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腹產後58天局部麻醉的地方疼痛難忍

2020-12-04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宋媽咪

今天距離破腹產那天已經有58天了,兩天前的晚上差不多是18:30突然腰部頭痛難忍全身冒冷汗。因為是下雨天我以為是月子沒做好就貼個暖寶寶,但是疼痛依然沒有減輕。差不多是凌晨三點的時候我才睡著了,第二天早上起來沒感覺有那麼疼了,但是在下午的慢慢就越來越痛(那個時候還沒到忍不住滿地打滾的時候)到了晚上12點過就忍不住躺在地上翻來覆去疼痛難忍了,到了凌晨6點給孩子餵了奶才睡著了。今天早上2016.8.8號我上醫院去做CT檢查說是L3/4、L4/5椎間盤膨出,我嚇到了,我才21歲怎麼局部麻醉就麻醉成椎間盤膨出了?我當時就問醫生是不是打麻藥打錯了?我才21歲以前腰椎從來沒有問題的啊!怎麼現在做個破腹產後還沒滿2個月就有什麼椎間盤膨出啊?醫生告訴我說是我本來就有這個病的,但是我根本就不相信。我的腰椎以前怎麼一點事就沒有,現在破腹產後就爆發了?因為今天沒有專家所有醫生叫我明天在去一趟。

我就是想問一下有木有誰有類事的情況了?

我這是打了麻醉的問題引起的?還是我本身的問題?

椎間盤膨出有誰治療過?

