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在韓國發現化石,說古鱷魚可能像鴕鳥一樣,愛用兩隻腳奔跑

2021-01-08 騰訊網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科學家們剛剛驚訝地發現,一些白堊紀的鱷魚可能是用兩隻腳走路的。其證據來自韓國保存完好的化石足跡。

在一億一千萬到一億兩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大約有一百個18-24釐米長的凹痕被留在了可能是環繞湖泊的泥質沉積物中。

這一發現背後的國際團隊表示,這可能會挑戰我們對鱷魚的認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名譽教授馬丁·洛克利在接受BBC新聞採訪時表示,「人們傾向於認為鱷魚是不怎麼活動的動物;它們常常在尼羅河岸邊或哥斯大黎加的河邊懶懶散散地待一天。沒有人會想當然地認為,如果這種生物是兩足動物,像鴕鳥或霸王龍那樣奔跑的話,它會是什麼樣子。」

這項研究肯定會引發一場激烈的爭論。並不是所有的研究人員都一定會接受這個團隊的解釋。

洛克利教授及其同事已經將踩出化石足跡的動物,用拉丁文雙名法命名為Batrachopus grandis,儘管他們目前還沒有發現這種動物的殘骸。

要確認這種生物的存在,完全取決於化石本身的印痕。從足跡來看,這些巨鱷與生活在數千萬年前的侏羅紀的巨鱷在形狀上非常相似,但要大得多。只除了那些侏羅紀鱷魚很明顯是四足走路的。

洛克利教授聲稱,對韓國新發現的痕跡化石,只能用它們是兩足動物留下的來解釋。

他解釋說:「我們可以看到化石上記錄所有的腳趾和皮膚上的皺紋,就像你看著自己的手一樣。」

他說,「它們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面這樣走路。如果你讓它們做那種警方測試疑似醉酒駕駛員的直線行走清醒測試,它們都肯定能做到。你找不到前足留下的印子。」

來自韓國晉州國立教育大學的團隊領導金景洙教授說,這種鱷魚腳後跟留下的深刻印記也支持了直立姿勢的觀點。

他說:「我們發現的足跡看起來很窄,你甚至可以說鱷魚看上去像在走鋼絲。再加上沒有尾巴拖痕,很明顯這些動物是用兩足行走的。它們的移動方式和許多恐龍一樣,但這些腳印不是恐龍留下的。而恐龍和它們的鳥類後代是用腳趾行走的。」

他表示,「而鱷魚用平足行走時,會留下清晰的腳後跟印痕,就像人類一樣。」

對洛克利教授來說,這些新腳印還有助於重新解釋他和其他同事8年前匯報的一條韓國化石印跡。2012年,這個研究小組認為一組不太清楚且稍早的凹槽可能是翼龍這種大型會飛爬行動物留下的。

人們普遍認為,這些動物在地面上用腳和手匍匐向前走,很像蝙蝠。然而,那條神秘的印跡看起來像是兩足動物行走的結果——也許是一隻翼龍在涉水的時候,只用腳接觸了沉澱物。

洛克利教授現在認為,這條軌跡很可能也是一隻兩足行走的鱷魚。

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菲爾·曼寧教授並不是這個發現小組的成員。作為一名化石足跡專家,他稱這些腳印「非常有趣」,並歡迎公開討論——但他對洛克利的解釋表示懷疑。

