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 Newborn Jaundice(附音頻)

2021-01-16 國際母乳會-中國-LLL

        過半數的新生兒在出生後的第一周會出現黃疸。大多數情況下,這是嬰兒離開媽媽的子宮後,適應新生活的很正常一部分,但黃疸有時也可能預示著比較嚴重的一些健康隱患。有時黃疸的治療給母乳餵養的媽媽們和嬰兒們帶來了一些難題。

大多數嬰兒出生時的紅細胞要高於正常水平,出生後幾天,在紅細胞的分解過程中會產生一種黃色的色素,被稱為「膽紅素」,進入血液循環。當膽紅素進入肝臟時,將被轉化為另外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到達腸內,隨糞便排出體外。而新生兒的肝臟在生命初期還不能有效地分解膽紅素,所以多餘的膽紅素就會沉著在皮膚、肌肉及全身的黏膜處,使皮膚呈現出黃色或者金黃色。

當新生兒出現黃疸症狀時,醫生通常採用驗血的方式來測量嬰兒血液中的膽紅素含量。醫生會考慮以下兩個基本問題:


血液中膽紅素的含量是否過高,是否會對嬰兒造成危害?


        當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很高時,膽紅素會進入腦細胞,損害神經系統。醫生對下面幾種情況會格外重視:新生兒出生後第一天及第二天的膽紅素水平偏高;膽紅素含量上升過快;早產兒及生病嬰兒的膽紅素水平偏高。通過對新生兒膽紅素水平的監控,可防範並應對嚴重黃疸對身體造成危害。


這是嬰兒在母體子宮外適應新生活正常過程中的生理性黃疸,還是嚴重的病理性黃疸?


        如果在剛出生時或出生後的一兩天之內,膽紅素含量就很高,黃疸很可能與其他一些健康問題相關。早期判斷非常重要,應儘早治療潛藏的疾病隱患。如果膽紅素水平是在出生後的三、四天緩慢上升,那麼嬰兒很可能是正常的生理性黃疸,通常是無害的。

黃疸現象似乎在母乳餵養的嬰兒身上更常見,尤其是出生後幾天餵哺不夠頻繁的嬰兒。每隔一到兩個小時餵哺一次,新生兒就會排便頻繁,從大腸有效地排出膽紅素。

        黃疸也似乎在母乳餵養的嬰兒身上持續更久。研究人員現在也沒確定其原因。可能在於媽媽的乳汁中含有的某種物質會影響嬰兒排出膽紅素。因此,母乳餵養的健康寶寶在出生兩三周時仍會出現黃疸。

        出現黃疸的嬰兒應該繼續母乳餵養
        出生不久的嬰兒,堅持頻繁的母乳餵養有助於嬰兒排出膽紅素。

      母乳餵養進行得不好的嬰兒更容易出現黃疸。
        鼓勵寶寶更頻繁更有效地吸吮乳汁。
●如果你的寶寶出現黃疸,試著在一天24小時之內,哺乳的次數至少達到10至12次。白天每隔一個半小時至兩小時哺乳一次,晚上每4至5小時一次。
●如果寶寶嗜睡,喚醒她,鼓勵她吃母乳的時間更長、更頻繁。(參看下文"如何叫醒熟睡中的嬰兒")
●如果寶寶吃母乳的效率不高(或者你也不確定),查看一下寶寶是否含乳正確,是否吸吮良好。(參看下文"如何才能使母乳餵養更加有效")

有時候媽媽被告知可以通過給嬰兒補水的方式「衝掉」膽紅素,但這是不正確的方法。膽紅素是通過嬰兒的糞便排出體外的。如果嬰兒的胃裡都是水或糖水,哺乳的次數就會減少,因此更容易出現黃疸。

