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中國成功流片28nmMTK晶片

2020-11-29 站長之家

今年8月,內地最大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宣布採用其28nm工藝製程的驍龍410晶片開始用於主流智慧型手機,可謂開創了先進手機晶片製造落地中國的新紀元。

來自官網的消息,上海的另一家晶圓代工廠華力微電子宣布,與聯發科合作的28nm移動通信晶片已經順利流片。

報導並沒有透露是聯發科的哪一款產品以及具體的工藝路線,但從製程分析,應該是MTK定位中低端的某個系列,類似中芯國際的驍龍410。

資料顯示,華力微電子是中國先進的12英寸晶圓廠之一,此次合作周期不到一年。據筆者了解,這也應該是內地第二家跨入28nm的代工廠。

對於中芯國際來說,其28nm已在傳統PoliSiON(PS,多晶矽)工藝組件上實現了量產,正在加速HKMG(後閘級高介電常數絕緣層)的交付,新客戶包括華為海思、博通等。

資料圖

相關焦點

  • 聯合聯發科,華力微 28nm 流片成功
    昨日,華力微電子官方宣布,與聯發科技合作的首顆28納米通信晶片流片成功,成為大陸第二家擁有28nm工藝實力的晶圓廠。值得注意的是,華力微和聯發科是去年12月才宣布合作研發28nm工藝的,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28nm晶片的流片,超出了業界的預期。不過據業內人士的分析,華力微並不會滿足於此,雙方的合作將會拓展到FinFET工藝。
  • 追趕中芯國際,華力微28nm流片成功了
    昨日,華力微電子官方宣布,與聯發科技合作的首顆28納米通信晶片流片成功,成為大陸第二家擁有28nm工藝實力的晶圓廠。值得注意的是,華力微和聯發科是去年12月才宣布合作研發28nm工藝的,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28nm晶片的流片,超出了業界的預期。不過據業內人士的分析,華力微並不會滿足於此,雙方的合作將會拓展到FinFET工藝。
  • 中芯國際28nm HKMG工藝成功流片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SMIC)2月16日宣布,28nm HKMG(高介電常數金屬閘極)工藝已經成功流片。
  • 中國芯爆發!第二家28nm代工廠流片
    今年8月,內地最大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宣布採用其28nm工藝製程的驍龍410晶片開始用於主流智慧型手機,可謂開創了先進手機晶片製造落地中國的新紀元。來自官網的消息,上海的另一家晶圓代工廠華力微電子宣布,與聯發科合作的28nm移動通信晶片已經順利流片。
  • NVIDIA 28nm克卜勒成功流片 或明年初發布
    多個消息來源確認,代號「克卜勒」(Kepler)的NVIDIA下一代GPU晶片已經成功流片,臺積電28nm工藝再次立功。首次採用新工藝且變化巨大的高端GPU晶片往往會在初期面臨很多困難,不過據說NVIDIA的克卜勒情況良好,沒有遇到任何重大問題。
  • 中芯國際28nm流片 將為聯芯量產4G晶片
    【PConline 資訊】中芯國際(SMIC)目前宣布自主28nm HKMG成功流片,將為聯芯科技的4G晶片代工。中芯目前已經可以採用28nm LP(PolySiON)工藝為高通驍龍410代工,而中芯28nm HKMG工藝的流片似乎也能把臺積電手中的28nm處理器生產訂單搶一點過來。
  • Globalfoundries:年底28nm製程晶片產品流片設計完成
    Globalfoundries公司日前表示他們今年將可完成首款28nm製程晶片產品的流片設計工作,並將於明年初開始試產這種產品。
  • 中芯國際7nm製程工藝取得突破 首款晶片成功流片!
    【手機中國新聞】據《珠海特區報》報導,日前,IP和定製晶片企業芯動科技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IP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這也意味著中芯國際在7nm製程工藝上取得突破。
  • 聯電完成14nm製程FinFET結構電晶體晶片流片
    感謝Dryiceboy2013的投遞在Synopsys 的協助下,臺灣聯電(UMC)首款基於14nm製程及FinFET電晶體技術的測試用晶片日前完成了流片聯電公司早前曾宣布明年下半年有意啟動14nm製程FinFET產品的製造,而這次這款測試晶片完成流片設計則顯然向實現這一目標又邁進了一步,當然流片完成之後還需要對過程工藝等等項目進行完善和改進,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 ATI 40nm工藝晶片已經流片成功
