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蔑視權貴的一首詩,與其佩戴九環寶帶,不如與友對酒

2020-12-01 騰訊網

家國情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子孫世世代代,刻在骨子裡的精神。所謂國家,即是先有國,後有家,在中華幾千年的歷史中,愛國是人們的精神之所在。而說起歷史上的愛國詩人,便想到了陸遊,憂慮和家國情懷,是陸遊詩中最常見的一個因素。它們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寶貴財富,也是愛國主義的一面旗幟,對於後世人有很大的激勵作用,這也是陸遊不同於其他的詩人的原因。陸遊出生後不久,金軍南下,北宋滅亡,小小年紀的他,看到了國破家亡,看到了百姓的流離失所,而自己和家人也在戰亂中四處奔波,金軍的一再南下,沒有折損他的意志,反而催生了他強烈的愛國之情。

陸遊的仕途之路也算是相當坎坷,三十三歲才開始步入仕途,好不容易步入官場,能夠抒發自己的政治情懷,沒想到因為自己主張抗金,被懦弱的主和派排擠,一貶再貶。公元1163年,陸遊時年三十九歲,被免去樞密院編修官的職位,離開臨安。公元1175年,詩人此時已經五十一歲了,為範成大的參議官,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幕僚,兩人以文會友,結成莫逆之交。次年春天,詩人同範成大飲酒做宴,宴席之上,詩人做了一首《對酒》,用以蔑視權貴。

「閒愁如飛雪,入酒即消融」,閒來的憂愁就像是這飛雪一般,落入酒杯中,便自然而然地消融。自古以來,「借酒消愁」這樣的詩句,不知道被多少文人寫過,詩人在此卻寫出了新意,以「飛雪」進入熱酒就被消融作為比喻。愁比飛雪,入酒即溶,古往今來,也只有陸遊這樣寫了吧。「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美麗的花朵就像是故人一般,一陣的歡聲笑語過後,就被自然就空了。

前四句是詩的第一層,前兩句以飛雪比愁,後兩句以好花比故人。對著美好的風景,能夠給人助興,說起來多少還是有些平凡,詩人將「好花」比作「故人」,助飲之力便增添了不少。對著故人更容易開懷暢飲,「故人」、「好花」與「空杯」的關係便連接了起來,正如頭兩句的「雪」、「愁」和「酒」相連接一樣。這兩個比喻,新奇而貼切,展現的是詩人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技巧。

「流鶯有情亦念我,柳邊盡日啼春風」,婉轉的黃鶯仿佛也有了情感,有心眷戀我,從早到晚都在這柳樹邊的春風中鳴叫。這兩句是詩歌的第二層,有承上啟下之作用。「流鶯」、「楊柳」和「春風」,再加上上文的「好花」,展現的便是一幅花紅柳綠,春風暖,黃鶯鳴叫的春天之景。光景越好,酒興越濃,寫景是為了突出「對酒」這一主題,「對酒」則是為了抒情。

「長安不到十四載,酒徒往往成衰翁」,「長安」指的是南宋的都城臨安,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居住長安還不到十四年,嗜酒的人眨眼就變成了老翁。這是詩人自己的親身經歷,感嘆的是時間的飛逝,年華的老去。「九環寶帶光照地,不如留君雙頰紅」,權貴身上佩戴著九環寶帶,它的光芒照耀大地,可即便如此,還不如跟老友您一同對酒,飲個痛快。這最後兩句就是藐視權貴的最佳詩句,與其佩戴九環寶帶,不如與友對酒,痛快暢飲。

身離首都,那些年輕的酒徒,舊日的故人,眨眼就變成了「衰翁」,詩人自己也經歷了時間的洗禮,身體大不如前,容貌也是一日比一日衰老,「衰翁」又何嘗不是詩人自身呢?「酒徒」之中,不少有壯志難酬的人,是因為朝廷的不重視,使他們變成了「衰翁」。詩人對這樣的現象發出了抗議,權貴光輝顯耀,卻不看看百姓疾苦,做自己該做的事情,「酒徒」一腔抱負,卻只能淪為酒徒。如果佩戴九環寶帶就會淪為他們這樣的人,那還不如做一個失意的「酒徒」,最起碼無愧於心。

