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回憶:《阿Q正傳》8條經典語錄

2021-01-10 李中東微觀

曾幾何時,魯迅的作品大量出現在教材之中,像《朝花夕拾》、《故鄉》、《藥》等。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阿Q正傳》,時隔幾十年了,書中一些經典句子還沒忘記。這次重讀,書中熟悉的人物,熟悉的句子,讀起來親切無比,少年時讀書的回憶撲面而來,有時光倒流的感覺。只是,現在心境已不同,已非當初懵懂少年時了!

讓我們重溫一下那下經典語錄:

1、「我們先前——比你闊得多了!你算是什麼東西!」

2、從來不朽之筆,須傳不朽之人,於是人以文傳,文以人傳。

3、阿Q尤其「深惡而痛絕之」的,是他的一條假辮子。辮子而至於假,就是沒了做人的資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

4、閒人還不完,只撩他,於是終而至於打。阿Q在形式上打敗了,被人揪住黃辮子,在壁上碰了四五個響頭,閒人這才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裡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於是也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

5、但他立刻轉敗為勝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臉上連打了兩個嘴巴,熱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後,便心平氣和起來,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別一個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別個一般,——雖然還有些熱剌剌,——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躺下了。

6、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7、有人說:有些勝利者,願意敵手如虎,如鷹,他才感得勝利的歡喜;假使如羊,如小雞,他便反覺得勝利的無聊。又有些勝利者,當克服一切之後,看見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誠惶誠恐死罪死罪",他於是沒有了敵人,沒有了對手,沒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個,孤零零,悽涼,寂寞,便反而感到了勝利的悲哀。

8、阿Q要畫圓圈了,那手捏著筆卻只是抖。於是那人替他將紙鋪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盡了平生的力氣畫圓圈。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但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並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的幾乎要合縫,卻又向外一聳,畫成瓜子模樣了。

