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物種碰到精神小夥,慘遭「魚生」生滑鐵盧,清道夫也被麻辣了

2020-11-22 騰訊網

入侵物種碰到精神小夥,慘遭「魚生」生滑鐵盧,清道夫也被麻辣了

不同的國家美食的種類都是不同的,製作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別。但是近幾年大家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就是會遭受到一些物種的入侵。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小龍蝦,曾經就是入侵的物種,給很多國家都造成了傷害。

最初小龍蝦入侵到我們國家的時候也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就當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我國吃貨們發現它們是可以食用的,而且味道特別好,這樣一來人們就開始大量的捕捉,如今已經吃到快要滅絕,不得不開始人工養殖。想來我們也是很兇殘的。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個入侵物種,它的外形要比小龍蝦恐怖的多,很難會將它和美食結合在一起。這個物種就是清道夫。如果你是一個喜歡釣魚的人,應該對它不會陌生。

這種魚的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無論環境有多麼惡劣,它們都可以生存。起初它是入侵到其他國家的,來到我們國家的時候並不是入侵物種,而是我們引進的,為了清理江河中的垃圾。清道夫對於清潔水域有很明顯的效果。

但是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它不僅生存能力強,繁殖能力也是驚人的。這樣一來就開始泛濫成災,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因為實在沒有辦法控制,所以吃貨們開始研究它的吃法。因為它主要吃的食物都是垃圾,很多人都比較排斥。

而且清道夫的外殼是很硬的,裡面並沒有多少肉,製作起來也很麻煩。但是這難不倒廣大的吃貨朋友們,一個小夥發明了一種吃法,鮮香又麻辣還很有嚼勁,吃過的都說很好吃。我們似乎已經看到了它和小龍蝦一樣的命運。

因為它們生存環境比較髒,如果想做成食物,首先要將它們清洗乾淨,一定要反覆的去洗。接著像處理其他魚一樣處理它就可以了。記得要把外殼去掉,只留下裡面的肉,然後放在盆裡醃製。醃之前還要清洗幾遍,確保是完全洗乾淨了的。

在裡面加入料酒,再加上其他的調味品和自己喜歡的配料,放一點鹽拌勻,最後淋上一些醬油來調色。拌勻之後拿出去暴曬,這樣可以使魚肉特別的緊實,也更加的入味。這個時候魚肉的製作基本就完成了。

想吃的時候清洗一下,放在大鍋上蒸熟,再放些蔥花和薑片,這樣就可以吃起來了。不僅味道好,還很有嚼勁。製作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清理乾淨。

上面就是一個小夥發明出來的吃法,應該是目前為止清道夫最美味的做法了。不知道大家對這種魚有什麼看法,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們吧。

