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叫賣蔬菜」是城市管理的最美好聲音

2021-01-09 長城原創

  2016年12月29日,瀘州城區下橋橋頭處,一名老人在地上擺攤售賣他挖來的折耳根、野蔥等野菜。下午3時許,一名穿著制服的女城管來到橋頭,就在人們以為老人會被趕走時,這名城管走到老人身邊,將老人和籮筐從馬路邊搬到人行道邊,並幫著老人吆喝賣起菜來:「大家幫忙買些小菜吧,早些賣完了老人好回家」!(1月4日《成都商報》)

  不僅是「佔道賣菜」的老人沒有想到,就連路過此處的市民也傻了眼。本來以為這位女城管隊員會沒收老人的蔬菜,即使不沒收,最起碼也會驅趕走。沒想到的是,女城管隊員竟然將老人的蔬菜搬到了一個合適的地方,幫助老人叫賣起了蔬菜。

  「城管幫老人叫賣蔬菜」,在網絡上也有不同的意見。一些人認為這其實也是一種縱容,會讓老人產生錯誤的想法,今後還會「故伎重演」,從而加劇佔道經營亂象。其實不然,「城管幫老人叫賣蔬菜」是一種不同情況不同對待的柔情執法。

  佔道經營也是分為很多層面的。有的人是屬於故意的行為,長期就是這樣做的。對於這些人當然需要執法的強硬。但是,這位老人不同,他不是長期佔道經營的,只是自己在農村挖了一些野菜,偶爾到街頭銷售。他佔道經營的行為不是嚴重的,而且老人長期居住在農村,也未必知道哪裡能夠銷售,哪裡不能夠銷售。這種情況下,城管隊員的幫助叫賣,其實是對老人的一種引導,是告訴他不是什麼地方都能叫賣蔬菜的,城管隊員幫助選擇的地方就可以銷售蔬菜。

  有了這次經歷之後,老人會因為自己的佔道經營,給城管隊員帶來了工作難度,而感到「不好意思」,在今後再來銷售蔬菜的時候,就會儘量選擇合適的地點,儘量不給城市管理和過往市民帶來麻煩,這何嘗不是最好的教育引導方式?這與強硬的沒收或者是驅趕,亦或是砸爛菜攤子相比,效果會更好。

  最為關鍵的是佔道經營的是一位老者,是一位生活無依無靠的人,老人的自食其力會感動我們每一個人。管理城市是為了人民,但是不能教條的管理城市。幫助老人叫賣蔬菜,讓老人早點回家,是一種善良的情懷。假如每一個執法者都能有一顆善良的心,那麼我們的城市管理何嘗不是和諧的畫圖?

  當然,「城管幫老人叫賣蔬菜」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的城市管理部門,我們的市場管理部門,還應該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究竟該如何實現城市管理和民生民計的需求對接,既讓城市美觀大方,又讓城市能容納市民的生活所需?我以為,應該給那些租不起店面的,偶爾出售農產品的群體打造一條免除一切費用的「民生經商街道」,讓他們依靠勤勞雙手實現生活保障。

  「城管叫賣蔬菜」是城市管理的最美好聲音,執法也要懂得靈活應對,執法柔情同樣能收穫最好效果。(郭元鵬)