    據悉,基於40nm新工藝的ATI圖形晶片已經率先流片成功(Taped Out)。這也就意味著,ATI又一次延續了生產工藝領先的傳統,而NVIDIA方面正在55nm工藝上前進,暫時還沒有邁入40nm,新工藝的GT212核心可能要到明年第二季度才會推出。
  • 28nm之後,令人望而生畏的巨額成本
    28nm後,晶片的流片成本將成指數級增長。「如果說目前開一個28nm的晶片200-300萬美元對很多公司來說已是不堪重負,那麼,未來,開一款16nm的晶片成本將在千萬美元左右,而開一款10nm的晶片,從現在各項投入來看,可能需要達到1.3億美元。」在前不久舉辦的「2014上海FD- SOI論壇」上,芯原微電子公司技術市場和應用工程師資深總監汪洋說道。
  • ...華為成為中國最值錢消費電子企業;中芯國際N+1工藝晶片流片成功
    胡潤百富:華為以1.1萬億價值成為中國最值錢消費電子企業據胡潤百富微信公號,胡潤發布的《2020 胡潤中國10強消費電子企業》顯示,華為以1.1萬億價值成為中國最值錢消費電子企業,小米以4,340億價值排名第二,vivo價值首次超過OPPO,
  • 龍芯3A4000即將流片,會用上中芯國際14nm工藝嗎?
    日前中芯國際發布公司第二季度財報,宣布其14nm FinFET工藝研發成功,已經進入客戶導入階段。這是中國大陸企業第一次實現14nm以下半導體工藝的量產。2017年10月,中芯國際邀請半導體業界大牛梁孟松入職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夢松加入中芯國際後,大力整合公司資源,集中人力攻關14nm工藝,終於在2018年實現14nm工藝量產。
  • 國內自主研發一款商用的手機晶片需要多少錢?
    ,以目前全球PCIe規格效能跑分評鑑最佳的群聯電子SSD控制晶片PS5012-E12來看,該顆晶片的成功除了累積數十年的功力外,在研發人力、時間、設計工具、晶圓先進位程光罩費、3D NAND驗證費…等等資源全數換算為可被評價的費用,總計超過1.55億人民幣。
  • 594億顆電晶體的7nm工藝AI晶片,一次性流片成功的王牌武器—ICCII
    Graphcore實現第二代Colossus MK2 GC200智能處理單元(IPU)晶片的一次性流片成功。 「 新思科技的數字全流程解決方案(包括Design Compiler®和IC Compiler II在內的業界一流RTL-to-GDS工具)提供了單一供應商所能提供的最全面設計平臺,這對我們最新的Colossus IPU按時流片至關重要
  • 三星使用Cadence統一數字流程實現20nm晶片流片
    打開APP 三星使用Cadence統一數字流程實現20nm晶片流片 秩名 發表於 2011-07-27 08:47:49     Cadence設計系統有限公司近日宣布高科技廠商三星電子有限公司使用Cadence統一數字流程,從RTL到GDSII,成功實現了20納米測試晶片的流片。
  • 阿里巴巴發布首顆正式流片自研晶片
    新京報訊(記者 梁辰)9月25日,在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兼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正式發布了MPU(微處理器單元)晶片含光800,並表示這是平頭哥成立後,第一款正式流片的自研晶片。所謂「流片」,是指像流水線一樣通過一系列工藝步驟成功製造出晶片,但距離商用上市還需要經歷量產的良品率提升的過程。不僅如此,半導體產業高度分工下,平頭哥是晶片設計公司,後續還需要經過代工製造和封裝兩個環節。其中,代工環節更為重要,因為代工廠的排期和產能良率提升也將對含光800的大規模應用產生影響。
  • 中芯國際N+1工藝晶片流片成功
    10月11日消息,據珠海特區報近日報導稱,中國領先的一站式IP和定製晶片領軍企業——芯動科技發布消息稱,該公司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IP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為國產半導體生態鏈再立新功。
  • 中芯國際完成「國產版」7nm晶片流片,晶片將成為白菜價
    一直以來我們國家都缺少高製程的晶片,而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企業也在不斷的努力中,現在好消息傳出,中芯國際的7nm流片取得成功。該製成晶片是基於n+1先進工藝。該工藝與目前的14nm相比,性能提升了20%,邏輯面積縮小了63%,功耗降低了57%,堪稱「國產版」的7nm晶片。
  • AMD官方確認多款28nm晶片本季內流片
    感謝推土機投遞AMD財務長,臨時執行長Thomas Seifert日前向媒體透露,公司預計將有多款28nm工藝晶片產品在本季度內流片(Tape-out)。但他沒有明確透露這些晶片究竟是由臺積電還是Globalfoundries製造。Thomas Seifert表示:「公司預計將有數款28nm產品在本季度內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