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種野菜,像蔥又像蒜,葉子到根都能吃,多吃能防好多病

2020-12-05 農俗俱樂部

又是清明節,終於調整了假期,回去看看在農村老家的父母。

在農村,這兩天正是熱鬧的時候,有人忙著收割菜籽,有人忙著將小麥割回家餵牛兒,還有的,在往地裡送糞.......

農村人過完年,要下田!

不過看到我們回家,爸媽也放下手頭的農活,掛完紙後(上墳的意思),說是要好好給我們做頓好吃的。

要做好吃的,就得去尋找菜,本來爸爸說去街上買菜的,但是我們都一致說,要不去地裡找野菜來吃吧。

嗯,是的,所以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在農村我個人特別喜歡的野菜——薤白(讀音:xiebai)!

農村野菜——苦蒜

薤白有很多名字,比如小根蒜、野蒜等,而在我老家,村民們管它叫「苦蒜」。

這些名字都有一個共同點——「蒜」!

是的,這種名叫薤白又叫苦蒜的野菜,與獨頭大蒜很相似,不僅都會長出可以吃的蒜苗,還都會長出同樣好吃的蒜薹。

不僅如此,它們深埋在土裡的根和根須都可以吃,可以說是全身是寶。

而苦蒜雖然長得像大蒜,但味道與蔥又有些相似,所以也常被用來做佐料調味。

可能與折耳根一樣,吃不習慣的人沒法接受苦蒜有些刺鼻的味道,但喜歡吃的人,卻可以把它們吃出花樣。

比如在我老家,苦蒜幾乎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野菜。

普遍來說,苦蒜是在4月中下旬採集食用,但在農村,只要苦蒜長出蒜苗就可以掐來吃。

如果喜歡吃苦蒜的根和頭,那可以等到秋天10月份左右,這個時候的蒜頭是比較飽滿的。

和大蒜一樣,苦蒜也有一層層薄膜裹著,剝一下外面髒的、老的外衣,就可以吃裡面的蒜葉和蒜苗了。

在農村,苦蒜有很多種吃法,可以用辣椒麵涼拌,或者拿去拌豆腐,也超級好吃的。

也可以用來吃火鍋,沒蔥的時候還可以切碎當佐料放進辣椒蘸水裡。

當然了,和折耳根一樣,苦蒜也可以用來炒菜,尤其是炒臘肉,簡直好吃到想哭。

以前爸媽常說,他們當年鬧荒年的時候,苦蒜和折耳根是經常吃的東西,也只有這些野菜可吃,但所幸現在依然很喜歡吃,並不感到膩。

挖苦蒜的日子

苦蒜在我老家幾乎是田裡、地裡、山坡上都有,非常的常見。

記得有幾年,說是外地人要收苦蒜頭,當時我們幾個小孩子,為了掙點零花錢,就一放學就跑回家扛著鋤頭去地裡挖苦蒜。

挖回去後,剪掉蒜頭的根須和根莖,因為人家不要葉子,所以我們就把蒜頭拿去賣,蒜苗留在家當菜吃。

那時候苦蒜頭並不貴,也就幾角錢一斤,辛辛苦苦挖一個星期,等到星期天拿到街上去賣,也能掙個20多塊錢。

雖然現在看來20多塊錢很少,但換算下來,也差不多抵得上今天的一百多塊錢了。

不過小時候嘛,誤以為自己挖的苦蒜賣的錢可以自己拿去想買啥買啥,但其實,最終賣掉的錢都揣進大人口袋裡了。

記得又一次賣了23塊錢,爸爸回來騙我說只賣了16塊錢,然後給了我10塊錢,說讓我用兩個星期。

之後他又給我買了一件襯衫,我開心了很久。

現在也還有人收購苦蒜頭,只是現在農村人自己發展自己的事業,很少有人再有那閒工夫挖苦蒜了。

只是想想那些年,能自己掙錢的喜悅,在孩童的我心裡無比美好。

苦蒜的妙用

小時候不明白那些人收購苦蒜是要幹嘛,吃麼?為何不要葉子?

後來才知道,那些人收苦蒜頭是拿去做藥的。

而幹掉的蒜頭,按照今天的價格也出到了26-36塊錢一斤:

看起來的確挺貴的,但是要得到幹苦蒜的工序挺複雜的,前面也有提到,這裡就不多說。

至於以前我挖苦蒜賣的時候價格是多少,就不知道,反正我們賣的活苦蒜頭是真的廉價。

說到這,可能有人質疑:苦蒜還可以入藥?是的!