相關焦點

  • 這一天下雨,陸遊寫兩首詩,一首抒發壯志雄心,一首卻在賣萌
    在中國歷史上,作詩最多的是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幾乎與《全唐詩》收錄的總量相當。然而,他的詩雖多,質量卻不敢恭維,因此從來沒有誰將他視為詩人。正兒八經的詩人之中,產量最豐的據說是楊萬裡,一生寫下了兩萬多首詩,但存世的只有四千多首。
  • 家中懶貓不願抓老鼠,陸遊急得給取個老虎的名字,還給它寫了首詩
    在宋代文壇裡,陸遊一直被視為文人楷模,後世更是有「亙古男兒一放翁」的說法。但事實上,陸遊其實是個挺矛盾的男人。他既能寫出「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的豪邁,也能吟出「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的痴情,這一點與比他大88歲的蘇軾倒是有幾分相似。
  • 前妻唐婉寫下《釵頭鳳》,陸遊後來收了兩房小妾都是才女?
    寫完這樣的一首被後人反覆吟詠的千古絕唱,在當年的秋天,她的生命隨著風中的黃葉悄然凋零。陸遊跟續妻王氏的感情稱得上一個「淡」字,他一生寫了上萬首詩,未曾提及她。後來有一個時期陸遊放浪形骸,曾經被以「嘲詠風月」為名削職罷官。陸游離開京師,悵然回到故裡,自題宅名為「風月軒」。
  • 陸遊最有趣的一首小詩,用一包鹽換回一隻貓,報國中途做個鏟屎官
    陸遊一、陸遊的詩贈 貓[宋]陸 遊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時時醉薄荷,夜夜佔氍毹。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陸遊二、詩與詩人看了這首詩,你有沒有覺得:小老虎很萌,詩歌也很有趣。其實,這首詩是陸遊為數不多一首出圈的詩句。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詩,短短的四句,更是寫出了人生最大的遺憾!
    陸遊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心繫天下,更是把自己的一生命與祖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愛情懷,也使得他內心有了無限的憂愁,一輩子都活在一種深刻的痛苦之中。北宋滅亡了之後,則是在南方建立了南宋,然而我們的詩人,也正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歷史特殊時期,為此他的一生都在為了收復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但是後來我們知道,陸遊的這種努力並沒有成功,反而還使得他處處被人打壓,以及遭到排擠,這也令詩人痛苦不已。
  • 陸遊的一首詠物詩,構思精巧,令人遐思
    古詩詞中有很多詠物詩,作者或託物寓意,抒發內心的情感;或描摹情態,表達自己對大自然中景物的喜愛之情。比如杜甫就描寫過桃花,也寫過菊花。可是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少陵野老存詩千首,詠物詩也不在少數,卻唯獨不見描寫海棠花的詩作。原來杜甫的母親名叫崔海棠,詩人為了避諱,所以才別有用心。
  • 在一首詩中,與你相遇
    作者│如夢晨曦 總是在此刻 讀一首喜歡的詩的時候 突然感覺時光很美好 天與地也美好 你也美好 詩中的你,你的詩 不再有時空的距離 不再有性別的差異 高高的舉起手臂
  • 窮小子蹭飯被趕出寺廟,臨走留下一首詩,三十年後成了宰相
    王播不是傻子,他能感受到身邊人態度的變化,於是一氣之下他在寺廟牆壁上寫下了一首詩,隨後選擇離開了寺廟,並四處遊歷,增加自己的見識。 但王播卻絲毫不怕得罪權貴,一直例行公事,從不貪汙,而也正因此,他後來得罪了當時朝中驕橫無比的京兆尹李實,從而被誣陷貶官,即便如此,王播依舊不忘初心,一直在為百姓謀求福利,閒來無事時寫些作品來表達自己宏偉的志向,可惜的是這些作品由於不太出色,皆失傳在茫茫歷史潮流中。
  • 陸遊去農家蹭飯,寫了一首詩,開朗明快傳誦千古
    就這樣,陸遊回山陰老家閒居。公元1167年春日的一天,陸遊閒來無事,就去附近的小村莊裡做客,寫下了一首詩,流傳千古。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全詩內容:《遊山西村》宋.陸遊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這首詩首句表現了江南一帶,農村一片豐收的景象。
  • 大詩人宋之問,自身人品極差,為奪詩殺害侄子,官場更是阿諛奉承
