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起源論證明人類文明發源於亞洲,現代人是智人雜交的後代

2020-11-24 古史尋道人

非洲起源論認為非洲以外的現代人祖先來源於五萬年前的非洲,所有現代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5萬年前非洲的一位女性。我們知道一個人或者少數人是不可能繁衍出七十幾億現代人的,實際上是因為這位女性的基因發生突變,她的基因逐漸擴散到了她所在的族群,然後是整個非洲,顯然不是這個女人的後代把其他非洲人都殺死了,某一個基因的突變成為不了智人和現代人的分界點,人類的基因突變從生命誕生那一刻起就一直在進行,如果說她是智人,那麼他的族群是智人,其他非洲人也是智人,當時全世界都有智人存在,典型的比如尼安德特人,他們可以互相繁衍後代,就像更早遍布世界的直立人,他們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生命進化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就像一棵生長的樹一樣。那麼非洲人是如何帶著這個基因擴散到全世界的呢?非洲人走出非洲是為了徵服其他大洲的智人嗎?

原始人類狩獵

其實只要我們觀察一下動物的習性就明白了,動物最重要的事除了生存之外就是繁衍後代,拿猴群來舉例,我們知道猴群的領地意識很強,什麼情況下猴群會離開自己的領地呢?當然是競爭不過其他猴群或者食物缺乏的時候,有領地的猴群是絕對不會去其他地方的。所以五萬年前走出非洲的那些人恰恰是競爭的失敗者,能吃飽穿暖哪有翻過山去啃沙子的呢?人類之所以走出非洲是為了生存,這個才是主因,現代人是不同智人種群互相雜交的後代。

猴群

事實上五萬年前地球上最強的人類群體就在非洲,非洲平原開闊,野獸成群,食物豐富,我們現代人可能覺得非洲生存環境惡劣,但是對於古人來說,森林和沙漠遠比非洲平原危險的多,因為沙漠食物匱乏,而森林是野獸的領地。非洲人在捕獵和與野獸的搏鬥中練就了強健的體魄,在舊石器時代,力量和速度讓非洲人脫穎而出成為強者,因為競爭失敗而走出非洲的歐洲人身體不如非洲人,而亞洲人就更加不如了,既然如此,現代非洲為何會變為最落後的地區呢?

原始社會

其實這都是人類適應環境的結果,歐洲人離開非洲後以狩獵,遊牧為主,因為不全是靠體力獲得食物,所以歐洲人的智商比非洲人要高,而亞洲土地肥沃,很適合種植穀物,體能最差的亞洲人為了生存,農耕成為了他們最好的生存方式。為了種植糧食,必須要對節氣非常了解,正是因為長時間的觀察天氣和四季變化發展出了古代天文學,從自然規律中總結出了陰陽也就是樸素的唯物主義辯證法,為了記錄自然規律和經驗創造了象形文字,有了固定的食物來源,族群才得以生生不息,知識和技術的不斷積累讓生產力有了飛躍,食物越來越多,人口數量越來越龐大,最終人類第一個文明誕生了。

