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城市管理執法局巧用「尖板眼」服務市民生活,創新智慧城管...

2021-01-19 瀟湘晨報

漢陽城管引導單車企業安裝藍牙道釘

人臉識別監控司機安全駕駛

人行天橋裝上傳感器

楚天都市報記者 盧成漢 通訊員 周玉琴 李紫君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鄒斌

在商圈停車點內安裝藍牙道釘,共享單車如果違停,單車「拒絕」落鎖;深夜的燃氣供應站禁火區,一旦有人闖入,會立即報警,防止有人破壞燃氣設施;運輸危化品的專用貨車,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一旦發現司機打瞌睡、接手機等影響安全行車行為,車內語音報警提示司機,遠在千裡之外的城管交通管理人員,通過手機或後臺,也同時接到報警,便於及時敦促當事司機整改,確保安全;街頭人行天橋上安裝安全監測傳感器,全天候可見橋梁的一舉一動,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中。

今年以來,漢陽區城市管理執法局不斷升級智慧城管系統,巧用「尖板眼」服務市民生活,守護著這座美麗城市的和諧與安寧。

藍牙道釘:治單車違停亂象

漢陽王家灣,交通便利,商賈雲集。在上下班高峰,地鐵口一度被共享單車打圍,市民出行不便。

10日,在王家灣地鐵D出口,記者看到,在城管部門施劃的停車點內,共享單車停放有序。而停車點外,很難看到隨意停放的單車。

巡查至此的漢陽城管執法大隊常務副大隊長唐勇告訴記者,這樣的變化,緣於安裝了藍牙道釘。

「這就是藍牙道釘。」順著唐勇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在共享單車停車點地面上,布上了多個肥皂盒大小的黃顏色物體。一旁的美團共享單車漢陽區域主管楊城告訴記者,這個道釘用的是北鬥晶片,精準度很高,「騎行者如果將車停在停車點外,車鎖無法落鎖。」

當著記者的面,楊城現場進行了演示。只見他將一輛單車從停車點取出後,推出1米多,然後用手上鎖。哪知,落鎖不到2秒鐘,車鎖自動彈開,「這等於沒有還車,騎行人的手機很快就會收到簡訊提示,要求重新將車推入停車點停放。」

楊城說,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會暫扣5元,改正後會退還。如果第4次在此違停,不僅扣費5元,還會影響用車信譽分,今後騎行,費用會更高,「以此引導文明停放。」

「藍牙道釘試用一個多月,王家灣商圈的共享單車停車秩序大為好轉。」唐勇說。

周界預警監控:夜護供氣站安全

4年前,漢陽城管在全市率先安裝遠紅外線高清探頭,全天候監控轄區供氣站安全。

如今,該局再次率先織密智慧城管系統,在站外安裝周界預警監控,對深夜突入禁火周界的人員發出預警。

12月10日,記者在武煤百江蓮花湖供氣站電腦終端上看到,周界預警監控所盯的位置,處在卷閘門外1.8平方米的範圍內。供氣站工作人員下班後,周界預警監控開啟「上崗」,該監控設定了翻牆、撬門、砸門等人類動作,一旦有人闖入這個區域,現場將會警聲大作,城管隊員與供氣站管理人員手機上同時報警,便於及時處置。

據漢陽城管燃管辦介紹,安裝周界預警監控,與一次突發情況有關。一次,中南新五裡供氣站發生漏氣,站內報警裝置頓時發出尖叫,周邊居民被吵醒,及時報警。

民警與氣站工作人員先後趕到,經排查,燃氣瓶開關鬆動,發生輕微洩漏。

民警通過周邊探頭,發現系他人蓄意破壞,最終還了該氣站員工清白。雖然此事沒有釀成安全事故,但卻敲響了安全警鐘。

12月起,漢陽城管決定,出資給漢陽區現有42個供氣站,安裝周界預警監控,「預計春節前,可全部安裝到位,提高安全供氣係數。」

人臉識別:提醒司機安全駕駛

旅遊車輛與危化品運輸車輛,最怕因疲勞駕駛,而發生安全事故。漢陽城管引導運輸企業,在車輛上安裝監控探頭的同時,加裝人臉識別裝置,對司機面部進行「識別」,一旦發現諸如不停眨眼、閉眼時間過長、打哈欠等表情,自動語音提示,並將警報傳給城管隊員與運輸公司後臺,督促司機不要疲勞駕駛。