    當你選了精美的圖片來配這句詩,在朋友圈傷春悲秋的時候,並一定不知道這首詩所引發的悲慘故事。 這兩句詩出自《代悲白頭翁》,作者是唐代詩人劉希夷,但是他卻因這首詩而死於舅舅宋之問之手。 宋之問對此詩喜愛不已,但愛而不得,惱羞成怒,於是命人害死了自己的外甥。而宋之問其人,才華橫溢,但品行卻讓人不敢恭維,文人的風骨也似乎與他毫不相干。
  • 陸遊最豪邁的一首詩,起句便是名句!卻暗含一個北伐大戰略
    所以,陸遊平時生活的很孤單、很苦悶,得不到大家的認可和皇帝的賞識,他在官場上也是五起五落,把他折磨的夠嗆。也可以說他是當時社會上的一名典型的憤青。但不同於今天網絡上的一些「意淫俠」,「鍵盤俠」一類的憤青。
  • 唐代高僧5歲時寫的一首詠花詩,短短20字無一生僻字,卻充滿禪機
    陸遊一生寫了9000多首詩,可謂文壇勞模了,最後也不得不在《文章》一詞中承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 王安石罷相後心灰意冷,「洗稿」古樂府一首詩,結果成了千古名篇
    他寫過一首詠梅詩,我們小時候都背誦、默寫過。不過,這首詩並非他原創,而是「洗稿」《古樂府》中一首五言詩作成。 王安石這一首詠梅詩,精準地突出了梅花的孤傲與內秀。它之所以能在眾多詠梅詩中脫穎而出,主要是避開了詠梅必說「潔白」的窠臼。 但是南宋李壁在《王荊文公詩箋注》裡介紹,王安石這首詩其實脫胎於《古樂府》中一首五言: 庭前一樹梅,寒多未覺開。
  • 論寵貓,我只服宋朝詩人陸遊,看他教你做貓奴,寫的詩都滿滿寵溺
    可見,陸遊也是一個深情繾綣的詩人。但是,你絕對想不到,陸遊還是一個「貓奴」,他對貓的喜愛可以說是古今之人獨一份兒,他為貓寫了24首之多的詩篇。王和尚也是愛貓成痴,同為「鏟屎官」,再來看陸遊的詩別有一番親切感。
  • 詩短情長的陸遊:我曾深愛過一個人,並用了60年去懷念她
    李白說:我是詩仙,我寫的詩很多;杜甫說:我是詩聖,我寫的詩也很多。陸遊輕輕咳嗽一聲:一萬多首詩,三天產出一首,兩位了解一下。李白,杜甫:溜了溜了。陸遊環顧四周:我不僅很愛國,我還有一段很浪漫的愛情故事,你們了解一下。公元1125年,陸遊出生在江南世家,祖上幾代都是達官顯貴。高祖陸軫官至吏部郎中,爺爺陸佃是王安石的得意門生,爸爸陸宰是個鷹派,天天想著光復舊地,後來就辭官回家了。
  • 五月榴花開得鮮豔,韓愈卻想到懷才不遇,寫下一首內涵豐富的詩
    唐代大文學家詩韓愈,一次偶然到朋友的院子去,看見了這樣一顆花開正豔的石榴樹,寫了一首著名的詠石榴花的詩:題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這首詩開頭兩句點明時令,寥寥數語就勾畫出了五月裡石榴花開時的繁茂爛漫景象,尤其「照眼明」三字,生動傳神。詩人既寫了花,也寫了看花人的愉快心情。
  • 宋朝養貓非常有儀式感,叫「聘狸奴」,陸遊和3隻貓的幸福生活
    不僅是陸遊,宋朝的黃庭堅寫過一首《乞貓》,裡面提到:」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聽說有貓要生小貓了,我想要一隻。於是,趕快買了魚,用柳條穿起來,作為聘禮。而陸遊就是用鹽聘來了這隻貓。「狸奴」,「銜蟬」都是貓在宋朝的別稱。《贈貓》其一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時時醉薄荷,夜夜佔氍毹。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
  • 解讀黃景仁的《別老母》,一首催人淚下的別離詩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清朝黃景仁《別老母》詩文漫讀:將母親請出了帷幕,再拜而別。兒今要遠行,去往河梁。看見母親的白髮,那眼淚溢出乾枯的眼眶。最是這風雪的夜晚,柴門枯燈,兒卻要在這時遠去。這是慚愧你有兒子,還不如沒有呢。這慘澹的年關的離別。
  • 李白酒醉後的一首詩,吃了麻雀的閉門羹,最後10字卻豪放而曠達
    【臨其詩境】今天我們來看李白,李白一生的大多數時間在四處漂泊中度過,即使有那麼一段定居安陸的時間,他也是熱心於仕途,四處幹謁以求舉薦,沒有老老實實待在家裡的時候。後來終於得到了入京為官的機會,卻又因為耿介天真的個性很快就受到了打壓,不久被賜金放還。感受到官場的黑暗之後,李白對於仕途的態度也有了細微的變化。
  • 春寒料峭,乍暖還寒,3位大咖筆下的「春寒」詩,各有千秋
    這一首《示張寺丞王校勘》就是一首描寫春寒的詩。詩云: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灩灩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在晏殊的《浣溪沙》曾經使用過。『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可見晏殊是多麼喜愛這兩句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