醫生會建議使用光照療法治療黃疸。光照療法就是用特殊的光線來降低存留在嬰兒皮膚裡的膽紅素,使其更容易地排出體外。將嬰兒放在光療箱的藍光下,只穿尿片就可以了,蒙上眼睛以免眼睛受損。將嬰兒放在燈光下持續一至兩天,需要哺餵時將嬰兒抱出。一旦嬰兒的膽紅素水平下降,就不必再使用光照療法了。
        光照療法的一個弊端就是會減少媽媽和剛出生嬰兒的相處時間,對他們之間的親密互動造成了影響。所以如果必須採用光照療法,就要儘可能地幫助媽媽保持和嬰兒的親密接觸並堅持母乳餵養。

下面的幾個方法有助於在光照療法期間,保持和嬰兒的親密接觸。
●如果你仍在住院,就可以將光療箱放置在你的病房裡,這樣就便於和寶寶說話、撫摸她,而且可以頻繁地餵奶。
●如果寶寶住院,而你不住院的情況下,你可以在保育室裡陪著寶寶。
●如果醫生開出的處方是家庭光療箱,嬰兒不用住醫院就可以接受光照治療。
●醫生可以安排嬰兒使用藍光毯來接受治療。這種藍光毯可以裹住嬰兒的身軀,持續地進行光療。嬰兒的眼睛不必遮蓋,你可以抱著寶寶餵奶,也不會耽誤治療。

對於母乳寶寶,沒有唯一一種「正確」的標準方法來治療嬰兒黃疸。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兒科醫生和家長共同討論治療方案。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此階段治療黃疸是否必要?是否能夠持續監控嬰兒膽紅素的含量,鼓勵嬰兒繼續頻繁地吸食母乳,並且在24小時之內重新測量一下膽紅素的含量?
●如果需要光照治療,怎樣才能夠使媽媽和嬰兒在一起並進行母乳餵養?
●如果醫生建議停止母乳餵養,並讓嬰兒吃配方奶粉,請進一步探討替代辦法,如使用光照治療黃疸,仍然進行母乳餵養。

對於多數的嬰兒來說,黃疸持續時間短且對身體無害。有些時候有必要治療黃疸,但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和健康專業人士應該記住在寶寶剛出生期間,頻繁的母乳餵養能夠確保嬰兒在接下來的幾周或是幾個月裡能夠成功地進行母乳餵養。我們的目標是一個能夠持續進行母乳餵養的健康寶寶。


如何叫醒熟睡中的嬰兒

●寶寶處於淺睡眠階段時叫醒他很容易:眼珠在眼皮下轉動著,做出吸吮的動作或是不停地動動胳膊和腿。

●將燈光調暗,寶寶就會睜開眼睛。

●脫掉寶寶的衣服,只剩下尿片。
●以豎立的姿勢抱著寶寶。和寶寶輕語,輕柔他的後背、手及腳丫。用手指在寶寶的脊背上上下移動按摩。
●用清涼溼潤的棉布擦拭寶寶的前額和面頰。


如何才能使母乳餵養更加有效?                            


檢查嬰兒含接乳頭的方式是否正確。

        正確含接乳頭,會使嬰兒吸吮出更多的乳汁。嬰兒要面對著媽媽,貼近媽媽的身體。面對乳頭張大嘴巴,然後大口含住乳頭和乳暈部分。嬰兒的下巴施壓於乳房,下頜要儘量地遠離乳頭。嬰兒的嘴唇張開,不要合攏。如果嬰兒沒有含住乳頭,就讓他鬆開乳房,再試一次。


檢查吸吮是否有效。
        嬰兒吸吮乳汁的時候,不光嘴唇在動,下頜也會動。在最初的噴乳反射後,嬰兒每吸吮一兩下就大口吞咽一口乳汁。應當讓嬰兒在每個乳房上持續如此的吸吮10至20分鐘。

