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護理 曙光照進現實—新聞—科學網

2021-01-10 科學網

 

5月的一個上午,某三級醫院的護士小李在護士站的顯示屏上觀察到有兩位患者輸液餘量不足,她迅速起身,在輸液即將結束前就到達病房為患者換好了藥。得益於智慧護理系統,小李和她的同事們可以輕鬆掌握全科室病人的輸液進度,安靜的科室走廊裡,沒有了以往此起彼伏呼叫護士的嘈雜聲。在第107個國際護士節到來之際,智能設備與護理工作的結合,讓小李們切實感受到了工作品質的提升和科技的魅力,智慧護理,猶如一束光,照進現實。

智能設備匹配人工核對 減少出錯可能性

在人們的印象中,輸液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治療方法。然而,一家三甲醫院每天的幾千袋靜脈注射藥物的調配,其實需要幾十個醫護人員手動調配出來。儘管有核檢,但仍會有患者藥液不匹配、藥液感染等個別問題的出現,這一直困擾著醫院和醫護人員。

在今年的醫博會上,一種全自動靜脈藥物調配系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據了解,該系統通過人工智慧和機械傳輸手段,實現了從「預配」(排藥、選藥、消毒、選擇液袋、核對)、配液、廢棄物管理到成品分揀等人工操作及複雜管理過程的自動化,成倍提高了配液速度,藥液汙染、人員傷害、耗時費力等問題都得到了有效解決。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護士齊陽(化名)告訴記者,目前,該院的靜脈藥物調配尚未實現自動化,但每天給患者發的口服藥,都會由機器統一擺放。「為了確保用藥安全,機器擺放的藥物也需要人工核對。」齊陽補充說。

除了藥品發放,能夠承載患者所有情況的移動終端系統也給護士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進行治療操作的時候,護士可以用掃碼機掃患者對應的二維碼,病人的所有情況都能在終端顯示,包括用藥醫囑、檢查單、病程進展以及需要注意事項,如特殊的細菌感染、危急值化驗結果等,護士可以再次進行核對,減少差錯發生。」煤炭總醫院護士長孔令煜介紹說。

孔令煜表示,她的最大感受是護理的效率提高了,「以前護士不僅要謄寫患者的各項指標,還要填一些表單,既浪費時間又容易出錯。現在護士在系統裡操作,又方便又準確。護士們能夠留出更多的時間回歸護理工作,也能更有效地與病人溝通。」

人力用在刀刃上 護理質量大提升

由於病床多、輸液量大,護理人員相對不足,醫院裡經常是病床呼叫鈴聲此起彼伏,護士們忙得不可開交。在智慧醫院的環境中,新型技術設備不僅能提升護理工作的質量,也能為護士群體減少工作量。

黃鶴亮是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脊柱外科護士,應用智能監控輸液系統之前,她的直觀感受是,過去好多病床同時呼叫護士換液、拔針,護士們忙得團團轉。全閉環智能輸液管理系統上線後,護士的工作節奏得到了極大改善。

據介紹,這套系統是由患者床旁的液體餘量感應器、遍布病房的傳導裝置和護士手中的PDA設備組成。而液體餘量感應器是智能輸液管理系統的「核心」,採用了稱重原理來實時反應患者輸液進度。據介紹,感應器滿電狀態最多可連續使用21天。

「輸液瓶掛在液體餘量感應器下,能有效監測輸液剩餘量,當液體少於5毫升時,感應器將向護士站和PDA發出警報,提醒該換藥了。同時,設於護士站的顯示屏上,輸液袋圖標實時顯示患者輸液的剩餘量,護士只要看一眼屏幕,就能瞭然患者的輸液狀況,從容有序做好準備和安排」,黃鶴亮介紹到。

此外,該院還設置了智能化病床管理系統。該系統可將醫生、護士和病患三者科學聯繫起來,通過這一系統來實現病患風險防控。「每位患者我們都會根據風險層級用不同顏色進行區分標識,比如橙色是中度危險、紅色是高危……」北大醫院脊柱外科護士長孫詠梅表示,護士對病人評估後進行級別調整,經過這個提醒,醫生、家屬和病人也會注意,大家一起做好風險的防控,有助於加快病人的康復。「未來醫院或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實現更為精準的個性化管理。」孫詠梅表示。

智能助手分擔工作 讓護士回歸護理

儘管日常工作已經十分忙碌,但護士還要承擔許多耗時又重複的其他工作。運送材料、轉移病人、幫病人交費……一位年輕護士表示,「太多的時間花在了重複低效的工作上,希望在未來,這些情況能得到解決。」

讓護理力量回歸病人,護士需要得到極大支持,廣東省江門市人民醫院就此做出了嘗試。該院引進智能導診機器人,在該院神經內科、普外科、檢驗科充當護士的小助手。該院神經內科一區護士長唐欣慧表示,機器人能代替醫務人員做很多繁瑣、重複、機械性的工作,如運送文件、標本、藥品等。

「智慧機器人的使用,能有效解決護理人力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在夜班等薄弱時間段,它的作用尤為明顯,能提高工作效率。」唐欣慧補充說。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護士除了一般的護理工作,還要兼收治療費用。「護士代為收取費用的情況並不少見,病房、急診都隨處可見。如果能全面實施患者自主線上交費,護士將有更多時間投入護理工作。」一位資深護士介紹說。「此外,護士還常常負責病人的健康宣教工作,如果能開發出自動進行健康宣教的儀器,護士的工作結構也會被優化。」