10日上午,記者在武漢金運達汽運公司停車場看到,一輛運輸成品汽柴油的罐車駕駛室內,安裝了5個探頭,其中一個就是人臉識別系統,車外安裝了3個,專盯車輛左右方及上方,這些監控與公司後臺相連,坐在辦公室,可以看到外運車輛的一舉一動。

此時,記者在監控中看到,一臺油罐車正遠在900公裡外的安徽省太和縣。人臉識別監控畫面中,司機的面部表情正常。

「我們按城管要求,安裝了4個監控攝像頭,還額外安裝了包括人臉識別在內的4個攝像頭。」吳克武說,金運達公司先後有38臺油罐車分別安裝了8個監控,包括人臉識別監控。個別疲勞駕駛司機,被發現後及時進行了制止。

11月1日8時15分,該公司司機陳一(化名)駕駛油罐車,行駛在大廣高速上,人臉識別監控發現,陳一不時閉眼打瞌睡。駕駛室內立即響起語音提示:「請注意,你已疲勞駕駛。」公司監控後臺同時接到報警,工作人員當即致電副駕座上的押運員,讓其督促司機在前方服務區停車休息。

與此同時,漢陽城管交通科朱志洪科長接到警情,致電公司安全員整改。事後,司機陳一接到停崗的處罰,並重新接受安全教育學習。

朱志洪表示,金運達公司的人臉識別系統能夠有效防止司機疲勞駕駛,防止事故發生,將在全區進行推廣。

橋梁傳感器:守護人行天橋安全

漢陽江城大道,車輛川流不息。橫跨大道的龍燈裡人行天橋,陪伴著這裡的行人與車流來來往往。

每天,漢陽城管設施科的科員萬啟濤坐在電腦前,打開該局安裝的橋梁智慧監測系統終端,包括龍燈裡人行天橋在內的42座天橋盡收眼底,「它們的振幅是否正常,有沒有位移,橋面抖動異常與否,盡在掌握中。」

10日下午,萬啟濤來到龍燈裡人行天橋旁巡查,看到橋體橋面一切正常,這才放心返回。

「人行天橋上安裝了一組傳感器,連它的『心跳』我都會第一時間聽得到。」萬啟濤說,傳感器24小時向橋梁智慧監測系統後臺傳回現場監測的數據,一旦發生異常,立即會通過智能系統和手機APP,傳給相關人員,便於採取行動。

記者現場看到,傳感器與橋上橋下的高清攝像頭相連,形成一個智慧監測系統,除了傳感器對橋體橋面的數據監測外,兩隻高清攝像頭也實時拍下橋上與橋下的現時情況。

「橋梁安裝了傳感器,既精準又省時省力。」負責橋梁安全檢測的武漢匯科質量檢測公司工作人員許超告訴記者,過去對橋體進行一次檢測,12個人連續工作2個夜晚,才能完成。如今,只需要一個人盯著電腦,不時巡查一下,就足夠了。

