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已經追上三線城市了,小縣城還要補短板……

2020-12-01 新浪財經

來源:地產情報站

最近,和擺攤經濟一起躍躍欲飛的,還有小縣城。

6月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於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選擇120個縣城及縣級市開展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工作,覆蓋全國25個省市,其中東部的縣及縣級市58個、中部31個、西部21個、東北10個。

此次工作的重點是「補短板「,針對縣城及縣級市在此次疫情中暴露出的問題,對公共設施、服務能力、環境衛生、產業培育等多方面進行提升,嚴防大拆大建,有限採取改擴建方式,以適應農民到縣城安家置業的需求。

補了短板的小縣城,在未來跟大都市相比,能有一較高下的能力嗎?

01

縣城的上位之路

今年的風向,是外需向內需的轉換。從禁止500米以上的摩天大樓,到地攤文化的全面復興,這其間是發展重心從上到下的轉移。而在發展過程中,一些原本被忽視的群體也順勢顯露出來,而伴隨著一紙《通知》的落地,小縣城再次走到了大眾的視野中。

《通知》提到,「(縣城及縣級市)綜合承載能力和治理能力依然較弱,對經濟發展和農村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的支撐作用不足。」

短短的一句話,表明了縣城及縣級市的使命,「承載農村人口轉移」。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的「小縣城」擔任著一個非常特殊的角色,負責緩衝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差距,也是農民進城買房的首選。毫不誇張地說,縣城及縣級市是中國城鎮化進程的重要一員。

然而,這個重要一員的現狀卻令人堪憂。受自身條件的限制,縣城經濟發展逐步落下,資金不足,發展不到位,以及市政設施的老化都在阻礙著縣城的經濟發展。縣城的很多廠子一旦倒閉,就再也扶不起來了。正因產業的脆弱,縣城的人口流失也在加速。

現實如此,仍需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在強調,「要加強新型城鎮化的建設,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到縣城就業安家的需求。」

此次疫情期間,縣城及縣級市的短板更是暴露無疑,公共衛生、人居環境、公共服務、市政設施、產業配套等方面存在嚴重不足。此次《通知》的下發,就是以疫情中暴露出來的核心,對縣城及縣級市進行一次全方位的升級。

結合此前的種種措施來看,小縣城上位是未來的趨勢。既然要上位,那麼首先就得考慮到覆蓋的問題,畢竟我國縣城的人口、數量都十分龐大。

據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底,全國縣和縣級市的數量分別為1494個、387個,兩者合計1881個,約為地級及以上城市市轄區(967個)的2倍。其中,縣城的常住人口約為1.55億,縣級市城區的常住人口為0.9億人,合計約為2.4億人,佔全國城鎮常住人口的近30%。

另外,此次還將常住人口在10萬人以上的非縣級政府駐地特大鎮(約158個,0.3億人)也納入到了縣城城鎮化的補短板、強弱項工作中。

也就是說,這次的改造覆蓋到了2039個地方單位,以及2.7億人。

02

小縣城的短板,還有房價

與覆蓋規模和所佔人口比例相比,縣城在發展上卻是不盡人意。地區差異導致縣城及縣級市的經濟發展、教育水平都處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地位,頗有幾分不上不下的意味。

然而也正是這份不上不下,讓縣城成為了農民進城買房的第一選擇。當然,這其中也有大環境的因素使然,部分農民的土地被徵收,再加上地方鼓勵農民進城買房的政策,自然也就順水推舟了。

內因與外因,交織成了農民進城買房的熱潮。

城鎮化的進程快速推動的同時,房價也在快速上漲。很多人對縣城的未來發展抱以悲觀態度,認為縣城和農村在未來的道路上將殊途同歸,二者都無法避免人口流失。此外,縣城的教育落差也在日益嚴重。

跟農民進城買房類似,縣城的青年們大多傾向於去三線及以上城市發展。

究其根本原因,其實還是房價惹的禍。在過去兩三年裡,由於貨幣化棚改政策的推動,三四線城市成了房價上漲的領頭羊,在帶動五六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同時,也推動了周邊縣城的房價。

原本房屋均價在三四千元的小縣城,抓到了貨幣棚改的尾巴,自此一飛沖天,少的升至六七千元,多的則已過萬元。

眼看小縣城的房價都快追上三線城市了,但經濟、教育、基礎設施能追得上嗎?現階段的答案是否定的,畢竟他們連人口都追不上。

以此次進入《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的雲南省大理市為例,作為一個縣級市,目前大理市的新房價格已經達到14134元/㎡。在過去三年間,大理房價節節攀升,一路向上。

雖然有部分人認為,大理處在滇西交通中心,又以旅遊為發展重心,情況跟其他小縣城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就大理州在2020年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下屬轄區(包含大理市)的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6982元和12665元。

顯然,對比收入來看,大理的房價太過無情。而且房價過高的縣城還遠不止一個大理。

承載著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的縣城,往往擔負著過高的房價,卻無力回報與房價對等的服務。因此,縣城的補短板也成為了一個新的重點。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彌補差距將是大方向。

03

結語

現在絕大多數縣城的發展都靠吸納農村人口進城,從而填補自身人口流失的空缺。我國的縣城發展到現在,困於資金,困於現狀,留住人才方為重中之重,而哄抬的房價卻又往往留不住人才。

這是個循環過程,人才向中心城市轉移,縣城的落寞也是大勢所趨,留下的可能是可與大城市媲美的房價。同樣,補短板這事落下來,絕大多數縣城可能還是會走傳統的基建老路,只有少部分城市有能力進行產業升級,畢竟發展不由心。

這補短板實操起來難免令人擔憂:會不會短板沒補起來,房價卻進一步騰飛了?

