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使用Cadence統一數字流程實現20nm晶片流片

2020-11-29 電子發燒友

三星使用Cadence統一數字流程實現20nm晶片流片

秩名 發表於 2011-07-27 08:47:49

 

  Cadence設計系統有限公司近日宣布高科技廠商三星電子有限公司使用Cadence統一數字流程,從RTL到GDSII,成功實現了20納米測試晶片的流片。Cadence Encounter工具集成平臺的流程與方法學的應用,滿足了三星片上系統(SoC)產品對於高級20納米工藝技術的需要。該流程處理了IP集成與驗證,以及20納米工藝的複雜設計規則。

  此次成功表明了三星在高級工藝節點上設計與生產的領先地位,以及Cadence統一數字流程拓展到下一個工藝節點的實力。此外,達到這樣的裡程碑表明設計鏈的主要方面——包括IP、庫、晶圓廠支援與軟體——對於20納米設計規則的支持是至關重要的。

  三星與Cadence的工程師合作,使用Cadence 20納米數位技術用於本項目的設計與實現,該項目採用了一個ARM Cortex-M0微處理器與ARM Artisan Physical IP。其最終產品是採用了尖端工藝的邏輯晶片,為20納米設計制定了新標準。

  「三星此次充滿挑戰性的20納米設計的成功流片是兩家業界巨頭精誠合作的結果,」Cadence矽實現部門研發部高級副總裁Chi-Ping Hsu說。「此次合作是對Cadnece公司EDA360理念的成功貫徹,表明了電子公司之間深度合作以實現技術突破的必要性。」

  此次20納米的合作拓展了Cadence與三星之間在可製造性設計方面的合作。兩家公司在此前的高級工藝節點流程已經有過成功的合作,包括通用平臺的 32/28納米流程從RTL綜合到GDSII的完整設計流程,以及對三星的低功耗、高介電常數金屬門(HKMG)工藝的籤收分析。

  「這次流片是三星極其重要的成就,我們對於團隊所做的工作極其自豪,」三星電子基礎結構設計中心技術團隊與系統LSI業務部副總裁Kyu-Myung Choi博士說。「我們知道研究20納米技術將會面臨極大的挑戰,我們對於Cadence Encounter數字流程在這樣的高級節點上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印象深刻。我們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們非常高興選擇了Cadence,它幫我們證明了我們在20納米工藝領域的領先地位。」

