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預言家|精品咖啡將以更小更密集的門店深入大眾市場

2021-01-09 界面新聞

記者 | 盧奕貝編輯 | 牙韓翔

曾經說要正面進攻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在2020年把自己玩蒙了。而2021年,即將成為咖啡市場主流力量的,不會再是這種靠資本和概念發展起來的連鎖外賣咖啡品牌,而曾經很「高冷」的精品咖啡。

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眼下精品咖啡頭部品牌開始如星巴克一樣,注重速度與規模。

譬如精品咖啡品牌Manner最近加快了擴張步伐,全國30家新店齊開; Seesaw近期計劃在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城市開出更多適合外賣業務、數位化點單的Mini門店。此外,無論是本土品牌,還是諸如%Arabica和Peet’s這種原本就頗有名氣的外來者,早已接入了外賣平臺,並且賣起了自有品牌的速溶、膠囊和掛耳等即飲咖啡。

Seesaw Mini門店「逼格」對於他們來說或許不再重要,曾標榜獨立小眾的精品咖啡們,現在正在最大程度地擁抱所有消費者。

曾經,精品咖啡對中國消費者來說是一個精緻而新鮮的事物。

「這是家精品咖啡店,是最高級的那種咖啡店。」2012年Seesaw在上海愚園路開出第一家門店時,消費者在社交網絡上留下這樣的評價。那年是「第三次咖啡浪潮」席捲中國的開始,精品咖啡顛覆了整個行業並形成一種浪潮,讓厭倦了連鎖咖啡店標準口味的人們振奮。

這些精品咖啡有著一套更為精緻講究的流程標準:從全球產區小批量採購、經過精細化處理、測評達到國際標準80分以上的高質量咖啡豆;選用最合適的器皿、烘焙方式、衝煮手法激發的獨特風味;此外,咖啡師還要與客人間要有良好互動等等。

在過去,中國的消費者不知道這些,他們站在精品咖啡門店內,看著菜單上不懂產區咖啡豆的名字不知所措。但現在,至少在一線城市,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少。

精品咖啡在中國的市場教育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

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消費者在消費升級這樣的大趨勢下,樂於主動擁抱新鮮事物。另一方面,「精品咖啡」的概念在中國被多方快速推廣。不僅僅是這些獨立的咖啡店的作用,咖啡巨頭們也在推廣這個概念,例如星巴克在2015年推出了更為高端的品牌「星巴克臻選」,並不斷擴張。

當消費者對於精品咖啡的認知感到成熟,這個市場也被各個玩家捧得火熱時,資本加速入場。2019至2020年11月初,中國咖啡行業共發生投融資事件19起,共完成融資金額19.12億元。近期,Manner還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總額達至少10億美元。

Manner咖啡市場教育之迅速,消費者的熱情和資本推動,讓精品咖啡變得日常化。這也是一個咖啡市場愈發成熟的表現。

因此我們認為,2021年咖啡市場最為風光的角色將由這些頭部精品咖啡品牌們擔任。

咖啡是上癮性消費,所以想要贏得消費者,咖啡品牌的兩大武器是「價格」和「地理區位」。這些衝勁很強的精品咖啡品牌正是具備了這兩個條件。

我們曾經報導過12元左右的便利咖啡曾經紅極一時,靠的就是性價比,但是這些便利店咖啡仍然是機器化運作。現在,精品咖啡品牌可以把一杯手工精品咖啡的價格壓縮在20元左右的價格區間。這降低了咖啡消費的成本,對於一部分消費者來說,喝咖啡不會再是不可及的消費行為。

而獲得投資後的精品咖啡也開始進入商業地產,遍地開店。它們變得不在獨立而小眾,但較連鎖咖啡品牌來說,仍是一種新鮮的、有依賴的品牌。這些都構成了精品咖啡品牌強而有力的優勢。

所以我們認為,2021年,中國市場上或許會出現「第四代咖啡浪潮」,即為精品咖啡「去紳士化」。

在精品咖啡用咖啡美學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重新思考咖啡文化以及推動零售形態創新後,「第四代咖啡浪潮」很有可能向日常生活滲透,精品咖啡不再是小眾圈層的消費。

精品咖啡的體驗則發展到了「無限場景」,更小而精細的門店觸達、與小程序電商平臺等更緊密的數位化結合。這其中有資本的推動,有市場的擴大,也有消費者的認可,以及這些品牌的努力。

