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導演的電影《信條》,英文原名「TENET」究竟什麼意思?

2021-01-13 碟碟不休的Kevin

2020年慘澹的國際影壇卻有一部石破天驚的大作橫空出世,諾蘭導演為2020年幾乎空白的人類電影歷史濃墨重彩地寫下一筆,一部《信條》讓多少人為之驚嘆。電影《信條》再次證明不用試圖去理解諾蘭導演電影複雜的內涵,就連電影的名字「TENET」都是一個值得琢磨的事情。

「TENET」來自於基督教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標誌性符號「The Sator Square」,這是一個由五個拉丁文單詞組成的方陣,這五個單詞的橫向評寫與縱向評寫完全一致,代表著《馬太福音》第13章的一句話,「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He who works the plow sows the seed)。而中間的單詞「TENET」最為特別,從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評寫一模一樣,顯而易見這是基督教的象徵「十字架」。

而電影的主題便是人類發現了將時間倒轉的方法,正義的力量為了阻止邪惡勢力毀滅地球而不停地在時間中穿梭。電影中不斷地將時間進程在正反兩個方向上推進,也正是契合著「The Sator Square」單詞方陣的形式。諾蘭導演將這個「The Sator Square」深深地埋藏在了電影《信條》之中,為這部燒腦的科幻大片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作為諾蘭導演的老搭檔,英國著名演員肯尼思·布拉納在電影《信條》中扮演了一個企圖毀滅世界的反派角色,這個角色的名字叫做 安德烈·賽特 (Andrei SATOR)。

在電影中男主角將一幅偽造的戈雅畫作交給女主角鑑定,這幅名畫的偽造者名字叫做Thomas AREPO。

OPERA毫無疑問指的是電影開頭那段發生在基輔大劇院的恐怖襲擊事件,這段情節拷貝了當年轟動世界的莫斯科大劇院人質危機。

在電影中那個神秘的保安公司名字正是「ROTAS」,兩名男主角劫持了一架大型客機衝入這家公司的倉庫,諾蘭電影中永遠不會缺少火爆的視覺效果。

同時電影裡也不斷地提到女主角的兒子在義大利龐貝度假,而「The Sator Square」最古老的遺蹟便是被發現於龐貝古城的廢墟之中。

在電影中男主角所扮演的中情局特工隸屬於一個神秘的組織「TENET」,電影中這個組織的使命便是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很少人還記得,1997年至2004年期間CIA局長名叫喬治·約翰·特尼特,在這位局長任職期間發生了改變全球歷史進程的事件。導演諾蘭究竟想要在電影中表達什麼?

相信經歷了風雲詭譎的2020年,很多人都希望時間倒轉回到過去,只可惜電影《信條》中的時空扭轉目前還只是一個科幻故事。每一個都不得不面對比電影《信條》還要複雜的現實世界,祝願2021年天下太平。

#信條#

附: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讓人激動不已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

