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信佛,悟透這2句話背後的深意,對你有莫大的好處

2021-01-12 千面略懂先生

學佛的人大多數都聽說過一句偈語:「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

這句話告訴我們這世間萬物都在無窮無盡的因果之中,有因就有果,善有善果惡有惡果。佛教的本質講的也是因果,信佛的人就一定要信因果。

很多人知道因果,但卻不知道因果報應是如何產生。覺得自己做了許多善事卻還在受苦,而有些人沒做什麼善事卻天天享福,因此而對佛教的因果之道產生疑惑。

其實佛說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果報應一定會來,但是它並不是老天爺一下子施加的善報和惡報,而是自己的一言一行慢慢積攢產生的這些報應。

吃苦和享福的「報」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直接和簡單, 大家如果信佛,悟透這2句話背後的深意,有莫大的好處。

01吃苦就是在了苦

很多人以為吃苦單純的就是一種懲罰和惡報,所以誰都不想吃苦,害怕吃苦。

但是古語有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句話告訴我們,只有能夠吃苦的人,才能夠成為超越常人讓自己不一般。

佛教對於給自己施加苦難的人稱之為「逆行菩薩。」佛教認為堅強的意志力是需要通過不斷的磨練培養出來的,沒有苦難的磨練,一個人也就很難成佛,所以認為給予自己苦難的人是在幫助自己成佛。

曾經有一位讀書人,他家境貧窮,但是又偏偏每次考舉都沒能中,因此苦難不已。他這個人對佛學比較有興趣,平時也經常去寺廟捐點香火錢,和寺中和尚談論佛法,因此寺中的方丈也算認識他。

有一天他心中煩悶,便去寺中閒逛散心,正好方丈看到他一臉愁容,便問他緣由。讀書人便把自己的煩惱跟方丈說了。

方丈聞言笑道:「你平日經常來與我徒兒論法,我徒兒也已讀了十年的經書,卻偶爾還是會被你難倒,可見你慧根已顯,沒中可能是你讀書還不夠勤奮,我有一個辦法可能會讓你心想事成,你可以試試。」

