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說說人類的食譜。
人類,處在地球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尤其是咱們中國廣東人。可以說只有我們不想吃的,沒有我們吃不到的。
但是回想一下,我們吃的肉類,幾乎都是食草動物,很少有食肉動物出現在我們餐桌上,那這是為什麼呢?
咱們一起聊聊這個有意思的話題。
在所有生物誕生的時候,都是為了活下去,在不斷的變化,人類也一樣。是雜食性動物,本著有啥吃啥的原則,活的不算很艱難。
而那些以單一食物為主的生物,很難有好的生存環境。這種食性的動物,一旦沒有足夠的食物,很容易滅絕。回想一下已經滅絕的動物,是不是大多數都是純食肉型動物。
而現代人類的食譜,幾乎囊括了所有的生物,從植物到動物都會吃。
我們日常食用的肉類很多很多,雞鴨魚牛羊豬等等。那為什麼我們的食譜,都是食草動物,
沒有食肉動物呢?
第一點:因為食肉動物大都很危險。
在早期人類武器沒那麼先進,住的地方也隨時面對著食肉動物的威脅,所以見到這些動物會感到害怕,從小到大被灌輸的常識,也是這些動物很危險,不要去招惹他們之類的。可以說是一種深入基因的原因,儘管你有現代的武器,但是想要捕殺食肉動物,危險程度也很高。第二點:因為食草動物馴化簡單並且繁殖能力強。
如今我們吃的肉類,大都是祖先們已經馴化過的動物。祖先們肯定也嘗試過馴化能接觸到的很多動物,我們如今吃的都是最好被馴化的。
而很難馴化的動物,大家也都在人與自然節目裡見過了。
再就是繁殖能力,食草動物它們的共同點,就是繁殖能力強好養活。為我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肉。而食肉動物大都一年只能生一胎,一胎數量最多也就兩三隻。所以食肉動物在任何時代,都比食草動物更加稀有,數量上也就不能供應我們的需求了。
所以從長期發展上看,食草動物的繁殖能力,對我們獲取食材能夠更穩定。
第三點:養殖成本
這是我們選擇吃食草動物,最主要的原因。為什麼這麼說呢?舉個例子,牛和羊,幾乎只用吃草就能長到幾十斤幾百斤,一次性可以養殖幾百頭。但是食肉動物不行,它們吃的的食物成本高,而且個體都不能長到很大,所以沒有人會去養殖它們。而且牛羊還能產奶,又能帶來另外的收入。
所以綜上所說,結合到安全性可持續性和養殖成本。人類菜譜裡都是食草動物也就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