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口味獨特,是蒜又像蔥,一斤十幾元,現在農村地裡還有人在挖!
春季是野菜的季節,每年的陽春三月,氣溫適宜,各種野菜都應聲而出,特別鮮嫩。今年的天氣有些反常,雨水偏多,不少農作物都生長不好,但好像並沒有妨礙野菜的生長,不然野菜的「野」從何表現?
農村裡有一種野菜和我們常種的一種蔬菜很像,農民朋友也非常喜歡挖來吃!它就是「野蒜」,其實長相更像是野蔥,但本質是蒜類,具有鱗莖(也就是蒜頭),而且其叫法也有很多種,不同地區的也有所不同,什麼小根蒜、野香蔥、狗屎蔥等等,分布很廣泛,在路邊走走,仔細找找也許就能發現。現在都4月尾了,按理說也過了挖野菜的時間,但還是能見到一些農民在路邊、溝邊挖野蒜,這是為什麼,它有什麼用處嗎?
1.口味上佳,可用來醃製,食用價值超高。大蒜類食物其口味雖然刺激,但是味道卻是比較鮮美,蔬菜大蒜我想大家也都吃過,而野蒜的口味更加獨特,因為其個頭比較小,又是野生的,用來煮出來的菜味道不知道為啥,比較鮮美,做成醃菜或者剁成餡料包包子的口味也都非常好吃,我想這也是其大量被人採摘的原因之一吧!
2.隱藏的作用,農村偏方少不了它。雖然用來吃只是一種簡單的食用價值,但是在我們這邊的老人看來,溝邊生長的野蒜其價值遠不止食用,而是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簡單的感冒鼻塞,緩解胸悶,這一點和我們的大蒜差不多,在其介紹資料上也有顯示食療作用。還有些朋友偏方說可以用其治療鼻炎,這些現在都沒有什麼科學依據,都是農村土方子,一是其效果也不了解,二是做法也不統一,還是不要嘗試的好,寧願去醫院治療。
3.還有一點用處就是經濟價值。野蒜的經濟價值在野菜中還是比較高的,目前規模種植的不多,至少我們這邊沒怎麼見過,或許與我們這邊野生的比較多,這邊的市場價格基本上都在8-12元一斤,有些地方甚至更高,還有不少人要買,一些老頭子老太太就經常挖來賣。
另外,分享我們這配合野蒜吃的一道美食。那就是用來燒魚火鍋,在春季氣溫不定,乍暖還寒的時候,煮上一鍋魚,配合野蒜等醬料,又好看又好吃,非常美味還能驅寒,大家可以網上找找菜譜試試哦!
對此,你們吃過小野蒜嗎?其口味如何?歡迎評論留下你們的評價哦!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還望幫忙點個右上角的「關注」哦!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