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央視《焦點訪談》聚焦洱海生態系統修復

2021-01-08 澎湃新聞

洱海

是雲南的第二大高原湖泊

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母親湖

1月6日

央視《焦點訪談》

以「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為題

聚焦當地的生態系統修復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洱海,是雲南的第二大高原湖泊,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母親湖。但現在的這一汪清水得來並不容易。上世紀80年代,洱海水質較好,但是隨著人口聚集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洱海水質逐漸富營養化,汙染嚴重,上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還發生了幾次大規模的藍藻爆發。

大理洱海(資料圖)張成 攝

2015年1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大理視察時提出

「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

洱海

由此開啟了一場

保護與治理的攻堅戰

雙廊鎮位於洱海東北岸,優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使它素有「洱海風光第一鎮」的美譽,旅遊業也一直是當地的支柱產業。2011年前後,雙廊鎮的旅遊業開始出現了野蠻生長的趨勢,客棧林立,交通擁堵,垃圾遍地,遊客的體驗越來越差,也對周邊環境造成了空前的壓力。

資料圖

雙廊鎮的情況就是當時整個大理環洱海沿線的一個縮影,基礎和環保設施已經跟不上旅遊業發展的速度,這些隱患如果不及時消除,面臨著生態環境崩潰的風險。2017年4月10號,當地政府痛下決心,一次性關停了洱海沿湖區域的428家餐飲客棧,整治的第一步就是對違規建築進行拆除。

李氏大院位於雙廊鎮景區的核心區域,根據洱海沿岸海拔1966米的湖區水位線,這家客棧的部分建築已經侵佔了洱海的面積,必須拆除。然而對於客棧經營者張聯薈來說,這座建築凝聚了他們全家太多的情感。

張聯薈說:「三年半的時間才把它建完,花銷差不多1300多萬。建到一半我父親就突發疾病去世了,母親就按照他畫的圖紙建完。我記得有一次他們來做我母親的思想工作,我母親就哭了,她跟我父親一輩子所有的心血都在裡面。」

雙廊古鎮景區管委會副主任施國東說:「眼淚不是流出來的,是噴出來的。你要拆可以,先把我拆了,我就死在你們面前。說實話我們也希望把它保留下來,很難得一個四合院,但是不行,因為這碗水要端平。」

張聯薈說:「我去找施主任理論,拍他桌子。我說我們家兩個女人,你們就欺負我們!跟他吵架。他很冷靜地跟我說,你別生氣,你先坐著,這麼早你有沒有吃早飯?我去給你買一碗早點過來,你先吃一點,不然你這樣子身體會垮的。」

面對拆遷帶來的矛盾,基層幹部們並沒有採取強硬的做法,而是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施國東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每天往返於雙廊鎮上幾十家違規建築之間,這家說不動就去下一家,今天說不通就住下來,明天繼續勸。

在施國東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張聯薈漸漸地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更重要的是,這些洱海邊長大的居民,原本就對這片母親湖有著深厚的感情。

最終在雙方協商下,四合院靠海的一側房屋被拆除,張聯薈也用拆除的賠償款,償還了蓋房時借下的欠款。李氏大院的拆除並不是個案,在這次整治行動中,洱海周邊一共有1806棟客棧或者民居,被整體或部分拆除。人退湖進,他們一時的犧牲換來的是洱海的未來。

環湖生態廊道

是大理州為了保護洱海修建的

一道汙染物攔截線和生態安全屏障

洱海生態廊道(資料圖)黃興能 攝

完工之後將會覆蓋洱海沿岸全部的129公裡,不但有效地將人類活動和洱海隔離出安全距離,還為已經退化的洱海生態體系修復出一個健康的濱湖帶。生態廊道可以將周邊農田的面源汙染截流,通過汙水管網輸送到汙水處理廠,為洱海提供了一個過濾器的功能。

2015年開始,大理州在原有汙水管網的基礎上進行了修復和重建,新的體系在2018年6月底完成閉合,不僅覆蓋洱海周邊,而是整個流域。目前洱海流域共有城鎮汙水處理廠19座,分散型農村汙水處理設施135座,日處理能力達到23.75萬噸,汙水收集管網4503公裡。