殷墟復原圖

世界是公平的,越靠近非洲的人類智商越低,體能越好,而遠古時期競爭失敗的亞洲人創造了人類社會第一個文明。

相關焦點

  • 新研究將改寫現代智人發源地?
    人類的發展可根據書籍或文獻記載去了解,但關於人類的起源到現在還沒有定論,只能依靠化石或者基因來推斷。 最近,《自然》期刊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似乎為現代智人的起源提供了新材料。 (圖源:Google) 非洲南部或成為現代智人發源地
  • 廣西崇左木欖山智人洞現早期現代人下頜骨(圖)
    據科學測定,這個下頜骨距今約11.1萬年,是一件很難得很重要的古人類標本,是現代人演化歷史一個重要環節的見證者,在人類演化歷史研究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為探索東亞現代人是從非洲而來還是有多個起源提供了新的證據。中國科學院院士邱佔祥、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新智和來自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波蘭、日本、南非等國及我國的古人類學家一起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 從非洲走向世界:波瀾壯闊的史前人類文明大遷徙
    數百萬年以來,人類也曾和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一樣,由於環境惡化、食物短缺等原因,經歷了多次從非洲大陸向世界各地的遷徙。只不過那些最早走出非洲的人群,大部分都在冰河世紀的多變氣候中走向了滅亡,只有其中一小部分人憑藉著超強的適應能力和一點點運氣,努力地存活了下來,經過數萬年的繁衍,造就了如今地球上豐富多彩的人類文明。
  • 人類起源為什麼在非洲,而不是中國?難道非洲人是中國人的祖先?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提到人類的起源,很多人不禁會想到周口店的猿人,這應該是亞洲人類最早的祖先。周口店遺址是世界文化遺址,享譽全球,每年都會有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了解人類祖先的歷史。似乎在大家的印象中,人類的起源與周口店猿人有著密切聯繫,然而一個最新發現的言論震驚了整個考古學界,那就是:「我們人類的祖先有可能是來源於非洲,然後分布到世界各地,換句話說我們中國人有可能是非洲人的後代。」對於這個說法,讓整個學術界都炸開了鍋。
  • 中國人起源非洲還是亞州?
    我們也同樣想知道,人類的祖先又是誰?他們經歷了怎樣的冰川烈焰,滄海桑田,賜予我們智慧與文明的燦爛光環? 通過查詢家譜,或姓氏的起源,我們可以大概獲知家族前輩走過的歷程。可對人類而言,最久遠的文字記載也不超過五千年,與幾百萬年的人類進化史相比,太過短暫。人類是否也有「童年的照片」可供尋找古人類演化的蛛絲馬跡呢?
  • 人類起源之——75億人類皆為同一女性後代
    同樣認同這種觀點,還有不少歐洲人,因為他們也一直認為自己是尼安德特人的後代。而關於多地起源說,中南大學在去年和今年的研究報告顯示,蒙古人種在遺傳特徵上有其明顯的獨特性,並認為蒙古人種的起源與非洲起源說有所衝突。那麼既然是和非洲起源說有衝突,那顯然這個非洲起源說就是目前最被認可的一種說法。確實是這樣的,那我們就來說一說,人類是從非洲起源的觀點。
  • 中國人是來源於非洲嗎
    還是臘瑪古猿和南方古猿的起源之地從臘瑪古猿開始中國南方地區就是原始人類的聚集地世界各地都有猿類的祖先在人類產生前與人類相似的生物——類人猿已經大量繁衍後代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任何猿類都可能發生突變演變為新的物種——人類青藏高原的隆起和第四紀冰期的降臨是世界人類的命運分水嶺在古猿進化的過程中
  • 人類到底起源於哪裡?真的是起源於非洲嗎?
    當時,伴隨著地殼運動,非洲原本茂密的森林都變成了草原,棲息在樹上的猿類,因為生活空間急劇縮小,一部分便離開了樹枝,去到了陸地上,進化方向也因此變得不同,一個關於生命進化的奇蹟,也在這時被孕育。通過考古研究發現,所有人科生物的祖先,都來自於非洲,同樣,現代人類的起源也來自於非洲,這一點在學術界並沒有什麼異議。
  • 人類和所有動物都存在生殖隔離嗎?為什麼?
    今天的人類都屬於智人這個物種。智人,即解剖學上的現代人,屬於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是今天人屬僅存的唯一物種,與現存其他動物的親緣關係都很疏遠。生殖隔離的產生是由於兩個物種分化太久遠,基因的差異已經足夠大。人類現存最近的親戚是黑猩猩,與人類分化已有700萬年。儘管人類和黑猩猩的DNA序列有98.8%都是相同的,但1.2%的差異已經夠大,足夠人和黑猩猩之間產生生殖隔離了。
  • 部分現代人祖先曾與未知「幽靈」人種雜交