【文案編輯】:惜博

相關焦點

  • 入侵物種清道夫魚究竟有多可惡,為什麼沒有人開發清道夫魚食譜?
    很多人養清道夫魚不是因為它具有觀賞性,而是是因為聽說它可以清除魚缸中的排洩物和垃圾。看起來好像人畜無害,但實際上它卻是大名鼎鼎入侵物種,在野外泛濫成災。為什麼好端端的清道夫魚會成了入侵物種呢? 「清道夫」的稱號是咋來的? 清道夫魚剛被引進國內時,由於長相併不討喜,因此賣的並不好。於是,商家就想到了一個辦法,炒作概念。他們給這種魚取了「清道夫」稱號,並且在市場上推廣這種魚具有一種特殊的屬性:吃觀賞魚的排洩物。
  • 網上號召捕殺清道夫魚,專家:屬入侵物種
    新京報快訊 (記者李玉坤)近日,在一些短視頻平臺,很多人展示捕殺的清道夫魚,並呼籲不要隨意放生。記者將視頻發給公益組織反電魚協作中心主任朱凱,他表示,這確實是清道夫魚,學名豹紋脂身鯰,屬於入侵物種。能夠在陸地上爬行清道夫又叫琵琶鼠、垃圾魚,喜歡養魚的人對這種魚並不陌生,一般會在魚缸中放兩條,清理水底垃圾和缸壁青苔。記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環保部和中科院聯合發布的第三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清道夫就已經在列。
  • 同樣是物種入侵 為什麼「清道夫」沒有泛濫成災?
    清道夫魚一開始是作為觀賞魚被引入我國的水生寵物市場的,但是很快就發現其的觀賞價值不高,總是在白天休息夜晚活動,並且還發現其有清理水體內汙物的作用,所以就獲得了清道夫的稱號。,給各大水域都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有很多人也嘗試著像解決小龍蝦泛濫一樣尋找製作清道夫的吃法,網絡上也迅速發酵,不少網友都支招各種食用方法。
  • 繼「清道夫」後,又一物種入侵中國,吃貨「來多少吃多少」!
    繼「清道夫」後,又一物種入侵中國,吃貨「來多少吃多少」!中國的美食多,自然吃貨也不少,從近幾年入侵我國的物種數量就可看出,只要是吃的入侵過來,基本上數量都不會太樂觀。早些年一種入侵過來的魚,名為「清道夫」,在中國繁殖的速度驚人,一時間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這種魚不僅肉少而且味道也不怎麼樣,所以不受大家的青睞,任由它繁殖。後來有人發現其實這種魚的肉都是藏在身體裡面,它身體的結構跟別的魚不一樣,結構完全相反,它的骨頭露在外面,但肉都藏在骨頭下面,所以給人的一種假象。從此之後,吃它的人就變得非常多,繁殖的速度也得到了控制。
  • 清道夫被解決後,又一「嘚瑟」物種入侵我國,中國吃貨:歡迎到來
    我們中國地大物廣,能吃的食材種類也是非常的多,但我們中國人口也是最多的,所以當有物種入侵到中國,不管它的體質有多不一樣,只要它能吃,吃貨們總是會找到最合適它的烹飪方法來解饞,來解決這些入侵物種,這也就是為何中國還沒有出現物種泛濫成災的原因,可見中國吃貨有多厲害!
  • 美國「魚王」入侵中國,結局意想不到,體型慘遭「閹割」
    說起物種入侵,巴西龜、清道夫、羅非魚這些生命頑強的生物你一定不會陌生,各大媒體也有相關報導,這類入侵物種來到了我們中華大地,如魚得水。清道夫在沒有天敵情況下,在華夏的土地上野蠻生長,瘋狂擴張,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讓人頭痛不已。
  • 廣東湛江市赤坎區水庫清道夫魚泛濫 疑似放生惹的禍
    27日,赤坎水庫管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保守估計,水庫內目前生活著超過10萬斤清道夫魚,不僅破壞了生態平衡,還嚴重威脅水庫壩體安全。目前水庫已組織開展捕殺行動。他提醒廣大市民,清道夫乃外來入侵物種,市民切莫盲目放生。  10萬斤「水中屠夫」  昨天上午,記者在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赤坎水庫看到,工作人員正圍捕這些「水中屠夫」。
  • 清道夫入侵全球,在中國也泛濫成災,能不能靠吃把它絕種?
    要說你常見到的最噁心的魚,可能非清道夫魚莫屬了。清道夫噁心到什麼程度呢?據說在世界東方那個著名的吃貨國度,清道夫是少有的成功入侵物種之一,連最饕餮的吃貨,聽到它的名字都要反胃,更遑論做成菜端上桌了,所以清道夫成功殖民,前兩年就在長江珠江泛濫成災,人們卻束手無策。 其實在這個國度裡還有一句俗話,只要能吃,就沒有任何物種能夠入侵成功。那麼,我們究竟有沒有可能通過吃,讓入侵的清道夫也變成瀕危,甚至滅絕呢?
  • 清道夫入侵全球:在廣東河道泛濫成災,卻在印度栽了跟頭
    清道夫之所以能入侵河道,主要還是人為導致!家裡弄個魚缸養點魚,能給整個房子提升檔次,也的確很美觀,但實際操作是不好養活啊!雖然有免費的苦力清道夫,但還是有不少水族館愛好者,養的觀賞魚全軍覆沒!習俗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但有些人缺乏對外來物種的了解,加上一些商家忽悠,購買了大量的清道夫,放生到河邊,這也是造成泛濫的原因。由於,對外來物種的不了解,導致清道夫魚進入了本土河流。那麼,生活在廣東河流的清道夫,過得是什麼的生活呢?
