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獨特,是蒜又像蔥,一斤十幾元,現在農村地裡還有人在挖!

2021-01-16 皖農小夥

摘要:口味獨特,是蒜又像蔥,一斤十幾元,現在農村地裡還有人在挖!

春季是野菜的季節,每年的陽春三月,氣溫適宜,各種野菜都應聲而出,特別鮮嫩。今年的天氣有些反常,雨水偏多,不少農作物都生長不好,但好像並沒有妨礙野菜的生長,不然野菜的「野」從何表現?

農村裡有一種野菜和我們常種的一種蔬菜很像,農民朋友也非常喜歡挖來吃!它就是「野蒜」,其實長相更像是野蔥,但本質是蒜類,具有鱗莖(也就是蒜頭),而且其叫法也有很多種,不同地區的也有所不同,什麼小根蒜、野香蔥、狗屎蔥等等,分布很廣泛,在路邊走走,仔細找找也許就能發現。現在都4月尾了,按理說也過了挖野菜的時間,但還是能見到一些農民在路邊、溝邊挖野蒜,這是為什麼,它有什麼用處嗎?

1.口味上佳,可用來醃製,食用價值超高。大蒜類食物其口味雖然刺激,但是味道卻是比較鮮美,蔬菜大蒜我想大家也都吃過,而野蒜的口味更加獨特,因為其個頭比較小,又是野生的,用來煮出來的菜味道不知道為啥,比較鮮美,做成醃菜或者剁成餡料包包子的口味也都非常好吃,我想這也是其大量被人採摘的原因之一吧!

2.隱藏的作用,農村偏方少不了它。雖然用來吃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用價值,但是在我們這邊的老人看來,溝邊生長的野蒜其價值遠不止食用,而是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簡單的感冒鼻塞,緩解胸悶,這一點和我們的大蒜差不多,在其介紹資料上也有顯示食療作用。還有些朋友偏方說可以用其治療鼻炎,這些現在都沒有什麼科學依據,都是農村土方子,一是其效果也不了解,二是做法也不統一,還是不要嘗試的好,寧願去醫院治療。

3.還有一點用處就是經濟價值。野蒜的經濟價值在野菜中還是比較高的,目前規模種植的不多,至少我們這邊沒怎麼見過,或許與我們這邊野生的比較多,這邊的市場價格基本上都在8-12元一斤,有些地方甚至更高,還有不少人要買,一些老頭子老太太就經常挖來賣。

另外,分享我們這配合野蒜吃的一道美食。那就是用來燒魚火鍋,在春季氣溫不定,乍暖還寒的時候,煮上一鍋魚,配合野蒜等醬料,又好看又好吃,非常美味還能驅寒,大家可以網上找找菜譜試試哦!