苦蒜裡含有10多種胺基酸,有溫補作用,能健脾開胃,幫助人體消化,還能化解油膩,幫助人打開食慾。

而且苦蒜還能補虛,幫助體寒者提高耐寒能力。

不僅如此,苦蒜還能防止貧血和解毒,促進毛髮生長,預防皮膚老化(90後禿頂終於有救了)。

遇到過敏、肝炎、白血球減少等病症,也可以用苦蒜來治療。

它還是冠心病、高血脂、慢性腸炎疾病的剋星,經常吃苦蒜可以緩解或預防這些病症。

而且苦蒜裡的鈣和磷含量較高,對兒童和老人非常有好處。

苦蒜的價值很高,總的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吃苦蒜是百利無害的,對於增強自身和提高免疫系統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尤其是春冬季節常發的流感,多吃苦蒜可以提高抗病毒感染能力。

最主要是,在農村,幾乎每家地裡都有苦蒜,根本不需要花錢去買,即使一些地方沒有,它的價格也不算很貴。

不過對於氣虛者,就要謹慎吃苦蒜了。

當然,用來當食物的話,苦蒜的有用物質也依舊在。

苦蒜不僅鈣、磷、鈉等含量較高,裡面也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等物質,所以老百姓喜歡苦蒜,也是有道理的。