他在接受BBC新聞採訪時表示:「對我來說,這些軌跡並不符合鱷魚的整體生理結構,也不符合鱷魚的行走方式。」

「看看活著的鱷魚的視頻,看看它們奔跑時足部的旋轉:足是向外的,而不是向內,朝向行進的中線。從它們的方向看,我覺得它更像某種恐龍的足跡。但不幸的是,我們還沒有發現能向我們揭露真相的化石骨骼。」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韓國發現化石,說古鱷魚可能像鴕鳥一樣,愛用兩隻腳奔跑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科學家們剛剛驚訝地發現,一些白堊紀的鱷魚可能是用兩隻腳走路的。其證據來自韓國保存完好的化石足跡。這一發現背後的國際團隊表示,這可能會挑戰我們對鱷魚的認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名譽教授馬丁·洛克利在接受BBC新聞採訪時表示,「人們傾向於認為鱷魚是不怎麼活動的動物;它們常常在尼羅河岸邊或哥斯大黎加的河邊懶懶散散地待一天。沒有人會想當然地認為,如果這種生物是兩足動物,像鴕鳥或霸王龍那樣奔跑的話,它會是什麼樣子。」這項研究肯定會引發一場激烈的爭論。
  • 鱷魚幾隻腳走路?古生物學家:跟你想得不一樣
    「鱷魚用四隻腳走路」的形容,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古生物學家洛克立和韓國晉州教育大學古生物學家金景秀眼中,似乎不是那麼肯定。2019年,這兩位古生物學家在韓國晉州市的晉州組地層發現一批腳印,顯示史前時代的鱷魚很可能是用兩隻腳走路,而非現在所熟悉的四隻腳。
  • 韓國宣布發現1億年前可站立鱷魚,科學家:只是一串腳印而已
    然而,當他們出示證據時,卻只拿出了一排腳印……在韓國泗川市(Sacheon)的一個挖掘場,韓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共同發現了一排腳印,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古老的鱷魚留下的,它長約13英尺(4米),用兩條後腿走路。
  • 史前巨鱷像狗一樣奔跑
    著名的達爾文雀可能並不比鱷魚強多少。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Paul Sereno與加拿大蒙特婁市麥吉爾大學的Hans Larsson,在尼日和摩洛哥發現了5具生活在1億年前的、具有驚人差異的恐怖鱷魚化石。
  • 撒哈拉沙漠發現5種史前鱷魚化石
    據《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發現了1億年前生活在那裡的5種史前鱷魚化石。其中一種的牙齒就像是野豬的長牙,另一種則長著像鴨嘴的口鼻部,一些還以小恐龍為食。 據介紹,在距今大約1億年前,這些可怕的食肉動物穿梭在非洲沼澤地、湖泊,四處尋找小恐龍,並以魚、蠐螬為食。與現代鱷魚不同,史前鱷魚在陸地的活動同它們在水中一樣的敏捷。
  • 科學家發現海底「霸王鯨」化石(組圖)
    製圖/李鐵雄  古鯨身份:可能是鬚鯨的祖先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了一種長有鋒利牙齒的看起來十分兇殘的遠古鯨魚化石,這些化石是在東南部維多利亞一個名叫JanJuc的小鎮附近發現的,因此科學家將它命名為「Janjucetus」。
  • 科學家:連鱷魚都「跟風」,用兩腿行走
    那麼問題來了,白堊紀的食肉動物,都很喜歡直立用雙腿行走嗎?答案是不一定的。但科學家們卻發現白堊紀的一些鱷魚也喜歡用兩腿行走。一組研究人員分析了在韓國發現的遠古化石上的腳印後得出結論,在1.2億年前的白堊紀,有一種3米長的遠古巨鱷像霸王龍一樣,用兩條後腿行走。
  • 科學家:連鱷魚都「跟風」,用兩腿行走
    但科學家們卻發現白堊紀的一些鱷魚也喜歡用兩腿行走。一組研究人員分析了在韓國發現的遠古化石上的腳印後得出結論,在1.2億年前的白堊紀,有一種3米長的遠古巨鱷像霸王龍一樣,用兩條後腿行走。目前科學家們還沒有發現這條奇特鱷魚的骨骼化石,但它在1.2億年前留下的腳印中有數十個被保存在石頭裡,其中包括一個有皮膚印痕的腳印。
  • 鱷魚的神秘親戚:兩條腿走路?
    這種鱷魚與現在的動物截然不同。除了用兩條腿走路外,它留下的足跡非常狹窄,「它把一隻腳伸到另一隻腳前面」,不同於現代鱷魚,Lockley說。 雙足鱷的想法聽起來很詭異,但也不是前所未聞。之前的一些研究提出,三疊紀時期生活在北美洲的早期鱷形超目動物可能也是兩足動物。
  • 科學家發現億年前會遊泳棘龍化石 骨骼完整(圖)
