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家住杭州的王女士去樓下倒垃圾,腳踝被一隻流浪貓抓傷了,王女士覺得很生氣便把這件事投稿到了當地媒體,本以為會得到同仇敵駭的聲援以及安慰,並且解決小區流浪貓成群的困擾,卻沒想到被網友狠狠的奚落一番!
原來很多網友都在質疑,流浪貓生性特別膽小從來不會主動接近人更別談主動攻擊人,而王女士卻被攻擊了,這說明王女士肯定是做出了什麼動作造成了流浪貓的應激反應。但是王女士卻堅持認為是因為小區裡面流浪貓太多了,最終造成了她被抓傷。
其實這兩年關於流浪貓如何處置的問題一直佔據話題的討論中心,今天小愛就以王女士被抓傷這件事也來聊一下這個關於流浪貓如何處置的問題。
首先,王女士明確表示小區裡面的流浪貓太多了對她造成了生活困擾,這也是她在被抓傷這件事抱有負面情緒的根源。
出門遇見成群的流浪貓總是害怕被它們傳染疾病,手中有食物會被流浪貓追著嚎叫乞食,每到固定時間總是可以聽見一聲接著一聲的「叫春」聲影響睡眠,相信這是很多討厭成群結隊的流浪貓的「王女士們」的心聲。
其次,為什麼王女士的小區流浪貓越來越多了呢?
其實所有流浪貓、流浪狗群聚情況的出現都有兩個原因:
1、被前主人拋棄
被拋棄是流浪貓出現了主要根源,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真正意義上的野貓已經非常罕見,城區裡面最早出現的流浪貓多是由於主人搬家、升學、去世等各種原因下被拋棄的寵物貓。
2、流浪貓之間的無計劃繁殖
最早流浪在城區附近的流浪貓會聚集在一起抱團取暖,一些沒來得及去做絕育的貓會因為生理因素發生性行為,以一隻成年母貓為例,它可以在一年內生育兩次,一次繁育3-5隻,一年大概就會有10隻左右的小貓出生,可怕的是一隻小貓大概6個月就會性成熟,就這樣無計劃的繁殖,流浪貓的數量幾乎是以幾何式增長的。
這就是很多居民區附近流浪貓聚集地數量劇增的原因。
最後我們來解答一下王女士的疑惑,為什麼她們家附近流浪貓數量劇增呢?
這就要提到這次事件的第三個一直隱藏著的主角,因為愛心餵養流浪貓的人了。
事實上很多人都會有這種驕傲的心理,自己在家附近的某個地方定時定點的給流浪貓投餵食物是非常善良的行為,感覺自己通過日常簡單的小事挽救了一隻或者幾隻流浪貓非常的有意義,甚至會拍照片,發朋友圈、微博來紀念。
但是,今天小愛可能會給這些隨時投餵流浪貓或者想要去投餵的朋友們潑一盆冷水,告訴你們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
大自然給所有生物制定的生物生存法則是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很多流浪貓的聚集地也會遵循這樣的法則,有捕食能力的身體強壯的流浪貓活下去,能力不夠的死掉或者是被吃掉。
但是居民區附近的流浪貓卻是因為這些些有愛心的人的投餵和幫助獲取的食物,所以就會安逸地活著,並且隨著流浪貓之間的流動和無限繁殖變得群體龐大起來。王女士所在的小區就是這種狀況。
最後的最後,我們再聊一聊關於對待流浪貓怎麼樣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善良?
寵物圈一直有這樣一句行話「鼓勵收養代替購買」,其實這句話除了保護那些因為交易而出現的「星期寵物」,保護寵物主的荷包外,還寄託對被拋棄的「流浪動物」的善意。
很多出於善意餵養流浪動物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非常喜愛動物,但是由於一些其他的原因不能夠在居住的地方養寵,所以就想到了通過餵養流浪動物來獲得快樂。
但是或許很多人還不知道餵養流浪貓流浪狗存在著相關的法律責任吧,早在2010年生效的《侵權責任法》中就已經明確規定了,流浪動物致人損害,原則是原動物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責任。
即只要餵養了流浪動物,就與流浪動物傷人形成了因果關係,法律上來講是需要進行賠償的。所以對待流浪貓善意的方式是自己收養,或者是替它找一個好主人,最不濟也是撥打寵物救助站的電話而不是出於小小的私心去餵養,給所生活的環境帶來不穩定因素。
好了,今天的寵物小知識到這裡就結束了,科學餵養寵物,小愛與你同在。
關於「下樓倒垃圾被流浪貓抓傷」這個事件,你覺得誰才是過錯方呢?歡迎給小愛留言與評論,也可以關注小愛並私信獲取更多養寵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