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內的共享經濟如火如荼,甚至出現了許多搞笑的項目,比如共享馬扎之類的純粹就是為了蹭熱點吸引流量的。
這一方面反映了共享經濟的熱度,從共享單車到共享充電寶,好像不管什麼一旦加上共享就有了特殊的魔力,馬上就能成為資本和媒體的寵兒。
另一方面許多奇葩的共享項目的出現,也反映出人們的浮躁和盲目,面對共享經濟的熱潮,明知很有潛力,但又不知從何切入,上演了一出出鬧劇。
這也讓共享經濟被許多人調侃,有人開玩笑說:我想出一個共享電腦的生意,在一個大房間裡,放好多電腦,人們可以掃二維碼自己上網。「旁邊有人說:「好主意,可以起個名字叫網吧!
面對共享經濟的蛋糕,如何從中分一杯羹呢?也許可以從國外的一個創業案例得到一些啟發,除了B2C的共享,也可以考慮B2B的共享。
Tye Caldwell是一位有著25年美容行業經驗的美髮店老闆,還是一本美容行業暢銷書的作者,更是一個擁有美容行業博士學位的博士生。
他跟妻子創辦了一家美容美髮行業的B2B公司shearshare,做的是共享理髮店的生意,可以把理髮店空閒的椅子共享給自由職業者的理髮師,相當於是美容美髮店的uber。
創立shearshare要從2012年末說起,在德州擁有一家美髮店的Tye Caldwell,正對著店裡每天閒置的5張椅子發愁,正好一位朋友來電,詢問他美髮店是否有空椅子可以出借給另一位髮型師朋友,因為那位髮型師需要在德州工作幾天。
這正好解決了Tye的理髮店椅子閒置的問題,他當然同意了,只要確定髮型師有牌照就好。
因為在美容行業20多年,Tye身邊總有不同的設計師朋友,此後這類出借空椅子的生意也越來越多。
因為出借前,需要跟設計師溝通工作牌照、自己店裡已有的工具、設計師需要的工具、出借的價格等多種事項,隨著出借模式的頻率增加,Tye有時還拉上身處諮詢行業的妻子Courtney一起幫忙。
僅靠人工處理的話太累,效率也低,於是Tye希望找一個APP來處理這些前期事項,但Tye搜索了很多應用程式,發現更多APP關注的是消費者的預訂、美髮師上門等服務等,這些都是2C的。
既然沒有,那不如自己開發一個,夫妻倆特意諮詢了身處矽谷的工程師朋友,朋友建議他們行動,於是就有了shearshare。
目前shearshare只有Tye和妻子兩個人,寫程序的工程師都是他們「租」來的,在他們看來,這樣更為高效,也更省錢。
程式設計師的要價可不低,近一年時間裡,Tye和妻子投入了他們的全部積蓄115萬美元,終於讓就應用逐漸走上軌道,這也再次印證了編程真是一項有用的技能。
想租理髮室空閒位置的髮型師可以在shearshare上輕鬆的找到合適的理髮店,店主通過APP輕鬆收取出借費用,shearshare則向設計師和店主共收取20%的服務費。
目前就夫妻倆兩個員工,Tye和Courtney想盡辦法拓展市場,比如在Instagram等社交平臺上展示新加入的美容美髮店和設計師,幫助他們推廣,還親手給每一個新加入的美髮店寫感謝信,贈上帶有logo的貼紙。
他們的目標客戶都是設計師、美容師、美容美髮店的店主,大家有相似的特徵,所以一旦一個產品好用,會很快在朋友之間互相介紹,第一個國際客戶,位於英格蘭的美髮店店主就是通過其他朋友的介紹加入的。
現在已經有12個國家,300個城市的美容美髮店主加入了這個平臺。
創業者們也可以像這對夫妻一樣找找B2B行業的共享機會,不管是製造行業,還是服務行業,如果在這些行業發現了一些閒置的資源,就有可能是更靠譜的共享創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