相關焦點

  • 這2句話,是整部《金剛經》的核心,若能悟透必有啟發
    因此《金剛經》全名意為:修持此經能突破種種修行障礙,悟透佛道精髓智慧,從而到達苦海彼岸。為何《金剛經》有如此強大的力量?佛說修行就是修心,心中有佛,所見皆佛,可見心是修行的最根本。《金剛經》中須菩提曾白佛言:「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 佛教:如果你信佛,牢記這兩句話,受益的是自己!
    學佛人修的是「當下一念」,而我們凡夫若想有安樂的生活,也需在當下用心。所謂「境隨心轉」,如果你信佛,平日不管遇到何種人和事,牢記下面這兩句話,最終受益的是自己。第一句,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佛教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教眾生破愚痴、開智慧的方法,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即以自我為中心。學佛修行是此理,俗世間的為人處世,也是如此。
  • 你為何總是不開心?高僧:根源可能是你未悟透這三個真相
    你為何總是不開心?根源可能是你未悟透這三個真相。」01看不慣,是修行不夠高僧說:「看不慣,是修行不夠。」人生在世,難免有看不慣的事情和人,比如看不慣別人的言行、習慣,看不慣別人得志等。這句話告訴我們,萬物皆有其存在的價值,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存在,是沒有價值的。就如同佛門所說,萬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只有緣起種因,那麼一切事物就都能形成。因此,世間的值不值得,對與不對,其實都是虛妄不真,都是自己內心陷入執念看到的假象。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會不同。有時候自己看到別人成功,感覺非常容易,其實背後付出的辛苦只有對方自己知道。
  • 女人對你說這三句話,不是罵你反而是愛你入骨了!
    而很多男人都不知道,實際上女人總是跟你打罵,就是在調情,而不是真的討厭你。 尤其是跟你說這三句話,不但不是罵你,反而是讀你有意思! 1.你是個大傻瓜 無論是大傻瓜還是小傻瓜,實際上都是女人在調侃你。
  • 聊天時女人對你說這3句話,說明她已經拒絕你了,男人適可而止吧
    聊天時女人對你說這3句話,說明她已經拒絕你了,男人適可而止吧!現代人都喜歡用手機聊天,尤其是年輕人,可能平時見面的時候話不多,但是一到了微信上,說起話來就滔滔不絕,聊天有很多好處,增加彼此之間的感情,更多的了解對方,還能知道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 女人稱呼你「傻瓜」,你知道背後的深意嗎?
    稱呼,不僅僅是一個代號,在感情裡,女人對男人的稱呼,其實蘊含了很多的深意。因為,對女人而言,稱呼是一個很特別的東西,所以,要想知道女人對你的態度,看看你們之間的稱呼就知道。當女人稱呼你「傻瓜」的時候,你真的背後的深意嗎?
  • 倚天:張無忌曾阿牛這個別稱並非隨口而來,背後其實另有深意
    倚天:張無忌曾阿牛這個別稱並非隨口而來,背後其實另有深意說起倚天很多人都被主角張無忌身上的男主光環所吸引,張無忌的身邊圍繞著眾多的女子,也正是因此在很多人的眼中,張無忌是個花心大佬一般的存在。然而真正能夠觸及到張無忌內心的也只有趙敏一人,張無忌之所以會這樣和他年幼時候的經歷也是有著莫大的關係。
  • 理解孫子兵法這八句話,悟透人生,從容面對人生波瀾!
    你認為孫子兵法只是兵家才能用到的嗎?如果你這麼理解,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這部書不僅僅在行軍打仗中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其實他給我們的人生也是有非常大的幫助和啟迪的。這句話本來的意思,就是說在打仗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對自己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還要對敵人也有一個非常深刻的了解,只有這樣打仗才有勝算,才不會遇到危險。那在我們的平時生活當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 如果你信佛,請不要傷害這4種人,因果報應很大!
    我們信佛,不是要迷信佛菩薩的神通,不是要功利性地求佛菩薩保佑,那是愚痴、是迷信。信佛,信的是因果,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真正信仰佛法,就應該明白,要想改善命運、避免災禍,不是讓你整天神神叨叨,而是戒惡修善、不種惡因,自然不會感召惡果。許多人燒香拜佛,只知一味苛求佛菩薩賜福,卻不知福從「善」中來,「求」是無用的。
  • 如果你信佛,這四條因果報應,一定要知道!