相關焦點

  • 看《信條》學英文,燒腦的英文不是brain burning
    近期討論度最高的電影非《TENET信條》莫屬,不僅劇情燒腦讓人想要二刷三刷,臺詞更是彩蛋滿滿,讓人看完只想狂刷影評。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燒腦這些必知的詞彙英文怎麼說,以及原文臺詞中有多少值得討論之處。一、到底什麼是TENET?
  • 電影|《信條》首映 諾蘭:時間定義著我們的存在
    新快報記者 聶青由諾蘭執導的科幻電影《信條》已於 9 月 4 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3 日,影片舉行了提前場觀影,這是一場非常特別的首映禮,諾蘭攜主演們線上現身,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城的觀眾進行映後交流,親自講述這場時空迷局的拍攝故事。
  • 你看懂諾蘭這部電影了嗎?《信條》:一部悲情劇
    文 / 追劇者們諾蘭導演拍的《信條》你看懂了嗎?多好的一部電影啊,諾蘭式浪漫感,《信條》貢獻出了非常多的前所未有的語言鏡頭。雖然《信條》這電影目前評分低,但我覺得特別正常,就跟當時《肖申克的救贖》一樣,一堆人未理解,等後期看懂這部電影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分數自然會上升的。
  • 電影《信條》豆瓣評分跌至7.9分,諾蘭這回腦迴路跑得太快了
    英國導演諾蘭的新作《信條》,播出之前被寄予厚望。可上映後卻反響平平,觀眾紛紛詬病跟不上諾蘭的思路,整個觀影的過程就是迷茫的2個半小時,出電影院整個人感到很累。影片由於節奏太快,導致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產生思維脫節,沒有幾個人能在第一遍看完電影後完全明白故事所有內容,這使得本片的觀後感非常一般。在豆瓣上評分由一開始的八點幾分跌至7.9分。
  • 諾蘭《信條》預告曝光 劇情晦澀時光倒流人物成謎
    1905電影網訊 日前,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商業大片《信條》正式曝光了影片的預告。加上諾蘭棋高一著的剪輯和大片質感的配樂,讓《信條》看起來非常難以理解。在之前的報導中,該片被描述成「一部圍繞著國際間諜活動的動作史詩電影」。從預告的展示來看,這是一部帶有強烈科幻元素的驚悚片。預告中,畫外音不斷地提醒主角,要用全新的視角看待世界,不要去理解,要去感受。
  • 《信條》的謎底是諾蘭對未來的恐懼,作為父親的焦慮
    對不起,我再次確認了一遍,《信條》應該是克里斯多福·諾蘭最容易「懂」的一部電影,它的門檻不在於概念或者主題,而是編劇技巧上的複雜。它給觀眾帶來的焦慮和困惑,大多來自文本信息量的龐雜,是電影製作者的算計與自傲。
  • 諾蘭真的不懂觀眾!《信條》8天的票房不足3億,製片方直接血虧了
    不知道大家看過諾蘭最新的電影《信條》了沒有呢?雖然,電影延續了諾蘭燒腦片的一貫思維,十分燒腦,因為過於燒腦的緣故,這部電影相信有八成的人都看不懂吧,如果電影要是真的就這樣的話,那也沒什麼,可諾蘭還在劇中夾帶了很多私貨,這也是為什麼電影票房會撲街的原因。
  • 《信條》:關於時間,諾蘭就像吸了貓薄荷的貓
    這是一部分裂的電影,圍繞著「看懂」和「沒看懂」,影迷分裂成不可調和的兩個陣營。連諾蘭的鐵桿粉絲們也開始內部分裂,一部分人堅守陣地為諾蘭搖旗吶喊,一部分人則公開表示走到脫粉的末路。文科生和理科生也糾結了,文科的感情動物一頭扎進細節的毛線團裡,工科的理性動物卻開始為諾蘭的情感張力操碎了心。
  • 草根評《信條》:燃爆腦洞 視聽盛宴
    當初看盜夢空間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只是感嘆導演的強大邏輯和構建能力。這次看信條,會有一種深入諾蘭世界的感覺。他的奇妙能力是把他理解認知接觸的所有科幻的元素和他的三觀整合,然後以一部作品的形式告訴你,然後你就懵了。同樣的穿越時間、跨越空間,一樣的拯救世界,看似相同的元素,但卻是不一樣的感覺。
  • 《信條》裡的諾蘭:像吸食了整袋貓薄荷的貓
    這是一部分裂的電影,圍繞著「看懂」和「沒看懂」,影迷分裂成不可調和的兩個陣營。連諾蘭的鐵桿粉絲們也開始內部分裂,一部分人堅守陣地為諾蘭搖旗吶喊,一部分人則公開表示走到脫粉的末路。文科生和理科生也糾結了,文科的感情動物一頭扎進細節的毛線團裡,工科的理性動物卻開始為諾蘭的情感張力操碎了心。
