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昕茹
灰頭飛狐 圖片來源:DOUG GIMESY/MINDEN PICTURES
近日,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澳大利亞最大的蝙蝠——飛狐是世界上最不安分的哺乳動物之一。
大多數此類蝙蝠每年飛行裡程可達6000公裡,該距離比陸地上任一哺乳動物的遷徙路程都要遠,且接近一些鯨和候鳥活動所覆蓋的距離。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BMC生物學》。
這片大陸上的飛狐重達1公斤,翼寬可達1米。但它們不像其他蝙蝠那樣捕獵,而是夜間出去尋找花蜜、花粉和種子,白天則棲息在成千上萬棵樹上。
研究人員曾以為這些蝙蝠一直待在當地並忠於特定的棲息地,但當為201隻來自澳大利亞東部的3種蝙蝠安裝上衛星發射器後,他們發現自己錯了。
通過對每隻蝙蝠進行數月的追蹤,研究人員計算出蝙蝠每年會在1487~6073公裡的範圍內遊蕩。
黑飛狐飛行的距離最短,灰頭飛狐和小紅飛狐則更遠。
這種紅色的小飛狐平均每年飛行距離約5000公裡,比哺乳動物中的「遷徙冠軍」——每年旅行1200公裡的馴鹿和每次遷徙2900公裡的角馬等還要遠。
飛狐沒有遵循季節性的路徑飛行,而似乎是在隨機地遊蕩以尋找新開花的物種。
例如,小紅飛狐從北到南飛行了1300公裡,但並不是連續飛行的。相反,它們在該範圍內的飛行路線縱橫交錯,並在數十個不同的棲息地短暫定居,其家族成員數量也因新「移民」而產生波動。
此項研究追蹤的蝙蝠總共訪問了755個棲息地,其中超過一半是科學家以前不知道的地方。
研究人員表示,由於這些毛茸茸的傢伙是散布種子和花粉的關鍵,它們的遊蕩將有助於「連接」被火或人類活動破壞的森林。
但是它們不穩定的、覆蓋面大的活動也使生態保護和疾病管理複雜化,而這通常是由地方而不是國家有關部門管轄的。
現在研究人員知道了「遊牧」生活是這些蝙蝠的一種生活方式,就可以著手進一步探究這種生活方式背後的規律或原因了。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86/s12915-020-0082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