對此,你們吃過小野蒜嗎?其口味如何?歡迎評論留下你們的評價哦!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還望幫忙點個右上角的「關注」哦!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像蔥不是蔥,像蒜不是蒜,農村人到季節就去挖,城裡人卻吃不到
    在野外除了小孩子們最愛的酸酸甜甜的零食以外,還有很多種的野菜,其中有一種野菜看著它很像蒜卻不是蒜,像蔥也不是蔥,大人們的最愛,刨上一些拿回家,既能做涼拌菜,還能炒著吃,也可以包餃子蒸包子,那麼這個東西是什麼東西呢?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猜到了,對,它就是小根蒜,又被人們叫做小根菜。
  • 農村不要錢的野蔥,城裡賣10元一斤,營養功效多,但是少有人知道
    農村不要錢的野蔥,城裡賣10元一斤,營養功效多,但是可惜少有人知道野蔥,顧名思義就是野生的蔥,學名薤(xiè)白。野蔥在全國各地的叫法不一樣,比如有的地方叫它「野蒜」,也有的地方叫山蒜、山野蒜、野小蒜、大腦瓜、小根蒜、野蕎等。到了春天,在農村的田地裡、路邊荒草叢裡、山坡上,長滿了綠油油的野蔥。由於野蔥在農村遍地都是,還是野生的,所以不要錢就能挖到,農民們平時都是趁著空閒時間就會挖一些回來吃。
  • 農村這種野菜,像蔥又像蒜,葉子到根都能吃,多吃能防好多病
    又是清明節,終於調整了假期,回去看看在農村老家的父母。在農村,這兩天正是熱鬧的時候,有人忙著收割菜籽,有人忙著將小麥割回家餵牛兒,還有的,在往地裡送糞.......農村人過完年,要下田!不僅如此,它們深埋在土裡的根和根須都可以吃,可以說是全身是寶。而苦蒜雖然長得像大蒜,但味道與蔥又有些相似,所以也常被用來做佐料調味。可能與折耳根一樣,吃不習慣的人沒法接受苦蒜有些刺鼻的味道,但喜歡吃的人,卻可以把它們吃出花樣。
  • 這種蟹比小龍蝦還便宜,10元一斤還有膏,蔥姜炒寧波人特別愛吃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說寧波的小龍蝦賣到了12元,記得去年這個季節小龍蝦還要賣到26元左右,我一次買2、3斤要好幾十元錢,今年的價格連一半都不到了。畢竟大家能在家裡吃都儘量在家吃,聚會宵夜減少了許多,即使要吃也會點一些外賣送到家裡來吃,儘量不聚集了。
  • 這種植物,葉子像棕櫚葉,根部像生薑,現在100元一斤
    這種植物,葉子像棕櫚葉,根部像生薑,現在100元一斤生活在農村,我們總是能接觸到一些很特別的花花草草,有些花開的時候遍山都是,好似身處世外桃源一般;有些草既能食用又能治病,所以並不是所有野草都是一無是處的。
  • 農村俗語:「娘娘蔥獨頭蒜,青皮蘿蔔紫頭蒜」不能惹,為什麼呢?
    農村俗語:「娘娘蔥獨頭蒜,青皮蘿蔔紫頭蒜」不能惹,為什麼呢?而咱們今天要說的「三大毒辣惹不起,娘娘蔥獨頭蒜,青皮蘿蔔紫頭蒜,外加仰臉婆子低頭漢」在農村被稱為幾大毒,不能惹,指的是農村的一種總結,不知道你們是否聽過呢?而農村這句俗語已經流傳了很多年,到底指的是什麼呢?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 一種藏在沙子裡的美味,外形很像蚯蚓,只有住在海邊的人才能挖到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種美食是一種藏在沙子裡的動物,很多人都在想是不是蚯蚓,並不是蚯蚓,而是一種蟲子,只有住在海邊的人才能挖到。有人說,海洋是我們人類最後的狩獵場。海洋遼闊無際非常美麗,但帶有很多神秘色彩,海洋裡面還隱藏著許多秘密,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光是海洋裡的動物就多的數不勝數,住在海邊的人會趁著潮漲潮落,到海邊沙灘趕海。一次趕海就能獲得很多海產品,比如藏在沙子裡的小魚小蝦、貝類和海螺。
  • 常有農民挖去賣,百元一斤很搶手,卻少有人種,俗稱「見血清」
    在農村,除了農民們種植的各種農作物之外,最為常見的當屬那些生長在野外的野生植物了,不論在路邊、農田邊、還是在山野林區,隨處可見,這些野生植物或是高大或是矮小,或是有刺或是有毒,或是漂亮或是普通,都有著自身的獨特的價值,因此被農民們所喜愛。
  • 古代常見蔬菜,五菜之一,像韭又像蒜,牛羊常吃到,一斤能賣50
    在古代社會有五種常見蔬菜,即葵、韭、藿、薤和蔥。很明顯能看到,現代社會人們依然在大量食用的只有韭菜和大蔥,葵菜、藿和薤基本沒人食用,有的連聽都沒聽過,比如薤。說起薤,有些人會感覺到陌生,不過提起小蒜、野蒜、薤白、翹頭相信大家肯定會有記憶。簡單來說,薤是北方地區的小蒜,生長在野外,葉子像韭菜,根像大蒜,根和葉子都能食用。
