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乸(nǎ)菜:別名還叫漂菜、牛皮菜、光菜、豬麻菜等等,各地方叫法上有區別,真正的學名叫莙薘菜。這種菜在湖南都有種植,不過因為它的口感不好,很多人不願意吃,但是農家住戶都會種點,剁碎餵雞餵豬還是非常不錯的飼料。
莙薘菜的原產地在歐洲南部,在公元5世紀(東漢)從阿卡伯傳入我國。按照顏色分可以分為白梗、青梗和紅梗三種,在農村裡種植以青梗最多最廣,是可供食用、飼料、觀賞等剁種用途。
莙薘菜分布很廣,葉子不僅可以做蔬菜飼料,葉子、根和種子還能入藥,還具有清熱解毒、行氣止血的作用在很多的大超市裡,都把它作的高檔蔬菜出售。而農村人種著全是當飼料,因口感不好,略帶苦澀味,很少去食用。
莙薘菜的種植:種植莙薘菜,在我國的中部、南部,一年可以種兩茬,分別在春季的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種,在夏季採收。秋季播種在8月上旬到10月,在來年的採收。在我國的東北、西北等高寒氣溫地帶,一年只能種一茬。
種植莙薘菜有四點要注意:第1、喜肥:在移栽定株時,要上足底肥,一般都是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每次剝葉片後,要及時追施稀釋的人尿,灌溉掌握「見幹見溼」的原則。
第2、防病蟲害:蚜蟲、地老虎、潛葉蠅是對莙薘菜最大的蟲害,很多都是土壤裡自帶的蟲源。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褐斑病、白粉病等等,要及時多選用高效低毒,容易被光解水解的藥劑。在病害上特別少,只有在蟲害上要注意,只要把農家肥充分腐熟,不帶蟲卵,基礎上就無防治。
第3、溫度:這對莙薘菜來說,只要不是高寒之地,在零下5°都還能緩慢生長,最適合生長的溫度在20~25°。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是在疏鬆、肥沃、保水、保肥力強的沙壤土生長比較好一點。
第4、對環境的要求:莙薘菜喜歡冷涼溼潤的氣候,耐寒性和耐熱性都特別強。種子在4~5度的情況下,都可以緩一下的發芽。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怕澇。二氧化碳濃度的高低對莙薘菜有增產的效果。
我是小趙,莙薘菜對土壤、生長環境要求不高、是比較好種的菜種,也被稱了懶人菜。市面上很多人把它的價值吹捧上了天,種的人也都是小面積種植,其味道帶有苦澀味,很多人都不是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