相關焦點

  • 【文明遷西·共建共享】遷西城管開展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強基礎...
    為進一步促進城管執法隊伍基礎更強、作風更優、形象更好,提升服務管理水平,9月28日上午,遷西縣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組織開展「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成果展示暨執法技能比武匯演活動,市城管局領導陳春利、花小峰和縣城管大隊長李小飛、大隊班子成員參加活動
  • 渝北:智慧城管賦能城市治理 讓市民幸福棲居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8日11時30分訊(通訊員 張澤美)近年來,重慶市渝北區城市管理局圍繞「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的要求和「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目標,緊緊牽住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的牛鼻子,積極推進「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行業發展路徑,把城市管理落實到每一條街巷,每一個社區,每一個網格
  • 數據共享助力城市信用建設與智慧城管
    提到「城管」這個詞的時候,有人腦海中浮現的是城管和小販的衝突對峙的場景。這些信息的多數見於報紙,雜誌和網上新聞,不論是什麼原因,輿論的天平都會不自覺傾向於小販一邊。5G時代智慧城管的場景夜幕降臨,張三將麻辣燙的小推車停在了街邊的角落,開始準備營業。
  • 漢陽城市管理執法局巧用「尖板眼」服務市民生活,創新智慧城管...
    ,一旦發現司機打瞌睡、接手機等影響安全行車行為,車內語音報警提示司機,遠在千裡之外的城管交通管理人員,通過手機或後臺,也同時接到報警,便於及時敦促當事司機整改,確保安全;街頭人行天橋上安裝安全監測傳感器,全天候可見橋梁的一舉一動,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中。
  • 安徽合肥:下足繡花功夫 做好城市管理
    記者1月7日從「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一場)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市城市管理緊緊圍繞「改革、創新、提升、為民」這一主線,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推動城市管理朝著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方向不斷邁進。實現管理方式「大突破」這五年,「創新」成為合肥破解管理難題、順應時代要求的關鍵一招。數字城管精準發力。
  • 共建美麗淼城,三水區11月27日召開城市管理工作會議
    隨著經濟的發展,群眾生活的日益改善,三水區市容管理、環衛保潔水平進步不明顯,已漸漸無法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暴露出了市民針對市容管理、環境衛生投訴持續增加的問題。僅今年7月以來,三水城管收到來自市民關於西南街道夜間燒烤檔出店經營、油煙噪聲擾民的投訴達300多宗。
  • 提名奧斯卡的武漢導演,拍出中國首部「城管VS攤販」最真實電影全國...
    、小販「詐屍」、「城管練攤」、整治「車窗拋物」、評選「十佳城管隊員」、開展「頂美行動」等領先的城市管理工作探索和宣傳,在全國取得了廣泛關注和好評,於是,2014年初,陳為軍團隊選擇了,江城、武漢城管。武立偉 作為中國第一部城市管理題材電影聚焦外來人口在城市的謀生之路還原執法背後的情理糾葛作為陳為軍收官之作的《城市夢》未播先火在各大電影節斬獲不俗的成績,值得一看伊姐看電影 不誇張地說,這是我今年看過最精彩動人的紀錄電影。王天成爺爺,活著,自己就是一整臺戲。
  • 常德武陵:城管主題宣傳牆繪「扮靚」城市街頭
    常德全媒訊(記者 李其陵)近日,一組以「民愛城、遂護城」為主題的城管宣傳牆繪出現在市城區部分路段,在美化環境的同時,號召市民愛護環境,扮靚家園。在市城區人民路和青年路交匯處的一處建設工地圍擋上,記者見到了這組牆繪。
  • 聽他們說——深圳龍華城市管理執法者的精細與溫度
    作為城市精細化管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城管執法既要守住城市發展的底線,也要在為民服務中體現城市的溫度。如何處理高速發展所帶來的管理難、任務重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龍華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的執法隊伍在區委、區政府和市局的正確領導下,以黨建引領,以「服務至上、精益求精」的城管核心理念為抓手,做實城管工作細節,努力營造環境優美、文明有序的一流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中軸新城的城市環境。
  • 城管直播遛大狗?長城哈弗惡俗營銷當休矣
    此次直播後,眾多城管隊員聯繫到《中國建設報》氣憤地表示,作為政府設立的職能部門,「城管」豈容如此被遛?為博取眼球不惜碰瓷「城管」,如此譁眾取寵,不僅涉嫌偷換概念、虛假營銷,更損害城管部門的名譽和形象,損害社會公序良俗,也讓城管隊員受到了侮辱。