相關焦點

  • 精品咖啡GREYBOX開放加盟,目標100家店
    近日,GREYBOX COFFEE(以下簡稱GREYBOX)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宣布,將開放100個加盟店名額,試水全球加盟。按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信息:GREYBOX將提供三種經營類型供選擇——COFFEE常規門店、ROASTERS烘培工廠店和COFFEE&KITCHEN特色門店。
  • 憑「3S」走紅 鷹集咖啡是國內精品咖啡品牌「C位」
    受制於咖啡市場環境的影響,精品咖啡因其專業性和小眾化在國內市場的發展曾不受待見。過於強調咖啡豆產地及其種植、採摘、烘焙和製作方式,雖然成為咖啡愛好者和專業人士的談資,卻離普羅大眾越來越遠。   不過,由於國內消費逐步升級,新中產的崛起,咖啡消費在國內的比例逐年上漲。人們對於咖啡品牌的選擇也逐漸趨於理性。
  • Costa的尷尬:沒有精品咖啡的命 卻得了精品咖啡的病
    咖啡界最近在談什麼?星巴克的烘焙工坊店?Blue Bottle什麼時候來中國開店?又有哪個精品咖啡黑馬一般橫空出世?就在星巴克一年500新店的瘋狂擴張、精品咖啡雨後春筍般的崛起中,有一個品牌的存在感正在變得越來越弱。它出了什麼問題?我的觀察是:它沒有精品咖啡的命,卻得了精品咖啡的病。
  • 精品咖啡品牌「鷹集」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打造「門店+產品」新...
    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品牌建設和營銷傳播、供應鏈整合等方面。 鷹集創立於2016年,定位高端精品咖啡師品牌,並在上海擁有多家門店。2019年下半年,鷹集開啟「門店+產品」模式,推出線上精品速溶咖啡產品,上線半年時間月銷量增長10倍。
  • 奈雪PRO店亮相主打精品日常咖啡 要搶星巴克市場?
    原標題:奈雪PRO店亮相主打精品日常咖啡 要搶星巴克市場?    11月25日,奈雪的茶全新店型「奈雪PRO」在深圳正式亮相。主打日常精品咖啡,定價區間在15-24元之間,產品涵蓋茶飲、輕烘焙、零食零售。
  • 百勝中國咖啡戰績:K-Coffee半年賣6000萬杯 COFFii&JOY門店將達50家
    「我們主要的增長品類,包括早餐、咖啡、甜點和外賣,已經佔銷售額的三分之一以上。」百勝中國執行長屈翠容(Joey Wat)在業績會議上表示,肯德基(需求面積:240-300平方米)的K-Coffee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售出了超過6000萬杯咖啡,同比增長超過45%,咖啡等品類有效拉動了其銷售額。
  • 實地探訪:僅有50家門店的Tims咖啡,憑什麼拿下騰訊超億元投資?
    新式茶飲與現磨咖啡,騰訊登陸了毛利和增長性最高的兩塊細分市場。未來的Tims咖啡會是另一個「喜茶」嗎?瑞幸壯士斷腕能否自保?5月15日,據界面新聞報導,瑞幸咖啡計劃關閉北京80家店,關停數接近北京地區門店總數的五分之一。有瑞幸員工透露,該計劃早於財務造假事件。
  • 太平洋自烘焙門店另掘咖啡小眾客群
    同時,該門店品類與之前相比更加豐富,包括精品咖啡、普通咖啡、茶飲、餐食、蛋糕等。幾個月之內接連推出不同子品牌,業內專業人士分析表示,太平洋咖啡的差異化布局是想要實測不同類型的門店市場所呈現的不同反饋。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精品咖啡店更貼合追求個性化、高品質的咖啡消費群體,現有的咖啡店大多是商務氣息濃厚的區域咖啡店,且處於飽和狀態,中高品質空間消費群體卻不能被滿足。  在消費需求以及資本助推下,以LUXE自烘焙咖啡店為代表的精品咖啡店開始紛紛出現,使原本小眾的精品咖啡市場逐漸壯大。
  • 加拿大國民咖啡Tim Hortons要如何才能達成10年中國開1500家店的...
    受到追捧一方面是因為Tims在加拿大市場具有絕對的市場領先地位,自帶的「加拿大國民咖啡店」的光環有不少北美留學海歸和中產階級買帳;此外,它也具備當下網紅店的幾個熱門要素——新鮮感、海外背景、紅色的代表性紙杯方便消費者打卡等等。7個月後,Tims已在上海、鄭州、大連等地開出多家門店,今年在上海開30家店的目標也幾近完成。
  • 門店比全家還多,這家便利店開賣現磨咖啡卻難以成功
    消費者除了可以在門店進行消費外,也可以通過易捷咖啡小程序進行下單,2公裡內支持配送。除了頗具蒸汽朋克色彩的油品命名,通過其供應鏈將各地特產融入咖啡研發之中,比如易捷自家的「西藏卓瑪泉天然冰川飲用水」與「甘肅天水花牛蘋果」,化身「蘋果冰萃咖啡」,以各地特產之名,亦是易捷咖啡的新鮮賣點。這並不是中石化第一次試水咖啡。
  • 奈雪的茶彭心:茶市場比咖啡市場潛力更大,2020賽道資本更聰明了
    7款全新上線的咖啡引發外界高度關注與猜測。奈雪估值百億之後是不是看上了咖啡的兩千億市場?瑞幸引發的黑天鵝事件對賽道影響幾何?目前資本對新式茶飲市場的態度如何?奈雪又將如何繼續深耕茶文化市場?對此,彭心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一一給出了答案。理性又「不冷靜」的資本們「今年的資本對新茶飲其實完全不冷靜。」