目前,漢陽區全區有42座人行天橋,已有38座安裝了橋梁傳感器和攝像頭,預計10天左右的時間,可以全部安裝到位,它將全方位地守護橋梁安全。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渝北:智慧城管賦能城市治理 讓市民幸福棲居
    ,探索出一套智慧賦能、精細化管理城市的新方法,使城市面貌和環境品質明顯改善,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網格化:讓城市文明有序「咔嚓,咔嚓……」近日,龍溪街道花卉東路社區網格員李霞用手機拍下道路破損問題,並及時上傳到數字城管系統。區數位化城市管理事務中心信息員接到網格員上報的案件後,對該案件進行了受理,智能立案、派遣到相關責任單位,再通過數字城管系統中的詳細地理位置、圖片到現場進行核實,整個事件在30分鐘內完成了處理。
  • 數據共享助力城市信用建設與智慧城管
    提到「城管」這個詞的時候,有人腦海中浮現的是城管和小販的衝突對峙的場景。這些信息的多數見於報紙,雜誌和網上新聞,不論是什麼原因,輿論的天平都會不自覺傾向於小販一邊。5G時代智慧城管的場景夜幕降臨,張三將麻辣燙的小推車停在了街邊的角落,開始準備營業。
  • 「智慧崑山」市民公共服務平臺
    平臺以「數據集中、資源共享、高效便民」為宗旨,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整合全崑山市社會公共服務資源,通過智慧型手機、電腦、機頂盒等終端設備,向市民提供交通出行、政務公開、醫療教育、人才服務、城市管理等多領域資訊和一站式交互服務。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 用服務引領文明 用文明傳遞溫情 深圳致力倡導...
    近年以來,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用服務、管理和執法相結合的手段,不斷改革創新,用服務引領文明,用文明傳遞溫情,倡導依法、科學、文明養犬。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馮增軍表示,深圳向國際化大都市邁進需要這樣的文明,通過這些做法引導、推動養犬人更加自覺、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為,社會也會越來越和睦,這份和睦將使深圳更加美麗、更加國際化。
  • 【文明遷西·共建共享】遷西城管開展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強基礎...
    為進一步促進城管執法隊伍基礎更強、作風更優、形象更好,提升服務管理水平,9月28日上午,遷西縣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組織開展「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成果展示暨執法技能比武匯演活動,市城管局領導陳春利、花小峰和縣城管大隊長李小飛、大隊班子成員參加活動
  • 聽他們說——深圳龍華城市管理執法者的精細與溫度
    是切身感受的衛生環境——有序、乾淨、整潔的城市面貌,總會給人帶來心曠神怡的感受;是方便舒適的服務環境——觸手可得的公共服務,是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象徵;是潤物無聲的文明環境——生活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由此得以更大的提升。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城市精細化管理,也離不開城市管理執法。乾淨、整潔的環境和綠意的點綴,大大提升了龍華的顏值。
  • 武漢市洪山區城管執法局召開2021年大城管工作部署會
    為做好2021年「兩節」「兩會」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度過雙節和兩會,近日,武漢市洪山區城管執法局組織召開了「區城管執法局關於2021年兩節兩會期間疫情防控暨大城管工作部署會」,全局副科級以上幹部參加會議。
  • 安徽合肥:下足繡花功夫 做好城市管理
    記者1月7日從「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一場)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市城市管理緊緊圍繞「改革、創新、提升、為民」這一主線,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推動城市管理朝著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方向不斷邁進。實現管理方式「大突破」這五年,「創新」成為合肥破解管理難題、順應時代要求的關鍵一招。數字城管精準發力。
  • 市民注意!我市發布管理通告!
    日前,市城管執法局向市民發放了《文明養犬宣傳冊》《文明養犬倡議書》《六、犬類管理事關市民的身體健康、人身安全,希望廣大市民積極予以支持、參與、配合,對違反本通告的行為進行舉報,共同營造安全、和諧的人居環境。舉報電話:110(市公安局)、12319(市城管執法局)。
