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壓軸題:變速動點問題與定義新運算,你敢挑戰嗎?

2021-01-10 中考數學分享

有的同學說,初一數學最怕的就是動點問題了!因為現階段的靜態問題都有些搞不清楚,更何況是動態的問題。但是有些同學又覺得,動點問題不過是行程問題的一個變形,不過是加了個分類討論的思想!分析時做到「不重不漏」,輕易就可以解決!

那變速的動點問題呢?還有定義新運算的動點問題呢?你敢來挑戰嗎?

1、如圖在長方形ABCD中,AB=12cm,BC=8cm,點P從A點出發,沿A→B→C→D路線運動,到D點停止;點Q從D點出發,沿D→C→B→A運動,到A點停止.若點P、點Q同時出發,點P的速度為每秒1cm,點Q的速度為每秒2cm,用x(秒)表示運動時間.

(1)求點P和點Q相遇時的x值.

(2)連接PQ,當PQ平分矩形ABCD的面積時,求運動時間x值.

(3)若點P、點Q運動到6秒時同時改變速度,點P的速度變為每秒3cm,點Q的速度為每秒1cm,求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點P、點Q在運動路線上相距路程為20cm時運動時間x值.

解:(1)x+2x=12×2+8

x=32/3………………4分

(2)2x=12-x

x=4……………6分

(12+8)÷1=20 ………8分

(3)變速前:x+2x=32-20

x=4…………………10分

變速後:12+(x-6)+6+3×(x-6)=32+20

x=14.5…………12分

2、數軸上A、B、C三點表示的數分別為a、b、c,且a、b滿足|a+8|+(b-12)^2=0.

(1)則a=_____,b=_____;

(2)動點P從A點出發,以每秒10個單位的速度沿數軸向右運動,到達B點停留片刻後立即以每秒6個單位的速度沿數軸返回到A點,共用了6秒;其中從C到B,返回時從B到C(包括在B點停留的時間)共用了2秒.

①求C點表示的數;

②設運動時間為t秒,求t為何值時,點P到A、B、C三點的距離之和為23個單位?

解(1)a=—8,b=12 (2分)

(2)設AC=x,則x÷10+x÷6=4,解得x=15,c=—8+15=7 (2分)

(3)t=1.2 、1.8 、3 、4 (4分)

3、「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在數軸上,若C到A的距離剛好是3,則C點叫做A的「幸福點」,若C到A、B的距離之和為6,則C叫做A、B的「幸福中心」!

(1)如圖1,點A表示的數為﹣1,則A的幸福點C所表示的數應該是________;

(2)如圖2,M、N為數軸上兩點,點M所表示的數為4,點N所表示的數為﹣2,點C就是M、N的幸福中心,則C所表示的數可以是____________(填一個即可);

(3)如圖3,A、B、P為數軸上三點,點A所表示的數為﹣1,點B所表示的數為4,點P所表示的數為8,現有一隻電子螞蟻從點P出發,以2個單位每秒的速度向左運動,當經過多少秒時,電子螞蟻是A和B的幸福中心?

【分析】(1)根據幸福點的定義即可求解;

(2)根據幸福中心的定義即可求解;

(3)分兩種情況列式:①P在B的右邊;②P在A的左邊討論;可以得出結論.

【解答】解:(1)A的幸福點C所表示的數應該是-1-3=-4或-1+3=2;

(2)4-(-2)=6,

故C所表示的數可以是﹣2或﹣1或0或1或2或3或4;

(3)設經過x秒時,電子螞蟻是A和B的幸福中心,依題意有

①8-2x-4+(8-2x+1)=6,

解得x=1.75;

②4-(8-2x)+[-1-(8-2x)]=6,

解得x=4.75.

故當經過1.75秒或4.75秒時,電子螞蟻是A和B的幸福中心.

【點評】本題考查了數軸及數軸上兩點的距離、動點問題,熟練掌握動點中三個量的數量關係式:路程=時間×速度,認真理解新定義.

學霸看了,不過如此!對學霸來說,這些就是平時的練習題,初一根本沒有難題!