  • 杭州首店開業即創單店銷售紀錄,Seesaw「押寶」精品咖啡全渠道
    可能會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但對於咖啡愛好者,尤其是精品咖啡迷來說,這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名字。作為最早在國內普及精品咖啡文化的代表,自2012年在上海靜安設集中心落地第一家門店以來,Seesaw以上海為中心,迅速在全國聚攏一大批忠實粉絲,培育出的咖啡師遍布上海各大熱門咖啡館,被稱為「中國精品咖啡黃埔軍校」。這種號召力正向其他城市延伸。
  • 鷹集咖啡,精品咖啡中的佼佼者,提高品味的必備品
    對於上班族和年輕人而言,咖啡可以說是日常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一樣物品了。在過去的十五年中,咖啡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呈現穩步上漲的趨勢,咖啡就我國飲品市場中可以說是佔到了主流的地位。隨著人們對於咖啡的接受,咖啡的口號也逐漸被人們所重視,精品咖啡開始得到盛行,而說到精品咖啡就不得不提起鷹集咖啡了。
  • 紅星美凱龍在上海開了家貓圖咖啡 要論「碗」賣咖啡
    上周,加拿大國民咖啡品牌落地上海,開業了Tims Coffee House。你大概不知道,同樣在上周,紅星美凱龍開了家叫貓圖的店,要論「碗」賣咖啡。雖然定位國民咖啡,貓圖在品質和服務上以精品咖啡館自我要求。
  • 星巴克的五年小目標:咖啡外賣、支付社交、100個新城市、6000家店
    近幾個月,中國的的咖啡市場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將咖啡文化引入中國、改變整個市場最重要的參與者星巴克,在5月16日,首次於中國召開了全球投資者交流會。在會上,星巴克宣布了未來5年的中國市場計劃。
  • 鷹集咖啡!用精品咖啡詮釋咖啡文化,不一樣的味道
    對於很多人來說,咖啡已經變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品,咖啡行業也進入了3.0的時代,從注重環境變得更注重於咖啡產品的本身,面對這種情形,精品咖啡品牌應運而生。鷹集咖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鷹集咖啡創建於2016年,至今發展經過了4個年頭,已經在上海擁有了7家門店。
  • 這不是你認識的家樂福:精品超市北京門店低調試水一個月
    記者 | 趙曉娟編輯 | 許悅14月29日,家樂福向外宣布,其精品超市的新業態「家樂福精選」將於5月1日在重慶蘇寧易購廣場開門迎客。這是家樂福被蘇寧收購之後,家樂福在蘇寧購物廣場開設的第一家精品超市。蘇寧稱,「家樂福精選」迎合的是對店面形象、購物體驗、商品品質有著更高的要求的新中產階級,這一精品超市業態也會被家樂福作為未來幾年重點發展的戰略方向之一。但是,界面新聞發現,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家樂福精選」已經在北京低調試水——在北京慈雲寺北裡商圈附近,一家從蘇寧旗下超市「蘇鮮生」改造而來的「家樂福精選」已經營業1個月。蘇鮮生變更為家樂福精選。
  • 打造完美精品咖啡!追求咖啡的藝術,鷹集咖啡崇尚自然健康
    隨著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上班族來說,加班工作也變成了常事,熬夜的日子這是漸漸變多,因此咖啡就變成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近日,上海本土精品咖啡品牌被小編種草,那就是鷹集咖啡。鷹集咖啡2016年創立,短短四年的時間,它不斷吸收西方的理念,同時適應著上海本土地方特色風味。說起鷹集咖啡,他們關注從種子到杯子的每一處細節,精選優質的咖啡豆,目的就是為消費者製作一杯非常美味的咖啡。鷹集咖啡就是希望通過咖啡,來改變和影響當代人的生活方式。
  • 紅星美凱龍在上海開了家貓圖咖啡 要論「碗」賣咖啡!
    一家是來自加拿大的國民咖啡 Tims Coffee House,一家是中國「國民咖啡「定位的貓圖咖啡——紅星美凱龍和雲南農墾集團合作開出的品牌。   整體風格上,將溫暖的雅金色和淡咖啡色定為主色調,配合明亮的燈光,凸顯簡潔又不失質感。   雖然定位國民咖啡,貓圖在品質和服務上以精品咖啡館自我要求。
  • 又一位大佬下場 麥咖啡帶著「小黃杯」殺入咖啡市場了
    說起麥咖啡其實大家並不陌生,在很多麥當勞門店裡其實都有麥咖啡的櫃檯,麥當勞也早在1990年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就把咖啡產品帶進中國了。 小編也親測了一下麥咖啡的新產品,由於個人非常喜歡黃顏色,所以對麥咖啡產生了濾鏡,感覺非常的溫暖的舒服,小編嘗試的美式咖啡,非常的濃鬱,氣味香醇,口味非常之苦,相比之前的麥咖啡產品確實有了非常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