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樓上跳了下去,這三種情況,真的不要批評孩子

2021-01-10 小龍話世界

前老一輩常說「棍棒出孝子」,雖然體罰是不對的,但是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犯錯了就要批評。批評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但限於父母們的教育經驗有限,採取的方式方法也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方式方法不合適時,就容易造成消極的影響。曾經就有這樣的事例,孩子考試成績沒有達到父親的要求,被批評最後從樓下跳下以示不滿,十幾歲的孩子就這樣走了,令人痛心不已。

事情是這樣的,小明是家裡的獨子,林先生夫婦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小明能出人頭地,成為人中龍鳳。小明的成績一直都是中上的,平常的壓力就比較大,特別是到了三年級畢業學期,他很努力,但是成績還是沒有上去。結果期中考試還比平常低了不少,林先生看到考試結果非常生氣,認為兒子沒有好好努力學習,便開始罵小明,還拿小明和別家的孩子進行比較。小明很委屈,覺得父親根本不懂自己,不理解自己的努力,就頂撞了林先生。林先生當時也在氣頭上,罵著孩子還出手打了兩下。小明哭著說:「如果我跳樓了,這都是你逼的。」,隨後「啪」地一聲關上了房門。

林先生沒有把孩子的話放在心上,想著兒子居然懂得威脅別人了,心裡越想越氣。直到他聽到「哐當」墜地的聲音,才發現自己的兒子已經跳了下去,不治身亡了。林先生頭腦一片空白,完全沒想到自己的幾句話,讓孩子就這樣跳樓了,結束了生命。他一邊哭喊對不起兒子,一邊捶打自己,追悔莫及,痛心不已。

失去了才追悔莫及。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呢?其實家長在這些情況下,批評孩子真的很不好。一是在孩子情緒波動較大的時候。在父母教育孩子時,孩子也會有情緒激動的時候。孩子的情緒激動大多不是因為父母的批評,而是因為父母的不理解,他們的批評教育方式不能被孩子所接受。若強行採取打罵行為,極容易讓孩子處於崩潰的邊緣,做出失去理智的行為。

還有就是父母情緒都非常激動的時候。無論何時何事,孩子都不應該成為父母發洩情緒的垃圾桶。在教育孩子時多花點耐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接受,否則會讓孩子產生更大的逆反心理。

最後的情況就是在眾人面前。父母在處理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會注意場合是否適當,為什麼在批評教育孩子時不能注意場合呢?當著外人面前批評孩子,不僅會有損孩子的自尊心,還會讓孩子產生消極的心理,甚至做出像小明一樣的極端行為。

所以為人父母,要多走進孩子的內心,在上面那三種情況下,真的不要批評孩子了。雖然孩子們都有調皮的時候,但可以採取下面這些柔和措施來批評教育。首先父母就應該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批評,批評是用建議的方法讓一個人改正錯誤,保持個人的自尊。父母們不要輕易批評和過度批評,更不應該打罵。其次要讓孩子學會接受批評,適當地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每個人都有做錯事情的時候,每個人都可能會接受這樣那樣的批評。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讓孩子學會理性接受批評,知道自己哪些不足,接受並努力改正。要讓孩子知道,接受批評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而是一件好事,知其不足,才能取長補短。

做人不易,做父母更難。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那一個。所以這是一個雙向的問題,父母和孩子都是關鍵。面對成長煩惱,批評教育不是唯一的,需要雙方的溝通交流。正確的教育方法才能行之有效,才能讓批評轉化成動力,讓孩子健康地成長。關於孩子的批評教育藝術,如果你還有更好的教育良策,歡迎來留言區和大家一起分享討論。