    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 科研人員通過分析一種唾液蛋白質基因的演化過程發現,大約15萬年前,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的祖先曾與一種前所未知的原始人類有過基因交流。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發布的新聞公報說,這一「幽靈」人種可能是直立人的一支,也可能是一個與已知原始人類都不相同的物種。該發現進一步表明,當代人類即智人與其他原始人類之間的基因交流並不罕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智人的祖先與其他原始人類有過基因交流,包括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
  • 解讀《人類簡史》:種族滅絕,當智人遇到尼安德特人(3,4合集)
    馬和驢都是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下的兩個物種,但是人屬下,只剩下了唯一一個現存的物種,那就是,我們,又叫智人。大概200萬年前,遠古人類開始走出非洲,足跡遍布歐亞大陸:在歐洲及中東地區的尼安德特人,身材魁梧,肌肉發達,能適應當時冰河時期的寒冷氣候,並且有明確的證據表示它們能夠照顧病人和弱者。
  • 科學家:中國人祖先是純正非洲人
    為什麼說我們的祖先是純正的非洲人  但即便古代非洲人克服了自然環境阻礙,來到了世界各地,包括中國,而為何獨獨非洲人成了我們的祖先,而當時生活在本土的人類群體他們又都到哪裡去了呢?為什麼遺傳科學家能這麼肯定地說現代人都是非洲人的後代呢?而不是本土人的後代或者說是本土人和非洲人雜交的後代呢?
  • 現代人類祖先為何成功:用交配清除原住競爭者
    (原標題:現代智人成功秘訣或是與其他人種「通婚」)  《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告稱,DNA分析發現,早期智人或與其他人種交配,並且異種交配在智人的勝利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科學家一直在爭論現代智人如何起源並成為最後屹立在地球上的人類物種。
  • 關於人類起源的問題,這3種說法更加真實,你認同哪一個?
    關於人類起源的謎題,這3種說法更加真實,你認同哪一個?關於人的起源問題,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一個課題,即使科學家不斷開始提出質疑,也沒有準確的證據能夠證明,沒有任何統一的答案,因為關於起源問題眾說紛紜,但是在科學界有這3種說法,似乎大家還是比較信服的說法。
  • 狗的不同品種長得千差萬別,它們都是狼的後代嗎?
    從考古學證據來看,狗貌似是西歐先有的,然後自西而東傳播,所謂的歐洲起源說應運而生。然而,這個假說是經不起推敲的。由於歐洲文明發源晚,對早期遺蹟破壞程度低,而且歐洲和中東的考古發掘力度遠大於東亞,發現早期家犬遺骸的可能性自然就大。
  • 30萬年前,人類曾與其他人種雜交?部分現代人有未知的直立人基因
    而自然界能夠長期直立行走的物種屈指可數,人類可以說是一個例外,這種變化同時也給我們的身體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因為人類畢竟還是脊椎動物。最近科學家還在人類基因中找到了特殊之處,令人感到更加吃驚。據悉,人類基因中含有一部分其他生物的基因,後者同樣屬於人類,卻與我們的祖先智人擁有不太一樣的生存環境,隨著進化過程的推動作用,二者也出現了更多的不同之處。不過,人類與其他人種出現雜交的情況仍然在學術界存在巨大的爭議,因為我們很難理解不同人種之間的關係,也沒有找到充足的證據來證明相關觀點。
  • 最新考古發現 直立人和現代人之間缺少環節(圖)
    ,而其所處的特殊時期可能是直立人和現代人之間「缺少的一環」。  衣索比亞戈納古人類研究項目主任希勒什·塞馬維表示,科學家發現的原始人頭骨「來自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從解剖學角度講,其外表非常接近於現代人。」這個原始人頭骨已碎成兩片,據認為其歷史應在50萬至25萬年之間。希勒什表示,考古學家是於五周前在衣索比亞東北阿法爾地區的賈維斯發現原始人頭骨的。
  • 瘋狂的人和黑猩猩後代實驗,叫停的背後,是人類道德的深思
    大家都知道,人類始於初期的猿猴,也是由猴變為人的。殊不知,就在大家了解自身的今生前世的情況下,有關人類發源的叫法和設想也慢慢多了起來。一、人類的發源和發展趨勢從理論上而言,人類發源全過程共分成三大環節:古猿環節,亦人亦猿環節,能生產製造專用工具的人的環節。後環節包含人猿和早期智人兩大階段,他們又分成初期和末期兩個階段。
  • 為什麼不同膚色的人種不存在生殖隔離,人類和猩猩卻有生殖隔離?
    除了兩個物種雜交不能產生後代外,後代的不可育也被劃分到這一標準的重要特徵中。比如馬和驢的後代騾子、獅子和老虎的後代獅虎獸,都是由於後代的不可育,被認為物種間存在生殖隔離。很多人曾發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儘管人類與猩猩都從古猿進化而來,而且它們的基因也遠比其他物種相似,但是人類卻與猩猩存在著生殖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