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半數的新生兒在出生後的第一周會出現黃疸。大多數情況下,這是嬰兒離開媽媽的子宮後,適應新生活的很正常一部分,但黃疸有時也可能預示著比較嚴重的一些健康隱患。有時黃疸的治療給母乳餵養的媽媽們和嬰兒們帶來了一些難題。
大多數嬰兒出生時的紅細胞要高於正常水平,出生後幾天,在紅細胞的分解過程中會產生一種黃色的色素,被稱為「膽紅素」,進入血液循環。當膽紅素進入肝臟時,將被轉化為另外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到達腸內,隨糞便排出體外。而新生兒的肝臟在生命初期還不能有效地分解膽紅素,所以多餘的膽紅素就會沉著在皮膚、肌肉及全身的黏膜處,使皮膚呈現出黃色或者金黃色。
當新生兒出現黃疸症狀時,醫生通常採用驗血的方式來測量嬰兒血液中的膽紅素含量。醫生會考慮以下兩個基本問題:
血液中膽紅素的含量是否過高,是否會對嬰兒造成危害?
當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很高時,膽紅素會進入腦細胞,損害神經系統。醫生對下面幾種情況會格外重視:新生兒出生後第一天及第二天的膽紅素水平偏高;膽紅素含量上升過快;早產兒及生病嬰兒的膽紅素水平偏高。通過對新生兒膽紅素水平的監控,可防範並應對嚴重黃疸對身體造成危害。
這是嬰兒在母體子宮外適應新生活正常過程中的生理性黃疸,還是嚴重的病理性黃疸?
如果在剛出生時或出生後的一兩天之內,膽紅素含量就很高,黃疸很可能與其他一些健康問題相關。早期判斷非常重要,應儘早治療潛藏的疾病隱患。如果膽紅素水平是在出生後的三、四天緩慢上升,那麼嬰兒很可能是正常的生理性黃疸,通常是無害的。
黃疸現象似乎在母乳餵養的嬰兒身上更常見,尤其是出生後幾天餵哺不夠頻繁的嬰兒。每隔一到兩個小時餵哺一次,新生兒就會排便頻繁,從大腸有效地排出膽紅素。
黃疸也似乎在母乳餵養的嬰兒身上持續更久。研究人員現在也沒確定其原因。可能在於媽媽的乳汁中含有的某種物質會影響嬰兒排出膽紅素。因此,母乳餵養的健康寶寶在出生兩三周時仍會出現黃疸。
出現黃疸的嬰兒應該繼續母乳餵養
出生不久的嬰兒,堅持頻繁的母乳餵養有助於嬰兒排出膽紅素。
母乳餵養進行得不好的嬰兒更容易出現黃疸。
鼓勵寶寶更頻繁更有效地吸吮乳汁。
●如果你的寶寶出現黃疸,試著在一天24小時之內,哺乳的次數至少達到10至12次。白天每隔一個半小時至兩小時哺乳一次,晚上每4至5小時一次。
●如果寶寶嗜睡,喚醒她,鼓勵她吃母乳的時間更長、更頻繁。(參看下文"如何叫醒熟睡中的嬰兒")
●如果寶寶吃母乳的效率不高(或者你也不確定),查看一下寶寶是否含乳正確,是否吸吮良好。(參看下文"如何才能使母乳餵養更加有效")
有時候媽媽被告知可以通過給嬰兒補水的方式「衝掉」膽紅素,但這是不正確的方法。膽紅素是通過嬰兒的糞便排出體外的。如果嬰兒的胃裡都是水或糖水,哺乳的次數就會減少,因此更容易出現黃疸。
醫生會建議使用光照療法治療黃疸。光照療法就是用特殊的光線來降低存留在嬰兒皮膚裡的膽紅素,使其更容易地排出體外。將嬰兒放在光療箱的藍光下,只穿尿片就可以了,蒙上眼睛以免眼睛受損。將嬰兒放在燈光下持續一至兩天,需要哺餵時將嬰兒抱出。一旦嬰兒的膽紅素水平下降,就不必再使用光照療法了。
光照療法的一個弊端就是會減少媽媽和剛出生嬰兒的相處時間,對他們之間的親密互動造成了影響。所以如果必須採用光照療法,就要儘可能地幫助媽媽保持和嬰兒的親密接觸並堅持母乳餵養。
下面的幾個方法有助於在光照療法期間,保持和嬰兒的親密接觸。
●如果你仍在住院,就可以將光療箱放置在你的病房裡,這樣就便於和寶寶說話、撫摸她,而且可以頻繁地餵奶。
●如果寶寶住院,而你不住院的情況下,你可以在保育室裡陪著寶寶。
●如果醫生開出的處方是家庭光療箱,嬰兒不用住醫院就可以接受光照治療。
●醫生可以安排嬰兒使用藍光毯來接受治療。這種藍光毯可以裹住嬰兒的身軀,持續地進行光療。嬰兒的眼睛不必遮蓋,你可以抱著寶寶餵奶,也不會耽誤治療。
對於母乳寶寶,沒有唯一一種「正確」的標準方法來治療嬰兒黃疸。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兒科醫生和家長共同討論治療方案。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此階段治療黃疸是否必要?是否能夠持續監控嬰兒膽紅素的含量,鼓勵嬰兒繼續頻繁地吸食母乳,並且在24小時之內重新測量一下膽紅素的含量?