保持嬰兒的興趣。
        每次嬰兒吸吮乳汁慢下來或停下來的時候,擠壓乳房,使她持續吸吮的時間長一些。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包住乳房,貼近胸壁。拇指和其他指頭合在一起,緊緊按壓乳房,但不要弄疼自己。這將使乳汁再次流動,寶寶就會有所反應,繼續吸吮更多的乳汁吞咽下去。對乳房保持一定的壓力,直到吸吮慢下來。然後鬆開乳房,釋放壓力。嬰兒可能會再吸吮。如果沒有的話,調整手指換到另外一個位置,繼續按壓乳房。一直持續到嬰兒入睡或者煩躁,然後在另一個乳房上重複以上動作。

嬰兒是否吃到足夠的的乳汁?
        從出生後的第三天或是第四天開始,嬰兒在24小時之內要用6到8片的棉布的尿片(5到6個紙尿褲),還有至少排便3至4次。

泌乳顧問,或者是國際母乳會的哺乳輔導會指導您判斷嬰兒是否含住乳頭吸吮乳汁,找出更好地對嬰兒進行母乳餵養的方法。

如果想獲得更多的母乳餵養信息,或訂購刊物,及找到您身邊的國際母乳會的哺乳輔導,請登錄網站:www.lalecheleague.org 或打電話800 國際母乳會(9-5美國中部時間)847-519-7730(24小時留言)國際母乳會中文網站www.muruhui.org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黃疸眼睛圖片
    核心提示:黃疸(jaundice)是常見症狀與體徵,其發生是由於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臨床上表現為鞏膜、黏膜、皮膚及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因鞏膜含有較多的彈性硬蛋白(elastin),與膽紅素有較強的親和力,故黃疸患者鞏膜黃染常先於黏膜、皮膚而首先被察覺。
  • 新生兒黃疸
    生命的禮物,沉澱入骨不必回點擊閱讀新晉的母乳媽媽繼續關注的話題我們獲得國際母乳會許可轉載李靜譯  Shiuh-jane,Daisy審校過半數的新生兒在出生後的第一周會出現黃疸。大大多數情況下,這是嬰兒離開媽媽的子宮後,適應新生活的很正常一部分,但黃疸有時也可能預示著比較嚴重的一些健康隱患。有時黃疸的治療給母乳餵養的媽媽們和嬰兒們帶來了一些難題。什麼導致黃疸?大多數嬰兒出生時的紅細胞要高於正常水平,出生後幾天,在紅細胞的分解過程中會產生一種黃色的色素,被稱為「膽紅素」,進入血液循環。
  • 新生兒黃疸要如何應對?
    事實上,所有新生兒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只是有些寶寶的黃疸不是很明顯。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新生兒黃疸的發生,是因為寶寶血液中一種叫「膽紅素」的色素含量過高。我們每個人的血液中都含有膽紅素,這些膽紅素通常由肝臟從血液中清除掉,然後經大便排出體外。寶寶出生前是你的肝臟替他清理他的膽紅素。寶寶出生後,他的肝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接手這個工作。
  • 新生兒的黃疸究竟是怎麼來的?
    嬰兒黃疸,幾乎每一位新生兒都會經歷的症狀,Tina老師在網際網路上搜索一下,映入眼帘的字眼觸目驚心。在現代醫學已經發達的時代,面對黃疸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這種悲劇不應該在上演。根據調查數據顯示:50%的足月兒,70%的早產兒都會出現黃疸,關於黃疸的問題的確讓媽媽很揪心,也有很多媽媽諮詢Tina,寶寶的黃疸究竟是怎麼來的?敲黑板劃重點聊黃疸先聊膽紅素黃疸顧名思義就是新生兒寶寶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表現,這個黃色主要是由體內的膽紅素引起的。
  • 新生兒從黃疸變成腦癱,只因為奶奶說了這句話