    化石的完整程度之高,就連科學家也是前所未見,骨齡達到9500萬的殘骸更是證實了研究人員長期以來的假設:棘龍不僅是已知最大的肉食性恐龍,還是最早會遊泳的恐龍。棘龍像划槳一般平整的腳以及如同鱷魚腦袋頂上的鼻孔成為支持這一理論的證據。圖為與實物大小一致的棘龍模型。
  • 比人類快得多,但是沒有鴕鳥快
    這樣,就可以進行恐龍與恐龍、恐龍與現在的陸生哺乳動物、恐龍與鳥類之間的奔跑能力和行走速度的比較了。經過近10年的大量測量、分析、計算,科學家們認為一些小型食草與食肉恐龍的奔走速度最快的可能達到每小時35千米到50千米。這速度雖然比我們人類奔跑的速度快得多,但也並不像以前一些古生物學家所推斷的那麼快,恐龍的行走速度是趕不上鴕鳥的速度的。
  • 上半身像狗,下半身像鱷魚!生物學發現全新動物化石,叫它「瘋狂的野獸」
    今年一群古生物學家在馬達加斯加挖掘出了一個從未發現過的,新物種的化石,在經歷了幾個月的研究之後,生物學家們發現這種生物真的是前所未見,就好像是外星生物一樣……但「瘋狂野獸」就不一樣了,這塊化石還原出來的野獸跟負鼠差不多,足足有3公斤重,而且還是只未成年。
  • 烏倫古河流域發現多種犬熊科化石
    最近,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一支研究團隊,對近20年來在烏倫古河哈拉瑪蓋組發現的大量化石材料進行了詳細研究對比,確認其中有十幾枚牙齒和一些足部骨骼屬於犬熊科。  此次發現的犬熊科化石總計至少有5種,包括烏倫古犬熊、波西米亞澤犬熊相似種、赫氏澤犬熊親近種、澤犬熊和哲氏戈壁犬。此外還有一個可能屬於犬熊科但未能鑑定的標本。
  • 南極發現5000萬年前巨型飛鳥化石
    10月26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學家,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了對發現於南極洲西摩島的偽齒鳥化石的研究,該化石或為有史以來能夠飛行的最大鳥類。目前,該化石保存於美國加州大學古生物博物館,為一長約12cm的破碎的下顎。
  • 科學家確認白堊紀「海洋霸主」滄龍的蛋化石
    新華社聖地牙哥6月21日電(記者尹南 張笑然)由智利和美國科學家聯合開展、日前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確認,一塊2011年在南極洲發現的化石是白堊紀「海洋霸主」滄龍的蛋化石。參與研究的智利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戴維·魯維拉爾對新華社記者說,他同智利大學古生物學家羅德裡戈·奧特羅於2011年在參加智利南極研究所舉辦的科考活動時,在南極西摩島發現了這枚化石。
  • 鱷魚的遠古祖先可能兩條腿走路
    1月11日,科學家在《科學報告》雜誌上宣布,距今已有1億多年前,今天的鱷魚和鱷魚的祖先在今天的韓國四肢中遊蕩。研究人員確定了一系列9英寸長的印刷品,這些印刷品屬於一個古老的鱷形動物,其中包括活著的鱷魚(鱷魚,鱷魚和其他類似大小的爬行動物)及其滅絕的親戚。
  • 史前鱷魚能像恐龍一樣直立行走?科學家:它們走起路來更像人
    最近的一項發現,讓這個名單上的動物又豐富了一些,因為古生物學家在韓國找到了1億多年前,兩足行走的鱷魚留下的痕跡。足跡發現得很早,地點位於韓國慶尚南道西南的晉州市,100多個腳印成串排列,而且明顯只有後肢無前肢,所以肯定屬於能夠直立行走的動物,但是多年來,它們卻一直被誤認為是翼龍腳印。
  • 新研究:鱷魚祖先用兩條腿走路
    來源:南方都市報古生物學家一項新研究表明,在韓國發現的化石腳印顯示,生活在1億多年前的一種遠古鱷魚用兩條腿走路,而不像現代鱷魚用四條腿走路。據法新社6月12日報導,來自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一組研究人員分析了韓國白堊統晉州組近
  • 鱷魚的祖先不僅能走路能奔跑,還吃過恐龍!這究竟是種什麼存在?
    之前有一些韓國和美國的學者在韓國的一個叫泗水市的地方發現了很多大型的足跡,是1.2億年前留下的,一直以來這些足跡都被認為是巨型翼龍在陸地雙足行走時所留下的腳印。但是比較尷尬的是,事實上經過科學的驗證,翼龍在走路的時候是四肢並用的,人類之前非把這叫腳印腦補成是翼龍為了保護翅膀而雙足行走的場景。
  • 是否像它的後裔鳥兒一樣屎尿一起噴?其實是這樣
    有科學家說:「現今世界上的海水裡含有上億年的恐龍尿,喝海水猶如飲恐龍尿。」尿液對人類來說意味著排除體內毒素。對更多動物來講,還是劃分地盤的工具。狗狗們為擴大自己的地盤那是抬腿就來。而化石又無法說明恐龍的所有身體構造。因而,恐龍是否與鳥兒一樣屎尿同排,並不好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