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為什麼白細胞和血小板太低不能放療?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訊 8月3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放療過程中要注意血象檢查》。臨床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接受放療的病人白細胞出現了降低,是該繼續放療?還是暫停放療後升白?這個尺度該如何把握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事

1、為什麼放療會導致低白細胞呢?

這是因為造血系統對放射線高度敏感,一些病人被射線照射之後,白細胞就降低了。導致我們經常查的血常規裡的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通通減少。放射線對生成這三種細胞的前體細胞的放射敏感程度是一樣的,但由於紅細胞在我們體內活的比較久,貧血出現較晚,而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壽命很短,因此白細胞和血小板很快下降。

2、為什麼有的人掉的快?有的人掉的慢?甚至不掉呢?

A、照射位置影響大:照射較大範圍的扁骨、骨髓、脾及大面積放療,如:全腦全脊髓、全肺放療,全骨盆放療,全腹放療時,對造血系統影響較大時,全血細胞下降較快。

B、個人體質差異:在臨床上常見的情況:兩個16歲男孩同時接受相等劑量的全腦全脊髓放療,一個白細胞掉的飛快,而另一個卻沒那麼明顯。這就是個人體質差異的問題了。個人體質差異的因素非常複雜。例如:有的人造血能力比較強,而有的人造血能力弱一些;有的人治療期間營養補充的好,而有的人沒有胃口吃不進去東西。所以說個體差異的影響是沒辦法說清楚的。

3、為什麼白細胞和血小板太低不能放療?

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到一定程度就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並有一定的危害,如患者自覺全身乏力,易導致嚴重感染甚至敗血症,有出血傾向,導致內臟、顱內出血致死亡。所以當白細胞小於 3 × 10^9/L,血小板小於 70×10^9/L時應暫停放療,進行升血對症治療,血象恢復後再開始抗腫瘤治療。