即便是淨化後達標的中水,也是不能直接往洱海裡排放的,那麼這些水流向何處呢?歷史上洱海周邊的農田都是抽取洱海水灌溉的,而如今淨化後的中水氮磷含量正好適合用於農田灌溉,不但解決了周邊農田的灌溉用水,還解決了中水的去向問題,一舉兩得。而除了灌溉農田之外,這些中水甚至還發揮了更大的用途。

洱海因其形狀狹長似耳得名,進入新世紀,洱海周邊的城市用地面積越來越緊張,政府曾經考慮過要把城市空間向海東發展。但是隨著這些年來洱海生態的變化,人們意識到,海東的問題不應該是開發,而應該是保護和綠化。綠化可以有效加強山體的水土保持能力,減少因水土流失進入到洱海的汙染,同時改善海東面山區域的生態氣候。

洱海一景(資料圖)張成 攝

可東面的山體自斷裂形成以來就以巖石為主,蒸發量也遠高於降雨量,綠化用水一直以來是個大問題,而引入截汙治理之後的中水,就為海東面山的綠化提供了足夠保障。

海東面山的土壤含量極低,石漠化現象嚴重,缺乏植樹造林的必要條件,在綠化的過程中,人們克服困難,通過馬馱肩扛,從其他區域運來土壤。在具備了這些基礎條件之後,如何選擇植樹造林的品種,成為了下一步的核心問題。經過林業部門的多方取經,多次嘗試,對環境適應性強,同時兼具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油橄欖,被確定為海東面山綠化的主力物種。

一方面搞綠化,另一方面,海東新區也將原先規劃中用於商業開發的用地大規模縮減。

海東新區積極和此前在海東籤訂投資協議的企業協商,一方面幫助他們在海東的項目轉型,另一方面引導他們前往大理南部洱海流域之外的巍山新區發展。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目前海東面山區域的綠化覆蓋率已經提高了10%左右,據專家介紹,隨著未來綠化率不斷提高,海東面山的生態系統將被逐漸改變,最終不再依賴於人工供水,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體系。從截汙治汙,到汙水再利用,再到整個生態系統的恢復,這一套科學系統的治理方案,將為洱海的環境提供一個長期保障。

在這一系列舉措的努力下

近年來洱海的水質也有了顯著的提升

根據國家生態環境部

2020年11月的監測報告顯示

洱海水質為優

目前為中營養湖泊

洱海(資料圖)張成 攝

如今,張聯薈的院子改建之後,視野比之前更好了,她的經營重心也從住宿轉向了餐飲,在景區管委會的幫助下,收入比以前更好了。環湖生態廊道上,每天都有很多晨練和跑步的居民,這裡也成為了外地遊客最新的打卡聖地。而海東面山的環境好了,也有更多的旅遊文創產業願意從洱海邊走上山,從另一個角度,去分享洱海的美景。

通過多年的治理和保護,洱海水生態系統重建恢復取得積極進展,湖區沉水植被恢復面積達34平方公裡,近五年均未發生規模化藍藻。洱海的治理模式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成果。從過度開發到系統保護,人們在向自然過度索求之後,開始找尋和自然之間的平衡,也追求著生活和發展之間的平衡。

多做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好事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

的美景才能永駐人間

(來源:雲南發布)