  • 國內還未上映 諾蘭《信條》盜版資源流出:多版本語種
    憑藉《記憶碎片》《星際穿越》《盜夢空間》等被影迷奉為諾神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帶來新片《信條》,據說是特工視角的科幻燒腦片,定於9月4日在國內上映。儘管華納採取了多種措施封堵,可本片的盜版資源仍舊已在網絡上流出。
  • 《信條》身高190cm的女主火遍全球!諾蘭為邀她拍電影,首次讓步
    哈嘍大家好~歡迎關注AE,為您帶來每日國外明星、電影、劇集消息!這幾天諾蘭的新電影《信條》在全球熱播,沒想到兩大男主演約翰·大衛·華盛頓和羅伯特·帕丁森沒有火,反而是出演女主角「凱特」的30歲澳洲女演員伊莉莎白·德比齊,因為「個子太高」登上了全球熱搜!
  • 《信條》解讀:從戲裡到戲外,從未來到過去,諾蘭原來說了這麼多
    《信條》上映了之後,很多人都說看不懂。以致於很多沒看這部電影的朋友,都以為這部電影十分燒腦,晦澀難懂。但事實上,這部電影的劇情,第一次看就能看懂的。難以弄懂的是在這其中的邏輯。尼爾究竟是未來,還是現在的?最後死了嗎等等的問題。我們從劇情、時間線邏輯、視角等等方面入手,全方面對《信條》進行解讀。在開始之前,必須要說的是,解讀是一個十分主觀的行為,所以,我也不敢說我的理解就是百分百的正確。
  • 電報:《流浪貓鮑勃》主角貓去世,諾蘭《信條》港臺定檔
    流浪貓鮑勃去世;全球DC粉絲線上虛擬盛會將臨;《信條》港臺定檔;英國奧斯卡宣布推遲。①"流浪貓鮑勃"去世電影《流浪貓鮑勃》中的主角貓Bob去世,官方表示鮑勃享年至少14歲。此外,電影《黑亞當》、《閃電俠》,扎克·施奈德導演剪輯版《正義聯盟》和《雷霆沙贊2》也將亮相,演員和導演是否會現身暫時不知。 按照DC的計劃,大量漫改劇集、漫畫、遊戲等全領域都會有大量信息和物料放出。為了專注這個活動,華納DC也宣布不參加今年SDCC的線上活動。
  • 《信條》首周末票房破2億 好評洶湧引爆全民解析狂歡
    影片今日曝光「最強戰力」版預告,國外權威媒體盛讚該片是「諾蘭最佳作品之一」、「令人上癮的特工片」,五星好評不斷。與此同時,國內觀眾也紛紛對諾蘭這部全新神作奉上好評,「絕對是諾蘭電影中動作戲最佳的一部」、「雙男主戰力爆表」,不少影迷更沉迷於《信條》解析不能自拔,為導演在時空大戰中鋪陳的超越了時間的最強戰友情感動不已,紛紛二刷三刷才能釋懷。
  • 諾蘭和《蝙蝠俠》的幕後情懷
    有什麼電影在上映的時候需要增加影院的警備有什麼電影在上映的時候需要增加影院的警備,有些國家甚至禁止放映這部電影,這麼轟動的電影就是去年的《小丑》搞得這麼緊張可不僅僅是電影有不適宜小孩觀看的內容,而是因為7年前的這部《黑暗騎士崛起》2012年《
  • 史詩級燒腦大片《信條》正式上映,網友:三刷電影都未必能夠理解
    9月4日凌晨,由著名導演諾蘭執導的新片《信條》正式在國內影院上映,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前便獲得了眾多的關注。在此之前,有關電影的評價眾說紛紜,燒腦、場景宏大、精彩的格鬥等,繼《盜夢空間》後諾蘭的又一部燒腦巨作。在豆瓣評分中,此片獲得了8.4的高分,這個分數相對於諾蘭的前幾部電影來說偏低了一點,但是畢竟是首映,然而許多的觀眾也還未正式的打分。
  • 諾蘭發話了,談到自己在「最好的時機」,製作了《蝙蝠俠》三部曲
    覺得諾蘭的電影總是太難懂嗎?影評人湯姆·肖恩(Tom Shone)於11月推出了新書《諾蘭變奏曲: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神秘和奇蹟》,帶領讀者親密且深入地探索曾以《敦克爾克》、《記憶碎片》等片入圍奧斯卡獎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 諾蘭:我最喜歡的28部電影
    藝術上不渲染,情感上不說教,它沒有告訴你思考什麼,而是告訴你怎樣思考。」 13、《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 導演:大衛·裡恩 豆瓣:8.7
  • 羅伯特·帕丁森:為試鏡《蝙蝠俠》向諾蘭撒謊
    近日,羅伯特·帕丁森接受外媒採訪時透露,當時《信條》剛剛開拍,他以「家庭急事」的理由偷偷跑出去試鏡《蝙蝠俠》,但是諾蘭立馬就知道他葫蘆裡裝的什麼藥。「諾蘭總是對他的電影諱莫如深,這很有趣。然後我也不得不對《蝙蝠俠》的事情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