相關焦點

  • 初一數學上冊壓軸題:動點問題還有定義新運算?這題太難了
    許多剛升入初一的新生都有這樣的困惑:初一的基礎學習感覺挺簡單的。但是對學生的要求相比小學階段高了許多,比如自主學習能力、類比、拓展、遷移能力等。如果繼續沿用小學的學習方法,估計很難勝任這種新的學習。而初一數學的定義新運算就是這麼一種題型。所考知識源於初中數學內容,但又是學生沒有遇到的新信息,做起題來,不禁感嘆,好難啊!
  • 初一數學上冊壓軸題:有理數中的動點問題有多難?竟無從下筆
    孩子上了初一之後,許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小學階段學得那麼好,幾乎次次接近滿分或者滿分。怎麼一到了初中,成績就不穩定了呢?尤其是數學這門學科,感覺上課都聽懂了,作業也完成得很好。一考試,問題就出現了,錯漏百出。特別是最後一道大題,真的有那麼難嗎?
  • 八年級數學期末模擬試卷,難度接近中考,壓軸題考動點問題
    這份八年級數學期末模擬試卷滿分為120分,難度接近中考,尤其是最後兩道壓軸題涉及動點問題,解題需要分類討論、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1題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質化簡求出即可,2題根據整式的混合運算順序和運算法則逐一計算可得;3題根據反證法的第一步是假設結論不成立進行解答即可。
  • 中考數學壓軸題真難?動點問題的函數圖像至少有4個類型,經典題
    數學壓軸題正逐步轉向數形結合、動態幾何、動手操作、實驗探究等方向, 加強了對幾何圖形運動變化的考核,從變化的角度來研究三角形、四邊形、函數圖像等,通過「對稱」「翻折」「平移」「旋轉」等研究手段和方法來探究圖形性質及變化。
  • 初中數學:「可怕」的動點問題,你敢來挑戰嗎?
    動點型的中考壓軸題,學生普遍感到害怕。因為此類題目綜合性強,所用數學知識多,難度大。而解題過程中常常伴隨著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相似計算等解題技巧,能力要求高,是學霸高手們的必爭之地。解這類問題,最好需要鉛筆+草稿紙,把分類的「效果圖」草圖計較準確地畫出來。
  • 初一數學熱點壓軸題:數軸中的動點問題
    例題1、閱讀下面材料並回答問題.Ⅰ 閱讀:數軸上表示-2和-5的兩點之間的距離等於(-2)-(-5)=3數軸上表示1和-3的兩點之間的距離等於1-(-3)=4一般地,數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等於右邊點對應的數減去左邊點對應的數.
  • 初一數學期中考試壓軸題:數軸上的動點問題
    期中考試就要來了,初一的學生怕了嗎?這裡精選幾道壓軸題:數軸上的動點問題。供需要的同學參考例題1、如圖:在數軸上A點表示數a,B點示數b,C點表示數c,b是最小的正整數,且a、b滿足|a+2|+(c﹣7)^2=0.
  • 初一數學滿分120,才考90分左右,如何突破
    為什麼會出現粗心的錯誤,大部分還是因為對知識的理解,對方法方法的掌握不到位,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要解決這類問題,首先需要從思想上重視起來,不要忽視任何簡單的知識點和題目,其次在學習中一定要深入和細緻,不要存在和遺漏知識漏洞,理解要到位,再次,提升熟練度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運算,必須要在不斷練習中提升運算速度和準確率。
  • 「一動二靜」,生動詮釋初一全等證明中的動點問題的解題技巧
    歡迎來到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幾何動點問題是指原題中的圖形,由於圖中的點、線、或圖形處於運動中,導致圖形發生變化,進而對不同圖形位置下某一結論進行是否變化的論證問題.這類題型考查的不僅是學生的數形結合能力,還考查學生數學邏輯推理思維的系統性,是初中考試中具有壓軸性質的證明題型。
  • 中考數學壓軸題之對稱和雙對稱動點問題,考前記憶,衝刺高分
    相信有同學在考試的最後時刻,遇到壓軸題,都不會去做,那麼這個做法就是不明智的做法。我們在最後到了做壓軸題的時候,為了不跟前面的學霸拉開距離,我們就必須要在壓軸題上有所作為,即使不能拿滿全部的分數,也至少要保證不被扣完所有分數。
  • 初一數學:打開初中數學思維大門的鑰匙——數學中的動點問題