相關焦點

  • 三線城市的房價只會越來越高嗎?
    經歷了新一輪的房價上漲過後,很多城市的房價都大幅的翻倍了,就連三線城市的房價也跟著翻倍了。所以有一些朋友在問,三線城市的房價只會越來越高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三線城市的房價還會繼續上漲嗎?需要做一些什麼?
  • 根據現在房價和政策來看三線城市的房價會回到一年前的價格嗎?
    有人說根據目前的房價和政策來看,三線城市的房價會回到一年前的價格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目前的樓市政策是什麼?三線城市房價會大幅下降嗎?第一,三線城市的房價難有大漲的可能。從城市的等級來看,三線城市的城市定位並不高,而且產業結構也相對比較落後。所以經歷了這一次去庫存,房價翻倍過後,在未來三線城市的房價再難有大漲的可能。
  • 短短幾年,三線城市房價實現翻倍上漲,內幕曝光:是「他們」幹的
    當大都市的房價,上漲至每平米3萬元的時候。一個小夥子花費3萬元,成功購得一套房。幾年前,黑龍江鶴崗的房價低至「白菜價」,一套56平米的房子售價僅2萬。一個小夥子,趁機花費3萬元在鶴崗成功購得一套房,吸引了無數城市人羨慕的眼光。而小縣城買房的故事,也再一次被人們拿出來議論。
  • 生活壓力「最小」的城市:有一線城市的經濟,房價卻是三線的水平
    隨著中國經濟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房價也在急速上升,大城市機會多,速度快,年輕人容易出人頭地,同時,面對他們的父親們從未經歷過的新問題,買房的壓力首先在年輕人的心中累積著,很多年輕人承受不了大城市的壓力,不能放棄大城市,但是你知道嗎?我們國家有一個城市,是國內生活壓力最小的城市,有第一線城市的經濟規模,住宅價格是第三線城市水平。
  • 中國「最難」買房二線城市:房價一度全國第四,工資三線城市水平
    中國「最難」買房二線城市:房價一度全國第四,工資三線城市水平,經濟越發展,物價就越貴,就像中國的第一城市北京和上海一樣,物價越高,房價也比國內各城市貴幾倍,工薪族根本買不起房子,這是不言而喻的,從兩三線城市的情況看,房價要便宜得多,但是,中國曾在全國排名第四,但其工資卻只有三線城市的廈門二線城市
  • 房價連續三個月排名全國第一,這個三線城市,正迎來大波炒房客
    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繼續火爆,特別是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往往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但是,實際上,這些看上去火爆的城市,雖然房價再大漲,但是比起一個三線小城,這都是大巫見小巫。 根據易居研究院的數據,銀川成為了全國漲幅排名第一的城市,而且已經連續三個月排名第一了。雖然是省會,但是這裡依然是三線城市,房價的同比漲幅超過了10%。誰也沒有料到,一個西北的城市,居然有這麼大的潛力。
  • 城市房價均值超過1萬,未來五年,房價是漲是跌?
    很多人都說,在未來的五年房價必然大跌,理由很簡單,就是現在的房子已經夠住了,我國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了34平米,甚至已經超過了部分發達國家的住房水平,而我國的人口出生率,在最近幾年一直連續下跌,未來的5年「房二代」會繼承好幾套房子,而人口卻越來越少,房子就變得越來越多,很多房子將被空置,房價下跌成了必然。以上觀點雖然邏輯是對的,但結論卻錯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小縣城的房價還會漲嗎?值得投資嗎?
    小縣城的房產具有的只是居住屬性,缺乏金融屬性和投資屬性。也就是在房地產持續上漲之時,房價也會跟著趨勢一同上漲。而要是出現下跌之時,小縣城房地產市場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清冷,只有三三二二的剛需者在觀望和周旋,那麼要想出售這些手中房產之人就會難以尋找購房者而扎在了手裡。
  • 湖北這四座三線城市,就它晉級二線希望不大,但房價卻追趕著宜昌
    國內中部地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省份其中之一就是湖北省,畢竟有知名度、實力如此強悍的省會城市武漢打響名號,現在武漢在我國中佔據一定的地位和分量,差不多可以與一線城市北上廣比肩,只是目前,湖北省中暫時僅有一個新一線,三線城市有四個,卻一直沒有二線城市出現。
  • 唐山市在三線城市裡排名第八位
    唐山市在三線城市裡排名第八位。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一線就城市不用說了,根本沒咱河北啥事兒。石家莊進入二線城市也無可厚非,人家是省會嘛,居然保定和廊坊也是二線城市,我就不明白了,我們大唐山的房價不比他們低呀,都說唐山是三線城市,二線房價,四線工資,您贊同嗎?然而這份榜單排名標準是從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來衡量的,要單從房價衡量我們唐山不會輸給保定和廊坊吧?
  • 三線四線城市樓市商鋪面臨倒閉,原因都是因為這個