  • 百位城管市政公眾督查員上崗,將帶動9萬餘城管義工文明再出發
    文丨 陳澤州  周駿「網約單車扶正一下,扶起倒在地上的文明;城事問題查報一下,做發現病害的啄木鳥……」10日上午,第15輪城管義工文明行出徵暨市政行業公眾督查員聘任儀式在陽光廣場舉行。作為新聘任的市政督查員代表,寧波市最美志願者、最美城管義工李鳳芝現場宣讀了倡議書,號召全市9萬餘城管義工「城市共同管·文明再出發」。
  • 線上聽、現場看、全力辦,「星期三問城管」本期聚焦市北區城市管理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鍾棟2021年1月6日,第23期也是2021年度第1期「星期三問城管」活動如期舉行,本期活動邀請市北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鄭樹明作為上線嘉賓,就市北區的環境衛生、市政設施、園林綠化等城市管理問題,與市民進行互動交流。此次活動採取「線上聽、現場看、全力辦」的方式進行。
  • 學生變身「小城管」
    近日,航天二小師生代表來到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零距離了解城市管理的內容與職責,感受城市管理的科技與智慧,體驗城市管理的繁瑣與艱辛,學做一名合格的城市小衛士、城市小主人。當天,工作人員首先向師生代表介紹了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的工作職責,現場組織大家觀看了城市管理宣傳片、垃圾分類宣傳片等視頻資料。接著,小朋友們換上城管制服,戴上帽子,一個個「小城管」有模有樣地開始體驗城管的日常工作。大家排著整齊的隊伍走進航天基地城市管理信息中心。
  • 街頭「貓捉老鼠」 執法遇強則弱——中國城管怎麼管?
    胡珂 馬強攝  編者按:城管,這個以城市為對象的獨具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機構,承擔著以相對集中行政處罰為核心的城市管理執法重任。城管是以消除多頭執法、交叉執法、重複執法等弊端為目的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產物,集眾多行政執法職能於一身。近年來,有關城管的負面新聞時有發生,城管執法引發的社會衝突成為眾人關注的熱點問題。
  • 長沙落實「四精五有」 以繡花功夫深耕城市管理
    連續13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近年來又受到網友青睞,「笑納」網紅城市、必打卡城市等榮譽的湖南長沙,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座城市管理科學、生態環境優良的宜居宜業之城。  2020年,長沙提出「四精五有」(「四精」即精準規劃、精美建設、精緻管理、精明增長;「五有」即有顏值、有氣質、有內涵、有格調、有品位),加快建成美麗舒適宜居現代化大都市的發展理念。
  • 曾經,從叫賣聲中就能聽出南北方人的性格差異
    [摘要]現代城市的個性已經開始模糊,不管你住在哪個城市,你聽到的也許是相差無幾的聲音。能否從聲音來感知城市的文化性格?我人只消從市井販夫的一片叫賣聲中,便能體察出來」。現代城市的個性已經開始模糊,不管你住在哪個城市,你聽到的也許是相差無幾的聲音:各種汽車急速馳過,工地的轟鳴,商店音響中傳出的流行歌曲,街頭永遠嘈雜的人聲……但在上個世紀初,城市給一個初次進入它的人留下的印象是極難磨滅的:抗戰勝利後回到北京的沈從文「心情和二十五年前初到北京下車時相似而不同。」
  • 廣州城管新出臺針對泥頭車企業管理辦法
    廣州市日前公布《廣州市建築廢棄物運輸企業及車輛誠信綜合評價管理辦法》,通過進一步的管理,減少建築廢棄物運輸車輛易擾民的情況。每個誠信綜合評價周期內,企業誠信扣分扣滿企業誠信總分 50% 的,由原發證的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部門對企業進行約談。
  • 地攤王與城管恩怨14年背後:彼此磕磕碰碰的城市夢
    妻子則堅定了自己的決心:「我死也不回農村了,就算撿瓶子,我也要留在城市。」這是一個沒有退路的農村家庭。在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上,三代人卑微的城市夢生根發芽。但武漢市要發展,2015年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夢想,變成了一場摧折這個小家庭的風暴。
  • 椒江:部件管理數位化 讓城市「耳聰目明」
    據了解,這是數字政通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使用移動道路測量技術進行城市部件普查。「城市部件普查,相當於讓每個城市部件都有了一張專屬的電子『身份證』,一旦出現問題,就能通過數據準確定位並及時處理。」椒江區城管委辦工作人員盧華星表示,「我們此次普查採取了技術測量和人工測量相結合的方式,以確保數據測量的全面性、準確性。」
  • 陝西安康:漢濱區關廟城管大隊開展「馬路辦公」 化解城管難點
    編輯:曹加蘭|責編:文娟|核稿:謝坤連日來,為規範市容秩序,切實解決各類城市管理難題,不斷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關廟城管執法大隊積極開展「馬路辦公」,進一步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勸導為主,加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