,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一下,一個人走向心智成熟的方法。一、選擇自律人生書中講到,所謂的自律包括四個原則,第一個是延遲滿足,第二個是承擔責任,第三個是尊重事實,第四個是保持平衡。
  • 1958-2016巴菲特股東信讀書筆記全合集
    在過去幾個月,我們分享了來自長信基金吳廷華連載的《巴菲特致合伙人和股東的信》讀書筆記。他從1958年的股東信開始,把巴菲特的股東信分為10個階段,寫了接近10萬字的筆記。今天,我們也把這個讀書筆記系列做一個合集,希望能夠幫助到每一個人。當然,也特別特別感謝吳廷華無私的分享。
  • 《終極筆記》確定無第二季?如果張起靈被換,還會有人看嗎?
    但我本人一直都覺得這部《盜墓筆記》的改編劇還挺好看的。還記得那個時候,當我說《終極筆記》還原度高,劇情緊湊很好看的時候。不少人留言說這個小編應該是收了錢。當時就感覺到一百個冤枉,但慢慢地發現對《終極筆記》不友好的評論越來越少了,寫《終極筆記》是良心劇的文案也越來越多了。有句話說的應景:好的東西是能經得起沉澱的。
  • 有關讀書的18句話:2020愛上讀書!
    2、人生是一條寂寞的路,要有一本有趣的書來消磨旅途。3、讀書有兩個作用,一是讓我自以為非,一是讓我有一間自己的房子,有內心的生活。4、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非常忠實。5、讀書是心靈世界的旅行,也是一種交通。就像人趁腳力尚健四處走動,不至於困於家門口一樣,人也該趁有心力時多去看看偉大心靈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