  • 普法活動 | 點燃安全 情系萬家——天河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為了增強廣大居民的燃氣安全常識,6月15日,天河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廣州市天河區啟智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廣州市喜燃能源有限公司在沙東街豪景花園小區內開展主題為「點燃安全,情系萬家」的燃氣安全普法宣傳活動。本次活動主要是面向沙東街轄區內的居民,重點宣傳燃氣安全知識和燃氣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
  • 漢陽月湖人行通道「全面升級」,通道亮堂堂路面不積水
    改造後的通道楚天都市報12月20日訊(記者盧成漢 通訊員韓小奇 萬啟濤)19日,漢陽城市管理執法局用時兩個月,耗資60餘萬,對月湖人行通道進行全面改造完畢,有效地解決月湖人行通道下雨易積水和停電的問題。
  • 長沙落實「四精五有」 以繡花功夫深耕城市管理
    推窗見景 家門口公園精緻精美  為了讓市民能夠推門見景,開窗見綠,共享家門口的公園美景,長沙市城管執法局牽頭,在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間、方便市民的居住公共空間、陳舊老化的綠化空間,組織建設提質60個街角花園,立足城市綜合公園「環境美、綠化美、服務美」目標,啟動人民滿意公園創建活動。
  • 學生變身「小城管」
    近日,航天二小師生代表來到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零距離了解城市管理的內容與職責,感受城市管理的科技與智慧,體驗城市管理的繁瑣與艱辛,學做一名合格的城市小衛士、城市小主人。當天,工作人員首先向師生代表介紹了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的工作職責,現場組織大家觀看了城市管理宣傳片、垃圾分類宣傳片等視頻資料。接著,小朋友們換上城管制服,戴上帽子,一個個「小城管」有模有樣地開始體驗城管的日常工作。大家排著整齊的隊伍走進航天基地城市管理信息中心。
  • 「城管叫賣蔬菜」是城市管理的最美好聲音
    下午3時許,一名穿著制服的女城管來到橋頭,就在人們以為老人會被趕走時,這名城管走到老人身邊,將老人和籮筐從馬路邊搬到人行道邊,並幫著老人吆喝賣起菜來:「大家幫忙買些小菜吧,早些賣完了老人好回家」!(1月4日《成都商報》)  不僅是「佔道賣菜」的老人沒有想到,就連路過此處的市民也傻了眼。本來以為這位女城管隊員會沒收老人的蔬菜,即使不沒收,最起碼也會驅趕走。
  • 共建美麗淼城,三水區11月27日召開城市管理工作會議
    隨著經濟的發展,群眾生活的日益改善,三水區市容管理、環衛保潔水平進步不明顯,已漸漸無法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暴露出了市民針對市容管理、環境衛生投訴持續增加的問題。僅今年7月以來,三水城管收到來自市民關於西南街道夜間燒烤檔出店經營、油煙噪聲擾民的投訴達300多宗。
  • 領養代替購買 深圳城管創新宣傳模式推動文明養犬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11月10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 記者 鍾鴻冰)11月9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在南山區舉辦以「領養代替購買、文明關愛隨行——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我家有隻文明汪——文明汪文明行為現場秀」等主題的公益活動。
  • 市城管執法局幹部作風整頓工作專題推進會議講話稿
    重溫黨的歷史,回顧黨的光輝歷程,謳歌黨的豐功偉績,豐富黨員生活,提升黨員榮譽感。6、適時開展好黨委書記講黨課活動。以紅頭文件的形式向市直有關部門,各縣市區局城管局,各相關企事業單位及服務對象累計發放了80份《徵求意見表》,廣泛徵求對我們城管執法局班子及幹部個人的意見建議,已經收到43份反饋意見表,均認真進行了匯總與分類,並制定了相應的整改措施。3、主動組織開展反向測評活動。
  • 從一座城市政務服務爆款App,看新型智慧城市「連雲港模式」
    移動政務服務爆款App誕生在江蘇省連雲港市政務辦相關負責人看來:「智慧城市的建設,一定要讓大家看得見、摸得著,同時要讓老百姓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好用、能用,讓老百姓有獲得感。」而作為政務服務向移動應用端的延伸升級,「我的連雲港」APP集成匯聚了政府公共服務、生活便民服務、城市新聞資訊,可以說既是一站式智能信息化城市綜合生活服務平臺,也是讓老百姓能直接有「獲得感」的重要載體與抓手。
  • 共享單車智慧調度 破解交通擁堵「城市病」
    149黨政動態/col/col811162/index.html政府工作動態/col/col812253/index.html服務破解交通擁堵「城市病」 眼下,通過共享單車進行短途接駁,已成為杭州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
  • 智慧城市萬裡行|看四川遂寧如何運用基礎測繪數據助推智慧城市建設
    據悉,這只是「智慧遂寧」建設成效的一個縮影。隨著智慧遂寧時空信息雲平臺的建成,遂寧人將會越來越多地感受到智慧城市的便捷,共享到越來越豐富的資源。實現一站式地理信息智能服務「智慧城市是在數字城市的基礎上,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現代城市在推進產業和城市信息化進程中的探索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