●如果需要光照治療,怎樣才能夠使媽媽和嬰兒在一起並進行母乳餵養?
●如果醫生建議停止母乳餵養,並讓嬰兒吃配方奶粉,請進一步探討替代辦法,如使用光照治療黃疸,仍然進行母乳餵養。
對於多數的嬰兒來說,黃疸持續時間短且對身體無害。有些時候有必要治療黃疸,但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和健康專業人士應該記住在寶寶剛出生期間,頻繁的母乳餵養能夠確保嬰兒在接下來的幾周或是幾個月裡能夠成功地進行母乳餵養。我們的目標是一個能夠持續進行母乳餵養的健康寶寶。
如何叫醒熟睡中的嬰兒
●寶寶處於淺睡眠階段時叫醒他很容易:眼珠在眼皮下轉動著,做出吸吮的動作或是不停地動動胳膊和腿。
●將燈光調暗,寶寶就會睜開眼睛。
●脫掉寶寶的衣服,只剩下尿片。
●以豎立的姿勢抱著寶寶。和寶寶輕語,輕柔他的後背、手及腳丫。用手指在寶寶的脊背上上下移動按摩。
●用清涼溼潤的棉布擦拭寶寶的前額和面頰。
如何才能使母乳餵養更加有效?
檢查嬰兒含接乳頭的方式是否正確。
正確含接乳頭,會使嬰兒吸吮出更多的乳汁。嬰兒要面對著媽媽,貼近媽媽的身體。面對乳頭張大嘴巴,然後大口含住乳頭和乳暈部分。嬰兒的下巴施壓於乳房,下頜要儘量地遠離乳頭。嬰兒的嘴唇張開,不要合攏。如果嬰兒沒有含住乳頭,就讓他鬆開乳房,再試一次。
檢查吸吮是否有效。
嬰兒吸吮乳汁的時候,不光嘴唇在動,下頜也會動。在最初的噴乳反射後,嬰兒每吸吮一兩下就大口吞咽一口乳汁。應當讓嬰兒在每個乳房上持續如此的吸吮10至20分鐘。
保持嬰兒的興趣。
每次嬰兒吸吮乳汁慢下來或停下來的時候,擠壓乳房,使她持續吸吮的時間長一些。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包住乳房,貼近胸壁。拇指和其他指頭合在一起,緊緊按壓乳房,但不要弄疼自己。這將使乳汁再次流動,寶寶就會有所反應,繼續吸吮更多的乳汁吞咽下去。對乳房保持一定的壓力,直到吸吮慢下來。然後鬆開乳房,釋放壓力。嬰兒可能會再吸吮。如果沒有的話,調整手指換到另外一個位置,繼續按壓乳房。一直持續到嬰兒入睡或者煩躁,然後在另一個乳房上重複以上動作。
嬰兒是否吃到足夠的的乳汁?
從出生後的第三天或是第四天開始,嬰兒在24小時之內要用6到8片的棉布的尿片(5到6個紙尿褲),還有至少排便3至4次。
泌乳顧問,或者是國際母乳會的哺乳輔導會指導您判斷嬰兒是否含住乳頭吸吮乳汁,找出更好地對嬰兒進行母乳餵養的方法。
如果想獲得更多的母乳餵養信息,或訂購刊物,及找到您身邊的國際母乳會的哺乳輔導,請登錄網站:www.lalecheleague.org 或打電話800 國際母乳會(9-5美國中部時間)847-519-7730(24小時留言)國際母乳會中文網站www.muruhu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