相關焦點

  • 來一部經典看電影《阿q正傳》
    阿q正傳《阿Q正傳》是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創作於1921年12月,最初發表於北京《晨報副刊》,後收入小說集《吶喊》。阿Q正傳作者魯迅下面說說咱們的主人公阿Q,他很卑怯,他喜與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對手。口訥的他便罵,氣力小的他便打。與王胡打架輸了時,便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假洋鬼子哭喪棒才舉起來,他已伸出頭顱以待了。對抵抗力稍為薄弱的小D,則揎拳擄臂擺出挑戰的態度,對毫無抵抗力的小尼姑則動手動腳,大肆其輕保都是他卑怯天性的表現。
  • 淺談阿Q精神
    《阿q正傳》是魯迅寫於20世紀20年代的深刻揭露當時社會醜陋一面的典型的代表作。
  • 《火影忍者》經典語錄 回憶永遠不會凋零
    原標題:《火影忍者》經典語錄 回憶永遠不會凋零   《火影忍者》是日本漫畫家岸本齊史的代表作,這是一個忍者的世界,每一位年輕的主人翁都在開拓著屬於自己的忍道。有點人蛻變了,有的人依舊保持著身上的童真,而且火影裡面的每個人說的話都很有價值和內涵,值得我們深思。
  • 江蘇中學語文教材刪《阿Q正傳》等經典篇章
    本報訊 《孔雀東南飛》、《阿Q正傳》、《雷雨》這些經典的篇章,曾經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中學生的記憶,在語文老師的講解下,中學生們似穿越時空,體會不同時代的不同人文。不過江蘇新課改推翻了這一情形,將《孔雀東南飛》、《阿Q正傳》、《雷雨》等篇章從新的中學語文教材中剔除,取而代之的是更新一代的文學經典。
  • 《阿Q正傳》:阿Q最大的悲劇,在於他的無知
    原創:王子涓涓《阿Q正傳》是魯迅的一篇中篇小說,收入《吶喊》中的《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以連載的形式發表於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報副刊》。小說以辛亥革命前後為社會為背景,故事發生在農村未莊,主要描寫了阿Q這樣個典型人小人物形象。
  • 「Teacher's day」那些年,老師們的經典語錄
    三尺講臺,方寸之間,無論我們告別校園多久,那時的人和事兒總有一些令人難忘...那些年,老師們的經典語錄等這講完再下課你們體育老師請假這節課我來上整層樓就你們班最吵你們是我教過最差的一屆學生上大學就自由了大學生活可好了,談戀愛沒老師說你這些「經典臺詞」還沒看完就笑出眼淚
  • 《阿Q正傳》與精神勝利法
    魯迅的小說並不多,但是堪為佳作的卻不少,其中又以《阿Q正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不僅阿Q的形象深入人心,以「精神勝利法」為特徵的阿Q精神也成為了慣用語,可見先生的作品的巨大的影響力。《阿Q正傳》創作於1921年底,小說以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農村為背景,描寫了未莊流浪僱農阿Q,幹起活兒來「十分賣力」,但到頭來什麼都沒有,甚至連自己的姓名都被遺忘,以至於阿Q宣稱自己姓趙而遭到趙太爺的毆打。小說深刻地批判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封建、保守、愚昧、腐朽的社會特點,揭示了舊中國人民生活的場景和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病態的生存法則。
  • 《阿Q正傳》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之作
    《阿Q正傳》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之作.這篇小說十分的短,但從幾個方面寫出了當時我們國人的靈魂,阿Q他有些卑怯,善於投機取巧,自高自大,狡猾.這就是我對《阿Q正傳》的一些理解,希望大家能批評!!《阿Q正傳》享有世界聲譽,當它一收筆,便被介紹到美、法、日、俄等十多個國家,至今已有四十種不同文字的譯本。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說過:「這部諷刺寫實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國大革命時也有過阿Q,我永遠忘不了阿Q那副苦惱的面孔。」
  • 原版經典音樂劇《貓》石家莊盛譽歸來 2020再譜難忘「回憶」
    2018年8月,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CATS在石家莊大劇院演出五場,三天裡和近六千名觀眾共同譜寫月光下難忘的「回憶」!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石家莊站1月17日10:18首輪開票,特惠8.5折!
  • ...丨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震撼延續,2020年再譜新難忘「回憶」!
    2019年,由聚橙、聚橙音樂劇引進的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CATS在國內展開了長達5個月的巡演,共計113場演出,和無數國內觀眾共同譜寫月光下難忘的「回憶」!2020年,感動不說再見!
  • 【《士兵突擊》經典語錄 700字】
    經典語錄:鋼七連的口號「不放棄,不拋棄!」啟示:「不放棄,不拋棄!」即是鐵骨錚錚的鋼七連的口號,更是《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最核心的價值觀。許三多正是憑著「不放棄,不拋棄!」的執著和信念,才完成了三百三十三個腹部繞槓,最終蛻變成長為「兵王」。這句話對於每一位高中的師生來說都值得回味。
  • 《阿Q正傳》與《百萬英鎊》:愚昧麻木的時代,個體能否反抗命運
    而魯迅先生所創作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創作於1921年,在我國家喻戶曉,「阿Q"這一文學藝術形象現今在世界文學之叢已然成為不朽豐碑。《百萬英鎊》與《阿Q正傳》《百萬英鎊》,《阿Q正傳》的成書時間相差僅有30年左右,在中國和美國這兩個不同國家的文化和歷史的土壤之中成長的文學名著,具有著不同的內容特徵,但卻有著相似的悲劇式的幽默品格,折射出時代帶給個人的悲劇
  • 魯迅發表《阿Q正傳》後名聲大噪,弟弟周作人的一個動作讓人心寒
    1921年12月,新文化運動正在火熱進行中,魯迅給運動加了一把火,他以白話文語言發表了小說《阿Q正傳》,為人們塑造了一個經典而可憐的人物形象,一時間震動了當時的文化界和思想界。人們對小說產生的強烈反響,是魯迅都沒有預料到的。
  • 給19歲的我自己經典臺詞對白語錄盤點 石安妮穿越青春年華
    電影《給19歲的我自己》上映以來口碑爆棚,影片由石安妮、林柏宏等主演,很多觀眾對電影《給19歲的我自己》中感人臺詞所吸引,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電影《給19歲的我自己》經典臺詞對白語錄盤點!
  • 「阿Q」嚴順開逝世,經典角色回顧
    (出自《阿Q正傳》)君君依稀還記得小時候坐在電視機前看《阿Q正傳》和看春晚時候的情景。優秀的老藝術家們是需要被我們記住和敬仰的。今天君君跟大家一起來回顧嚴老的一些經典作品。永遠的阿Q,一路走好。《阿Q正傳》阿Q1981年,嚴老飾演了《阿Q正傳》中的男主阿Q。電影是為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00周年而攝。
  • 《還珠格格》最難忘的8個瞬間:紫薇寫大狗屁 小燕子掀蓋頭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還珠格格》最難忘的8個瞬間:紫薇寫大狗屁 小燕子掀蓋頭 最近兩天,容嬤嬤李明啟老師被網友偶遇的事兒,又讓大家想起了《還珠格格》這部童年神劇。不少網友都在感嘆,《還珠》真的給大家留下了很多難忘的回憶。
  • 追女孩經典語錄,追女孩子的經典句子
    追女孩經典語錄追女孩經典語錄追女孩經典語錄追女孩經典語錄追女孩經典語錄追女孩經典語錄追女孩經典語錄追女孩經典語錄追女孩經典語錄追女孩經典語錄上一段,我覺得可以背下來,或者當一份情書來寫,真的不錯。
  • 《阿Q正傳》:阿Q的精神勝利法,何嘗不是當時國民的鏡子
    《阿Q正傳》選自魯迅先生小說集《吶喊》中最長的一篇,阿Q這一角色也是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中塑造的一個不朽的文學經典 初看《阿Q正傳》的時候內心沒有那麼多的感慨,現在重新翻讀從小說的開篇到結束,一種濃重的壓抑始終在胸中瀰漫。阿Q這一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普通人,悲慘的一生令人同情,但悲慘背後那個社會狀況卻令人深思。
  • 電影《阿Q正傳》演員現狀:阿Q精神永存,但嚴順開永遠離開了我們
    電影《阿Q正傳》演員現狀:阿Q精神永存,但嚴順開永遠離開了我們阿Q精神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也是魯迅先生的中篇小說裡的一個人物。《阿Q正傳》也被拍成了電影廣為人知,由嚴順開主演的阿Q深入人心,啼笑皆非。該影片主要揭示了在舊社會的壓迫下思想深受璀殘的場景。
  • 重讀《阿Q正傳》,圈點阿Q精神中蘊含著的積極意義
    百年前魯迅寫過一篇小說,叫《阿Q正傳》。魯迅將小說拿到北京的《晨報副刊》連載發表,後編入魯迅《吶喊》文集。今天筆者重讀《阿Q正傳》,試圖從另外一個角度,圈點阿Q精神中蘊含著的積極意義。海邊風景·選自Pexels網站|魯迅寫《阿Q正傳》的目的魯迅的《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江南農村未莊為背景,那時國家積貧積弱,國民麻木愚昧,魯迅通過塑造阿Q這麼一個形象,試圖喚醒愚昧的民眾,拯救黑暗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