  Cadence用於20納米數字流程的產品包括Encounter Digital Implementation System、RTL Compiler、Incisive Enterprise Simulator、Encounter Power System、QRC Extraction、Encounter Timing System、Encounter Test與 Physical Verification System。Cadence NanoRoute Router被用於20納米高級數字布線。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聯電完成14nm製程FinFET結構電晶體晶片流片
    感謝Dryiceboy2013的投遞在Synopsys 的協助下,臺灣聯電(UMC)首款基於14nm製程及FinFET電晶體技術的測試用晶片日前完成了流片聯電公司早前曾宣布明年下半年有意啟動14nm製程FinFET產品的製造,而這次這款測試晶片完成流片設計則顯然向實現這一目標又邁進了一步,當然流片完成之後還需要對過程工藝等等項目進行完善和改進,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 逼走華為,蘋果頭大:46億元臺積電3nm晶片流片資金獨自承受?
    【逼走華為,蘋果頭大:46億元臺積電3nm晶片流片資金獨自承受?】 原本華為和蘋果一起在臺積電燒錢實現流片,現在臺積電徹底給華為斷供晶片,逼走華為後,只有蘋果捨得燒錢在此
  • 594億顆電晶體的7nm工藝AI晶片,一次性流片成功的王牌武器—ICCII
    IPU)晶片的一次性流片成功。PPA和最快的設計收斂時間,從而加快了Graphcore大規模AI處理器設計的實現。 「 新思科技的數字全流程解決方案(包括Design Compiler®和IC Compiler II在內的業界一流
  • 阿里巴巴發布首顆正式流片自研晶片
    新京報訊(記者 梁辰)9月25日,在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兼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正式發布了MPU(微處理器單元)晶片含光800,並表示這是平頭哥成立後,第一款正式流片的自研晶片。據悉,該晶片為人工智慧晶片,張劍鋒介紹其性能時稱,在ResNet-50測試中,含光800推理性能達到78563IPS,能耗比為每瓦500IPS,「含光800是阿里巴巴在晶片領域的萬裡長徵第一步」。對於人工智慧晶片,目前主要針對使用的環節不同,分為訓練和推理兩個階段。
  • 中芯國際28nm流片 將為聯芯量產4G晶片
    【PConline 資訊】中芯國際(SMIC)目前宣布自主28nm HKMG成功流片,將為聯芯科技的4G晶片代工。中芯目前已經可以採用28nm LP(PolySiON)工藝為高通驍龍410代工,而中芯28nm HKMG工藝的流片似乎也能把臺積電手中的28nm處理器生產訂單搶一點過來。
  • 中芯國際完成「國產版」7nm晶片流片,晶片將成為白菜價
    一直以來我們國家都缺少高製程的晶片,而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企業也在不斷的努力中,現在好消息傳出,中芯國際的7nm流片取得成功。該製成晶片是基於n+1先進工藝。該工藝與目前的14nm相比,性能提升了20%,邏輯面積縮小了63%,功耗降低了57%,堪稱「國產版」的7nm晶片。
  • 小米澎湃S2多次流片失敗,中國晶片崛起何以如此困難?
    近日,有網友爆料,小米自主研發的處理器澎湃S2多次流片失敗,讓米粉們揪心了一把,擔心國產的處理器又不行了。據小米公司產品總監王騰在微博回答網友提問時表示,小米自研澎湃系列處理器仍在做,流片失敗屬於正常現象。前不久,小米新媒體高級工程師鄒師傅也曾經表態稱,小米澎湃處理器還在繼續進行,請給小米一些時間。
  • 傳6nm的5G晶片尚未在臺積電流片就急著曝光
    5G 發力,展銳背水一戰展銳這一顆 5G 單晶片的性能十分強大,且是用臺積電 6nm EUV 工藝打造,對比先前亮相的聯發科天璣 1000 和高通 765,分別是採用臺積電和三星的 7nm 工藝,虎賁 T7520 採用 6nm 工藝確實頗為突出。
  • 谷歌首顆自研SoC晶片成功流片 或明年落地Pixel 5手機
    移動端的首款系統級 SoC 晶片已於最近成功流片,預計明年將率先部署在 Pixel 5手機中,並為筆記本電腦 Chromebook 使用。據了解,該款晶片採用 5nm 工藝 8 核設計,針對機器學習進行優化,並增強 Google Assistant 功能,以更好地支持與 AI 和機器學習相關的功能。
  • Globalfoundries:年底28nm製程晶片產品流片設計完成
    Globalfoundries公司日前表示他們今年將可完成首款28nm製程晶片產品的流片設計工作,並將於明年初開始試產這種產品。
  • 中國成功流片28nmMTK晶片
    今年8月,內地最大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宣布採用其28nm工藝製程的驍龍410晶片開始用於主流智慧型手機,可謂開創了先進手機晶片製造落地中國的新紀元。來自官網的消息,上海的另一家晶圓代工廠華力微電子宣布,與聯發科合作的28nm移動通信晶片已經順利流片。
  • 龍芯3A4000即將流片,會用上中芯國際14nm工藝嗎?
    這是中國大陸企業第一次實現14nm以下半導體工藝的量產。2017年10月,中芯國際邀請半導體業界大牛梁孟松入職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夢松加入中芯國際後,大力整合公司資源,集中人力攻關14nm工藝,終於在2018年實現14nm工藝量產。
  • 中芯國際N+1工藝晶片流片成功
    10月11日消息,據珠海特區報近日報導稱,中國領先的一站式IP和定製晶片領軍企業——芯動科技發布消息稱,該公司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IP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為國產半導體生態鏈再立新功。
  • 180nm成套矽光工藝PDK在渝發布 可提供矽光晶片流片服務和EPDA設計...
    期間,位於重慶高新區西永微電園的聯合微電子中心有限責任公司(CUMEC公司)正式發布「180nm成套矽光工藝PDK」,這是我國首個自主開發的180nm成套矽光工藝,將面向全球提供矽光晶片流片服務和EPDA設計服務。  矽基光電子是研究和開發以光子和電子為信息載體的矽基大規模集成技術,能夠提高集成晶片的性能,是大數據、人工智慧、未來移動通信等新興產業的基礎性支撐技術。
  • ATI 40nm工藝晶片已經流片成功
    據悉,基於40nm新工藝的ATI圖形晶片已經率先流片成功(Taped Out)。這也就意味著,ATI又一次延續了生產工藝領先的傳統,而NVIDIA方面正在55nm工藝上前進,暫時還沒有邁入40nm,新工藝的GT212核心可能要到明年第二季度才會推出。
  • 上海推出晶片流片服務新模式 費用將下降90%
    昂貴的晶片設計流片費常讓一部分具有創新活力的中小企業心有餘而力不足。記者從1月21日上海集成電路技術與產業促進中心主辦的「2009 MPW年會」上獲悉,一種新的服務模式多項目晶圓服務,可使流片費用下降90%—95%。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05816.htm  「流片」是集成電路晶片研發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用來驗證新的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是否可行。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6期:美國晶片禁令即將生效!三星、SK...
    三星、SK海力士「斷供」華為據韓媒報導稱,由於美國升級了對中國華為的限制措施,韓國的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已經停止向華為供應含有美國技術的存儲晶片。不僅僅是存儲晶片,三星顯示器和LG Display為華為提供的高端智慧型手機顯示面板中的驅動晶片裡也含有美國的技術,所以也將停止供應。9月15日,美國晶片禁令就將正式生效。
  • 聯合聯發科,華力微 28nm 流片成功
    中芯國際是國內最大的晶圓廠,其代工份額排在全球第五位,僅次於三星、臺積電、聯電和GlobalFoundry。同樣有政府背景的華力微電子(以下簡稱華力微),是為數不多擁有最先進的12英寸產線的本土晶圓廠,不過華力微卻比中芯國際低調了不少。昨日,華力微電子官方宣布,與聯發科技合作的首顆28納米通信晶片流片成功,成為大陸第二家擁有28nm工藝實力的晶圓廠。
  • 芯擎科技總部落戶武漢,首款7nm車規級晶片明年流片!吉利汽車將首發!
    在此次活動上,芯擎科技執行長汪凱博士還宣布由芯擎科技設計的首款7nm車規級晶片將於明年流片。聚焦汽車晶片,力圖打破國外壟斷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正在深刻改變著傳統汽車的產品形態和技術架構、製造過程和服務方式、產業鏈和價值鏈、消費和使用模式,使汽車從「功能」時代走向「智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