原標題:《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央視《焦點訪談》聚焦洱海生態系統修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水生所多項技術為洱海水生態系統恢復保駕護航
    編者按:  當前洱海處於富營養化初期,其水生態系統具敏感性和脆弱性,是保護治理的最佳時期。「十一五」期間,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水生所」)牽頭多家單位對洱海水生態系統退化機制開展深入研究,「十二五」針對水生植被退化與群落結構單優化、底泥內源汙染釋放、魚類生態控藻與應急除藻等問題,研發和集成洱海湖泊生境改善系列關鍵技術,並在地方相關生態修復工程的配套支撐下進行工程示範,取得良好成效。
  • 「高清組圖」洱海生態廊道成了一道靚麗新景觀
    近日,大理洱海生態廊道百花齊放迎新年,成了一道靚麗新景觀,極大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沿著生態廊道緩緩步行,一幅鄉愁畫卷正徐徐展開。洱海生態廊道成了一道靚麗新景觀  近年來,大理市全面打響洱海保護治理攻堅戰,先後實施了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八大攻堅戰」。
  • 大理旅遊之「洱海月溼地公園」——母親湖洱海的保護神
    說起公園,大家便會想到,公園是小朋友們追逐嬉戲的「遊樂場」,是老年朋友們的健身的「場地」,當然還是中年大媽們跳廣場舞的「大舞臺」,所以「公園」一詞給我的印象便是熱鬧,然而這次的洱海月公園恰巧相反,我來對它「一探究竟」。這個公園是大理市為保護母親湖洱海而投資建設的溼地生態公園,風景怡人秀麗,目前並未完全建設結束,但是它有一部分已經對遊客開放。
  • 遊客在雲南大理洱海「洗狗」 被罰1000元
    日前,網友舉報有人在洱海邊清洗寵物,收到舉報後大理市洱海管理局立即展開調查。經核實,當事人為外地遊客李某,7月12日自駕車來到大理,沿洱海遊玩途中將自己的寵物帶入洱海湖區和羅荃半島附近的湖濱帶內進行清洗。
  • 慄鳶首次現身大理洱海畔
    慄鳶首次現身大理洱海畔 大理州守護者觀鳥及鳥類保護中心 供圖慄鳶首次現身大理洱海畔 大理州守護者觀鳥及鳥類保護中心 供圖9月4日,大理拍鳥愛好者施玉德在大理觀鳥中心群內分享了幾張幾天前在洱海月溼地裡拍到的猛禽照片,經多方確認,該猛禽為慄鳶亞成鳥,為大理州首次紀錄。
  • 慄鳶首次現身大理洱海畔
    慄鳶首次現身大理洱海畔 大理州守護者觀鳥及鳥類保護中心 供圖慄鳶首次現身大理洱海畔 大理州守護者觀鳥及鳥類保護中心 供圖9月4日,大理拍鳥愛好者施玉德在大理觀鳥中心群內分享了幾張幾天前在洱海月溼地裡拍到的猛禽照片,經多方確認,該猛禽為慄鳶亞成鳥
  • 洱海流域農業產業轉型發展,大理市迎來豐收季!
    近年來,大理市圍繞洱海保護治理,加大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力度,積極推動洱海流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為了保護洱海,段開壽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果斷關閉了漁場。隨後,通過考察,他流轉了105畝土地,成立了大理市田鑫雲南紅梨專業合作社,種植雲南紅梨。眼下正是紅梨豐收的時節,樹上累累的果實以及每天源源不斷的訂單讓段開壽喜笑顏開。
  • 遊客在雲南大理洱海邊清洗寵物狗 被罰1000元
    1.洱海裡能釣魚嗎?不能。新修訂的《洱海保護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禁止在洱海湖區和湖濱帶範圍內野炊、露營、垂釣」。違反規定的,將處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大理市洱海管理部門已立案查處15起;同時,根據廣大釣魚愛好者要求,目前在泰安橋以西劃定了娛樂垂釣區可以進行岸釣。2.洱海裡能不能遊泳?不能。
  • 外來物種福壽螺入侵洱海 雲南大理「重金懸賞」採摘螺卵者!
    近年來,在雲南大理洱海流域內的水田、溼地、湖濱帶均發現福壽螺。 為徹底清除福壽螺,確保生態系統安全,7月4日,大理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在洱海流域全面開展福壽螺防控工作的通告:凡主動採摘福壽螺卵的,按螺卵40元/公斤的價格給予補助獎勵。
  • 外來危害性物種福壽螺入侵洱海,大理「重金懸賞」採摘螺卵者
    央視新聞客戶端7月5日消息,近年來,在雲南大理洱海流域內的水田、溼地、湖濱帶均發現福壽螺。為徹底清除福壽螺,確保生態系統安全,7月4日,大理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在洱海流域全面開展福壽螺防控工作的通告:凡主動採摘福壽螺卵的,按螺卵40元/公斤的價格給予補助獎勵。