    如果說跟老百姓生活最緊密接觸的無疑是住宅和商業,近幾年來由於房價的大幅度上漲,特別是住宅市場,讓大量人群都夠買了房產,炒房者與投機客對於房地產市場熱情高漲,但是對於商業市場卻是一直在降溫,從以前重點投資對象逐漸淪落為門可羅雀,而由於住宅市場的快速上漲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商鋪市場也逐漸無人問津
  • 歡呼躍雀點讚河南駐馬店厲害了 城市排名一躍成為國內三線城市
    駐馬店這幾年發展很不錯,尤其是房價,真是颼颼的漲,快追上一線城市了,其他就呵呵了。駐馬店是河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河南中南部,北接漯河、周口,南臨信陽,地處淮河上遊的丘陵平原地區。因歷史上南來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駐驛歇馬而得名。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稱。
  • 珠海是三線城市嗎?珠海排名如何?2020年城市排行榜一覽!
    相信大家都對珠海的房價印象很高,並且覺得珠海的經濟實力低但是房價卻高得離譜。那麼珠海是幾線城市呢?珠海的城市排名是第幾,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2020年城市排行榜吧!看看珠海的實力究竟如何?我們先來看看珠海究竟是第幾線城市吧。
  • 全國房價大分化,一線開漲,三線開跌,買房人暈菜了!
    剛公布的12月,70城二手房價指數,環比11月下跌的城市數量為31個,明顯多於11月的22個。 尤其是三線城市,繼續降溫中……三四線城市的朋友們,暫時不要急著上車了…… 下圖為12月環比漲幅,70城新房與二手房價格皆為0.12%,總體仍屬於微漲狀態,但已逼近偏冷區間了。 預計未來幾個月70城房價環比漲幅仍有收窄空間,甚至轉負。
  • 房價下跌「定局」?一線2萬內,二線1萬,三線2千,專家:可能?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的樓市走勢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北上廣深的房價依然堅挺,而一些二三線城市則出現了下跌的態勢。 在眾多的房地產信息中,有一些聲音是關於房價下跌。甚至有網友表示在一些樓盤甚至出現了腰斬的情況,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 2020上半年全國房價漲幅榜,排名前幾位的居然大多是三四線城市!
    近期,有機構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全國城市二手房價漲幅排行榜。深圳、東莞、鄂爾多斯等城市漲幅均超過10%。需要說明的是,對於深圳、東莞等二手房成交較為活躍的城市,二手房均價的變動,從較大程度上能夠說明市場的真實方向。 這份榜單出乎很多人意料,很多人認為,北上廣深一直是樓市上漲的主力,或者成都、南京、杭州等熱門城市,房價才會領漲。
  • 中國壓力「最大」的二線城市,房價排名全國第四,僅次於北上深
    目前房價對年青一代來說是首要的障礙,上班族年輕人咋舌,尤其是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的房價暴漲了好幾倍,但在二線城市或三線城市中,房價相對更便宜,房價僅列北京、上海、深圳之後,列第四位,是二線城市,而城市的一般工資是3線城市的水平。
  • 福建「寶藏省會」,明明是城市,但過出了小縣城的幸福感
    在福建省管轄的一眾城市裡,廈門市一定是最「閃耀」的那一位,不僅是因為廈門的美景令人嚮往,而且許多知名的影視劇也選擇在廈門拍攝,比如大家追了好多年的校園情感劇「一起來看流星雨」。其實福建省中,不僅那些「網紅城市」魅力無限,還有的城市不僅可以旅遊,還非常適合久居,只是一直得不到廣泛的關注,所以常常被其他城市的光芒所埋沒,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福建省那個被埋沒的「珍珠」,省會福州市。
  • 地價漲幅全國「第一」 三線城市宜賓為什麼「能」
    宜賓地價漲幅居然衝到了全國三線城市的首位。  自然資源部11月13日發布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與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組編制的《2020 年第三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監測報告》顯示,在「2020年第三季度三線城市綜合、住宅地價增速最高、最低值」數據統計中,宜賓綜合地價環比增速為全國最高:3.83%;宜賓住宅地價環比增速為全國最高:4.83%;宜賓住宅地價同比增速也是全國最高:15.64%。
  • 國家統計局:4個一線城市、31個二線城市房價環比漲幅均回落
    具體來看,4個一線城市、31個二線城市環比漲幅均回落,35個三線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有所回落,二手住宅價格漲幅持平。初步測算,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上漲0.3%、0.5%、0.6%和0.4%。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