除了智能化的大型設備,一些機械設施也能有效地提高護士的工作效率,如排痰機。顧名思義,這是一臺幫助長期臥床的病人排痰用的設備。「護士長期進行拍背排痰,工作量很大。但是這種儀器目前重症監護室才有,希望能夠得到普及。」孔令煜介紹說。

對智慧護理方式的探索,或能填補我國的護士缺口,同時提升護理質量,有效助力專科護理發展讓引領的聲音更嘹亮,惠及人類健康。

(來源:醫學科學報)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蛇類屬級新紀錄—新聞—科學網
    本研究寮國擬須唇蛇標本照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該研究得到了生態環境部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和評估項目(2019~2023年)和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的支持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30906/1026-2296-2020-27-6-348-352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夢想照進現實:科幻電影裡的「機械外骨骼」圖鑑
    幾天前的一個新聞,日本一些科技公司正在為老年人研製一種機械外骨骼,協助老人從事大重量體力勞動,進而幫助他們延遲退休。不得不說日本政府為了解決老齡化問題也是拼了。雖然是在科幻電影中出現,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系統已十分具有現實意義。提到人體外骨骼,《鋼鐵俠》是永遠繞不開的科幻電影,這是人類對於「全金屬外殼」的終極幻想,血肉之軀藏在機械外殼裡,擁有無窮力量,也擁有無窮智慧和勇氣。咱們看到這些天馬行空的電影,只能佩服斯坦?
  • 堅定信心,讓夢想照進現實(人民觀點)
    回首過往,正是億萬人民胼手胝足的奮鬥,開闢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康莊之路,以勤勞、智慧和拼搏改變了我們國家的面貌。今天,數以百萬的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和困難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無數勞動者、創業者為了幸福生活揮灑汗水,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努力奔跑、一起追夢,神州大地上處處跳動著發展的音符、處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在追夢的腳步聲中,新的希望在生長。
  • —新聞—科學網
    李晟說,「但是這把『熊貓牌』保護傘上,仍然存在一些漏洞,這讓對人類活動和生境變化更為敏感的大型食肉動物,並沒有得到足夠的保護。」 迅速消失的大型猛獸 全球範圍內,大型食肉動物都經歷了大規模的退縮。 相比多數食草動物,大型食肉動物數量更少、繁殖更慢、對棲息地要求更苛刻,與人類的衝突也更加嚴重。
  • 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成立—新聞—科學網
    與會領導嘉賓為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推桿啟動成立儀式 【科學網 朱漢斌攝影報導】11月6日下午,由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發起的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正式成立 李東生表示,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旨在為深圳科技、投資與創業領域對接全球最高水平的技術、智慧、人才和資金開闢通道,推動本土科技創新與人才發展,並吸引海外華人精英人才、技術與項目落戶深圳。
  • CATICE 2020汽車技術論壇在青召開—新聞—科學網
    全域是在青島市域範圍內逐步的開放所有的道路,全員將所有的交通參與者都納入到智慧交通的發展當中,全場景是青島市能夠提供所有與交通有關的場景。通過四鏈合一,構建具有青島特色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系統,以及智能網聯汽車模擬仿真、測試、驗證和管理體系,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和應用的法規標準制定,通過場景帶動市場,通過市場聚攏資源。
  • 豬沙門氏菌或源自人類—新聞—科學網
    豬沙門氏菌或源自人類
  • 動物鳴叫源自黑暗—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4356-3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
  • 《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出版—新聞—科學網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
  • 《新冠肺炎防治精要》英文版全球首發—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交大醫學院黨委書記範先群表示,該書英文版的全球發行,將對助力世界更好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向世界提供中國經驗與中國智慧發揮重要作用,從而為人類應對新冠病毒疫情作出貢獻。 會上,借本次《新冠肺炎防治精要》全球首發的東風,上海交大出版社和愛思唯爾(亞太區)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 《中國維管植物科屬志》問世—新聞—科學網
    新一代植物志將與時俱進,為生物進化、物種起源等科學問題的研究,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資源的持續利用以及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做出貢獻。 此前,在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和中國科學院科院依託大科學裝置開放研究項目等的支持下,27 家研究機構和高校的150位植物學工作者通力合作於2018年1月出版了《中國維管植物科屬詞典》。
  • 成都曙光男科檢查一下多少錢
    成都曙光男科檢查一下多少錢 時間:2020-12-02 15:49 成都曙光男科醫院 醫院推薦:【成都曙光醫院男科·呵護男性健康】要點:_成都曙光男科檢查一下多少錢正文:成都曙光男科檢查一下多少錢
  • 鱂魚胚胎假死偷生—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dx.doi.org//10.1126/science.aaw2601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大黃蜂愛吃低脂食物—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dx.doi.org/10.1111/ele.13454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
  • 甜辣椒新品種走上餐桌—新聞—科學網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海龜愛吃臭塑料—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dx.doi.org/10.1016/j.cub.2020.01.071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西部大猩猩:我的地盤我做主 —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0-60504-6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當「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照進現實,看重慶小夥為妻子打造別樣酒店
    如今夢想照進現實,學建築學專業的他,在這裡為妻子設計建設了一棟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酒店。遊客可坐享雪歇晨光十幾峰何福所打造設計的稻城亞丁華景文瀾酒店是由稻城貢噶布旅遊投資公司投資近2億元打造的高端酒店,酒店坐落於川西高原稻城縣香格裡拉鎮一隅,毗鄰稻城亞丁國家自然保護區,坐享雪歇晨光十幾峰,半山綠白半山紅的自然景觀。
  • 誰是最後的迅猛龍—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0-61480-7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一周高教回顧—新聞—科學網
    ——浙江工業大學研究員 鄭雅萍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