我也突然明白,為何我們農村孩子每天被大背簍壓著,吃不飽穿不暖的,卻依然身體強壯,大概也是得益於這些農村的野菜吧。

農村很少有人會去關注子女的體質問題,在他們看來,只要不生病就好。

我從小在農村生活,家裡的農活也沒少幹,但我發現當我站在城市裡,也沒有比城市孩子矮多少。

相反,我身體素質更好,從小就很少因為生病住院打針什麼的。

記得以前在大學,宿舍就我一個農村的,她們力氣都沒我大,每次叫桶水,只要我不在,她們就放不到飲水機上去。

現在已經很多年沒有回家做農活了,一桶水對於我來說已經很吃力了。

看來還是要多加鍛鍊呢,嗯,對了,還要多吃苦蒜~~

那麼你們家那邊有沒有苦蒜這種野菜呢?歡迎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像蔥不是蔥,像蒜不是蒜,農村人到季節就去挖,城裡人卻吃不到
    在野外除了小孩子們最愛的酸酸甜甜的零食以外,還有很多種的野菜,其中有一種野菜看著它很像蒜卻不是蒜,像蔥也不是蔥,大人們的最愛,刨上一些拿回家,既能做涼拌菜,還能炒著吃,也可以包餃子蒸包子,那麼這個東西是什麼東西呢?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猜到了,對,它就是小根蒜,又被人們叫做小根菜。
  • 農村這種野菜很少人吃過,葉子長得像剪刀,簡單煮湯吃著鮮美軟嫩
    農村這種野菜很少人吃過,葉子長得像剪刀,簡單煮湯吃著鮮美軟嫩眾所周知,在農村遍地都長滿了植物,有田間的蔬菜、路邊的花花草草、房前的大樹等等,種類很多。正是因為植物長得茂盛,所以農村的環境很好,空氣也很清新,你們說是不是?
  • 口味獨特,是蒜又像蔥,一斤十幾元,現在農村地裡還有人在挖!
    摘要:口味獨特,是蒜又像蔥,一斤十幾元,現在農村地裡還有人在挖!春季是野菜的季節,每年的陽春三月,氣溫適宜,各種野菜都應聲而出,特別鮮嫩。今年的天氣有些反常,雨水偏多,不少農作物都生長不好,但好像並沒有妨礙野菜的生長,不然野菜的「野」從何表現?
  • 古代常見蔬菜,五菜之一,像韭又像蒜,牛羊常吃到,一斤能賣50
    古代社會和現代社會蔬菜有很大區別,有的古代流行的蔬菜如今卻很難能見到。在古代社會有五種常見蔬菜,即葵、韭、藿、薤和蔥。很明顯能看到,現代社會人們依然在大量食用的只有韭菜和大蔥,葵菜、藿和薤基本沒人食用,有的連聽都沒聽過,比如薤。
  • 農村裡的這種野菜,葉子就像老鼠的耳朵,這到底是得怎麼吃呢
    隨著人們的生活漸漸的變好,不少人的餐桌上都出現了各色各樣的美食,而面對著這麼多的美食,恐怕沒有一個人是不心動的吧。不過雖然說人們可以選擇的美食多了,但有時候還是想要吃到一點不一樣的美味,這倒是讓小妖懷念起以前在農村吃到野菜了。
  • 這種野菜太神奇了,葉子像把傘下面能站人,營養價值高能做成美食
    這種野菜太神奇了,葉子像把傘下面能站人,營養價值高能做成美食自然界有許多不同的植物種類,大多數都是長得比較正常的,而有一些可能會超出大家的想像。比如有一種長在河邊的野菜,非常好吃,而且營養價值極高。而它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長得特別大,一般都能長到兩三米高。它的葉片長得就像一把巨大的雨傘,人站在下面就像是站在傘底下一樣。是不是覺得十分神奇?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會有這樣的植物存在,但這就是植物界的奇妙之處。這種野菜名叫「蜂鬥菜」,是一種日本很流行的野菜。
  • 農村野菜你們喜歡吃嗎,你喜歡哪幾種,為什麼?
    農村野菜我是喜歡吃的呀,不過這幾種野菜折耳根、指甲菜啊、野蔥呢,我老家這邊少見。北方比較常見的野菜,通常是另外的版本,比如下面這幾種!1、薺菜薺菜其實是全國各地都有,北方這邊早春的時候,薺菜萌發很早。它比較抗寒,其它野菜、青草還沒有發芽呢,有的薺菜已經急急地開了花。薺菜的口感也更容易讓人接受,因此成了比較受歡迎的野菜。每年春天的時候,薺菜包子通常會火一陣子呢。春天去野外踏青的時候,經常見的開白色小花的薺菜,有的葉子很小,這時候依然也不老可以繼續吃,而且還可以用來煮雞蛋。等到過一陣子,很多次草木都萌發時,雨水也多了,再長出來的薺菜,葉子會比較大!
  • 農村山上的這種野菜,幼苗時才能吃,長得像貓爪,你吃過嗎?
    農村的山上有很多的野草,在農村農民們看慣了野草野草,對於山上的植物也就沒有什麼稀奇的了,如果是城裡人進了山,可能就會一直問個不停,對於各種長得奇怪的野草都充滿了好奇心,農村山上的這種野菜,幼苗時才能吃,長得像貓爪,你吃過嗎?
  • 清明前後有一種野菜,形狀像鴨掌,人稱「鴨腳板」,你吃過嗎?
    大家都知道野菜的生長力是很頑強的,只要在有土壤的地方就能看到野菜,但是在不同的地方,這野菜的種類也是不一樣的,畢竟有些野菜耐寒耐旱,而有些則喜歡溫暖的氣候,所以南北方的野菜種類是不同的。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農村的一種特色野菜,味道獨特,當地人都叫它「鴨腳板」。
  • 這種野菜春季很常見,形狀很像毛毛蟲,能降血脂受人們歡迎