相關焦點

  • 「你給爸媽丟臉」語音未落,孩子縱身一躍,這3種情況請停止批評
    語音未落,孩子縱身一躍,跳進了身後的窗戶。妙英連忙下樓查看,兒子已經沒有生命徵象,到了醫院,已經搶救無效,妙英感到後悔莫及,痛苦不已。雖然父母批評孩子是為了孩子好,為了讓孩子進步。但這三種情況,父母請停止批評孩子,不然父母將會後悔莫及。
  • 樓上太吵樓下屋主對著屋頂錄噪音 樓上鄰居:孩子跑動是天性
    對此,樓上的80後鄰居也有說法:「我不能把我家孩子綁著不讓動吧,孩子跑啊動啊是天性。」後來的某一天,樓上又玩滑板車玩了很久,我上去說他們了,是奶奶開的門,說是會注意的。從那以後,樓上就開始各種蹦、跳、跑,還有就是扔東西拖東西的聲音。」……小王說,她多次和樓上溝通,也發生過爭吵,還撥110報警,派出所民警來了後問了情況,說不屬於民警處理的範圍,但還是到樓上進行了溝通,不過情況並沒有改善,她有時甚至都忍不住想拿把刀衝上樓去。
  • 不要批評孩子,是我聽過的最大謊言
    不要批評孩子,是我聽過的最大謊言——掌握幾個心理技巧,讓批評收到好效果原創作者|向暖網上曾有一個相當火爆的小視頻,一個小女孩不滿家長的批評方式最後還指出,家長批評人的水平太低,只會嗷嗷叫不會用好聽的句子,比如用古詩來批評。現在很多家長學了育兒知識,以為只有表揚和鼓勵對孩子才最好,不要批評孩子。法國心理學家高頓通過一項研究證實,學會接受批評的孩子,對完整人格的塑造以及生活事業的成功都有積極的作用。
  • 當被告知無藥可治時,我真想拉著孩子從樓上跳下去!
    「李老師,不瞞你說,俺家孩子在北京某醫院,被診斷為先天性不可逆肺部問題,被告知無藥可治時,我當場就崩潰了,那一刻腦海裡就一個念頭:拉著孩子從樓上跳下去,一了百了。」在45年的中醫生涯中,已記不清有多少的人間蒼茫和悲涼---在車水馬龍中訪談中醫專家李書香。
  • 讓我轉學我就從樓上跳下去!孩子不適應,再回原學校吧
    丁飛想,這下,終於可以輕鬆一些了。沒想到,在接女兒放學回家的路上,他給她提起這事的時候,她卻很牴觸。說為什麼要轉學呀,我在這裡挺好的。丁飛就跟女兒解釋原因,女兒卻再也不言語了。回到家裡,丁飛和妻子都你一言我一語地勸說女兒,什麼這個學校升重點中學的多呀,家長也不用天天接送啦等等。「讓我轉學我就從這個窗戶跳下去!」
  • 長春一父親看著孩子從樓下跳下,愧疚不已,男孩:跳下去就沒事了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熱情社會說長春一父親看著孩子從樓下跳下,愧疚不已,男孩:跳下去就沒事了「當時兒子就在我面前跳了下去。」楊威的父親看到兒子從3樓跳下,整個人瞬間就懵了,立即帶著人跑到了樓下。為什麼今年13歲的楊威,要縱身一躍?
  • 樓上孩子在家拍球,噪音太大,帶著零食去商量居然被罵
    昨晚樓上鄰居小孩子在家連蹦再拍球,我拿著零食上樓跟房主商量,一名婦女笑臉接過了零食。結果關上門就說我:「她以後沒孩子嗎?我一看是個小媳婦就沒跟她一般見識,要是老娘們我可不慣著她,這點零食我壓根沒看上……」後來她聽到我在門口,就把門打開了。我也說了,我以後也會有孩子,我沒說不讓孩子跑跳,但是咱們也相互理解吧?結果樓上直接就罵我,讓我報警,看看警察能不能把她抓起來!
  • 樓上孩子跑跳太吵影響病母休息,樓下住戶裝震樓器回擊!效果明顯
    1月19日,甘肅臨夏的張先生,因樓上住戶的2歲孩子常在屋內跑跳,到晚上10點後才消停,影響生病的母親休息,他便安裝震樓器回擊。樓上28樓住戶稱,小孩子跑一下很正常,29樓的孩子也跑跳,自己會儘量管管孩子。
  • 孩子,你縱身一跳,也將老師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2 網傳事實經過: 28日上午第四節課上英語,老師聽寫單詞,此學生落實情況很糟糕,老師當堂批評了該生,該生不服,當即頂撞老師,還罵了老師兩句。
  • 媽媽用剪刀把孩子劃成「花貓臉」,4年過去,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由於張女士體會到帶孩子的苦和累,根本就不願意再生,婆婆信誓旦旦地保證,生二胎一定過來幫忙。張女士很爭氣,真的生了一個男孩。雖然如了願,可是婆婆卻反悔了,說自己得了風溼病。張女士一個人帶兩個幼小的孩子,心力交瘁,老公還不理解。認為張女士過於嬌氣。一天,張女士給兒子餵奶時,因為孩子過於用力把她咬出了血。
  • 傳統黑白臉教育模式 孩子更容易接受批評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京劇裡有黑臉和白臉之分,在教育孩子如何更好地接受批評的時候,這也是相通的。家長要靈活多變,視情況而定,時不時需要唱一下黑臉,時不時也扮扮白臉。有的孩子在玩的時候總是想出各種各樣的玩法,這難免會毀壞一些東西。
