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人大多數都聽說過一句偈語:「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
這句話告訴我們這世間萬物都在無窮無盡的因果之中,有因就有果,善有善果惡有惡果。佛教的本質講的也是因果,信佛的人就一定要信因果。
很多人知道因果,但卻不知道因果報應是如何產生。覺得自己做了許多善事卻還在受苦,而有些人沒做什麼善事卻天天享福,因此而對佛教的因果之道產生疑惑。
其實佛說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果報應一定會來,但是它並不是老天爺一下子施加的善報和惡報,而是自己的一言一行慢慢積攢產生的這些報應。
吃苦和享福的「報」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直接和簡單, 大家如果信佛,悟透這2句話背後的深意,有莫大的好處。
01吃苦就是在了苦
很多人以為吃苦單純的就是一種懲罰和惡報,所以誰都不想吃苦,害怕吃苦。
但是古語有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句話告訴我們,只有能夠吃苦的人,才能夠成為超越常人讓自己不一般。
佛教對於給自己施加苦難的人稱之為「逆行菩薩。」佛教認為堅強的意志力是需要通過不斷的磨練培養出來的,沒有苦難的磨練,一個人也就很難成佛,所以認為給予自己苦難的人是在幫助自己成佛。
曾經有一位讀書人,他家境貧窮,但是又偏偏每次考舉都沒能中,因此苦難不已。他這個人對佛學比較有興趣,平時也經常去寺廟捐點香火錢,和寺中和尚談論佛法,因此寺中的方丈也算認識他。
有一天他心中煩悶,便去寺中閒逛散心,正好方丈看到他一臉愁容,便問他緣由。讀書人便把自己的煩惱跟方丈說了。
方丈聞言笑道:「你平日經常來與我徒兒論法,我徒兒也已讀了十年的經書,卻偶爾還是會被你難倒,可見你慧根已顯,沒中可能是你讀書還不夠勤奮,我有一個辦法可能會讓你心想事成,你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