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起源論認為非洲以外的現代人祖先來源於五萬年前的非洲,所有現代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5萬年前非洲的一位女性。我們知道一個人或者少數人是不可能繁衍出七十幾億現代人的,實際上是因為這位女性的基因發生突變,她的基因逐漸擴散到了她所在的族群,然後是整個非洲,顯然不是這個女人的後代把其他非洲人都殺死了,某一個基因的突變成為不了智人和現代人的分界點,人類的基因突變從生命誕生那一刻起就一直在進行,如果說她是智人,那麼他的族群是智人,其他非洲人也是智人,當時全世界都有智人存在,典型的比如尼安德特人,他們可以互相繁衍後代,就像更早遍布世界的直立人,他們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生命進化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就像一棵生長的樹一樣。那麼非洲人是如何帶著這個基因擴散到全世界的呢?非洲人走出非洲是為了徵服其他大洲的智人嗎?

其實只要我們觀察一下動物的習性就明白了,動物最重要的事除了生存之外就是繁衍後代,拿猴群來舉例,我們知道猴群的領地意識很強,什麼情況下猴群會離開自己的領地呢?當然是競爭不過其他猴群或者食物缺乏的時候,有領地的猴群是絕對不會去其他地方的。所以五萬年前走出非洲的那些人恰恰是競爭的失敗者,能吃飽穿暖哪有翻過山去啃沙子的呢?人類之所以走出非洲是為了生存,這個才是主因,現代人是不同智人種群互相雜交的後代。

事實上五萬年前地球上最強的人類群體就在非洲,非洲平原開闊,野獸成群,食物豐富,我們現代人可能覺得非洲生存環境惡劣,但是對於古人來說,森林和沙漠遠比非洲平原危險的多,因為沙漠食物匱乏,而森林是野獸的領地。非洲人在捕獵和與野獸的搏鬥中練就了強健的體魄,在舊石器時代,力量和速度讓非洲人脫穎而出成為強者,因為競爭失敗而走出非洲的歐洲人身體不如非洲人,而亞洲人就更加不如了,既然如此,現代非洲為何會變為最落後的地區呢?

其實這都是人類適應環境的結果,歐洲人離開非洲後以狩獵,遊牧為主,因為不全是靠體力獲得食物,所以歐洲人的智商比非洲人要高,而亞洲土地肥沃,很適合種植穀物,體能最差的亞洲人為了生存,農耕成為了他們最好的生存方式。為了種植糧食,必須要對節氣非常了解,正是因為長時間的觀察天氣和四季變化發展出了古代天文學,從自然規律中總結出了陰陽也就是樸素的唯物主義辯證法,為了記錄自然規律和經驗創造了象形文字,有了固定的食物來源,族群才得以生生不息,知識和技術的不斷積累讓生產力有了飛躍,食物越來越多,人口數量越來越龐大,最終人類第一個文明誕生了。

世界是公平的,越靠近非洲的人類智商越低,體能越好,而遠古時期競爭失敗的亞洲人創造了人類社會第一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