  • 農村俗語:「娘娘蔥,獨頭蒜,仰頭女,低頭漢」,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農村地區流傳著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的改變。記得以前在農村生活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人們講述這些俗語,讓人們對這些俗語影響深刻。尤其是「娘娘蔥,獨頭蒜,仰頭女,低頭漢」這句俗語,更能揭露在農村人們生活的時候,應該注意的事情。
  • 像鯽魚又像鯉魚,難怪叫鯉鯽魚,5元一斤價廉物美
    今天是3月1日,正巧到農村走親戚。中午吃飯,表哥端上了一道紅燒魚。這條魚,看上去不小,有2斤左右。表面上一看,有點像鯽魚。農村裡,鯽魚比較多。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鯽魚。但是,鯽魚,一般只有一斤左右。這道紅燒魚,口味獨特,但口感上好像沒有鯽魚新鮮。再看看,這道紅燒魚,又像鯉魚。鯉魚,農村裡比較多,幾斤重的,很正常。不過,表哥李海寶是位農民,專門養魚。
  • 蘆葦地裡的一種美味,一年能夠採收兩季,20元一斤,供不應求
    蘆葦地裡的一種美味,一年能夠採收兩季,20元一斤,供不應求!老家後面有很大一片的沼澤地,村裡不少人的生計都靠著這片沼澤。沼澤地最適合蘆葦的生長,所以這裡多數被種上了蘆葦。蘆葦菇是一種生在地枯萎的蘆葦根部的菌類,和其他蘑菇一樣,他們通常喜歡生長在腐爛的植物根部,以腐爛的植物為養分。蘆葦菇吃起來極為鮮美,村裡人每次到了秋季,家裡沒有什麼蔬菜的時候,就喜歡去沼澤裡找這種蘆葦菇做菜吃。現在還有很多人種植蘆葦菇,一斤要好幾十呢!要是野生的還更貴,確實蘆葦菇相比於其他的蘑菇吃起來更加鮮美,人們也很喜歡吃。
  • 「娘娘蔥,獨頭蒜,仰頭女,低頭漢」在農村這幾類人最好別招惹!
    農村有很多我們說的地頭蛇,或者是一些很無賴的人,這種人一般不要招惹,不然肯定惹一身麻煩。農村人用「娘娘蔥,獨頭蒜,仰頭女,低頭漢」來形容這幾種人。娘娘蔥相傳,以前人間到處是瘟疫,王母娘娘就讓小仙下凡為人,解救瘟疫,從此之後便沒有了瘟疫,年有了娘娘蔥。
  • 多地大蔥嚴重滯銷 種植戶整畝蔥讓人免費挖
    多地大蔥嚴重滯銷 種植戶整畝蔥讓人免費挖 原標題:   央廣網北京4月21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導,今年以來,山東、河南、安徽、福建等地大蔥出現嚴重滯銷的現象,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一毛錢一斤大蔥都無人問津的地步;更有甚者,部分地區的種植戶把整片的大蔥爛在地裡當肥料
  • 農村俗語「蔥辣眼、蒜辣心,辣椒辣兩頭」什麼意思?有科學道理嗎
    農民的菜園子裡,一年四季都有各種蔬菜。其中有三種蔬菜是種的最多的,基本上是家家戶戶都會種植,那就是蔥、蒜和辣椒。可能辣椒南方人吃得多一些,但是像蔥和蒜,那絕對是全國各地都有種植的。而在農村裡也有一句關於蔥、蒜和辣椒的俗語,那就是「蔥辣眼、蒜辣心,辣椒辣兩頭」。你聽說過嗎?
  • 農村有兩大「毒」,一個娘娘蔥,一個獨頭蒜,這是什麼意思?
    現代人生活在城市中,每天都和各種人打交道,很少關注生活中所不常見的哪些食物。就算是長得比較特殊人們也只會發個朋友圈表達一下感慨而已。但在前些年的農村,很多食物都是不適合吃的,甚至對某些食物有一些偏見到用它的名字來比喻一些人的特性不好惹,要遠離。
  • 葉片長得像羊耳,殊不知藥用價值很高,一斤賣100多,農民搶著挖
    在農村中有很多數不清的植株,它們各自有獨特的價值,比如說可長出野果子,也可採摘嫩葉當野菜品嘗,不然就是有藥用價值。而在過去,農民的生活比較貧困,沒有食物了就會去山林中尋找野菜。生病了後,大家就會去山林中尋找野生藥材,用來治病。
  • 以前7元一斤家家都養豬,現在25元一斤反而沒人養豬了,咋回事?
    現在之所以出現「以前7元一斤家家都養豬,現在25元一斤反而沒人養豬了」這種特殊而反常的情況。筆者認為,這主要是由養豬門檻大大提高了和養豬成本大大提高了造成的:一. 以前養豬門檻極低,現在養豬門檻大大提高了:1.
  • 長得像「竹筍」,農村娃常吃,到城裡成高檔野菜,一斤15元
    每年的冬季都是吃冬筍的季節,它的食用口感很是脆爽美味,其營養成分很多,其中的維C成分比較多,因此多年來一直是高檔食材,市場一斤可賣20多元。其實今天要說的這種野菜,它的嫩苗和竹筍比較相似,過去一直是農村娃的美食,如今在市場上也變成了高檔野菜,一斤高達15元,它就是虎杖。
  • 農村一種野草,葉子像「兔耳朵」,一斤要50元,農民朋友知道嗎?
    農村有許多野生植物。我相信住在農村的朋友不會陌生。在鄉村的路邊或者是屋子後面,那些人跡罕至的林子裡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只要有一定的土壤和一點點運氣,它們就能頑強地自己生長,根本不需要人們的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