  • 批評孩子千萬別說這10句話!越說孩子越自卑,有的家長卻天天說!
    1.不要在這3個時間點批評孩子1、不要在吃飯的時候批評孩子吃飯時間批評孩子,會影響孩子的食慾,嚴重的話會讓孩子把吃的東西都嘔吐出來。總是在飯桌上批評孩子,會讓孩子畏懼吃飯,甚至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2、不要在睡覺前批評孩子臨睡前批評、教育孩子,會給孩子帶來消極負面的情緒,帶著負面情緒入睡,還容易做噩夢,睡不安穩等等,非常影響睡眠質量,不利於身高發育。睡覺,從來不是小事,是人體放鬆、調整狀態、儲蓄力量的一個過程。
  • 孩子不願意接受批評?巧用「三明治效應」,讓「批評」也「悅耳」
    父母批評孩子,這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畢竟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當看到孩子有不良行為出現時,總是會發自肺腑的去提醒孩子。當然更多的是抱著一副恨鐵不成鋼的心情,用一些嚴厲的語句讓孩子引起重視。
  • 孩子越長大越愛頂嘴?父母莫要批評孩子,學好這幾招不信你搞不定
    聽到這句,媽媽徹底沒有了耐性,理直氣壯地對孩子吼著:「我是你媽,我自然是有權利,我這樣做也是為你好啊。」甜甜竟也不是善茬,繼續反駁,「媽媽,你不過就是看到樓上的舟舟也報了書法班,才給我報的這個班吧,我看你就是打著為我好的幌子,和人家攀比,你這是虛榮。」
  • 孩子不能接受批評怎麼辦?學會這三招,教你與孩子正確溝通
    文/羊駝媽媽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批評孩子的時候,遭遇了牴觸情緒。孩子出現明顯的對抗心理,不願意接受家長的批評,甚至還會頂嘴。導致親子雙方無法溝通,自然也就沒有辦法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
  • 被批評後生悶氣,孩子「自尊心」太強,把握住「度」才是好事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最近有一位媽媽向我訴說苦惱,孩子被批評的時候,既不頂嘴也不認錯,整個過程一直沉默不語,導致場面經常僵持不下。事後還常常生悶氣,跟自己冷戰。其實,不少家長都說過自家孩子存在這樣的情況,其實這就是孩子自尊心太強了。家長的指責讓他受到了挫敗,哪怕知道錯了,也拉不下臉認錯,因此只能選擇沉默的方式來進行自我保護。
  • 不要誇孩子「你真棒」!請用這三種方式表揚孩子
    孩子今天畫了幅畫,你表揚孩子聰明,聰明在哪裡?你的孩子今天無意間一個人搬起來了一袋十斤大米,你馬上豎起大拇指,表揚孩子厲害,厲害在哪裡,亦或是真的厲害呢?這些情況有沒有在你身上發生過,請自行腦補。可能你內心會在疑惑,現在不是提倡「鼓勵教育」,要樹立孩子的自信心麼,如果不表揚他,會不會造成我家孩子自信心不足呢?其實並不是說我們就此不對孩子進行表揚了,而是要注意表揚的方法以及表揚的內容。
  • 孩子為什麼越管越叛逆?那是你不知道這6條批評孩子的藝術和智慧
    時常聽家長說自己孩子怎麼不聽話, 還不接受家長的批評, 其實哪家孩子都會犯錯誤,我們批評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接受批評,接受我們的意見和建議, 更好地成長,所以家長批評孩子也是要講究藝術和智慧的。換句話說,為什麼你的孩子越大越不好管,而且越管越叛逆呢?那是你不知道以下這6條批評孩子的藝術和智慧!
  • 不要總是隨意貶低孩子
    成長的過程是漫長的,這是因為孩子要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優秀的品質。每個孩子都應該更加積極樂觀,這樣才能勇敢地面對人生,而父母的讚許和肯定,則是孩子信心和力量的來源。這是因為孩子還小,心智發育不夠成熟,人生經驗也很匱乏。
  • 孩子被批評後是尋死覓活,還是愈髮長進?取決於家長的溝通方式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完全禁不起批評,父母若是說話聲音太大、語調尖銳、措辭犀利的話都要注意,生怕孩子承受不了,而多數家庭教育也從權威型教育變成民主型,孩子難道真的承受不住批評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