求告知

相關焦點

  • 產後腰痛是因為「麻醉」?始作俑者另有「其人」,別亂甩鍋了
    上帝在創造男人和女人的時候,給了女人更多疼痛,其中生育是女性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轉折。不僅在生產過程中會經歷重重疼痛,而且在生產之後,如果恢復不好,還有可能留下後遺症,其中腰腿痛、頭疼、抑鬱症等最為常見。對於產後腰疼的現象而言,很多網友都有感而發,感同身受。其中一個網友訴說,自己生了倆娃,均採用「剖」的形式。
  • 南京一市民將毛刷塞進肛門 疼痛難忍才就醫
    該病人坐立不安子,說下腹及肛門疼痛,但絕對沒有痔瘡。接診的譚妍妍醫生一番詢問,患者小張才吐露實情,2天前因為肛門部瘙癢難忍,將一長約12cm、直徑約5cm圓柱狀清潔毛刷塞入肛門,一直沒有能夠取出來。異物不妥善診治會致命譚醫生介紹,在肛腸科,接診的肛門異物的患者不在少數。譚醫生嚴肅地說,往肛門裡塞異物是十分危險的行為。
  • 疼痛最難忍的三種手術,不僅要全程麻醉,更要籤訂高風險性協議
    疼痛最難忍的三種手術,不僅要全程麻醉,更要籤訂高風險性協議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生病都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事,好在當下的醫療水平足夠發達,再加上我們遇到的大部分問題都是基礎性疾病,比如感冒、發燒以及咳嗽等等,這些就算是不治療也能夠在一周之內快速緩解,
  • 腎結石疼痛難忍怎麼辦?腎結石治療要多少錢?不妨看看這篇文章
    腎結石疼痛難忍怎麼辦?腎結石治療需要多少錢?這估計是很多患者及家屬都想知道的事情,不妨看看這篇文章吧。通常來說,腎結石在發作時,可能會引起腰部劇烈疼痛,讓人難以忍受。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腎結石都會引起腰痛,有一部分腎結石基本是沒有什麼症狀的。
  • 局部麻醉效果超50小時!華西醫院開發麻醉新藥 預計2027年上市
    封面新聞記者 寧芝 常言說,開刀疼三天,但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局部麻醉藥的作用時間一般只有幾個小時至十幾個小時,藥效遠遠低於疼痛持續時間。好消息是,為解決局麻藥作用時間短的問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手術中心劉進教授團隊研發了「超長效局麻藥」,藥效超過50個小時!
  • 局部麻醉的秘密,看這一篇就夠了
    其實,對於一位患者來說,他們只是希望通過麻醉感覺不到手術帶來的的痛感,並且在手術後恢復正常。因此,對於不同的手術,麻醉醫生大多會選擇不同的麻醉方式。麻醉方式可以分成全身麻醉、局部麻醉以及椎管麻醉(腰麻)。在某些方面。局部麻醉是優於全身麻醉的。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局部麻醉。
  • 口腔局部麻醉藥物選擇
    作者:餘東升,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急診綜合科 在我國,每名口腔醫生同時又是口腔局部麻醉(以下簡稱局麻)醫生,臨床一線口腔醫生幾乎每天都會用到局部麻醉藥物(以下簡稱局麻藥)。口腔局麻藥構成 局麻藥是一類以適當濃度作用於局部神經幹周圍或神經末梢的藥物,能暫時性、可逆性地阻斷神經衝動的產生與傳導,使患者保持意識清醒,同時局部痛覺消失,而對各類組織無損傷。
  • JAMA:髖部骨折手術時用局部麻醉與較低的死亡風險沒有關係
    據6月25日刊《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則研究披露,在2004年至2011年間接受髖關節修復術的5萬6000多名成年人中,與全身麻醉相比,使用局部麻醉與術後30天時死亡風險的下降沒有關係,但與住院時間的適度縮短有關。每年,美國會發生30多萬起的髖骨骨折,它會導致功能性能力喪失和死亡。
  • 頸部疼痛難忍?中醫專家教你按摩緩解
    頸部疼痛難忍?,若長期得不到緩解,不僅容易加重疼痛症狀,還會伴生頭暈噁心、肩部酸痛、精神不振等症狀。每天用拇指指腹按揉3分鐘,以局部有明顯酸脹或酸痛感為佳,可以起到清頭明目、通經活絡的功效,多用於防治頸椎疼痛、頸肩背部痙攣強直。
  • 漏尿、子宮脫垂,產後難言之隱怎麼破?
    1、 漏尿  腹壓增大(如咳嗽、打噴嚏、大笑)時有尿液不自主漏出,是壓力性尿失禁的表現。經常漏尿使內褲有一種洗不去的難聞氣味,更嚴重的可能需要用護墊,給生活造成極大不便。這在產後人群中尤為多見。有相當部分產婦出現陰道前後壁輕度鬆弛、脫垂、興奮性下降等,加上產後激素變化,陰道黏膜乾澀和菲薄,會陰傷口恢復欠佳,直接影響性生活質量。
  • 什麼情況下需要選擇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會疼嗎?一文全知道
    甚至有人經常會問到需不需要全身麻醉,聽聽專家怎麼說。局部麻醉也稱部位麻醉,是指在患者神志清醒狀態下,將局麻藥應用於身體局部,使身體局部失去知覺。而全身麻醉是將麻醉藥經呼吸道吸入或注射體內,表現為神志消失、 全身疼覺喪失、遺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鬆弛等睡眠狀態。