    大量研究顯示,高膽紅素可對新生兒的腦功能、腎功能、聽力及心功能均有損傷。長沙一位寶寶,也是剛出生3天,全身就發黃了。孩子爸很擔心,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家裡的老人告訴他,寶寶可能是撞邪了,被不乾淨的東西纏上了,才會全身發黃,「點燈火」可以驅邪。於是,家裡人用點燃的燈芯草,戳在剛出生幾天的寶寶身上,戳出一個個血點。
  • 黃疸系列丨新生兒黃疸,醫生擔心的問題
    黃疸系列丨新生兒黃疸,醫生擔心的問題 2020-11-25 14: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新生兒黃疸多久消退 病理性黃疸需及時治療
    新生兒與成人相比,由於紅血球相對較多,而肝臟還未發育成熟,紅血球代謝後的物質不容易代謝完全,就會出現黃疸,臨床把這種情況叫做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寶寶出生兩天以後,媽媽就能看出來嬰兒皮膚黃黃的,在出生後三天到五天,黃疸指數達到最大值,這個時候小嬰兒的眼白可能都會黃黃的。
  • 新生兒黃疸該如何退黃?
    大家都知道,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會在出生不久就從臉開始變黃,很多父母看到這樣的情況多少會有一點擔心,生怕自己的寶寶會留下後遺症。這時候,父母可能會從親戚、月嫂、朋友處聽到一些建議和土方子。問題是,這些退黃建議靠譜嗎?作為父母,又應不應該採用呢?
  • 新生兒黃疸,什麼情況要照藍光?
    新生兒在出生後大部分的寶寶會出現黃疸的症狀,由於很多的新生兒的黃疸症狀不是很嚴重,往往醫生不會建議要進行治療,但有些新生兒黃疸的症狀是較為嚴重的,要及時治療,那麼新生兒黃疸必須要照藍光嗎?新生兒黃疸必須要照藍光嗎用於光療的光源有多種:臨床常用一種特殊藍光。
  • 新生兒服用媽咪愛,可預防或減輕黃疸問題
    寶寶出生後,黃疸基本上是新手爸媽遇到的第一個育兒難題,它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一周內都會出現皮膚黃染。黃疸主要是由於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異常導致的。通常生理性黃疸多出現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到出生第七天時,發黃最明顯,第2周開始黃疸會逐漸減輕。
  • 新生兒黃疸還能繼續母乳嗎
    發生新生兒黃疸就要停止母乳餵養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寶寶出生後兩到三天,也有可能更晚一些,面部甚至身體皮膚會發黃,稱為「生理性黃疸」。誤區有傳言說,母乳餵養的寶寶更容易得黃疸,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有些哺乳的媽媽,發現寶寶出現黃疸後就停掉了母乳或減少餵奶次數。新生兒黃疸絕大部分是生理性的,稱為「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的寶寶,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乳餵養都會發生,一般出生後2-3天出現,持續2-3周消退,大多數黃疸的程度都比較輕。
  •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寶寶知道 薄荷街的毒教授黃疸是由於體內膽紅素濃度升高而引起的。因為新生兒不需要那麼多的紅血球。紅血球被破壞的代謝產物就是膽紅素,如果膽紅素太高,即「高膽紅素症」,會引起黃疸。一般膽紅素分為直接型與間接型,直接型的膽紅素主要是肝臟膽道的問題;間接型的黃疸是由於紅血球破壞過多,使膽紅素太高,這可能會造成腦部核黃疸,所以都需注意。1. 紅血球破壞過多紅血球破壞過多,這多半是間接型的高膽紅素造成,它可以自由進出腦部,一旦腦部發育不成熟、本身有先天疾病或早產,就更容易造成傷害,因為黃疸主要就怕對腦部造成傷害。