    佛教認為,世間萬事都離不開因果,有其因必有其果。佛法認為,我們現在所承受的,正是過去行為帶來的結果,而我們未來要承受的,正是此刻的行為導致的結果。所以佛教說:「欲知過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
  • 佛教:信佛後,身上出現這3大「徵兆」,恭喜你,走對路了!
    最初進入佛門的時候,就聽到有師父開示:信佛不如學佛,學佛不如成佛。開始不太明白,後來才知道,信佛只是一個初始階段,是我們在了解佛法之後,相信佛所說的正法,願意皈依真理,這只是停留在「信」的階段。在相信之後,要依照佛的教言,認真修學,增進法身慧命。當然,最圓滿的結果就是最終能成佛,脫離輪迴。
  • 曾國藩心學:打敗對手的兩條天機,悟透一條,都不是平庸的人
    #曾國藩#明明自己很有才華,為何總是競爭不贏別人?在官場上,這樣的事情司空見慣。我們每天都希望得到升遷,可每天都眼巴巴地看著很多庸人超越自己,得到領導重用,自己卻總是在原地打轉,升遷無望,滿腔抱負,無處施展。從曾國藩的心學實踐經驗來看,如果你僅僅只是希望領導提拔你,重用你,而沒有打敗競爭對手的方法,你的夢想就永遠是霧裡看花。
  • 背後的深意不能不知
    之所以說真正的智慧,往往隱藏在並不起眼的生活習性之中,這需要我們平時能夠細心地觀察,然後認真的品味,才能清楚和認知其中的道理。就拿這三種動物的記憶力來說,其背後所蘊含的哲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能起到借鑑和指導意義。就拿養貓來說,你平日悉心照顧它,給它最好的吃食,它會非常黏你。
  • 《楞嚴經》中這四句最為經典,悟透它,福報無量
    因此《楞嚴經》悟透了,福報無量,經文中這四句最為經典,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夠有所領悟。01 狂心頓歇,歇即菩提狂心指的是一個人如求名、求利等種種妄念和貪念,「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句話說明只要把心中的妄念貪心放下,就能得到菩提心,立地成佛。
  • 佛經的開頭,用的全是這4個字,其中有什麼深意嗎?
    阿難是佛弟子當中記憶最好的,號稱記憶第一,因此這句話是阿難用以表明自己是佛講經時在場者的身份的,其意思為:這件事是真實的,經書所記載的都是佛當時所講內容。佛像《涅槃經》上有記載說,佛在涅槃的時候,阿難問他:」您走了以後?我依你生前所講的話記錄成佛經,為後世尋求覺悟的人提供依據和方法。但若有人懷疑是我偽造你講的經文,我該怎麼辦」?
  • 5個寓言故事,升級你的認知,精進你的思維,悟透了,受用一輩子
    升級你的認知,精進你的思維,悟透了,受用一輩子。一、麻雀請宴一次,麻雀請宴,邀請老鷹和翡翠鳥一起喝酒吃飯。在宴會上,麻雀先對翡翠鳥說:「你的羽毛既鮮豔又漂亮,你應該坐上席。」接著,它又對老鷹說:「你儘管身材高大,本領高強,但羽毛不好看,只好委屈你坐在下首了。」
  • 學姐教你說這3句話,尷尬又不失禮貌!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怎樣才能在家平平安安地度過寒假呢?小編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過年被親戚問成績怎麼辦?學姐教你說這3句話,尷尬又不失禮貌1、 還湊活,有提升空間,謝謝關心別小看這句話,其中大有深意。「還湊活」說明你考了一個不高不低的成績,「有提升空間」表明了你的上進心,而「謝謝關心」是一種很常見的說辭,也許親戚還誇你很有禮貌呢。
  • 《增廣賢文》中的經典語句,悟透這些,助你提升人生格局
    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不聽。與其說「是非」是人們議論、搬弄出來的,倒不如說是人們信出來。你相信那些是非,是非就是存在的,你不信那些是非,是非就是沒有的。因此,我們不必為那些閒言碎語所苦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聽」,保持自己耳根的清淨,自然心情舒暢。
  • 這麼觀想,很快你的家人就能信佛了
    這麼觀想,很快你的家人就能信佛了  我們可以將我們的親人朋友,觀想每一個人的頭頂上都端坐著一尊佛,如果你信佛,而你的家人不信佛,還反對你信佛的話,你今後見到你的家人,你就觀想你的家人頭頂上端坐著一尊佛(什麼佛菩薩都可以的,我一般是觀想藥師佛),佛放出光明,將你的家人全身籠罩在佛光中!
  • 其精髓就這6個字,悟透者受益匪淺
    一個人若能悟透這六個字,可以說就讀懂了《道德經》,其受用也是無窮的。01順勢《道德經》中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蔽則新,少則得,多則惑。」這句話的意思是,當有強大的外力壓迫時,始終保持硬直容易損毀,而選擇彎曲才能保全自己,從而再次伸展;而低洼的地方反而能夠積攢滿滿的水,東西過於陳舊則會被人翻新或者更新……老子認為,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其運轉的本質,是陰陽兩股勢能的來去交替,此起彼伏。陽勢代表著生發、壯大、成果,而陰勢則代表隱去、衰退、消散。