    導語:這種野菜春季很常見,形狀很像毛毛蟲,能降血脂受人們歡迎。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本期三農小課堂。對於小編這樣一個地道的農村人來說,最喜歡的大概就是春季了。因為在春天這個季節不僅可以讓大家避免受到寒冷的傷害,而且在春季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讓人們大飽口福。
  • 四川人常吃的30種野菜,不僅能治病還能解饞,大部分人都沒吃全過
    70、80年代大部分四川的農村孩子可能都有一項特殊的技能:割豬草!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寫完作業,就需要去到田間地頭割豬草,為的就是給家裡豢養的豬準備晚餐。春雨後,這種渾身是刺的小喬木頂端開始含苞吐露,逐漸長大,形如茄子。隨後又長出嫩芽、嫩芽散葉狀如香椿,輕風搖曳,逗人喜愛。不知是哪朝哪代,故鄉人把它作為野菜充飢的美味食品。刺老包不但是營養豐富,味美可口的純天然綠色木本野菜,而且還具有明顯的藥用價值。它的根皮還可做藥、能治胃炎、腎炎、淋巴結腫大和風溼關節痛等症。
  • 吃了「野蔥」餃子 椒江一家6人全進了醫院
    吃了「野蔥餃」後, 6 人全進了醫院因為這把「野蔥」,陳女士決定晚上包餃子吃,還喊來了同事,「晚上來我家吃野蔥餃吧,可香著呢!」同事拉著她老公,開開心心地來了。大家和面的和面,剁餡的剁餡,到了晚上7 點多,熱氣騰騰的野蔥肉餃終於上桌了。
  • 人們吃的這種「毛毛蟲」其實是一種野菜,你有見到過這種野菜嗎?
    人們吃的這種「毛毛蟲」其實是一種野菜,你有見到過這種野菜嗎?我國的野菜種類很多,大家常吃的不僅有草本植物,有時還會吃一些植物的樹芽、花朵、根莖、樹葉等。很多野菜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食用這些野菜的。
  • 父親生前喜歡挖野蒜,說既能自吃還能換些鹽巴錢,事實也是如此啊
    我父親是一個勤勞儉樸的農村人,他的一生,字眼裡就沒有「浪費」二字,一年四季,他都會去野外的荒坡或土地裡,挖很多各種各樣的野菜回來,與農村的各種菜品混合烹煮,那味道太香了。其中有一種野菜,我們叫它「野蒜」,是父親生前最喜歡採挖的品種,他說這種野菜,不僅能自吃,還能拿到集市上,換回一些鹽巴錢呢!
  • 農村一怪樹,渾身都是刺,農民砍來當柴燒,卻不知葉子是極品野菜
    說到樹這種植物,一般都都比較喜愛,不管是在城市裡還是在農村裡,樹木的用處都很大,它們可以綠化環境,可以淨化空氣,成材之後還能砍來製作各種木質用具,甚至還有很多樹木可以結出美味的野果來,故而人們對樹是十分喜愛的。而且很多致富的俗語也都跟樹有關,比如「要致富先種樹」之類的。
  • 長得像「絞股藍」的野草,果子能吃,根葉能入藥賣10元一斤
    這是烏蘞莓的葉子,很多人會把絞股藍和烏蘞莓分不清楚,因為它們長的有點像;其實烏蘞莓是葡萄科植物,它們多會生長在山谷、樹林和馬路邊。它也是一種水果,味道酸甜可口,小時候小編經常會吃得滿嘴黑。但有時它的味道不怎麼好吃,既酸又苦,難以入口。
  • 農村不要錢的野蔥,城裡賣10元一斤,營養功效多,但是少有人知道
    農村不要錢的野蔥,城裡賣10元一斤,營養功效多,但是可惜少有人知道野蔥,顧名思義就是野生的蔥,學名薤(xiè)白。野蔥在全國各地的叫法不一樣,比如有的地方叫它「野蒜」,也有的地方叫山蒜、山野蒜、野小蒜、大腦瓜、小根蒜、野蕎等。到了春天,在農村的田地裡、路邊荒草叢裡、山坡上,長滿了綠油油的野蔥。由於野蔥在農村遍地都是,還是野生的,所以不要錢就能挖到,農民們平時都是趁著空閒時間就會挖一些回來吃。
  • 農村有一種「蟲子」野菜,像白色大幼蟲,吃起來十分脆甜!
    農村有一種「蟲子」野菜,像白色大幼蟲,吃起來十分脆甜!農村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有著許許多多我們沒有見過的野菜,野果和野草,有些長得十分的稀奇古怪,很是有趣,就比如農村地區有一種水晶蘿蔔,和我們平時吃到的蘿蔔不一樣,長得晶瑩剔透,還有農村的一種野果八月炸,長得像香蕉一樣,不過裡面的果肉有黑色的籽。今天我們就來講這麼一種野菜,不仔細一看的話,你還會一位是一條條白花花的大蟲子呢,這種野菜的名字就叫做地筍,不知道你們那裡有沒有這種野菜呢?
  • 這種野菜越老越好,一到夏季很多人挖根,民間常用它煲湯祛溼
    一般野菜都是越嫩越好吃,老了之後就沒什麼食用價值了,但有一種野菜卻與眾不同,不僅可以吃嫩葉,等它老了之後還可以挖根,可以說價值極高。這種野菜在農村隨處可見,它就是刺莧。刺莧是一種野莧菜,春夏之交的時候,它的葉子非常嫩,可以掐一把回家涼拌著吃、炒著吃,味道不輸自家種植的莧菜。
  • 這種野菜味道比薺菜好多了,人們管它叫做油勺子,小孩子都愛吃
    說到野菜很多朋友不會陌生,如今野菜不僅僅是農村人喜歡吃,很多城裡人對於野菜的喜愛程度相對來說還是非常高,現在的人都注重養生,而原生態的野菜就成了人們的首選。這些野菜不僅僅是可以食用,它們還有著非常高的價值,吃了對身體那就是有著很多好處,因此人們都喜歡吃野菜,種類繁多的野菜各有各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