相關焦點

  • 化療後白細胞和血小板低怎麼辦?吃什麼好用
    白細胞低的原因  1、白細胞減少症常見為血液病,發病年齡為任何年齡都有可能,不限制性別。  臨床上可以分為原因不明性和繼續性兩種情況,但是一般第一種為多見,第二種為化學因素,物流因素等藥物導致。  比如腫瘤化療後,多種血液病。中醫學裡認為,白細胞的減少症與患者的心、肝、脾、腎臟都有關係。  裡面跟脾臟,腎臟尤其為關係密切。
  • 藏在血常規化驗單上的小秘密,腫瘤患者千萬不能大意
    為什麼腫瘤患者要經常查血常規? 對於很多人來說,血常規都不陌生。去醫院做檢查,血常規幾乎是必做的項目。因為血常規可以通過觀察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和分布判斷血液和疾病狀況。
  • 工作細胞第二季開播,白細胞成老父親,帶反帽血小板人生贏家
    等待許久的工作細胞第二季終於開播啦,白細胞,紅細胞,還有超級可愛的血小板們回來啦第一話的主要內容是腫包,這身體的腦袋撞了個包,所以主力是血小板哦不過在講血小板之前,先看看紅細胞3803和白細胞1146的日常吧紅細胞日常迷路在過了第一季之後
  • 化療之後,吃什麼食物可以補白細胞?你真知道?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對這些轉移製作的癌細胞或者是一些轉移之後定植位置需要進行化療或者是放療(無法進行靶或者是免疫治療的時候)。而化療以及放療之後都會對患者的造血系統形成一定的破壞-骨髓抑制。主要是由化療藥物毒性以及放療對我們人體細胞製作DNA的破壞從而造成的。骨髓的抑制其中包括白細胞、血小板以及中性粒細胞的降低。
  • 為什麼急性白血病的白細胞指標是升高的
    而其中,如果是診斷為白血病了,好吧,一個令人非常噁心的疾病,也是屬於惡性腫瘤,難治,死亡率居高不下,為什麼它的白細胞指標是升高的呢?(好吧,學醫的時候雖然課本上這麼說但是很有疑問,至於普通人那更不知道了)
  • 工作細胞:紅細胞和白細胞有點甜是怎麼回事?
    每一個細胞的人物都很有特色,迷糊的紅細胞、冷酷的白細胞、熱血沸騰的殺手T細胞、有中二病嚴重的嗜鹼性粒細胞、萌萌的血小板們等等,每一個細胞角色都很飽滿,讓人喜歡。在人體的37兆2千億個細胞中,相遇的概率簡直太低太低了,所以紅血球和白血球能在這龐大的細胞群中頻繁相遇,一定有特別的緣分。而說紅細胞和白細胞有點甜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很多檢查要驗血?發現白細胞減少了,怎麼辦
    很多朋友不理解,為什麼症狀不同的疾病都要用驗血來檢查呢?為什麼很多檢查要驗血其實驗血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檢查方式,通過儀器檢驗後,醫生就能分辨出患者存在哪一方面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一般去醫院都會先做個血常規,血常規檢測會有很多的項目,一般包括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以及血小板等。其中呢?
  • 《工作細胞》第二季回歸,紅白細胞重聚,血小板團結面對腫包難題
    在2018年被稱為最強人體科普番的《工作細胞》終於回歸,血小板還是一樣的呆萌可愛,紅白細胞的組合依舊讓人難忘,還是我們熟悉的味道,自第一部被包括央視在內的多個媒體支持報導過後,這部作品就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關於人體介紹的「最萌科普」作品,雖然是通過動畫的形式加擬人化手法來表達的,但《工作細胞》在科普方面還是比較嚴謹的
  • 血小板師傅竟然是御姐?
    不過,看完後對於這個結果簡直是在意料之中,全劇在輕鬆搞笑、充滿趣味性的同時,還簡單科普了的生物學方面的知識,很佩服作者的鬼才想像力。在我印象中,這一類的科普類動畫還要追溯到小時候的藍貓淘氣三千問、以及海爾兄弟。第一季在B站大獲成功後,第二季很快便提上日程,粉絲們也是苦等,終於,在2021年一月新番季中,我們成功看到了它的身影!
  • 血小板也太可愛了吧!
    01白細胞!本話剛開始,一隻雜菌潛入了「主人」的身體之中,妄圖掌控這具身體!按照雜菌的判斷,他的美貌應該足以迷惑所有的免疫細胞,使得自己處於不敗之地!(大致就是免疫細胞不能對他下手,而他可以藉此機會來擊敗免疫細胞,從而達到佔據身體的目的!)
  • 什麼是白細胞 白細胞低吃這些好
    一般來說,正常人體內白細胞總數為(4.0~10.0)x 109/L,可以因為不同的時間和機體的狀態在一定範圍之內變化。白細胞不是一個均一的細胞群,根據其形態、功能和來源部位可以分為三大類: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其中粒細胞又可根據胞質中顆粒的染色性質不同,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和嗜鹼粒細胞三種。
  • 靈芝孢子粉與人參皂苷Rg3和Rh2,和放化療聯用有什麼效果?
    自身抗腫瘤免疫能力降低,可能加速腫瘤細胞生長和轉移。  2、消化障礙:食慾下降,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等。  3、骨髓抑制: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甚者紅細胞,血色素下降等。  4、心臟毒性:部分化療藥物可產生心臟毒性,出現心慌、心悸、胸悶、氣短等症狀。
  • 肺癌治療後血小板下降怎麼治療恢復不到正常,要考慮三點原因
    張先生是肺鱗癌患者,在當地化療兩周期後出現血小板下降,低於30*10^9,可是又是輸血小板,又是打血小板生成素,20天後兩次複查血常規,白細胞和紅細胞基本正常,但血小板依然在原來數值左右徘徊。後續的治療無法進行,張先生很是苦惱,便來到我們醫院諮詢有沒有其他治療辦法。
  • 《工作細胞》裡白細胞的聲優COS了一把白細胞,啥時候有血小板?
    這部作品的聲優們也挺敬業的,將諸位角色表現的活靈活現,最近,作品中白細胞的聲優:前野智昭COS一把白細胞,你看看帥不帥?前野智昭本身是一位經歷非常豐富的知名聲優了,曾經為《圖書館戰爭》的堂上篤、《小鳩》的藤本清和、《聖誕之吻SS》的橘純一、《重神機潘多拉》的劉雷昂等角色配音,在《工作細胞》這部動畫裡,感覺雖然他的臺詞不算多,但是很好的表現出了白細胞有點冷酷有點帥的感覺。
  • 白細胞高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當在做檢查的時候發現自己身體當中白細胞高,大部分都是由於身體當中出現了細菌感染,或者是非常嚴重的燒傷之後就會造成這種情況的發燒,還有一部分的患者是由於造血功能障礙,或者是出血和中毒所引起的問題,需要根據患者不同的症狀表現和病情原因來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使得病情更快得到改善和控制。
  • 《工作細胞》第二季與BLACK同時開播,兩邊對比血小板不萌了?
    原來的女主變成了男主,白細胞從大哥哥變成了大姐姐,就連原來萌萌的血小板都變得不萌了。如果兩部動畫一起追的話,對比著來看會很有意思。兩邊人體(世界)的不同設定《工作細胞》所在的是一個普通人的身體,雖然有時候會有細菌進來搗亂,但大部分情況下是正常的,這裡的細胞工作也較為輕鬆。
  • 軟妹血小板變熊孩子《工作細胞》第二季和暗黑版明年1月將上線
    《工作細胞》動漫將細胞和病菌擬人化,搭建了一個小社會。結合醫學科普和合宜的人設,讓觀眾可以用更輕鬆的方式認識自己身上的細胞,基於本作「身體的主人」是個健康的年輕人,就算是危險的有害因子進到身體裡面,在眾多細胞的努力下總能迅速恢復健康。
  • 血常規白細胞高是白血病嗎?三個指標異常請進一步篩查
    那麼,血常規白細胞高是白血病嗎?血常規能不能查出白血病呢? 血常規白細胞高 其實單純的白細胞偏高是不能確診為白血病的,但是白血病患者在做血常規檢查是會出現白細胞過高的情況,可以說白細胞過高是白血病的一種症狀。
  • 富血小板纖維蛋白衍生物的研究進展_富血小板纖維蛋白衍生物_製備...
    從PRF的提出到其衍生物純富血小板纖維蛋白(pure platelet-rich fibrin,P-PRF)、富白細胞血小板纖維蛋白(leukocyte-and platelet-rich fibrin,L-PRF)、改良型富血小板纖維蛋白(advanced platelet-rich fibrin,A-PRF)與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纖維蛋白
  • 《工作細胞》動畫版:不會被白細胞攻擊的細菌?這種事情怎麼可能
    有些時候,人要認清自己,細菌也是一樣的,說什麼自己這麼可愛,免疫細胞不會下手什麼的,這就是沒有遭受過免疫細胞的毒打,首先就是最先出動的白細胞,平時看起來是個很帥氣陽光的小哥哥,但是一旦遇到了細菌,那麼瞬間變成阿修羅,真的是非常容易給人留下心理陰影,更不用說巨噬細胞了,那可真的是披著最溫柔的皮囊,拿著最恐怖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