    初一數學上冊有難題嗎?  不少家長和孩子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平時課堂上只要稍微認真一點就能聽懂老師講的,就算是課堂上犯困開小差,課後自學一遍也能將當天所學掌握。更不用說那些課後作業了,跟小學階段沒什麼差別!
  • 初一上學期,線段與角的動態與探究,期末考試壓軸題難度大
    初一數學上學期,常考是壓軸題有一元一次方程實際應用題,線段與數軸動點題,角度的動態與探究類型題,這三類題型是最常考查的題目,難度比較大,平時做到這類題目一定要搞懂。分析:本題通過旋轉形成動角,考查了角的計算,熟練掌握角平分線的定義和旋轉的性質是解題的關鍵。
  • 初一數學:整體思想在整式乘除中的應用,有幾個題確實難,來挑戰
    初一數學:整體思想在整式乘除中的應用,有幾個題確實難,來挑戰整式乘除中很重要的一個思想是整體思想,對於初一的一部分學生來說整體思想很難想到,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整體思想在整式乘除中的應用。解決某些數學問題時,把一組數或一個式子看成一個整體進行處理,不僅可以簡化解題過程,而且還還能擴寬思路,培養創新意識,這就是我們說的整體思想,具體我們以題的形式來看一下。
  • 中考數學壓軸題,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從三方面學習易有所獲
    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課堂致力於考點歸納,解題方法和學習方法總結,為中學生學好數學努力!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考查學生的探尋能力和分類研究的推理能力,也是近幾年來各市地對學生能力提高方面的一個考查熱點。
  • 初中數學一次函數,圖像動點問題,從不缺席考試的貴客
    一次函數的動點類型題是一個難點問題,各類考試在壓軸題部分非常常見。解決動點問題要有「動中有靜、動靜結合」的解題思路,把握動點的運動軌跡,在動點的「運動」過程中分析圖形的變化情況;需要搞明白動點的運動階段,對應的取值範圍,各階段動點圖形的特點;從而求出函數表達式的變化。
  • 中考數學動點問題
    動點問題常常被列為各地中考數學的壓軸題之一,這類問題就是在三角形、矩形、梯形等一些幾何圖形上設計一個或兩個動點,並對這些點在運動變化過程中伴隨的等量關係、變量關係、圖形的特殊狀態、圖形間的特殊關係等進行研究考查.動點問題常集幾何與代數知識於一體,常用到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思想,有較強的綜合性.
  • 中考數學整式的運算及因式分解學什麼?考什麼?難點是什麼?
    第06課列代數式在探索規律問題中的應用方法,利用數列思想解決.第07課中考數學難點突破:數字探求規律問題,注意累加思想的使用和估值法研究.第08課單項式易錯點分析:概念、係數、次數及注意事項.第09課單項式相關的中考數學真題及模擬題講解.第10課多項式易錯點分析:多項式的概念、係數、次數、項數及整式的分類.
  • 中考數學壓軸題分析:動點軌跡與幾何最值問題
    本文內容選自2020年威海中考數學壓軸題,難度中等。題目中的模型非常常見,也很容易在其它地區出現,值得學習。【中考真題】(2020•威海)發現規律(1)如圖①,△ABC與△ADE都是等邊三角形,直線BD,CE交於點F.直線BD,AC交於點H.求∠BFC的度數.
  • 初中數學:動點問題及練習題附參考答案,你值得擁有!
    「老師,為什麼我每次做完題,或者是考試完了的時候,都感覺自己做的挺不錯的,但是結果一下來,發現錯了好多,感覺跟我的心理感覺相差太多了,不知道怎麼去學!」「老師,你講的內容我感覺自己都懂了,為什麼我在做題的時候,還是不能找到你的那種思路呢?每次感覺自己做對的,但是總是被扣分。」
  • 中考選擇壓軸題:動點問題的函數圖像解題技巧,值得收藏
    點或線在幾何圖形上運動,從而引起線段長度、面積大小等變化的函數圖像問題,統稱動點問題的函數圖像,是中考的熱點,經常會在選擇題和填空題的最後一題或倒數第二題當中出現。解決這類問題可通過求解析式這種常規思路進行,但我們也可抓住初中所學三種基本函數的本質特徵,避免求解析式較為繁瑣的運算而有效的解決這類問題。把函數圖像放到幾何圖形巾來操作,構成有關運動的綜合問題,是最近幾年中考的熱點。點或線在幾何圖形上運動,從而引起線段長度、面積大小等變化的函數圖像問題屢見不鮮,這種問題往往成為選擇題中的壓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