  • 線雕提升麻醉的注意事項
    做埋線提升前是需要做藉助麻醉下進行的,那麼埋線提升麻醉相對其他外科手術來說,更加簡單且易於操作。由於使用麻醉的方式和劑量的限制,相對來說風險係數也少很多,不管是表面麻醉還是局部麻醉都是比較簡單的。1、表面麻醉在做麻醉前20分鐘之前一定要注意觀察,特別是針對有過敏史的求美者。在接受紅外燈烘烤的時候更要特別注意。在加熱的過程中會加速麻藥的藥性滲透性,所以會出現輕微的熱辣,輕微癢的感覺,這些都是屬於正常現象。在紅外燈烘烤的時候可以減少麻藥敷塗的時間,大概需要20~30分鐘左右,如果在烘烤後25分鐘左右在配合冰敷。操作小線基本感受不到疼痛感。
  • 女性子宮突然疼痛 女性子宮突然疼痛是什麼原因
    女性子宮突然疼痛為什麼會產生產後子宮疼痛?PCbaby邀請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葛靜醫生為我們解答。胎盤殘留或婦科疾病會妨礙子宮復舊子宮復舊的快慢與產婦年齡、分娩次數、健康狀況、產程長短、分娩方式及是否哺乳有一定關係。
  • 做手術需麻醉 全麻、局麻、半麻你了解嗎?
    但是考慮到全麻藥物對心肺功能的抑制作用,醫生並沒有接受他的建議,而是給他選擇了硬膜外麻醉。  陳阿姨要做乳腺癌保乳手術,雖然是局部手術,理論上可以在局麻下進行。她本人從節省費用的角度出發,也想著要做局部麻醉。但是因為保乳術患者等待的時間非常長,考慮到患者的心理壓力,在醫生的勸說下,陳阿姨終於同意施行全麻。
  • 揉腹的好處 教你如何正確的揉腹
    揉腹的好處減肥的秘訣在於減腹,因為腸胃消化系統都聚在這,小腹一旦凸起便是發胖前兆。中醫講治病求本,既然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腹部的脂肪囤積,那減肥就要從這裡入手。腹部走的大多是陰經,而小腹又是陰經相交接的部位,屬陰中之陰。陰性寒,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
  • 落枕了,疼痛難忍,中醫用腿上1個穴位,2分鐘緩解
    前幾日,一個產後2月的媽媽,早晨洗完澡後突然出現「落枕」的表現,右側頸肩部劇烈疼痛,脖子保護性左偏,造成嚴重的哺乳障礙。筆者按照以往的經驗,先後取外勞宮、後溪、外關、風池等穴位,效果並不明顯。落枕通常表現為晨起後一側的頸肩背部突發酸困、疼痛、僵硬,甚至脖子活動受限,一旦向患側轉動時就會誘發劇烈的疼痛。顧名思義,其原因大多數是由於睡覺時候姿勢不良,枕頭不當,頭頸過度偏轉或牽拉,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的狀態,局部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的;當然也有一些是由風寒、局部外傷引起的。產婦在哺乳期身體還是比較虛弱的,所以更容易感受風寒,因虛致瘀,故注意頸部保暖對預防落枕至關重要。
  • 痔瘡犯了,疼痛難忍怎麼辦?過來人教你5個步驟,痔瘡「好得快」
    痔瘡一旦發作,不僅會導致排便困難、出血,而且還會讓人疼痛難忍,坐立不安。那麼,痔瘡犯了,疼痛難忍怎麼辦?過來人教你5個步驟,讓痔瘡「好得快」。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當痔瘡犯了之後,醫生都會建議患者儘量別久坐或者久站,還要適當地做提肛運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強肛門括約肌、肛提肌等肌群的收縮與舒張,從而可以迅速緩解痛感,加快痔瘡的恢復。提肛運動的具體做法是:坐著或者躺著的時候,有意識地夾腿提肛,持續5秒鐘左右,然後放鬆,每天堅持做50 -100 次。
  • 圍術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麻醉管理
    一位老年患者因髖部骨折入外院,因疼痛誘發心肌梗死入我院,進行緊急不做手術患者無法活動且疼痛難忍;做手術患者面臨再發心肌梗死、心臟猝死等極高風險。如何抉擇成了患者及醫生共同面臨的難題,醫院進行了多學科會診,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儲勤軍主任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患者及家屬依然決定在心肌梗死治療10天後接受骨科手術。
  • 蛀牙疼痛難忍 大蒜熱敷解牙痛
    蛀牙疼痛怎麼辦?蛀牙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情況,任何年齡段的人群都可能會發生蛀牙,蛀牙會影響到進食,會影響到牙齒的健康,還可能會導致很多的併發症。那麼怎麼緩解蛀牙疼痛呢?下面為大家介紹緩解蛀牙疼痛的妙方!
  • 李文生「兩步麻醉法」成功降低眼科手術麻醉風險
    實際上,手術前多數患者對疼痛的關注甚至超過了手術效果本身,因為患者無法忍受疼痛!跟目前最常用的眼部麻醉,例如球周或者球後麻醉導致的刺破眼球及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相比,打麻醉時的疼痛僅僅是一過性的,而前兩者可以導致完全失明,雖然發生率只有萬分之幾,但這個風險總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