  • 同為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牛蛙、小龍蝦受追捧,有種魚卻無人問津
    大多數人對物種入侵的概念應該都不會感到特別陌生,它指的是原本在某一個地區生活的動植物,經過長時間的繁殖擴張,突破了原先所處的環境,入侵到其它的國家和地區。外來物種的普遍特點就是適應環境的能力強,繁殖能力和破壞能力也十分突出,一般情況下來說,如果一個地區突然出現了外來物種,時間一長,當地的生態環境都會遭到明顯破壞。
  • 「清道夫」在我國為何能泛濫?論生物入侵的危害
    清道夫並不是我國的本土生物,而是外來物種,它們原產於南美洲,也被稱為吸盤魚、垃圾魚,從名字上我們大致可以看出這種魚類的習性。它們的口唇很發達,像是一個吸盤一樣,以水底的各種垃圾為食,這本是好事情,在室內,能夠幫我們清理魚缸,在野外,能夠幫我們清理河道的垃圾。
  •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這種魚,中國吃貨們敢去消滅嗎?
    關於外來物種入侵,我們看的比較多是,中國的或者亞洲的鯉魚啊,螃蟹入侵美國,歐洲等等,引得中國吃貨紛紛表示要求消滅他們,這回輪到外國的來入侵我們了!漁民說,這種魚名為「清道夫」,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都很強。
  • 那些打敗中國吃貨的外來入侵物種!
    一說起外來入侵物種,大家肯定回想起小龍蝦。小龍蝦作為外來入侵物種可以說是失敗的,在中國它本來是可以成為一霸的,但是因為其鮮美的肉質加上各種美味做法,被我大吃貨帝國的吃貨們給吃到需要人工養殖的地步了,可以說在外來入侵物種當中是相當的丟臉。
  • 「小鯊魚」入侵中國,一來就變「菜」,網友:丟盡了入侵物種的臉
    今日話題:「小鯊魚」入侵中國,一來就變「菜」,網友:丟盡了入侵物種的臉,小龍蝦原本是一種入侵物種,但是如今以及變成了一種大家都知道的美食,並且在吃宵夜的時候還無論怎麼樣都會點上小龍蝦,所以如今在很多人眼中,小龍蝦已經不是一種入侵物種了。
  • 盤點那些入侵成功的物種,連吃貨拿它們也沒有辦法
    說起入侵物種,很多人都會驕傲地說我們可以把它吃到需要人工養殖,我知道你們說的是小龍蝦、牛蛙之類的入侵失敗的物種,但是入侵物種多種多樣,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盤點那些入侵成功的物種及其危害,這些物種恐怕連吃貨也拿它們沒辦法。
  • 認識這種「垃圾魚」嗎?野釣時碰到,打死都不能放回去!
    如果要說出一種自己最討厭的魚,那我覺得非清道夫莫屬了。普通人可能並不知道這種魚到底討厭在哪,甚至覺得有幾分可愛,但釣魚人卻是厭惡到了極點!清道夫又名吸盤魚、琵琶魚、垃圾魚,原產於南美洲的各大河流裡,經常吸附在石頭或水草上,嘴巴像吸塵器一樣,所到之處特別乾淨,主要以水藻、魚的糞便以及各種垃圾為食既然這種魚可以清理垃圾、淨化水質,為什麼還如此令人厭惡呢?
  • 能吃糞便為生,曾在南方泛濫成災,一天能吃3千魚卵,卻有人養殖
    說到入侵物種,相信沒有哪個國家的人會喜歡,尤其是一些像小龍蝦、牛蛙、福壽螺、非洲大蝸牛等一些物種,早已被列為全球百大入侵物種之一,並且還「名列前茅」,所以很多國家都禁止引進及養殖這些外來物種,然而時至今日,在國外很多國家,依舊每年會出現幾條小龍蝦、福壽螺或者是牛蛙泛濫成災的消息。
  • 最大淡水魚之一,尼羅河鱸魚入侵淡水魚產區,成最強入侵物種之一
    在魚類中,鱸魚是一種味極鮮美的食用魚,常見的鱸魚是一般體長30-40釐米,體重400-1000克左右,但在非洲,還有一種稱為「尼羅河鱸魚」的魚,最長可達近2米,重達200公斤,是世界上最大淡水魚之一,也是最強的100種入侵物種之一。
  • 垃圾魚入侵全球,在中國也泛濫成災,能不能靠吃把它絕種?
    要說你常見到的最噁心的魚,可能非清道夫魚莫屬了。清道夫噁心到什麼程度呢?據說在世界東方那個著名的吃貨國度,清道夫是少有的成功入侵物種之一,連最饕餮的吃貨,聽到它的名字都要反胃,更遑論做成菜端上桌了,所以清道夫成功殖民,前兩年就在長江珠江泛濫成災,人們卻束手無策。其實在這個國度裡還有一句俗話,只要能吃,就沒有任何物種能夠入侵成功。
  • 廣東放生者亂放外來物種 漁民稱珠江清道夫魚成災
    「珠江現在密布清道夫魚、羅非魚,一打上來全是這類魚,多得很。這都是以前的人放生的,現在成災了。」老陳邊開船,邊提醒放生者不要放這些魚類。  珠江中的清道夫魚是人為丟棄進入環境中。中科院珠江水產所專家調查顯示,除了韓江流域,廣東的西江、北江、鑑江等主要水系均出現了清道夫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