  • 外來物種福壽螺入侵洱海 上交1公斤螺卵政府獎40元
    近日,有網友發布消息稱,雲南大理洱海出現了大量的外來物種福壽螺,危害當地生態環境。北京青年報記者7月5日從大理市人民政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福壽螺在洱海出現已經有多年的時間,幾乎年年都會進行清理,本月4日,大理市政府再次出臺政策防控福壽螺蔓延,並推出了上交1公斤福壽螺卵獎勵40元的政策。
  • 央視《焦點訪談》聚焦阿布洛哈脫貧路
    本網訊 12月10日,央視《焦點訪談》聚焦涼山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因路脫貧、因路致富。節目介紹了阿布洛哈村惡劣的自然環境與生活條件,這裡的村民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 這個臭名昭著的傢伙入侵洱海 官方「重金懸賞」!
    針對洱海出現福壽螺的情況大理市洱海管理局相關人員回應:大理溫度不高相比熱帶地區繁殖少正人工清除7月4日上午,大理市大理鎮龍下登湖灣細雨霏霏,幾十人或撐船在洱海裡打撈,或在岸邊水生植物裡尋找,不一會將打撈到的福壽螺和粉色的螺卵倒進口袋。
  • 外來物種福壽螺入侵洱海 大理「地毯式」除螺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圖為洱海沿岸木樁上的福壽螺卵。 黃小桐 攝中新網大理7月11日電 (胡遠航 黃小桐)福壽螺入侵洱海的消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記者11日走訪洱海發現,沿岸蘆葦、木樁、石塊上,都能找到一簇簇粉色顆粒狀的福壽螺卵。
  • 大理洱海來了不速之客,全民展開洱海除「螺」大作戰
    6月初,大理市每天出動130多人在沿洱海各鄉鎮的水域進行福壽螺和螺卵的清理,每天清理螺卵近30公斤。近期以來,隨著福壽螺產卵量的增加,適時加大人員投入,每天出動450多人,每天清理出螺卵410多公斤。大理市洱海管理局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董雲生說:「夏季福壽螺進入了繁殖期,在洱海的灘地上比較多。
  • 國內罕見,大理洱海畔首次紀錄到慄鳶!
    近日,大理拍鳥愛好者施玉德在大理觀鳥中心群內分享了幾張幾天前在洱海月溼地裡拍到的猛禽照片,經多方確認,該猛禽為慄鳶亞成鳥,為大理州首次紀錄。慄鳶又叫紅老鷹,中型猛禽,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據了解,慄鳶曾經在國內南方常見,隨著生態環境變化
  • 外來物種福壽螺入侵洱海 雲南大理40元/公斤「懸賞」採摘螺卵者
    7月1日,有網友發布消息稱,在雲南大理洱海邊,發現了大量的福壽螺卵,擔心福壽螺已經嚴重入侵洱海水域,隨後該消息引發關注。 7月6日,都市時報記者從大理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福壽螺在雲南大理洱海流域內的水田、溼地、湖濱等出現已經有多年的時間,由於福壽螺適應能力強、繁殖能力強、清理難度大,想要把福壽螺徹底「請」出洱海需要全民行動。
  • 省地質調查局副總工程師王宇:洱海魚躍可能與活動斷裂錯動有關
    6月15日,雲南大理西洱河出現魚躍洱海的景觀,部分市民擔心是地震的前兆。對此大理市洱海保護管理局回應, 2020年6月15日下午,西洱河附近水域頻繁出現魚群躍出水面現象,州、市洱海管理部門及時組織中科院水生所、上海交大雲南(大理)研究院、大理大學、大理州漁業工作站等單位專家,趕赴現場開展水質檢測、取樣解剖、研究分析、執法巡邏等工作。現將相關情況作如下說明:(一)經現場水質採樣檢測,魚群跳躍區域的各項水質指標均正常。
  • 洱海給狗洗澡被罰一千塊,網友懟樂了
    副標題:一隻洗澡的狗把洱海送上熱搜,槓精還是理智?最近一則關於狗狗的新聞覺得挺有意思的,說的是一位遊客帶著自己的狗狗自駕遊,到了洱海旁,一時興起下車就著洱海裡的水給狗狗洗了個澡,隨即被管理方罰款一千塊。
  • 大理市積極推動洱海流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
    《來大理閒閒嘛—百種大理新玩法》新書正式發布上市 大理市積極推動洱海流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 近年來,大理市緊緊圍繞洱海保護治理,大幅削減農業面源汙染負荷,加大洱海流域面源汙染治理力度,全力推進洱海流域土地流轉,積極推動洱海流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