  •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怎麼做可助減退?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聶川主任醫師表示,對待新生兒黃疸,新手爸媽既無需過分擔憂,也不能掉以輕心。生理性黃疸一般不需做特殊處理,早吸吮、勤哺乳,寶寶多吃多拉,有助於黃疸的消退。如果是病理性黃疸,家長需要積極配合醫生尋找病因並配合治療,以將傷害降到最低。三招初步判斷 生理性還是病理性黃疸聶川介紹,新生兒黃疸是因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的皮膚或其他器官黃染。一般來說,新生兒血中的膽紅素超過5~7mg/dl,就可以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
  • 新生兒黃疸有哪些危害,你一定要知道
    新生兒黃疸是寶寶出生28天以內,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從而引起的血中膽紅素升高,因此皮膚、黏膜以及鞏膜出現黃染的病症,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早產兒發生黃疸的概率更高。研究發現,黃種人的新生兒黃疸明顯高於白種人及黑種人,因此家長要注重觀察新生兒是否出現黃疸,若出現該症狀,應及時就醫治療。新生兒黃疸的這些危害,你一定要知道。1、若孩子一出生就出現了黃疸,並且皮膚黃染的症狀迅速加深,口唇黏膜蒼白,呼吸和心跳急促,這種情況屬於是母子血液不合導致的新生兒溶血症,就需要急速進行搶救。
  • 如何正確認識新生兒黃疸?
    長壽新聞網 記者 駱英     養育孩子要經歷重重考驗,如果從孩子出生算起,那麼新生兒黃疸就是父母面臨的第一個大挑戰。     不少寶媽寶爸會發現,寶寶出生後不久,皮膚會逐漸發黃,皮膚顏色呈現淡黃色,主要是出現在上半身和面部。有些嚴重的黃色會加深,出現部位也會範圍更大,這就是寶媽寶爸人群中最常談論的寶寶黃疸問題。
  • 新生兒為何有黃疸?新手爸媽該如何面對?!
    對於新手媽媽,在孩子生下不久後,高興的心情還沒有完全平復,就可能遇上一個難題:新生兒黃疸!是的這可能是大部分新手爸媽遭遇的第一個難題,幾天不退的新生兒黃疸讓許多家長心裡非常關鍵,甚至成了心病。那麼,要如何判斷寶寶的黃疸是否需要治療呢?通過曬太陽的方法能消除黃疸嗎?今天時光婦兒的楊瑞青大夫就和各位新手爸媽談談這方面的問題!
  • 新生兒黃疸:「色號」不同,診治不同
    新生兒黃疸:「色號」不同,診治不同 2021-01-03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新生兒肺炎也會引起黃疸不消退,家長要重視
    新生兒肺炎有哪些表現?新生兒肺炎在症狀上表現往往不典型,少數有咳嗽,甚至可以不發燒。有時候就是「感冒」症狀,如拒食、鼻塞、吐奶、嗆奶、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寶寶呼吸很快。媽媽可以在寶寶安靜的時候給寶寶數呼吸次數,數1分鐘,不要在剛餵過奶、剛洗完澡、剛拍過便以及剛哭過數呼吸。如果是新生兒肺炎導致的黃疸不消退,需要首先積極治療肺炎,感染消除黃疸往往就隨之消退了。
  • 新生兒黃疸該如何護理?有這三種臨床表現
    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疾病,新生兒黃疸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肝臟功能發育不完善,膽紅素代謝異常,血中的膽紅素濃度升高引起的一種疾病。一般新生兒黃疸過一段時間就會消退,如果不能消退一定要及時就醫,那麼,新生兒黃疸該如何護理呢?那麼黃疸的臨床表現有哪些?該如何治療?
  • 曬太陽或網購藍光燈治療新生兒黃疸,靠譜嗎
    幾天前,小娜帶著剛出生10天的寶寶來門診看黃疸。我為患兒皮測黃疸值為20mg/dl,皮膚黏膜已經達到重度黃染,建議寶寶住院治療黃疸並進行相關檢查明確黃疸病因。小娜捨不得還未滿月的孩子,就問我:醫生,網上說曬太陽或是自己在網上買個藍光燈可以治療黃疸,對嗎? 答案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